北宋名臣范純仁,既嚴於律己又寬以待人,還是愛民如子的好宰相

2022年10月10日20:51:30 歷史 1540

今天向大家推薦北宋名臣范純仁,他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次子。范純仁繼承了父親身上儒家傳統的孝悌之義,他一生始終愛民如子;既嚴於律己又寬以待人。最終職務超越其父成為一名知名的宰相。

北宋名臣范純仁,既嚴於律己又寬以待人,還是愛民如子的好宰相 - 天天要聞

范純仁像

下面就來分享范純仁的故事。

一、在家孝敬父兄,中進士不做官

范純仁,字堯夫,於宋真宗天聖五年(1027年)六月十八日,出生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他從小受父親影響,繼承了其身上傳統的孝悌之義。11歲時,母親不幸亡故,懂事的小純仁哭得像大人一樣。

母親不在了,范純仁一直在家孝敬父兄,因哥哥純佑很早就得了心疾,小純仁待兄如父“葯膳居服皆躬親時節之。”當有人推薦他出去當官時,純仁謝絕說“方北道多事時彼將以我為助義不當免其如吾兄相與為命何”。

范純仁不僅遵守孝道,而且從小就聰明好學,他8歲就能講解所學的書。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27歲的范純仁考中進士,被任命為武進縣知縣,但他以遠離雙親而不赴任。朝廷又改派為長葛縣知縣,他仍然不前往。

范仲淹問純仁:“你以前以遠離雙親為理由不去赴任,現在長葛縣離家不遠,還有什麼可說?”范純仁回答道:“我怎能以祿食為重,而輕易離開父兄!長葛縣雖離家近,但並不能完全實現我的孝心。”

北宋名臣范純仁,既嚴於律己又寬以待人,還是愛民如子的好宰相 - 天天要聞

范仲淹像

一直在家盡孝的范純仁並沒有放鬆自己的學習,他夜以繼日地努力學習;有時因學習到深夜,油燈的煙霧把帳頂都熏成了像墨水一樣的顏色。他還與父親門下的眾多賢士,如胡瑗孫復石介李覯等,保持良好的關係,向他們請教或者探討學問。

二、愛民如子、受民愛戴

范純仁一直到父親范仲淹去世後才出來做官。他曾歷仕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做官曆程長達50餘年。范純仁繼承和發揚了儒家“民貴”思想,他認為判斷是非功過的標準應以老百姓的利害得失為依據。所以,他為官時,始終能做到愛民如子。

范純仁本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原則初入仕途就得到百姓們的認可。如襄城老百姓平時從未有人種植桑樹、從事養蠶織綢事業,看見生活艱難的百姓們,范純仁深為憂慮。他在任期間以富民為己任,勸諭百姓植桑養蠶以發展經濟、富裕生活。直到范純仁離任後老百姓對其仍念念不忘。為了表達感恩戴德之情他們就把所植桑樹林以其官名稱之為“著作林”。

北宋名臣范純仁,既嚴於律己又寬以待人,還是愛民如子的好宰相 - 天天要聞

范純仁介紹

又如當時開封府境內久旱未雨到處是“野田禾稻半枯焦”的景象。范純仁到任襄邑後,立即對縣內的商賈登記在冊並讓他們存儲糧食,眾商賈欣然從命所蓄糧食十餘萬解。果不其然第二年春當周圍諸縣飽受飢餓之苦時唯獨襄邑境內百姓幸免於難,老百姓都交口稱讚他們的父母官。

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范純仁能持續為官50餘年,其與人處世是一定成功經驗的。當有位范氏親屬來請教範純仁該如何處世時,純仁就告誡這位親友說:“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只有儉樸才能鑄成廉潔之風,只有寬恕可以成就好的德性。)

范純仁不僅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一生嚴於律己、廉潔奉公。比如,范仲淹家中一直很簡樸,平時吃飯連肉都很少吃。這個傳統保持到了他當大官時也都沒有改變過。

有一次,范純仁留自己的同僚、秘書監晁端在家中吃飯。晁端吃過飯回去後,鄭重其事地對旁人說:“哎呀,范丞相家的家風轉變了啊!”聽到的人忙問是怎麼回事。

北宋名臣范純仁,既嚴於律己又寬以待人,還是愛民如子的好宰相 - 天天要聞

介紹范純仁書籍

晁端回答說:“平時他們家吃飯,總是鹹菜、咸豆腐之類。這次他家留我吃飯,鹹菜、咸豆腐上面,居然放了兩小簇肉,這不是他家的家風轉變了嗎?”人們都大笑不止。從晁端所說的范家的食譜,就可見范家平時生活儉樸到了何等程度。

范純仁平時又是怎樣與人相處的呢?,聽聽他常常教育子侄們的話就知道了:“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苟能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聖賢地位也。”

(即使是再愚蠢的人,責備人的時候則很明智;即使是再聰明的人,寬恕自己的時候則總是很糊塗的。如果能用苛求別人的心來要求自己,用寬恕自己的心來寬恕別人,就不怕做不成聖賢!)

北宋名臣范純仁,既嚴於律己又寬以待人,還是愛民如子的好宰相 - 天天要聞

范純仁畫像

揚州知州鄧綰,當年因為歌頌王安石變法王安石從寧州通判直接調到了中書門下,阿諛奉承是此人升官發財的寶典,在諫官的位子上他也是不斷地給王安石變法唱高調,後來二人卻漸行漸遠,鄧綰最終因為得罪了王安石而被貶官。

當清算來臨之時,御史林旦上書太皇太后,像鄧綰這種人,還讓他當官?就應該把他開除,發配,終身不錄用以謝天下。但范純仁卻並不主張如此,他認為鄧綰已經因為自己的行為受到了處罰,沒有必要再把他置之死地了,這樣的結果只能造成朝堂官員的恐慌,勢必會分裂朝堂。

只可惜,當時並沒有得到任何人的認同,太皇太后雖然看到了范純仁的奏疏,卻也留中不發,鄧綰憂懼而亡,從而掀起了更大的恩怨情仇。再如,司馬光死後三年,前任宰相蔡確被太皇太后發配新州(廣東新興)監視居住,朝堂之上眾官員大為震驚。

北宋名臣范純仁,既嚴於律己又寬以待人,還是愛民如子的好宰相 - 天天要聞

范純仁石刻像

范純仁為此又據理力爭:儘管蔡確曾經是王安石一黨的骨幹分子,但如今已經罷相,沒有必要再進行如此嚴厲的處分,可太皇太后理都沒理他便拂袖而去。其實,如果有人真的能聽進去范純仁所說的話,那北宋王朝後期將會避免許多黨派鬥爭,或許就還有一線的生機,不會那麼早就走下坡路。

總之,北宋名臣范純仁,繼承了父親身上儒家傳統的孝悌之義,一生始終愛民如子,為官剛正不阿、既嚴於律己又寬以待人。最終官職超過他的父親,並且為官50餘年,被人們尊稱為“布衣宰相”。

范純仁為國為民嚴格要求自己,寬恕對待別人的好作風,值得我們學習,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是我輩義不容辭的責任。

北宋名臣范純仁,既嚴於律己又寬以待人,還是愛民如子的好宰相 - 天天要聞

范純仁浮雕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作者:靈犀一墨提到唐史,我們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門之變”,因為此次之後唐代真正進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傑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為盛唐的到來做好了最堅實的鋪墊。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 天天要聞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引子#本文摘自《貴池文史資料》第三輯(1987年11月),羅白樺口述(原註:政協辦公室整理未經本人審閱),原標題《蔣介石貴池閱兵簡介》圖文無關,僅作示意正文1927年,蔣介石悍然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嗣後,又收買了汪精衛,致寧、漢政府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 天天要聞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胖東來怕影響居民出行承包周邊小區物業費?多方回應近日,一則關於胖東來超市為解決客流引發的交通擁堵問題,主動承擔周邊小區物業費的消息在網絡引發關注。5月11日下午,經大河報《看見》記者多方核實,該傳聞系不實信息。詳情(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殷海濤)▼⊙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氣象台發布氣象乾旱黃...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着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