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前蘇聯吸納非洲留學生政策的歷史始末及思考

2022年10月10日07:48:16 歷史 1573

故事背景

上世紀五十年代,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如火如荼,眾多非洲國家脫離了原來殖民者的統治,在聯合國擁有了一席之位。這些國家雖小,但在聯合國也是擁有投票權的,要知道當時的中國大陸還沒有獲得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呢。鑒於此,前蘇聯領導人為了擴大自己的陣營,為了爭取非洲國家的選票,開始制定對非洲的優待政策,積極拉攏非洲國家。

蘇聯吸納非洲留學生政策的出台

一開始,蘇聯政府採取的是對非洲直接撒錢(無償援助)的辦法。後來發現,這簡直是個無底洞,蘇聯再厚的家底也扛不住啊,後來,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就換了一種政策,改為由蘇聯提供資金,免費吸納非洲各國家當局的一些政府高幹子弟(相對講受教育程度較高)、優秀學子去蘇聯留學(實際上,也存在不少偽造學歷和資質的非洲人混在其中),這些非洲留學生在蘇聯留學期間不但學費全免,而且蘇聯政府還每月給他們補貼高額的生活經費(編者按:作為中國人,大家對這種政策有沒有感覺很熟悉?先按下不提,後文會有專門論述)。赫魯曉夫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通過為非洲那些官二代子弟和優秀學子提供免費留學機會和優厚待遇的辦法,獲得這些非洲的“未來之星”的感恩,這樣未來的非洲政府就會親近蘇聯。換句話說,蘇聯就是希望通過這種辦法來培養其未來在非洲的代理人。

失敗的前蘇聯吸納非洲留學生政策的歷史始末及思考 - 天天要聞

問題頻出的後果

令蘇聯當局沒想到的是,事情的走勢根本沒有按照赫魯曉夫當初的想法發展,反而是各種問題頻出,最後不得不終止這項政策。

首先,受當時非洲整體教育水平極低或者說文明開化程度很低這一基本情況影響,這些蘇聯政府想當然的優秀學子,並不完全是近現代正常國家通常意義上的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恰恰相反,他們之中實質上存在很多不能全面、完整理解蘇聯把他們引進到蘇聯去留學雖然有蘇聯出於自身自身利益考量的目的,但同時對落後的非洲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機會這兩層含義的認知不全者。他們大多數人幾乎只認識到蘇聯是因為有求於他們才把他們請來的這一點。加上他們開化程度不高,與生俱來的野性。一下子把他們扔到物質文明已經相對發達,在當時的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蘇聯這樣的花花世界,他們哪裡還記得他們的國家派他們來蘇聯留學是帶着振興自己國家的使命來的這一點。於是乎,蘇聯成了他們享樂的天堂。當時,蘇聯政府給他們提供的高額的生活經費,足以讓他們過上甚至比當時的蘇聯一般國民兩倍以上生活水平的生活,換句話說,這些非洲留學生在蘇聯享受的是超蘇聯國民待遇。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很真實——飽暖思淫慾。這些非洲留學生們(註:這些非洲留學生基本上都是男性,關於這一點,很容易想到,估計非洲也存在很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吃飽喝足以後,自然還有性生理需求,可是處於異國他鄉的他們,到哪去找女性非洲留學生談戀愛啊?根本不現實!於是乎,他們只能打起戰鬥民族女孩的主意了。看到這,各位看官們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感覺,不好的事情就要發生了。

失敗的前蘇聯吸納非洲留學生政策的歷史始末及思考 - 天天要聞

首先申明一點,下面的文字不代表筆者在這宣揚種族歧視思想,所以我全文並沒有用到一處關於某些國家的膚色的字眼。我只是在還原歷史和闡述事實。言歸正傳,部分高傲的戰鬥民族女孩似乎看不上這些非洲留學生,拒絕了這些非洲留學生的求愛。於是乎,部分“愛而不得”的非洲留學生在蘇聯製造了多起性侵案。當然,鑒於蘇聯女多男少的國情,以及非洲人求愛大膽直接,手頭又有錢的特點,也有不少蘇聯女孩接受了非洲留學生求愛,跟他們談起了戀愛。甚至,在當時的蘇聯還一度存在過一個非洲男性留學生同時擁有幾個蘇聯女朋友(性夥伴)的現象,這種濫交現象客觀上也造成了性病的擴散。更糟糕的是,其中這些女孩中有些女孩本來就是有蘇聯籍男朋友的,相當於是給戰鬥民族的小夥子戴上了綠帽子。從蘇聯男性的角度看,自己國家給非洲留學生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機會和這麼優渥的待遇,可是他們卻在蘇聯泡起了自己國家的女孩,還給自己國家的男性戴綠帽,還濫交傳播性病。中國還有一句俗話說得好:“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乎,蘇聯國民表示了極大憤怒,紛紛把各種不好聽的語言扔向了這些非洲留學生,說他們是剛從原始森林裡走出來的大猩猩,是移動的梅毒病原體等等,那些跟非洲留學生交往、戀愛的蘇聯女孩也會被罵作“比最低賤的妓女還要低賤的人”。反過來,這些非洲留學生認為蘇聯在搞種族歧視。仇恨的種子一旦埋下,各種惡性事件越發頻發。從個體層面看呢,表現就是與那些非洲籍有關的酗酒鬧事、暴力犯罪、性騷擾、性侵蘇聯女性事件頻發,從群體層面來看呢,表現就是不斷有非洲籍留學生通過外交領事館向蘇聯政府抗議給蘇聯政府製造麻煩。搞到最後,甚至發展到蘇聯當局專門派出專門情報人員對境內的非洲籍學生進行監視的地步。總而言之,蘇聯社會與非洲留學生的矛盾越積越深。終於,在1963年年底,一起非洲留學生意外死在了莫斯科郊外的事件(事後經過蘇聯警方調查取證,證實該留學生是因酗酒凍死的)引發了數百名非洲留學生圍攻莫斯科紅場這樣的震驚世界的惡性政治事件。這件事,被當時的蘇聯的死對頭美國和西方世界大肆加以炒作、抹黑、挑撥,對蘇聯的國際影響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雖然,當時蘇聯為了快速平息事態,採取了表面妥協,暫時答應了示威的非洲留學生所有要求的公關應急措施,但很快,大量非洲籍留學生就被蘇聯當局遣送回了自己的國家。蘇聯這種做法,無疑又在那些非洲留學生心裡留下了芥蒂。以這件事為節點,去蘇聯留學的非洲人也就慢慢減少了,直到現在的俄羅斯,其國內也很少有非洲人存在。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以上種種不愉快的經歷,那些曾經在蘇聯留學的學生回到他們自己的祖國後並沒有表現出讓蘇聯期待的行動。很多留學生回國後甚至,開始各種說蘇聯的壞話,指責蘇聯人對他們搞種族歧視。

失敗的前蘇聯吸納非洲留學生政策的歷史始末及思考 - 天天要聞

小結

事實證明,蘇聯出於拉攏非洲和培養未來非洲代理人這個目的而採取的為非洲籍學生提供優渥待遇吸納非洲人到蘇聯留學的政策結局是以失敗告終的。蘇聯不但沒有吃上羊肉,反而惹了一身騷,簡直成了一個國際笑話。

教訓分析

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滄海桑田,變幻莫測,當今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曾經與美國爭霸的蘇聯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與美國站在同一序列的國家已換成了中國。借用偉人的一句格言:“什麼叫政治?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從這句話的意義來看,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想拉攏非洲也好,團結非洲也罷,其初衷和思想是對的,但其做法卻存在很多值得反思之處。因為目前,我國也需要在國際上爭取更多的朋友,筆者想冒昧對前蘇聯的吸納留學生的政策做點粗淺分析,以供參考。

筆者認為,首先,蘇聯人特別是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做事大大咧咧,很多工作細節做得很不到位是導致政策失敗的主要原因。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在決定實行吸納非洲留學生入蘇留學政策之前,沒有對非洲人的語言、文化、認知水平、政治素養等做細緻評估分析,進而做細緻安排,就拍腦袋決定開始實施這項政策了。比如,當時申請入蘇留學的非洲人不全都是蘇聯政府想當然的應該是非洲的優秀青年,對申請入蘇留學的非洲籍學生做細緻篩選,導致入蘇留學的非洲籍學生良莠不齊,為後邊的管理工作帶來很多麻煩。相對而言,非洲人整體受教育水平就很低,更可況還混入了很多偽造閱歷和資質的人,突然把一群各方面落後的人轉移到物質條件遠高於他們自己祖國的、滿大街都是金髮碧眼小蠻腰、膚白貌美大長腿美女的蘇聯,加上蘇聯政府還給了他們足以過上比蘇聯一般國民兩倍以上生活水平的生活經費。不出問題才怪呢?

失敗的前蘇聯吸納非洲留學生政策的歷史始末及思考 - 天天要聞

其次,與同時期在美西方留學的非洲籍留學生的體驗對比,在蘇聯留學的非洲籍學生的體驗感是不如美西方的。以美蘇兩個國家對比為例,第一、相比蘇聯而言,美國社會比較開放,各種娛樂生活比蘇聯社會要豐富得多,在蘇聯留學的非洲籍學生就會感覺枯燥乏味一些。第二、美國本來也有非裔存在,雖然美國也存在很嚴重的種族歧視,但非洲籍學生在美國交友、戀愛要比在蘇聯自由和方便得多。兩相對比之下,加上後來發生了一些蘇聯社會與非洲籍留學生的衝突事件以後,在美西方的輿論抹黑、挑撥之下,非洲籍留學生反而更親美國的結果似乎不難想象。

建議

中國還有一句古話說得很好:“前車之鑒,後事之師。”目前,我們中國也有類似前蘇聯的吸納非洲籍留學生的政策。為了不重蹈前蘇聯的覆轍,筆者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我國可通過外交途徑申請,在非洲先期開設一些諸如孔子學院、中文培訓機構之類的教育機構,規定,申請入中留學的非洲籍學生,有過在以上機構中學習並獲得學歷的學生可優先獲得資格。這一塊,國家應該已經在做了,值得點贊。

失敗的前蘇聯吸納非洲留學生政策的歷史始末及思考 - 天天要聞

2.中國應該制定嚴格的吸納外籍學生來華留學的標準和流程,一定要控制好規模(指標),寧缺毋濫。對申請入中留學外籍學生進行細緻篩選。我說的篩選不是僅僅看他們遞交的材料,我國駐外領事館和工作人員甚至可以主動去挖掘、推薦那些符合我們要求的學生來華留學。

3.先小人後君子,醜話說前頭。我們在與非洲各國駐中國領事館洽談非洲籍留學生入中留學事宜時,一定要以口頭和書面形式清楚讓對方領事館人員知道,非洲留學生在中國留學期間的行為必須遵守中國法律,一旦違反中國法律,將受到中國法律制裁。說話可以委婉,原則必須堅持。

4.我們吸納外籍留學生一定要考慮性別比例這個問題,一定要均衡。

失敗的前蘇聯吸納非洲留學生政策的歷史始末及思考 - 天天要聞

5.接受非洲籍留學生的高校,可以在經濟上給予非洲留學生優待,但要堅決杜絕類似前幾年曝光的類似山大採取的特意給他們配備漂亮女大學生陪讀這種有失國格的荒唐做法。

失敗的前蘇聯吸納非洲留學生政策的歷史始末及思考 - 天天要聞

編後語:以上文字是筆者根據網絡資料加上筆者個人理解整理所成,或許存在資料不全面,表述有失偏頗之處,敬請諒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高規格出席俄羅斯“5·9”勝利日慶典背後的三重深意 - 天天要聞

中國高規格出席俄羅斯“5·9”勝利日慶典背後的三重深意

中新社北京5月9日電 (記者 李曉喻)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應邀出席俄羅斯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這是習近平時隔10年再次出席俄羅斯“5·9”勝利日慶典。當地時間5月9日,俄羅斯舉行盛大慶典,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自世界...
不要小看英國他它竟然殖民過這麼多國家和地區 - 天天要聞

不要小看英國他它竟然殖民過這麼多國家和地區

英國曾是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巔峰時期(1922年)控制着約3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佔全球總面積的四分之一,統治人口超過4.58億,被稱為“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殖民體系覆蓋了全球多個大洲,包括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等。以下是英國曾經殖民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IGN9分GS8分:戰鬥依然爽翻天 - 天天要聞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IGN9分GS8分:戰鬥依然爽翻天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媒體評測公布,IGN給出9分的好評。短評中提到,《毀滅戰士:黑暗時代》或許摒棄了《毀滅戰士:永恆》的機動性核心,卻以系列前所未有的厚重戰鬥風格取而代之。這種充滿力量感的全新玩法,以其獨特的方式帶來了同樣令人血脈僨張的極致體驗。總評中提到,《毀滅戰士:黑暗紀元》絕非簡單的"更多毀滅戰...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 天天要聞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閩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沈思虹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抗戰老兵許俊科家中,陳列着金光閃閃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長江支隊南下福建60周年紀念章”鐫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閩綻放的鐵血征程,一副“優秀共產黨員”牌匾輝映使命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