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郵政日 | 郵政與保密相伴相生

2022年10月10日01:10:05 歷史 1579

10月9日,世界郵政日

1969年萬國郵聯東京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0月9日確定為“萬國郵聯日”(1984年更名為“世界郵政日”)。

世界郵政日 | 郵政與保密相伴相生 - 天天要聞

其實,郵政作為社會服務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並有濃厚的保密屬性。古代郵政曾與保密相伴相生,革命戰爭年代,黨領導的郵政工作為革命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雛形初現:郵驛、烽火台傳信

郵政在中國古代主要表現為郵驛,即由官府設置驛站,利用馬、車、船等傳遞官方文書,是世界上最早的郵政雛形。中國最早關於通信的記載,出自殷墟甲骨文:一段軍情記述中(公元前1400年左右),有“來鼓”二字。經考證,“來鼓”類似今天的偵察通信兵,由他們傳遞緊急軍情文書上達各級政府。與此同時,智慧的古人還發明了“聲光”通信——烽火台。遇有敵情,白天點煙、晚上點火,台台相連、傳遞信息,是最古老的“土電報”。

世界郵政日 | 郵政與保密相伴相生 - 天天要聞

崇山峻岭上的長城與連接的烽火台

但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歷史故事,我們可以一窺烽火台傳信的弊端:其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

世界郵政日 | 郵政與保密相伴相生 - 天天要聞

所以,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的需要,周代逐步形成了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與烽火台互為補充。這時期,官府為了公文保密和辨別真偽,創立了公文的封泥“用印”制度。

公文傳遞:想方設法保秘密

隨着中國進入封建社會,公文成為政府機構之間傳達政令、交換信息的最主要載體。在此背景下,秦始皇統一中國車同軌、書同文後,建立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驛站網,並制訂郵驛律令(中國最早的郵驛法),規定竹簡捆好後,必須加封泥蓋印以保密漢代出現了公文密級,機密文書都由專人另行封送,還明確規定“依次傳行”以縮小密件接觸範圍。

“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漢舊儀》,【東漢】衛宏


世界郵政日 | 郵政與保密相伴相生 - 天天要聞

新疆民豐縣出土的木牘上帶有泥封

魏晉時期紙張逐漸成為公文載體,對信使的保密要求也愈發嚴格。在中國郵政“形象大使”——驛使圖畫像磚(魏晉時期)上,一名驛使手持通關證明策馬急馳,形象再現了當時的公文傳遞。該畫像還有一個特別之處:驛使臉上五官獨獨缺少嘴巴。有觀點認為,這是強調其守口如瓶的保密職業使命

世界郵政日 | 郵政與保密相伴相生 - 天天要聞

到了戰爭頻繁的宋代,朝廷專門創立軍郵局,由士兵擔任驛卒。同時,軍事文書還採用暗號,備有常用短語,第三方即使截獲也無從解密。元代則設置急遞鋪機構,專門負責朝廷機密緊要文件。

烽火硝煙:赤色郵政建奇功

中國歷史進入近代,雖然北洋政府於1913年全部撤銷驛站,宣告了郵驛制度的終結,但郵政與保密的故事仍在繼續

世界郵政日 | 郵政與保密相伴相生 - 天天要聞

1896年光緒帝批准開辦大清郵局,中國近代郵政誕生

烽火硝煙,戰局緊張,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為了突破帝國主義和反動階級對郵政的控制,滿足中央和各級黨組織的聯繫需要,在秘密狀態下建立了黨的地下交通

世界郵政日 | 郵政與保密相伴相生 - 天天要聞

地下交通員送信木箱

從那時起,無數地下交通員嚴守保密紀律、對黨無限忠誠,承擔起文件傳遞、護送幹部、秘密接頭、物資採購等重要工作,浴血奮戰在黨的隱蔽戰線上,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世界郵政日 | 郵政與保密相伴相生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我黨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普遍創辦戰時郵政,擔負起根據地黨政軍民信件、包裹、書刊報紙等的傳遞任務,既方便了根據地軍民的通信需求,也為對敵鬥爭提供了情報支持。

世界郵政日 | 郵政與保密相伴相生 - 天天要聞

在原古田郵政代辦所,紅軍書寫的“保護郵局”標語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歲月見證了中國郵信傳遞數千年間從簡牘、書信到信息時代的巨大轉變。其伴隨着中國社會的發展,展現出一張宏偉的歷史畫卷。

世界郵政日 | 郵政與保密相伴相生 - 天天要聞

而回顧“雄關漫道真如鐵”的革命歷史中,先輩們留下的優良保密傳統,更是對我們今日保密工作者的鞭策和激勵。


一封封家書、信件,就讓我們通過文字,去窺見一個不曾經歷的時代吧!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 天天要聞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作為中國知名高等學府,培養了許多在政治、經濟、科學、外交、數學、教育、歷史等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傑出校友,像周恩來、楊振寧、梁啟超、竺可楨等世紀名人,就出自於該校。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 天天要聞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1949 年 9 月 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沙市解放已兩個月了。一段充滿苦難與黑暗的舊沙市歷史已然終結,一個自由且光明的人民新沙市歷史正式開啟。我們不會忘記,國民黨匪幫在沙市橫徵暴斂,瘋狂搶掠拆遷,致使沙市遭受嚴重破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誕辰126周年紀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觀點一文整理·深度閱讀第一,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所能發現的最有效率且較為理想的一種資源配置體制。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聞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黃裕生,哲學家,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難降臨自己頭上之前,永遠都認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問題,而永遠看不到苦難的製造者,甚至還站在製造苦難的人一邊,對那些批評苦難的製造者的人冷嘲熱諷,惡語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