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到了排山坳(一)

2022年10月09日22:10:10 歷史 1114

(鄉村年代傳奇小說)

運氣這個東西,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說它是封建迷信糟粕也好,還是認為它毫無科學的可信度也罷!但有一點就由不得相不相信,它始終存在於我們每個人一生中的每時每刻。畢竟大家都知道鳥都有擇木而棲之本性,更何況擁有高思維能力的我們的人。

客觀地講千萬年來,居所對於人,一直都是相當重要的存在。當然這裡所說的居所並非現在理解的僅僅是一個房子那麼簡單。歷史上所說的居所,不但是指一個人從出生到生養的地方,而且極大多數都是整個一個姓氏家族共同求生並且努力發展繁衍生息後代的地方。我們都知道人隨時都有千千萬之眾,就是所屬的家族境遇也有萬千之別。其中特別是一些長期處於社會底層的家族成員,他們長期依靠居住幾不管地區,求得更多生存資源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生息風險和成本,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後人。

比如歷史上有史姓人家,其家族譜書記載:史宗浩公之後人第四十二世祖必達公在元朝至正間由四明(今寧波)遷移福建莆田;四十四世祖也就是大約僅五十年後其後開公(法開公)又由福建莆田再遷居廣東長樂雙頭大嶺。好在這次廣東長樂定居繁衍生息後我的時間達到了十二代,差不多三百年左右的時間,然後才由五十六世祖文凰公及文芳公帶領族人由廣東長樂再遷四川富順。可惜此時已清朝未年的四川富順也不太適應這一大家子人的生存需要。於是再二十多年後文凰公及文芳公及其家人不得已分道揚鑣各自求謀生路。其中文凰公及其家人再遷四川犍為縣定居繁衍生息後代至今。而文芳公及其家人則遷蜀中永瀘榮三界地排山坳定居。

運氣到了排山坳(一) - 天天要聞

說起這個三界地,蜀中歷史上有一奇異志載:巴蜀地有陰山,其西南尾有排山坳,其排山也向西南俯視長江。而其眾山腳,也是理所當然的沒入長江邊的山水中。那江水邊,巴蜀歷史文化在這裡沉積成就了“瀘州過河小市(小事)”,巴蜀人向來樂於助人的地域民俗風尚。而正是這種博大共生的地域民俗風尚,才使排山坳這個歷史上至今一直都是三界交界的地方,迎來了一波又一波向前發展的良機。

而且歷史上有地域建置以來,最先這裡的三界交界地,可是比現在大太多了。秦漢及以前,包括這裡很廣闊的地方,都是幾乎無人煙,更談不上實際上有王朝管控的地方,直到隋唐時,這方圓過百里才成了合瀘普三州的管轄交界地。但因這三州本身管轄地就地域遼闊,何況這三界地,三州府衙更是相互推諉,久而久之事實就成了長期無任何管控的地方了。

其實這樣的地方也給某些一時因各種原因蒙難的人創造了生存良機,而且歷史事實不但證明如此,而且還證明了這樣的生存良機,使這些人的生活,令一代又一代世俗人的不斷嚮往。相傳唐時朝廷有官被貶蜀中普州任職,他以為此地偏僻肯定窮,所以赴任前其哀聲嘆氣情緒十分低落,此時有前來送行的好友道普州地乃極佳之地也,其地不但許多方面富足,而且其南有海棠堰:天下海棠無香無實,而那裡的海棠是有香有實的。

當然僅有這裡人有如此閑情雅緻還遠不能證明當時這三界之地的人們有多麼富足。但後來唐王朝在此三界地新置昌轄新立的元靜大三縣,可是這個昌及元靜大三縣的始立並不順利,因為它立馬遭遇到了不但這個三界地內人的強烈反對,就是周邊瀘普合三州特別是瀘州人的強烈反對,相傳當地人很快組織起了強大的地方武裝來對抗官府的始立,於是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裡,這個昌及元靜大三縣的府衙,就經歷了好幾次興廢廢興和搬遷,不過最終官府還是與三界地的地方勢力達成了和解,歷史上這個三界地的昌事實上僅存在了不足二百年,但它承認合法存在的地方武裝存在了五百餘年之久,直到元未與蒙軍征戰時在長期爭鬥中才被逐漸消亡徹底不見了的。

元未這裡是大夏王朝的地域,這裡方圓過百里的寧靜,表示着這方圓百里少有人煙,有的只是長期戰爭的創傷。本來大夏王朝是打算投巨資過百萬金銀在此重興人氣的。相傳當時大夏王朝在此重興人煙的金銀已經到位準備開干時,朱元璋的大明軍隊就殺到了。雖然短暫的王朝很快亡了,但傳朱元璋也是希望這塊久經戰爭創傷的地方很快繁榮昌盛起來,於是朱元璋也就並沒有將那些金銀收繳走,於是明朝時這裡憑藉這些金銀,以及來此填川移民的努力,這裡又很快成了富甲一方的地方。而且相傳明時這裡不但富甲一方,而且地域文化也是十分興盛的。

只是天道輪迴,可惜明未清初這裡由於多方面原因,方圓百里又成了幾乎無什麼人煙且隨處見老虎虎患十分嚴重的地方。有史載這方圓百里戶籍人口戶四十二三人一百七十五餘也。不過好在清廷在此延續並加大了填川移民興業策略,沒用幾十年,這裡很快又成了富甲一方地域文化雙雙都興盛的地方。客觀的講,這裡到了清朝未年,也就是前面說的文芳公及其家人,來此安家定居興業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麼資源閑置等待他們去開發利用的了,那麼他們一大家子的運氣,到了這排山坳,接下來會怎麼樣?下回告訴你……?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 天天要聞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作為中國知名高等學府,培養了許多在政治、經濟、科學、外交、數學、教育、歷史等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傑出校友,像周恩來、楊振寧、梁啟超、竺可楨等世紀名人,就出自於該校。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 天天要聞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1949 年 9 月 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沙市解放已兩個月了。一段充滿苦難與黑暗的舊沙市歷史已然終結,一個自由且光明的人民新沙市歷史正式開啟。我們不會忘記,國民黨匪幫在沙市橫徵暴斂,瘋狂搶掠拆遷,致使沙市遭受嚴重破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誕辰126周年紀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觀點一文整理·深度閱讀第一,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所能發現的最有效率且較為理想的一種資源配置體制。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聞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黃裕生,哲學家,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難降臨自己頭上之前,永遠都認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問題,而永遠看不到苦難的製造者,甚至還站在製造苦難的人一邊,對那些批評苦難的製造者的人冷嘲熱諷,惡語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