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迎來了《太平長安3》的完結篇,喜歡古風懸疑類小說的讀者,終將希望一個故事的開始到他們的結束,狀元郎蘇岑和攝政王李釋之間也迎來了故事的完美結局。
從第一部的田平之之死引出暗門的存在,到第二部解決暗門,再到第三部開始對舊案田平之的死亡重新調查,引出那看似平靜的朝堂下的暗潮洶湧。作者看似每一部都是在解決一個問題,然而整個故事串聯就是一部琅琊榜。
第三部故事一開始,就將田平之在貢院死亡其中的疑點一步步將柳相拉入其中。當年,田平之和柳相作為考生中的風雲人物,考試前,柳相被威脅殺田平之。然而,柳相為救田平之一命,讓患有哮喘的田平之喝下了含有榛子粉的水,讓他昏迷,不再繼續參加考試。本想救他一命,可是昏迷的田平之被貢院的主考官章何,活埋至死。
在蘇岑的一步步調查中,發現真相併不是這麼簡單。而第三個兇手盡然是先帝,為了爭奪皇位和突厥人勾結,只為阻止李釋回京。這件事本是暗中進行,卻不想被田平之聽見,以田平之的聰明才智竟然推測出此人就是先帝。聽者上位者為了皇位不顧百姓之命,兄弟之情,這樣的人還如何效忠。
田平之整日借酒消愁,而李釋為救邊關百姓,放棄了皇位之爭,讓他重拾信心,再次準備參加貢院考試。在考試中,改變了平時的風格,轉而講述了邊關藩鎮割據、擁兵自重的問題。也許就是李釋的高風亮節讓他重回考場,如果他一直借酒消愁下去,可能也就不會死,而李釋的受降城之戰也是間接害死田平之的原因。
而最後的一個兇手,卻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在那場宮變中倖存下來的崇德太子之子李晟,而他所做的一切其實更多的是為了報仇。
然而當真相大白時,所有人都要求處死蘇岑,只有李釋坦蕩地說出:“大周錯了。”在所有當權者中,誰不是為了追求名垂青史,為了豐功偉績甚至可以屠半城。
最後,李釋為保蘇岑失去兵權,蘇岑不再在朝為官成為了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