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東倒西歪;竟是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號

2022年10月09日05:53:10 歷史 1759

1955年4月12日,臨近中午時分,浙江磐安縣黃林坑村村民蔡希華,和他哥哥蔡彥華在長坪山上採藥。

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溝里,兄弟二人發現一個十分隱蔽的山洞,洞口前的雜草已經被踩平,看來這個山洞裡有人居住。

年輕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東倒西歪;竟是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號 - 天天要聞

一陣冷風吹過,兄弟二人感到脊背發涼,蔡希華有些惴惴不安地道:“洞里住的是不是土匪呀?”

話音未落,山洞裡射出兩顆子彈,蔡希華的哥哥蔡彥華頭部中彈,倒在血泊中。

另一顆子彈貼着蔡希華的頭皮飛過去,蔡希華嚇得魂飛魄散,丟下手中採藥的工具,轉身就往山上跑。

兩個破衣爛衫,鬍子邋遢的中年人,手裡提着槍,從山洞裡追出來。又開了兩槍,並勒令蔡希華停下來。

蔡希華害怕到了極點,心知就算自己停下來,這兩個殺人不眨眼的土匪,也不會放過自己。

兩個土匪又追了一段距離,可終究不及整天在山裡砍柴採藥的蔡希華,雙方距離越來越遠,土匪再次開槍,蔡希華急中生智,一頭鑽進深山老林中。

新中國成立已經六年了,磐安縣境內竟然還有全副武裝的土匪,很多人對這個消息將信將疑。

生活在長坪山附近的百姓,則陷入深深的恐懼中。

當地公安部門接到報案後,立即出發,趕赴案發現場進行勘察。

蔡彥華的屍體,仰卧在一片碎石上,子彈從右眼射入,從左後腦飛出,一擊斃命,說明開槍的土匪槍法好,有極穩定的心理素質。

根據蔡希華的描述,他當時就站在哥哥身邊,距離土匪隱藏的山洞有十幾米。土匪之所以沒有命中蔡希華,還是角度的原因,中間隔了一個蔡彥華。

山洞有三十多米深,洞里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水桶里的水是滿着的,一把鋒利的斧頭旁,堆放着整齊的劈柴。

在山洞的里側,還有兩張簡易的木床,一切擺設,似乎都和當地普通的山民沒什麼兩樣。

可是很快,辦案人員在角落裡,發現兩枚彈殼,是柯爾特M1911手槍的原裝彈。兩個土匪殺人後,撤退得很從容,現場沒有留下更多有價值的線索。

年輕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東倒西歪;竟是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號 - 天天要聞

很快,磐安縣公安部隊,派出精幹力量,組成專門的偵剿小分隊,在當地民兵的配合下,開始對兩個武裝土匪進行大規模的搜剿。

偵剿小分隊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土匪的確切身份。他們下手乾淨利落,殺人後很快地轉移住處,而且不留任何線索,由此可以斷定,這兩個人是多年的慣匪。

有了這個結論以後,偵剿小分隊的戰士們,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磐安縣境內最出名的慣匪,就是施天策和徐根林。

幾年前,他們帶着上百個土匪,將磐安縣鬧得雞犬不寧,剿匪部隊部隊對這伙土匪,進行了長達兩年的追剿,最後才將這伙土匪一網打盡。

本來剿匪部隊的戰士們,認為匪首施天策和徐根林,已經在戰鬥中被打死,萬沒想到,這兩個傢伙不但活了下來,而且還在繼續為非作歹。

磐安縣磐安地處浙江中部,周圍竟有天台,仙居、縉雲、東陽、永康、新昌等六個鄰縣。磐安縣境內山高林密,溝壑縱橫,交通閉塞,千百年來匪患猖獗,屢禁不止。

磐安縣是浙江全省解放最晚的縣城,解放前夕,磐安縣境內千人以上的股匪,就多達十三個。

周邊各縣的土匪,被剿匪部隊打得走投無路,紛紛躲進磐安縣境內落草為匪。其中以尚湖的匪首陳秉瑤勢力最盛。

這傢伙不自量力,曾經帶領1300多名匪徒,在濟公嶺設伏,偷襲由此路過的我軍主力部隊。

這就是一場雞蛋碰石頭的戰鬥,陳秉瑤也是平生第一次領教了正規軍的厲害。

戰鬥在清晨開始,戰場上大霧瀰漫,陳秉瑤的機槍手,聽到山下大路上有腳步聲,就自作主張開火,瞬間槍聲就響成一片。

我軍的前衛偵察排,突遭襲擊,還有些莫名其妙。

戰士們都身經百戰,從子彈的彈道就能看出,發動襲擊的是一群烏合之眾。對付這種敵人,一個偵察排就足夠了。

架上迫擊炮,轟擊敵人的機槍陣地,僅用了一發炮彈,土匪們的重機槍就啞火了。

再轟上幾炮,土匪們逃得漫山遍野,有不少土匪慌不擇路,竟然跑進主力部隊的行軍隊列中。

沒辦法,槍聲就是命令,主力部隊的戰士們一槍未開,就開始滿山遍野的抓俘虜。

陳秉瑤被彈片擊傷,幸虧大霧瀰漫,能見度太差,他讓其他土匪背着,僥倖撿回一條命。

當時跟陳秉瑤一起逃走的,還有兩個土匪頭目,施天策和徐根林。

年輕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東倒西歪;竟是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號 - 天天要聞

1949年11月初,我第三野戰軍第313團解放了磐安縣,隨即展開大規模剿匪行動,陳秉瑤在上次戰鬥中傷了元氣,不敢再興風作浪,主動交槍投降了。

陳秉瑤挺狡猾,事先藏匿了大批的武器彈藥。1950年夏天,施天策、徐根林等匪首,依靠陳秉瑤藏匿的武器,糾集數千匪徒發動叛亂。

土匪們攻入天台縣,開始大肆劫掠,曾經繁華的街頭變得滿目蒼夷,無數安分守己的生意人傾家蕩產。

僥倖得手的匪徒們得意忘形,又繼續圍攻我軍重兵把守的東陽縣城。

數日前,東陽縣最大的土匪頭目安我華剛剛被剿匪部隊鎮壓,普通百姓剿匪熱情高漲,施天策和徐根林又一次撞得頭破血流,被他們忽悠來的數千匪徒,被剿匪部隊一網打盡。

審問俘虜時,剿匪部隊才知道,策劃這次匪亂的頭目是施天策和徐根林。在此之前,他倆只是個籍籍無名的小角色。

施天策是磐安縣九和鄉人,徐根林是他的副手,家住東陽縣八達鄉。施天策和徐根林身材魁梧,都有一股蠻勁,槍法也不錯,從前是陳秉瑤手下的中隊長。

在當時,土匪們不自量力,“司令”“軍長”的帽子滿天飛,土匪中的中隊長,只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小角色,剿匪部隊認為,對施天策和徐根林,不值得興師動眾。

後來似乎也和剿匪部隊的猜想一樣,很長一段時間,施天策和徐根林人間蒸發了一般,沒有了任何音訊。

直到1951年5月18日,這兩名隱匿已久的匪首,再次露出他們的獠牙。

那天晚上天降大雨,磐安縣恆坑鄉上宅村的幾名民兵,正冒着大雨在野豬嶺上執勤,藉著閃電的光芒,正在站崗的民兵徐錫雲,似乎看到不遠處大樹後有道人影。

他打開手電,卻什麼也沒看見,正猶豫間,頭部重重地挨了一擊,徐錫雲頓時暈倒在瓢潑的大雨中。

等他醒來時,感覺頭痛欲裂,手中的半自動步槍,也不翼而飛。

幾天後,道上頭村村民岩水家中,突然闖進幾個不速之客,他們用槍逼着岩水轉過身去,剛走了兩擔剛剛收穫的大米。

岩水膽小怕事,沒敢聲張,到了冬天,臨近春節時分,一個土匪再次闖進岩水家中,這一次他們搶走了100多斤大米,還有50多斤準備過節用的火腿肉。

1952年8月1日中午,臨浦區桃樹岩嶺一座涼亭里,三名由此路過的戰士,正在涼亭里臨時休息。

四個土匪冒充當地民兵,向戰士們借槍。

對這種無理的要求,戰士們自然是斷然拒絕。身後突然竄出兩個土匪,用衝鋒槍向戰士們掃射,三名戰士當場壯烈犧牲,他們的配槍也被土匪們搶走了。

年輕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東倒西歪;竟是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號 - 天天要聞

土匪們變得越來越囂張,西營嶺頭村的稻米剛收割完畢,土匪們就將剛上場的稻穀劫掠一空。

被土匪綁走索要贖金的事件,更是屢有發生。

朱石坑村的村民盧天德,因為家裡貧窮,拿不出贖金,被土匪槍殺在大路旁。

為了徹底消除匪患,讓鄉親們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磐安縣公安部隊組成三個便衣偵察組,金華軍分區,也派來十幾名經驗豐富的偵查人員,在天梓、九和兩個鄉統一行動,實施重點清剿。

在一些可疑的重點區域,由當地民兵晝夜值守。給他辦案人員,組成若干個戰鬥小組,分住在塘山、天梓、西營、張村、下陶等地,一旦發現匪蹤,可以迅速地對他們實施追剿。

經過兩個多月的連續作戰,22名殘匪紛紛落網,但是經過審訊,兩名主要的匪首施天策和徐根林,再次不知所蹤。

辦案人員在後來的兩個月時間裡,先後5次組織當地民兵和群眾,對兩名匪首可能藏匿的區域,進行大規模拉網式搜索,最終一無所獲。

繼續對施天策和徐根林手下的匪徒進行審訊,試圖從他們口中,探知二匪的行蹤,結果一名名叫陳茶海的匪徒供訴說:施天策和徐根林已經在數日前,跳東陽江自殺了。

雖然沒有人能夠給陳茶海的供詞做證明,可施天策和徐根林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辦案人員就根據陳茶海的供詞,停止了對施天策和徐根林的搜剿行動。

直到三年後的4月12日,進山採藥的農民蔡彥華被土匪打死,辦案人員這才把懷疑的目光,投向失蹤已久的施天策和徐根林身上。

年輕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東倒西歪;竟是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號 - 天天要聞

辦案人員在土匪留下的水桶上,意外發現了一個人名—陳金照。

經過調查,這個陳金照是個獵戶,一家三口單獨居住在照岩塢。

照岩塢周圍都是茂密的森林,而且這裡是孔段通往下陶的必經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合成為土匪們的落腳點。

隨着更深入的調查,辦案人員又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這個看上去與世無爭的獵戶陳金照,竟然是施天策的姑表兄弟。

在證據面前,陳金照低頭了,他說施天策和徐根林在附近山洞裡,已經住了兩年多了,他們的飲食供應,都是從陳金照這裡索取的。

因為徐根林經常威脅陳金照,如果敢走漏風聲,就殺他滿門。所以陳金照對兩個匪首也心存不滿,只是擔心家人都安全,一直隱忍不發。

辦案人員認為,陳金照通匪,確實也有迫不得已的因素,另外附近百里以內,都布置下天羅地網,施天策和徐根林走投無路,十有八九還會來找陳金照。

辦案人員將陳金照釋放回家,並暗中派人,對他家晝夜進行監視。

可半個多月過去了,施天策和徐根林並沒有出現。就在大家有些灰心喪氣之際,4月28日上午,陳金照忐忑不安的來到偵剿小分隊駐地報告說:施天策和徐根林就在附近活動。

辦案人員追問道:“他們現在在哪裡?”

陳金照回答說:“在尖鼓坑”。

“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早晨出門去打獵,在尖鼓坑發現了施天策留下的暗記”。

陳金照說話時吞吞吐吐,辦案人員猜想,他很可能已經和施天策見過面,他這次來,就是探聽虛實。

辦案人員將計就計,安慰陳金照不要害怕,只要發現施天策的行蹤,馬上就來報告,陳金照唯唯諾諾的去了。

過了幾天,他又來報告說,施天策留下暗號,向他索要糧食、鹹菜和鹽。

辦案人員不想打草驚蛇,示意陳金照自己看着辦。

5月3日晚上,鐵爐坪村民火榮家中,遭到土匪搶劫,被搶走了一筐茶葉,還有一些貴重的草藥,以及部分野味。

辦案人員抵達案發現場,斷定這些東西,都是被施天策和徐根林搶走的。

第二天傍晚,陳金照興沖沖地背了一筐茶葉回家。看來他白天又和施天策接頭了。

第2天清晨,陳金照背着一個裝滿物品的竹簍,手裡提着一支獵槍,腳步匆匆地出了家門。

公安戰士郭振華和王相金,以及另外幾名戰友,遠遠地對陳金照進行跟蹤。

哪知這傢伙在森林裡兜了一個大圈子,又回了家。

陳金照已經發現自己被跟蹤,並確信以他的身手,可以輕而易舉地將跟蹤的人甩掉。

可陳金照失算了,郭振華和王相金也是山裡長大的孩子,爬山鑽密林的本事,絲毫不在陳金照之下。

陳金照剛進了家門,郭振華和王相金就同時看到,一個頭戴斗笠的大個子男人,後背一個竹簍,腳步匆匆地走出

陳金照家的門。郭振華厲聲喝道:“站住,你是什麼人”。

對方一愣,突然丟下竹簍,回手就是一槍。

子彈貼着郭振華的耳邊飛了過去。

與此同時,王相金手中的衝鋒槍響了,大個子身中數彈,踉蹌地向前沖了幾步,就撲倒在地。

根據陳金照家屬辨認,被王相金擊斃的人,正是匪首施天策。

年輕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東倒西歪;竟是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號 - 天天要聞

施天策被擊斃後,辦案人員立即加大了對陳金照的審訊力度,這傢伙太狡猾,心裡一定還藏着不少秘密。

很快,陳金照交代說:自從蔡彥華被打死後,施天策和徐根林擔心目標太大,就分道揚鑣了,徐根林現在藏匿在他老家,東陽縣西營鄉磨岩村一帶。

磨岩村只住着樓根水和樓銀娜兩戶人家,他們是兄妹關係,樓銀娜嫁人後丈夫死了,孤兒寡母的,在婆家泥坑村受人欺負,所以索性搬回來跟大哥住在一起。

樓銀娜是徐根林的弟媳婦,他倆關係不太正常,因為沒有證據,誰也不敢亂說。

兵貴神速,辦案人員立即趕赴磨岩村,對樓氏兄妹進行秘密監視。

可是二十多天過去了,辦案人員在山上蹲守,蚊叮蟲咬,苦不堪言,可徐根林的影子都沒見着。是不是哪裡出現了漏洞,被徐根林發現了。

大家思前想後,突然想起來,就在5月17日,大家開始在山上蹲守的那天,有人發現了他們,戰士們將那人抓起來,教育那人,不要把今天的所見所聞講出去。

那人倒也挺聽話,保證自己能管住嘴巴,一個字都不講出去。

後來有個未解之謎,那個被戰士們抓住後又放掉的人,是不是就是徐根林。

既然已經走漏了風聲,再繼續遵守下去也就沒了意義。

年輕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東倒西歪;竟是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號 - 天天要聞

為了儘快抓住徐根林,戰士們每天都要上山尋找他留下的蛛絲馬跡。

進山的路有兩條,但都要路過磨岩村,一來二去和村裡的人都熟了,彼此見面都打招呼。

戰士們都知道,每天在河邊洗衣服的那個年輕女人,就是樓銀娜。可從來沒人跟她提起過這件事。

一個多月過去了,關於匪首徐根林還是一點線索都沒有。

7月23日,一個10來歲的小男孩徐木水,突然找到辦案人員。

他家住泥坑村,是樓銀娜的兒子,也是徐根林的親侄子。

徐木水對母親和叔叔之間,微妙的關係十分反感,他甚至認為,他爹過早地離開人世,也和叔叔有直接關係。

最後,徐木水又透漏了一個讓辦案人員瞠目結舌的秘密,徐根林就住在附近山上,他之所以能夠避開辦案人員的搜剿,主要還是因為樓銀娜。

進山的路一左一右,搜剿小分隊的戰士們進山,他們走左邊的路,樓銀娜晾晒衣服的竹竿,就歪向左邊。如果戰士們走右邊那條路,晾衣服的竹竿,就會向右邊傾斜。

戰士們又接連觀察幾天,發現那個還不滿10歲的小男孩兒所說的話,竟然句句屬實。

難怪總也抓不到徐根林,原來事先有人給他通風報信。

戰士們將計就計,在接下來幾天時間裡都沒有行動,樓銀娜家晾衣服的竹竿兒,就一直四平八穩。

辦案人員當機立斷,馬上派人將樓銀娜控制起來,並在她家中埋伏下幾個偵察員。

年輕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東倒西歪;竟是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號 - 天天要聞

接連幾天樓銀娜沒有晾衣服,這讓徐根林感覺有些不安,派了一個名叫樓撮來的土匪,下山找樓銀娜來探聽消息。

樓撮來自投羅網,剛進門就被辦案人員生擒活捉。

經過辦案人員耐心細緻地解釋和教育,樓撮來痛哭流涕,表示願意痛改前非。

戰士們怕耽誤時間長了,會引起徐根林的懷疑,於是當天夜裡就把樓撮來給放了,不但沒有為難他,還準備了一份禮物,讓樓撮來先回家看看父母。

第二天早上,樓撮來帶着一份乾糧上山去了。

沒過多久,他就和一個個子挺高的傢伙見面了。那個高個子好像幾天沒有吃飯了,他把手中的衝鋒槍放在一旁,然後端起樓撮來帶的食品,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樓撮來趁此機會,撿起地上的衝鋒槍,腳步飛快地向森林中逃去。

徐根林這才如夢初醒,從腰裡抽出一支手槍,對着樓撮來開了一槍。

這一槍沒打中樓撮來,反而暴露了他的位置。

周圍搜剿殘匪的戰士們紛紛趕來,三個小戰士出其不意,將徐根林撲倒在地,可這傢伙太壯了,三個小戰士按不住他,又讓徐根林跑了。

不過這次也並非全無收穫,徐根林隨身攜帶的手槍,以及那支鋒利異常的匕首,都成了小戰士們的戰利品。

年輕女子晾衣的竹竿,每天東倒西歪;竟是為藏匿悍匪提供的暗號 - 天天要聞

徐根林沒跑出多遠,一名戰士舉槍射擊,準確地命中了徐根林的大腿,他慘叫一聲,摔倒在地上,十幾名戰士迅速包抄過來。

就這樣,在磐安縣和東陽縣交界處,先後藏匿了五年多的悍匪徐根林,終於被消滅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 天天要聞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靠制度,才能基業長青。作 者丨張靜波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1992年的紐約,火藥味十足。當美國記者質疑汪海,他穿的是否為雙星鞋時,這位中國鞋王當即脫下鞋子,高舉過頭頂,向人們展示鞋底的商標,並用英語高呼:China Double Star!此舉在美國引起轟動,有媒體戲稱:汪海是除赫魯曉夫之外,第二個敢在美國公眾面前脫...
漢朝使者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 天天要聞

漢朝使者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有聽友問我這麼一個有些難回答的問題,說歷史上漢朝使臣頻繁遭遇殺身之禍,到底啥原因?實話講,哪個朝代我們的使臣都有被殺的,但確實漢朝人數上是多了些。我們就試着串着故事講講大概。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 天天要聞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一萬唐軍暴揍五萬敵軍,將高句麗死灰復燃的氣焰徹底覆滅!也將反水的新羅連帶着一起瘋狂教育。此戰殲敵上萬,俘敵同樣達到上萬。這一戰將盛世大唐之威揚遍四海,此戰就是公元668年的石門之戰。這一戰的背景有點搞笑,因為這一年大唐剛剛覆滅高句麗,並將他
南陽王府山的七大難解之謎 - 天天要聞

南陽王府山的七大難解之謎

南陽王府山,坐落在河南南陽市工農南路旁,是明朝唐王府的後花園核心。這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它不光是個建築奇觀,還因七大未解之謎聞名,吸引了無數人來探秘。朱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1376年9月18日出生,母親是李
基因證實,芬蘭人是漢族親戚,8000年前分開,還帶走了狗 - 天天要聞

基因證實,芬蘭人是漢族親戚,8000年前分開,還帶走了狗

基因研究證明,芬蘭人和漢族竟然是遠房親戚!這關係得追溯到8000年前的一次大遷徙,而且更絕的是,當時遷徙的人還帶上了他們的狗。這事兒聽起來像歷史懸疑劇,但全是真材實料,科學家們用DNA證據一步步揭開的。先說這發現的來頭。
男子“賭神”附體連贏好多場?原是麻將機內有蹊蹺 - 天天要聞

男子“賭神”附體連贏好多場?原是麻將機內有蹊蹺

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通訊員 黃夢玲“老王,你最近火氣怎麼這麼好,清一色說來就來?”“是啊,每次都是我們幾個人打,你的水平我可清楚啦!”“雖然我們只是娛樂,輸贏很小,但老王你要是有胡牌的訣竅也要告訴我們一聲啊!”……近日,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非法銷售竊照專用器材案宣判,很好地解答了老王牌友...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 天天要聞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新重慶-重慶日報 鄒進賢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供圖【人物簡介】鄒進賢(1899~1930)又名鄒游、鄒定達,化名朱三元、周三元、周正清,四川省綦江縣(現重慶市綦江區)人。四川共產主義先驅者,四川黨組織和武裝鬥爭的重要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