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朋友們,在閱讀文章之前,辛苦您動動小手點擊一下“關注”,我們將持續更新歷史故事,既方便您後續的閱讀,又可以與志同道合的讀友進行討論,感謝您的支持。
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台北地區雷雨大作。
此時蔣介石的府里卻亂成了一鍋粥,醫護人員在蔣介石的房間里進進出出,周圍都是擔憂的面孔,宋美齡和蔣介石的兒子也在房間之內踱步。
中午12點左右,醫生出來宣告蔣介石因為心臟病的緣故與世長辭,宋美齡和蔣經國再也崩不住了,看來這個飽經歷史風霜的男人還是要離開了。
就在蔣介石臨終之前,他曾經將自己的兒子叫到病榻之前,對他的兒子說了四個字:“不能放虎!”原來蔣介石說的是張學良。
然而這句話傳到宋美齡的耳中時,宋美齡也是不由得心驚了一下。
宋美齡心想,即便是蔣介石已經奄奄一息了,難道還是無法放下當年他和張學良之間的過節嗎?蔣介石和張學良究竟發生過什麼深仇大恨呢?
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向南京地區致電,蔣介石此刻已經被他扣押了,並且希望宋美齡能夠前往西安與自己進行談判,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兵變一事,迅速傳到南京國民政府人員的耳中。
兵變事件一出,所有人都面面相覷,許多人開始懷疑難道張學良已經將蔣介石殺害了嗎?越來越多質疑的聲音在會議室的上空回蕩着。
此時國民黨內絕大多數的聲音是直接不要管蔣介石的生死,尤其是以何應清為首的親日派,更是提出直接派兵攻打西安就好,可是宋美齡卻始終覺得這樣的方式實在不妥。
宋美齡左思右想,打斷了所有人的思緒,斬釘截鐵地說道,她第二天要飛往西安會一會張學良。
所有人聽到宋美齡這一說辭紛紛勸阻,一方面他們覺得宋美齡太過意氣用事,另一方面他們已經堅信張學良將蔣介石殺害了,再度前往西安沒有任何意義。
然而就久經政治戰場的宋美齡其實早就看出了國民黨內每個人都心懷鬼胎,她一定要到西安,才能夠穩定此時的局面。
宋美齡顧不得別人說得太多,於是第二天便同自己的哥哥宋子文,以及一名外籍的工作人員共同搭乘美齡號私人飛機前往西安。
其實她此前已經接到了張學良寫給自己的秘密電報,希望宋美齡可以親自抵達西安商議這一件事,宋美齡儘管心中懷有忐忑,但也依舊選擇走這一遭。
在下飛機以前,宋美齡將手槍交到了這位外籍工作人員的手中,告訴他如果下了飛機之後有大批的士兵挾持他們,那麼就讓她死在這個外籍工作人員的手中,也比死在張學良士兵的手中要來得痛快。
看到宋美齡如此堅決的態度,這位工作人員也有些惴惴不安,直到飛機平穩落地,宋美齡緩緩走出機艙,而這一瞬間她整個人都愣住了,迎接她的竟然不是全副武裝的士兵,而是風塵僕僕的張學良。
看着眼前的張學良,宋美齡彷彿像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張學良告訴她,蔣介石現在正在府邸當中,並無大礙,可是宋美齡心裡還是有很多不安的念頭。
宋美齡沒有猜出張學良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麼葯,只能乖乖地和他一同上了車,上車之後一路來到了西安市中心。
宋美齡在張學良的帶領之下,很快看到了被拘禁起來的蔣介石,看見蔣介石安然無恙,宋美齡總算是將懸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
隔天一早,張學良,楊虎城便與宋子文和宋美齡展開的對峙,其實張學良和楊虎城此次綁架蔣介石的初衷只是希望蔣介石能夠放棄剿共的念頭,與共產黨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宋美齡聽了張學良這一番言辭懇切的話語,覺得只要說服蔣介石,便可以相安無事地解決這件事,畢竟宋美齡前往西安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將這件事情和平解決,在宋美齡的規勸之下,蔣介石儘管有千萬個不願意,最終還是答應了與共產黨合作抗日。
為了能夠徹底打消蔣介石心中的顧慮,張學良決定負荊請罪,親自送蔣介石和宋美齡回到南京。
到了南京之後,蔣介石要殺要剮隨意,其實當時的張學良之所以會送蔣介石以及宋美齡回去,還是由於宋美齡的請求。
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像蔣介石這樣小肚雞腸的人是根本不會放過張學良的,只不過礙於自己的面子,他先是撤銷了此前發布的擾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表示要與共產黨一起團結抗日,而後他便開始密謀如何處置張學良與楊虎城,這兩人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囚禁半生的張學良
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後,張學良負荊請罪,帶着蔣介石以及宋美齡趕往了南京途中,蔣介石已經在腦海里浮現了將張學良和楊虎城處置的800種方法,只不過他現在要做的還是按兵不動。
一方面蔣介石要顧及宋美齡的面子,畢竟張學良已經負荊請罪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因此在這個節骨眼上,蔣介石並沒有直接拿張學良開刀,直到後來蔣介石想出了一個一石二鳥之計。
雖然張學良有宋美齡的力保,成功地留下了一條小命,可是楊虎城卻沒有那麼走運了。
他被蔣介石發配到了一個相對偏僻的地方,而在過程當中蔣介石秘密派人將他殺害了,張學良則被蔣介石囚禁了起來。
其實張學良早就已經預判蔣介石會拿自己開刀,只不過他沒有想到宋美齡竟然會顧及當年的那一份情誼,適時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包括後來張學良被囚禁了54年之後得以釋放,他見到宋美齡時還是依舊長舒了一口氣。
張學良表示,其實他能夠活到今天,全靠宋美齡,宋美齡多活一日,他張學良便有一日可活。
只不過被囚禁了大半輩子里,張學良可謂是十分鬱悶,由於當初關押蔣介石,讓蔣介石十分記恨,因此張學良在被囚禁期間也沒有什麼好日子過。
蔣介石平日里會派各種各樣的士兵圍在他家附近,他能夠活動的區域,不過是自己的小院,哪怕是出門走走也要提前報備。
然而他能夠得到這樣的待遇,還是全靠宋美齡在蔣介石身邊吹耳旁風。
蔣介石先後將張學良囚禁在多個地方,每一個地方都十分偏僻,儘管給予了張學良一定的活動空間,也讓他能夠看看書、種種花消遣,還讓他的趙四小姐始終陪伴在他的身側,但是這樣的日子其實和坐牢沒有太多的差別。
1949年蔣介石見自己大勢已去,只能躲到台灣,而此時的他還沒有放過張學良的任何打算,反倒是將他帶到了台北地區繼續囚禁。
此時的張學良心想或許這輩子都要在這暗無天日、沒有自由的日子當中度過了,然而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事情竟然還有轉機。
1975年蔣介石去世,在他離開之前,他曾經將蔣經國叫到自己的面前,要求蔣經國謹記自己的教誨,並且說出了四個字:“不能放虎”。
蔣經國一聽,其實心裡也有底,這所謂的虎指的就是張學良知道蔣介石去世,他還依舊如此忌憚張學良,可見當初西安事變留給蔣介石的心理陰影有多大。
而在蔣介石去世之後,蔣經國確實也是遵照了他父親的遺囑,一直囚禁張學良,直到蔣經國去世之後,張學良才徹底解放。
至此張學良已經被關押了54年,在這54年間,張學良流轉多地,但是都得到了宋美齡的百般照顧。
平日逢年過節宋美齡總會想盡辦法地給張學良帶去各種各樣的好吃的,好用的,希望他能夠住得安生一些,同時也是彌補自己對於張學良的虧欠。
明明看似沒有交集的兩個人為何會如此情真意切,宋美齡如此對待張學良,難道只是因為當初張學良沒有殺害蔣介石嗎?
張學良與宋美齡的愛恨情仇
之所以張學良能夠在被囚禁54年之後依舊安全地被釋放,其實宋美齡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西安事變之後,倘若不是宋美齡希望張學良能夠將蔣介石送回南京,或許張學良就不會被蔣介石直接囚禁,而是還有一線生機。
或許是出於對張學良的愧疚,在宋美齡的求情之下並沒有被立刻除死,而是換來了54年沒有自由的日子。
說起張學良和宋美齡,其實兩人還有過一段孽緣,早在宋美齡認識蔣介石以前,她就已經與張學良惺惺相惜了。
宋美齡是宋家的三小姐,同時也是上海灘的風雲人物,當時宋美齡十九歲從國外留學回來,一身中式的打扮加上明艷的妝容,讓她迅速成了上海灘的交際名媛,加上開朗的性格,讓許多的上海名流公子對她傾慕不已。
張學良和宋美齡的初次相遇其實是在一次舞會之上,當時張學良剛剛結束第二次直奉戰爭,作為代表,他在舞會上進行了慷慨的發言,而他這一番激情演講,直接引得台下掌聲無數。
包括宋美齡在內,也為此青年才俊張學良所折服,畢竟張學良當時是民國的四大才子之一。
不僅有着俊朗的外形,同時也有着出色的才華,作為張作霖的兒子,他從小就領兵出征,有着非常不錯的軍事素養,因此在人群當中也算是一顆閃亮的星星。
就這樣兩人結識於舞會之上,加之年齡相仿,因此很快變有了共同的話題,由於興趣愛好也大差不差,因此兩人經常會結伴出現在舞會之上,一來二去,也對彼此產生了非常特別的情愫。
只不過作為嚮往自由戀愛的宋美齡,一時之間無法接受張學良竟然是一個有婦之夫,因此兩人的感情也是戛然而止。
當時的張學良並沒有放棄對宋美齡的追求,只不過礙於自己確實是已經結婚了,沒有辦法給到宋美齡一心一意的感情,兩人就此無疾而終。
即便是沒有辦法做成情侶,但是兩個人依舊以姐弟相稱,並且在往後的很長時間當中,張學良都是默默地守護着宋美齡。
皇姑屯事變發生之後,張作霖被意外炸死,此時的張學良成功上位,而他則直接更改旗幟,蔣介石看到張學良這樣有勇有謀,便將他帶在了身邊。
而當他再度碰到宋美齡時,他已沒有了當初的愛慕,更多的是欣賞以及敬畏。
張學良曾經承諾宋美齡會一直守護着她,並且會保證蔣介石的安危。
這也是為什麼在後來發動西安事變,宋美齡力排眾議,也要到西安去尋找自己的丈夫,因為她知道張學良不會傷害蔣介石。
張學良確實是實現了他的承諾,而在西安事變之後,這也是為什麼宋美齡要一直守護張學良的原因。
可是當宋美齡得知蔣介石即便是離開也不願意放過張學良時,宋美齡實在是無法接受,潸然淚下。
畢竟在張學良的眼中,蔣介石始終是那個高高在上的領導,是國民黨的領袖,是能夠發號施令,與共產黨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的拍板人。
但是在蔣介石的眼中,張學良不過是一頭兇猛的野獸,隨時都可能觸及他的地位。
之所以蔣介石會有這樣的考量,或許是因為張學良的能力實在太過出眾,年紀輕輕的張學良不僅已經成功地率領了多次戰役的勝利。
同時也因為他的初出茅廬,不怕虎,敢於直面蔣介石的威嚴,正是如此,在蔣介石心中,張學良是他永遠都過不去的坎。
這也是為何蔣介石直至離世都不願意將張學良釋放,一方面蔣介石實在是放不下當初的恩怨。
另一方面其實蔣介石也知道他和宋美齡此前有過一段情誼,儘管這都已經是過往了,但是作為一個小肚雞腸的男人來說,蔣介石確實不能在這一方面做到十分大度。
反觀張學良被蔣介石關了半輩子,但他卻沒有對蔣介石太多的怨言,哪怕是蔣介石離開的葬禮上,他都願意放下成見出席。
如此看來,其實張學良這人更具氣度,只不過他這50多年失去的自由確實是讓人覺得痛惜,他用五十多年的禁足換來了中共合作抗日,在歷史上來講,張學良確實是一位值得人們敬重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