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我國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眾人都會想到一個人——李白。李白被稱作為“詩仙”,在詩壇頗具盛名。然而,縱觀李白的一生,他其實也歷經了很多困難。由於家庭的緣故,李白無法參加科舉。可即便是這樣,李白仍不願放棄夢想。
一、李白的家世
李白出生於商賈之家,他從不為錢財而發愁。父親李客深知商人的社會地位,所以他希望李白能夠接管家族生意。可李白卻志不在此,他希望進入仕途,為朝廷獻出一份力量。李白總是會暗中收藏各種文學書,他每日都會躲在房內仔細研讀。
在談論及未來的人生規劃時,李白時常與李客發生矛盾。根據唐朝的律法,凡是商賈不得入仕。因此,李客才希望李白及時止損,不要將時間花在無用功上。
可自幼倔強的李白卻不肯服從父親,他認為商賈是能夠為官的。在漢武帝時期,一名樵夫就曾被皇帝重用。因此,李白認為滿腹經綸的自己也能夠為官。
沒過多久,周圍的鄰居知曉了此事,他們都在明裡暗裡地嘲笑李白。為了挽回家族的顏面,李白只能離開李家,展開“流浪”生活。
二、李白的婚姻生活
1、結髮妻子
離開李家後,李白的心中充滿愉悅感,他整日遊山玩水,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然而沒過多久,只出不入的李白開始身無分文。在最落魄的時刻,他遇見了孟浩然。兩人擁有相同的志向,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不過,孟浩然卻具有獨特的優勢,那就是他並非出生於商賈之家,所以他中舉的可能性更大。不久後,孟浩然便決定前往京城參加科舉,但在臨行之前,他解決了李白的終身大事。
女方名為許氏,此人的爺爺是前任宰相。雖然許家已經不再參合朝政之事,可卻也家財萬貫。在孟浩然的介紹下,許氏與李白見了面。許氏對李白一見鍾情,並表示,如果他能應允這門親事,那日後便可專心地學習。
終於,李白答應了這門親事。兩人結婚後,夫妻恩愛,琴瑟和鳴。許氏支持李白的志向,她從不會勸李白放棄。不過幾年後,許氏便生下了一兒一女。可沒過多久,許氏卻突然去世了,許氏的變故令李白傷心不已,可為了家中的兒女,他只能再娶一位夫人。
2、續弦夫人
經人介紹,李白迎娶了劉氏。然而,劉氏出身貧寒,她自然無法與許氏想媲美。自從許氏去世,許家便再也不為李白提供生活資金。可此時的李白卻仍將學習放在首位,不願外出工作。
可劉氏卻很反感如此行為,她認為讀書是無用的,所以她時常讓丈夫外出找工。可此時的李白又怎麼能放棄呢?在經過這些年的磨練後,李白早已小有名氣,他認為自己只需等待一個時機,夫妻二人也時常為此事而爭吵。
劉氏不僅嫌棄李白的不作為,同時也很憎惡他的消費觀。雖然家境不富裕,可只要看見了喜歡的詩詞歌賦後,李白便會毫不猶豫地花錢購買。可自從劉氏進入李家後,她卻再也沒有購買過新衣裳。
劉氏有時會在李白面前哭訴,面對劉氏的控訴,李白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中,他時常也會暗中提醒自己,讓自己不要再恣意妄為。這些年來,雖然劉氏時常抱怨李白,可李白卻不曾怨恨過妻子,他也清楚,在這些年,妻子也受了很多苦。
雖然李白開始控制花銷,可他卻仍會鑽研學問。經過幾十年的磨練,李白的詩作逐漸廣為人知。一日,唐玄宗來到民間巡視,他恰好聽見了秀才在背誦李白的詩句。唐玄宗聽後,大為震驚,便趕緊仔細詢問秀才。秀才將李白的事情全盤托出,隨後,唐玄宗便下旨,要求李白入宮為官。
李白接旨後,立刻收拾了行李包袱。在臨行前,李白寫了一首《南陵別兒童入京》。從這首詩便可看出李白的心情,在經過了多年的沉澱後,他終於獲得了為官的機會。
總結:
李白給後人留下的不僅是膾炙人口的詩篇,還有可歌可泣、堅忍不拔的精神。雖然李白生活在封建年代,可他的靈魂卻是自由的。雖然李白受到了種種束縛,可他卻無比嚮往自由。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們能夠大方地追尋夢想,不用被世俗倫理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