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2022年10月05日16:12:52 歷史 1105
  • 前言

1976年,對於廣大中國人而言是特殊而又沉重的一年。

這一年,偉人逝世、天災肆虐,這365個日夜如同臨帖行筆時不慎偏倚的筆鋒,在工整修葺的字裡行間中顯得格外刺眼...

七月末,正值盛夏。

中南海內,一封緊急電報被送入毛主席住處,發出這封電報的人,正是華國鋒。此時的毛主席疾病纏身,身體狀況大不如前,甚至連說話都頗為困難,但他還是強支病體,利用放大鏡一字一句艱難地辨別著彙報上的文字。

沉寂壓抑的氣氛中,不待讀完整篇彙報,主席已然老淚縱橫,嚎啕大哭。他哽咽着,努力用細微的聲音吩咐身邊的警衛員:“去唐山,快去唐山!”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 一、地動山搖的世紀之殤

沒有哪個中國人會忘記這一場突如其來的世紀災難。

先將時間拉回地震前的幾天,那幾日,唐山市內“怪事”頻發。

廣袤的天空上時常飛過大批蜻蜓,蟄伏於黑暗中的老鼠們紛紛四散逃竄,飛鳥們抖着翅膀匆匆飛離樹上的巢穴,再也沒有回來...與此同時,唐山隨處可見販賣魚的攤位,漁民們都感到詫異:這幾天的魚為何像無頭蒼蠅一樣,不分青紅皂白就往漁網裡面鑽?

這諸多異象引發了市民們的討論,但大多並未放在心上,渾然不知這是地震來臨前的預兆...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拂曉之時,亞歐大陸東部沿海地區,中國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區一帶突然發生里氏7.8級的特大地震。

自華北地區至東北邊陲,從工業都市至蒼茫草原,突如其來的強烈震感讓無數睡夢中的人們猝然驚醒,惶恐、不安的情緒倏然間充斥了半個華夏土地。

震中地區的唐山,被地震得駭人獠牙肆意啃食,劇烈的地殼運動摧毀了無數座房屋,掩埋了無數條生命,地動山搖,天崩地裂。片刻前還處於寂靜拂曉中的工業重鎮,化作滿目瘡痍的瓦礫廢墟;無數睡夢中的唐山人民還來不及反應,便被死神鐮刀奪去生命。

剎那間,無數家庭支離破碎...

而這一切,只用了短短的23秒。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由於距離震中的距離並不遙遠,北京能夠感受到強烈、明顯的震感。無數玻璃窗發出痛苦的呻吟,天安門前的高大樑柱如同被蠹蟲蠶食般“嘎嘎”作響。

中南海內嘈雜聲四起,來往的工作人員神色匆匆,面色凝重。警衛員們迅速趕往毛主席住處,確認毛主席的情況,保護毛主席的安全。

此時的毛主席已經被強烈的震感驚醒,輾轉間,他隱隱意識到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警衛員在確定主席並無大礙後,建議主席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但主席婉拒了警衛員的建議,他想待在此處,以便第一時間得知震感的相關訊息。但為了毛主席的安全起見,中央政治局常委還是決定讓毛主席搬到防震的房子里去住。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不久後,華國鋒推門而入,向主席報告了唐山發生大地震的情況。但由於事發突然,再加上準備不足,當時關於災區的信息並不充足。

“主席,我們已經開始進行調查工作了。”主席病榻前,華國鋒俯身彙報情況。

“我現在身體不好...”主席拉着華國鋒的手,儘管聲音微弱,但依然堅定而嚴肅地說道,“地震災害的問題你要處理好。”

華國鋒鄭重地點了點頭。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安頓好毛主席,華國鋒繼續為唐山大地震而奔波。緊急會議上,他要求儘快得知災區的具體信息,多耽誤一秒,災區人民的希望就越少一分。

彼時,唐山地區的通訊設備與通訊網絡被盡數摧毀,通訊系統處於癱瘓狀態,無法及時地將災區的信息反饋給中央。恰巧從唐山趕到北京的開灤煤礦礦工李玉林一行人趕赴中南海,如實彙報了他們所經歷的地震情況,為中央提供了寶貴的災區相關訊息。

“整個唐山都平了...”李玉林哽咽着說,“開灤煤礦礦井下還有兩萬多個礦工被困…”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在主席關切的目光下,華國鋒迅速組織起救援隊奔赴唐山。短短兩天之內,十萬餘名解放軍戰士來到唐山災區,組織災後救援工作。

即使在來到唐山之前,諸多參與救援任務的解放軍們已經做好了面對天災時的心理準備,但當真正看到唐山被地震摧殘後無比慘烈的模樣後,原本堅實的心理防線被猝然擊垮,悲痛、惋惜而又無奈的複雜情緒填滿了他們的胸腔。

眼前,瓦礫交錯的廢墟已經代替鱗次櫛比的建築,摧毀了唐山原本秩序井然的模樣;死亡的氣息瀰漫在煙塵四散的空氣中,令人感到窒息。

緊接着,搜救隊、解放軍、志願者們不分晝夜、不辭辛苦地開展救援工作,不惜以血肉之軀對抗天災。他們將多重力量匯聚一處,為無家可歸的受災群眾們搭建起數以百萬計的簡易住所,讓他們經受錯愕與驚慌的靈魂與肉體得以擁有一處暫時的棲居之所。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連續幾天的搜救工作,讓無數瓦礫下的唐山人民得以幸免於難,他們拂去身上的灰塵,捂着傷口,悵然若失地看着自己曾經的、如今已化作斷壁頹垣的家園。

與此同時,隨着搜救工作的開展,關於唐山災區受災狀況的具體數據也得到統計。

在這場里氏7.8級的特大地震中,共有24.2萬人罹難,16萬餘人受傷,4千餘名兒童成為無依無靠的孤兒,7千多個家庭無人生還,數以萬計的家庭自此分崩離析……

諸多觸目驚心的消息與數據匯總起來,呈現出唐山大地震的凄慘原貌。悲痛之餘,華國鋒清晰地意識到,這場災難的慘烈程度遠超想象。

再三斟酌、躊躇之後,他最終還是將情況匯成報告交付毛主席。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 二、戰勝災難,砥礪奮發

地震後的第三天,中南海收到了來自華國鋒的加急電報。電報上清晰地記錄著有關於災區的詳細數據,冰冷的、字字滴血的數字令每一個讀到它的人無不潸然淚下。

在得知唐山地震的具體情況後,中南海內的工作人員面臨著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是否要把這篇彙報交付毛主席?

其實此前幾天,主席就已多次詢問過唐山地震的情況,但始終沒有得到具體的消息。如今災情的報告送達,大家反而害怕主席得知災區的真實情況。彼時主席的身體已經每況愈下,倘若得知災區的情況,過度傷心之下會讓他的身體再受到創傷。

但一直瞞着主席也必然不是長久之計,權衡之下,華國鋒最終還是將電報送到了毛主席那裡。考慮到主席的身體狀況,華國鋒特意未在報告中放上災區的照片。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在得知電報來自華國鋒後,毛主席拒絕了秘書為他讀報告的建議,堅持要自己讀。病榻上,毛主席強支病體,顫顫巍巍的手中握着放大鏡,一字一句艱難地讀着電報上的文字。

“地震造成了超過24.2萬人的死亡、數以萬計的家庭分崩離析、七千多個家庭無人生還…”

他的手隨着放大鏡的移動而愈發顫抖,未待讀完報告,臉上便已是老淚縱橫。

主席曾經歷過戰友犧牲的哀傷,體會過骨肉相離的悲痛,但身為領袖,他大多數時候都收斂起自己脆弱的一面,少有宣洩悲傷情緒的時候。但如今面對血淋淋的統計數字,面對一條條消逝的鮮活生命,他再也無法壓抑心中的悲痛,嚎啕大哭起來。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他怎能不感到悲痛欲絕呢?

這簡簡單單的幾個數字,將多少條鮮活的生命盡數掩埋!這是他的同胞,他的人民,是中國大地上不可或缺的一批人,此時卻如同烈火燃燒後的餘燼,猝然間隨風消逝。

悲痛之餘,他也深知災難已無可挽回,及時展開救援,救出更多的受災群眾才是首要選擇。

於是,毛主席吩咐身邊的人將華國鋒叫到床前,對他說:“快去唐山,帶我慰問災區的人民,一定要安排好災民的生活…”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8月4日,在毛主席的任命與囑託下,華國鋒作為中央慰問總團的團長,與中央慰問團趕赴唐山,一同訪問受災群眾的安置點,代表毛主席與黨中央為他們送去關切與慰問。

在黨中央的殷切關懷、解放軍捨生忘死的晝夜搜救、以及唐山人民的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英雄精神之下,地震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中,飽受天災摧殘的唐山開始重建,並取得了迅速而明顯的進展。許多得以重建的地方恢復了水電供應,平和沖淡的人間煙火氣在尚未清除的瓦礫廢墟上,綻放出寓意着重生的希望之花。

至10月下旬,唐山的災後搶險工作已步入尾聲。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抗震救災結束後,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之下,參與抗震救災的解放軍們即將離開唐山。

三個月的朝夕相伴,讓唐山人民對解放軍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們深知救援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黨中央的支持。當聽聞部隊即將離開唐山時,許多唐山人民自發地前來送別。

面對這些曾救自己於水火之中的子弟兵們,唐山人民熱淚盈眶,他們紛紛將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用的東西塞給解放軍。戰士們不接,就硬塞到他們的口袋、包裹里。解放軍臨行前,許多百姓還拉着他們的手,不忍他們離開......

是了,軍民魚水情。在災難來臨之時,人民子弟兵們身負黨的號召,奮不顧身,奔赴抗震救災一線,竭力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產生一幅幅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場景。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 三、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而在生命的最後時光里,毛主席依然將“拯救中國人民”置於心頭的首要位置。

每當有關災區的信息送達,主席都要親自用放大鏡去看;即使是身體虛弱、心力交瘁的時候,他也會要求秘書為他將報告讀出來。

8月18日,中共中央《關於唐山丰南一帶抗震救災的通報》文件起草後,第一時間就交付毛主席審閱。而這,也成為了主席生前圈閱的最後一份中共中央文件。

1976年9月9日,在唐山大地震已過去一個半月,北京城剛剛步入初秋的那天,毛主席永遠地閉上了雙眼。噩耗傳出,舉國悲慟。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毛主席為共和國做出的偉大貢獻。而尚未完全從地震陰影中走出來的唐山人民,在得知主席逝世的噩耗後,無不潸然淚下。

他們是主席生前最為牽掛的一批人,如今主席走了,他們能做的,只有儘力地重建家園,構築出比以前更為精彩,更為幸福的生活,以此告慰主席的在天之靈。

其實自1970年開始,主席的身體狀況便每況愈下,逐漸大不如前。毛主席是一個十分愛好運動的人,他熱衷於多項體育運動,晚年還有冬泳的習慣,這充分體現出他過人的身體素質。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但在時間的消磨下,即使是如同主席一般的偉人,身體的狀況也逐漸不容樂觀。在長期的工作勞累之下,主席患上了諸如低血壓之類的慢性病,並逐漸惡化,甚至一度陷入昏迷狀態。

倘若身體上的病痛還可以憑藉堅毅的意志戰勝,那麼精神上的打擊則如同晴天霹靂,煎熬這這名偉人的內心。因為,那一年,曾經與毛主席一同奮戰的革命戰友先後逝去;那一年,唐山發生特大地震....

在主席生前最後一段時光中,病榻上的主席所牽掛的,無時無刻不是唐山市的受災群眾。

他這一生,從嘉興遊船到天安門上,從湖南韶山到首都北京,從圖書館中孜孜不倦的求學少年到中南海里鞠躬盡瘁的國家領袖,從兩萬五千公里的漫漫長征到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華夏土地,他所尋求的,一直都是中國人民的幸福,他所為之拼搏的,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繁榮與富強。

1976年,主席收到華國鋒一封電報,看後失聲痛哭,說道:快去唐山 - 天天要聞

一眨眼,十年的時間悄然而逝。

1986年,經過這10年時間的重建,唐山已經初步恢復了曾經欣欣向榮的模樣。新生的花朵與在曾經布滿瓦礫的泥土上恣意綻放,點綴出華北平原上的一縷春光。

在那十年前扎滿臨時帳篷的土地上,嶄新的居民樓拔地而起,蔥蘢的綠茵從圍牆外蔓延至樓房下,映襯着樓宇間清脆悅耳的歡聲笑語。在華國鋒曾演講過的廣場上,毛主席的塑像依然屹立於和煦的微風中,他面目慈祥,目光柔和,默默地看着眼前唐山的景象。

幾十年前的傷痛,如今已隨着時間而漸漸撫平。

唐山人民面對天災時頑強拼搏、百折不撓的抗震精神,成為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而那一段藏於時光中,毛主席牽掛災區百姓的故事,也將會伴隨着四季的風,吹遍這座城市的每一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