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彼時的我國不但要面對國內捉襟見肘的發展困境,還得提防美帝國主義的騷擾和壓制,經濟封鎖、軍事圍困是家常便飯。
面對別國求援,我國即便自身困難也儘力幫助,彰顯大國風範,那麼我國究竟援助過哪些國家呢?他們又是怎樣對待我國的?
加納,這個國家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其是我國非洲援助國的常客。
這個國家面積僅有23.8萬平方千米,就是這樣一個小國,近代卻遭受了十分嚴重的侵略。西方各國相繼入侵,原因就是加納擁有大量礦產資源。
加納是世界上第二大黃金生產國,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歐洲國家來此了。西方國家對加納的入侵影響是全面而深刻的,除了土地資源的掠奪,當地民眾也都被當作奴隸被賣往世界各地。
二戰之後,世界格局重塑,加納宣布獨立,完成了自我革命的同時,加納渴望國家的進一步發展。
但是加納領導人低估了資本的力量,雖然名義上是獨立國家,但加納卻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全面封鎖。
無法進行國際貿易,沒有強大軍事力量,加納的獨立宣言沒有任何意義,仍然歐洲當作吸血工具,國際上的頹敗讓加納國內情況也十分慘烈。
加納本身沒有成熟的產業,只能依靠別國,如此一來,經濟命脈完全掌握在他國手中,加上加納本國官員貪腐嚴重,缺乏經濟學知識,面對百姓生活困苦,只能通過一味的印刷紙幣緩解。
這樣的後果就是加納本國通貨膨脹嚴重,市場失衡,社會秩序紊亂。面對國家危難,加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無奈求助我國。
我國雖然當時情況也不怎麼樣,國內產業發展緩慢,面臨歐美封鎖,但也毅然決然選擇援助加納。
二十多年來,我國向加納輸送了價值超過670億美元的幫助,包括人才培養、軍事、醫療、產業等全方位援助,幫助加納實現了國家穩定,並有了健康的發展道路。
這些幫助並不是毫無回報的,加納坐擁大量鋁土礦,卻沒有自己開採。
主要原因還是加納根本就沒有能力進行礦產挖掘和銷售,和我國簽訂了一系列鋁土礦開採合同,讓我國在鋁資源上擺脫了別國依賴,這寫鋁礦對於加納和我國來說,都是一件“無價之寶”。
我國大力援助的國家還有巴基斯坦,現在的巴鐵友誼大家都耳熟能詳,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和巴基斯坦不但沒有太多的外交活動,甚至還做過一段時間的敵人。
巴基斯坦和印度同屬於英聯邦,在歷史文化上也同宗同源,但是印巴地區種族問題嚴重,多次爆發的印巴戰爭讓巴基斯坦苦不堪言。
尤其是印巴第二次全面戰爭,當時巴基斯坦和美國共同簽署了雙方軍事防禦協議,而且同屬於東南亞合約國,印巴戰爭巴基斯坦落入下風向美國求援打但萬萬沒想到,美國翻臉不認人,轉而幫助印度。
眼看巴基斯坦就要滅國,求助英國、蘇聯無果的情況下,只能向我國求助。
新中國建立初期,百廢待興,經濟發展遲緩,國內發展困局未解,國外還面臨歐美封鎖,如此艱難形勢下,我國卻仍然選擇援助遇到困難的國家,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前文說到,巴基斯坦在印巴戰爭中落於下風,還接連遭受美蘇背叛,轉而向我國求助。
要知道,就在那幾年,巴基斯坦還在美國指使下在國際上抹黑我國,本來這次巴方領導人都沒有抱太大希望。
但是我國領導人胸襟寬廣,而且深刻明白巴基斯坦與我國交惡只是攝於美國壓力。
面對巴基斯坦的國家危亡,我國不計前嫌,出兵增援,僅僅72個小時不到就迫使印度撤軍,1962年的中印戰爭歷歷在目,印度完全不敢惹怒我國。
此一戰之後,巴基斯坦看清了英美真實面目,也終於知道了什麼叫做遠親不如近鄰,之後,我國不斷向巴基斯坦輸送物資、武器,進行基礎建設。
巴基斯坦也知恩圖報,雖然能做得不多,但每次都傾盡全力,疫情期間,巴基斯坦將本國所有的醫療資源全部運往我國,也讓我們十分感動。
在當時,我國也屬於發展初期,經濟復蘇但速度緩慢,可以說國內資源都有些短缺,在此背景下,中央領導大力援助別國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但這背後是有成熟的策略的。
我國近代面臨帝國主義侵略,民不聊生,國不將國,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實現了民族獨立,獲得了人民解放,但新中國的發展仍然要從零開始,推倒舊階級,建立民心所向的新秩序。
我國不但要面對國內捉襟見肘的發展困境,還得提防美帝國主義的騷擾和壓制,經濟封鎖、軍事圍困是家常便飯。
但困難是相對的,世界上有更多的國家的現狀更加凄慘,他們甚至還沒有完全實現國家獨立,只能求助於別國。
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以經濟為導向,根本不會做賠錢的買賣,面對這些難兄難弟,我國領導人經過仔細談論,最終決定出手援助。
對於這個決定,當時很多人表示不理解,這些國家大多是世界上極不發達國家,即便是援助之後,也不一定有多大的起色,而且幫助這些國家很可能得罪歐美大國,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沒有必要做。
相關言論甚囂塵上,甚至有人覺得不但應該不管這些國家死活,還要趁機撈一筆,但我國領導人高瞻遠矚,並沒有受這些外界聲音影響。
首先我國傳統文化賦予的國家民族氣節,不允許我們做落井下石的事情,面對別國危難,我國斷然不可和歐美國家一樣藉此發財,不但如此,我國還要伸出援手。
我國是經歷過戰爭摧殘的,比任何國家都懂得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感同身受之下,我國應該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國。
另一方面,這些幫助並不是毫無意義的,積極幫助別國會受到一定反饋,我國會得到一定寶貴的資源回報,也會在國際上提高影響力,而這些,恰恰就是新中國最為需要去的。
最後還有一方面原因,就不為大多數人所知了,當時我國面臨歐美封鎖,美國為了壓制我國經濟,強行向我國兜售美國國債,說是美國的借債,但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保護費。
美國的算盤打得好,一方面用我國的資金緩解了美國自身的經濟危機,但這些國債如果大量流入我國,又會造成我國的通貨膨脹,威脅社會穩定。
這些國債在國外是錢,在國內卻又是一堆廢紙。與其放在銀行里發霉,倒不如拿出來支援別國。
因此,於情於理,我國都不能對別國困難坐視不管。
新中國援助的國家千千萬,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好評,也讓我國彰顯了大國風度,但也並不是每個國家都知恩圖報,我國也曾遇到過幾個白眼狼。
越南,是我國西南邊境重要鄰國,歷史上就曾作為我國領土的一部分。
近代之後宣布獨立,雖然不再是我國的一部分,但我國從沒有忘記這個小老弟,即便是經濟不景氣,我們也擠出些油水來供給越南發展。
我國對越南的援助超過200億美元,其中大量糧食被運往越南,經濟、軍事援助更是不計其數。
但這些並沒有讓越南感激,他們反而不斷要求我國加大援助力度,此時,我國還以為越南是真的困難,竭盡全力養活這個小兄弟。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蘇關係破裂,蘇聯仗着強大實力不斷對我施壓,妄圖讓我國成為蘇聯附庸。
這本該是我國盟友出手援助的時候,但是萬沒想到,越南竟然偷偷和蘇聯勾搭起來,憑藉著蘇聯軍事援助在我國邊境不斷騷擾,甚至射殺我國軍民。
這直接觸動了我國的底線,1979年,我國被迫打響對越自衛反擊戰,直接將越南打服。
我國有熱心幫助別國,但也不是隨意壓榨的軟柿子,面對任何有損我國人民財產和人身安全的時候,我國絕不會手軟。
除了越南,阿爾巴尼亞也徹底傷透了我國的心。
這個歐洲小國可能現在沒幾個人知道,但在上個世紀可是我國在歐洲為數不多的好朋友,我國一直渴望擴大外交圈子,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國際朋友,我國十分珍惜。
連續多年援助金額達到了100億人民幣,就在我們以為阿爾巴尼亞會是我國在歐洲的突破口,但沒想到阿爾巴尼亞將我國當成了冤大頭。
我國援助過去的物資,北阿爾巴尼亞照單全收,更令人生氣的是,阿爾巴尼亞竟然變賣了的我國援助過去的飛機、坦克等武器。
吃着我國的,喝着我國的,阿爾巴尼亞還在國際社會抹黑我國,面對種種行為,我國終止了對其援助。
兩國關係自然是破滅了,之後阿爾巴尼亞再也得不到任何國家的幫助,全國經濟倒退。
我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蛻變為社會主義國家,無數先烈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明白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獨立、自由的寶貴。
面對世界他國的求助,我國也都儘力幫助,但朋友來了有牛羊,敵人來了有鋼槍,我國會盡職盡責履行大國義務,但也不會讓任何國家在我國人民頭上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