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在長平之戰大敗趙國,一年後,又派大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此時經過一年積極備戰的趙國同仇敵愾,殊死防守,邯鄲被圍困兩年依然牢不可破,秦、趙雙方都被這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拖得疲憊不堪。
邯鄲保衛戰剛打響時,趙國平原君趙勝就臨危受命,開始遊說齊、楚、魏三國合縱抗秦。
他多次寫信給魏安僖王和信陵君魏無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請求魏國迅速發兵援助。
信陵君魏無忌很清楚,趙、魏兩國唇齒相依,救趙就是保魏,因此他堅決支持救趙,積極奔走並進宮勸說哥哥魏安僖王出兵。不久,魏安僖王終於答應由老將晉鄙率領十萬大軍前往趙國救援。
與此同時,楚國也在平原君和他的門客毛遂的助力下成功被說服,答應讓春申君黃歇為將,率領大軍前往救援。
自此,趙國上下都鬆了一口氣,日日翹首以盼援軍到來。不料卻等來個晴天霹靂。
原來,魏國派出援兵後不久,魏安僖王就收到了秦昭王的威脅信,看完信後,魏安僖王就慫了,立馬發令讓晉鄙就地待命。
魏國處在趙國和楚國之間,魏國不肯援助趙國,意味着楚國的援軍也過不來,三國合縱瞬間成為泡影。
平原君得知情況後心急如焚,意識到拯救邯鄲的關鍵還是晉鄙的十萬魏軍。於是他又給信陵君寫了封信:“我之所以肯和你聯姻,無非是仰慕公子的大義。現在趙國馬上要滅亡了,而魏國卻不來救,公子你的救人於危難中的品德哪裡去了?難道你就不可憐下你的姐姐嗎?”
信陵君心裡也很着急,三番五次地進宮勸說,但魏安僖王始終不為所動。信陵君無奈,最後只好把心一橫,決定率領門下三千食客開赴邯鄲跟秦國人拚命。
三千食客對秦國大軍,無疑是以卵擊石,但是,當門客們聽到信陵君的這一決定時,沒有一人畏懼退縮。士為知己者死,這些人都為終於有機會報答信陵君而摩拳擦掌。
劇照:魏無忌
竊符救趙
信陵君帶領眾人經過夷門(大梁東門)時,正好看到平常敬重的侯嬴正端坐在城門口,便下車去和他告別。
侯嬴已是兩鬢斑白的老人,常年在夷門守門。信陵君聽說他是個人才,曾想納入門下,卻被侯嬴斷然拒絕。即使如此,信陵君依然對他禮遇有加。
侯嬴得知他此行的目的後,便給他支了個招:“如姬最受大王寵幸,我聽說當年她的父親被人謀殺,是您幫她報的仇,她一直想要報恩。現下,晉鄙的另一半兵符在大王那裡,你去找她幫忙,她肯定會答應。等拿到兵符後接管十萬大軍,以公子的兵法,破秦不是難事。”
聽了這個妙計後,信陵君頓時大喜,連忙去找如姬幫忙。如姬果然不負所托,順利將虎符盜出。
信陵君再次出發時,侯嬴對他說“:晉鄙是個謹慎的人,公子就算把兵符拿給他看,他也不一定聽命,而要向大王請示,這樣就耽誤事了。我的朋友朱亥力大無窮,你帶上他吧,或許有用。”於是信陵君就請了屠夫朱亥一同前往。
侯嬴送別了兩人後,估算着信陵君應該已到了鄴城,就面向鄴城的方向自刎而死,以死作為不能同赴死的贈禮。
一行人來到晉鄙的軍營里,朱亥在衣袖裡暗藏一把四十斤重的大鐵錐,假扮侍衛,跟在信陵君身後。
見到晉鄙,信陵君亮出虎符,聲稱奉王命要立即發兵邯鄲。不出侯嬴所料,晉鄙雖然看到兵符是真的,但心裡還是懷疑,想派人回大梁核實。
朱亥見狀,乘晉鄙轉身的當口,一個箭步上前,掄起鐵椎就朝他的頭猛砸下去,晉鄙當場死亡。
信陵君順利接收軍隊,經過一番整編後,信陵君率領剩餘的8萬大軍朝着邯鄲挺進。
鄴城兵變的消息傳回國內,魏安僖王怒氣衝天,派人追繳兵符卻無功而返。
魏國的道路總算打通了,春申君也立刻帶着楚國軍隊趕赴邯鄲。
當兩國援軍到來時,秦軍早已疲憊不堪,趙、魏、楚三軍裡應外合,很快便大敗秦軍,將趙國從瀕臨滅國的險境中解救出來。
古代虎符
客居趙國
趙孝成王和平原君親自出城迎接信陵君。一向自負的平原君此時也謙卑地為信陵君牽馬、背箭袋。趙孝成王甚至還向信陵君行了跪拜之禮,誇讚道:“從古到今沒有哪個賢人能過比得上公子啊!”
信陵君知道哥哥魏安僖王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會有什麼反應,所以打敗秦國之後,就立即派人將魏軍帶領回國,而他只能帶着門客留在了趙國。
為表感激之情,趙孝成王又封了一座鄗城(今河北省邢台)給信陵君,以供他和門客日常生活,從此,信陵君就留在趙國定居,一住便是十年。
秦將王齕被擊敗後,雖然順利退守到汾城,但還是丟失了太原、上黨以及河東的大部分地區。魏國還攻佔了秦國的東方領土陶地,韓國也趁機起兵收復了失地。
邯鄲之戰,無疑是自閼與之戰以來,秦國遭受的最大軍事失敗。秦國統一也因此被推後了二十多年。
結語:
戰國四公子中,信陵君無疑是最有人格魅力的。生前門客如雲,死後也受到眾人推崇,比如,儒家大師荀子、漢高祖劉邦、漢太史公司馬遷、唐詩仙李白等等。李白的那首著名的《俠客行》,歌頌的就是信陵君等人的事迹。
他禮賢下士,無論對方什麼身份,只要是賢者,都從善如流、平等相待,和他們一起到最底層的社會喝酒,甚至為他們牽馬墜鐙,所以天下士人爭相投奔他。
他俠肝義膽,為了道義,也為了魏國,他竊虎符救趙國,為此犯了魏王大忌,客居趙國十年。雖然被趙國感恩戴德,卻沒有得意忘形,經常為叛離祖國而抱憾。一旦魏國有難,他仍然盡全力解救。所以,後來為了對抗秦國,當他振臂一呼,諸侯各國無不響應。
他智勇兼備,從竊符救趙,到後來再次統帥五國聯軍合縱抗秦,兵鋒推進函谷關下,讓秦國忌憚多年,都足見他過人的膽識和軍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