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2022年09月28日06:13:10 歷史 1919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1986年春天,在江西省興國縣的烈士陵園裡,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大娘正在兒子的攙扶下,在一塊墓碑前默默地祭拜。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興國縣烈士陵園

從她默默念叨的話語中可以得知,眼前的墳墓里,埋葬的是她的丈夫,一個叫賴來發紅軍烈士。

此時,一個風塵僕僕的幹部突然跑了過來。

他在墓碑前三鞠躬之後,突然對老大娘說道:“劉老,您的那塊烈士墓碑,您想怎麼辦呢?

老大娘看向丈夫的墓碑旁邊,那裡也立着一座墓碑,上面寫着:“劉法玉烈士永垂不朽。”

難道說這塊墓碑是眼前這位老大娘的嗎?她明明還健在,又怎麼會有墓碑呢?

世間的事,有時候就是這樣奇怪。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烈士陵園

由於一次離奇的遭遇,讓眼前的這位劉法玉老人不僅成了“活烈士”,還在烈士陵園裡有了一塊墓碑。

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這塊墓碑又會怎麼處理呢?

從童養媳到紅軍戰士的巨大轉變

這還要從1913年說起。

劉法玉是江西興國人,祖上世代務農,窮盡一生也只能在地主的剝削下辛苦度日。

當時的中國正處于軍閥混戰時期,劉家人苦撐到了1919年,可實在是揭不開鍋了。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影視劇中的童養媳形象

最後劉法玉的父母只能忍痛割愛,將她送進一戶姓賴的人家做童養媳。

其實賴家也不富裕,但是日子相對劉家人好過些。

劉法玉去了之後,便開始承擔家務,辛苦地伺候公婆和丈夫。

而她的這個丈夫,便是後來的烈士賴來發。

賴來發心地善良,他很同情自己的這個小“妻子”,所以沒事兒就陪着她一起去砍柴、挖野菜。

一家人湊合著過,慢慢地走過了9年的風風雨雨。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如今的興國縣

1929年,革命風潮刮進了興國縣。

在聽了幾次演講之後,劉法玉受到啟發,決定參加革命。

但是賴來發卻覺得此事危險,堅決不同意。

不過劉法玉心意已決,很快就加入了農會。

在之後的兩年里,她積極工作,勤勞生產,獲得了一定的聲望。

在同志們的公推之下,劉法玉當上了婦女隊長。

那麼問題來了:11年前定下的包辦婚姻,還要不要遵從嗎?

要知道此時劉法玉還沒有和賴來發完婚,一切都還來得及。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劉法玉卻選擇和賴來發正式結婚。

原因很簡單,賴來發此時也參加了革命。

賴來發心地善良,明白事理,他早就看出來,農民只有通過革命的手段,才能爭取到自己的幸福。

他看到未婚妻每天為了革命忙裡忙外,心裡早就有所觸動。

在徵得家裡的同意後,他也正式投身革命。

這一下,他和劉法玉有了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也就順理成章了。

轉眼間已經到了1932年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女紅軍

劉法玉已經不滿足於普通的革命工作,便在別人的推薦下當了一名女紅軍。

她的革命熱情更高了,幹勁兒也更足了,工作成績自然也就更出色。

後來由於表現出色,她被戰士們公推為洗衣班班長。

1933年春天,劉法玉接到調令,要前往福建的蘇區醫院任職。

這一走,相當於徹底離開了家庭,拋下了丈夫。

但是劉法玉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服從命令。

醫院的工作專業性強,像劉法玉這樣的新手,一切都要從頭來過。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當時,反“圍剿”戰鬥非常慘烈,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傷員被送進醫院。

劉法玉只能刻苦學習醫學知識,努力救護傷員。

不久之後,她便學會了打針、輸液、針灸、按摩等醫療技術,對於傷口的清創也有了一定的心得。

當時困擾醫院的最大困難就是藥品的缺乏,由於國民黨的封鎖,讓蘇區缺醫少葯,消炎藥供應很少,不少戰士都出現了感染的情況。

劉法玉在大山裡摸爬滾打了將近十年,有一些粗淺的草藥知識。

於是她經常去山裡採藥,回來後熬製成藥膏。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雖然草藥的效力無法和強力的消炎藥相比,但是也有一定的療效。

在劉法玉的護理下,不少戰士都戰勝了傷病,回到了戰場。

由於表現優異,在1933年底,劉法玉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從此以後,她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格了。

1934年8月,國民黨部隊對蘇區的進攻更加猛烈。

劉法玉接到命令,準備隨隊轉移。

結果路過家鄉的時候,她突然在部隊里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仔細一看,這不是丈夫賴來發嗎?

分別了一年多,此時的賴來發也已經戴上了五角星軍帽,成了一名紅軍戰士。

原來在劉法玉走後,賴來發不甘落後,也報名參加了紅軍。

他參加的隊伍可是正正經經的戰鬥隊,比妻子的醫療隊要危險很多。

但是賴來發義無反顧,他只想在民族解放的道路上,和妻子齊頭並進。

這次短暫的相會,兩個人沒有說上幾句話。

情況緊急,他們只能在一番短暫的寒暄之後各自歸隊。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丈夫身死,劉法玉被敵人抓捕

他們還不知道,這是二人這一輩子最後一次見面。

不久之後,劉法玉和丈夫便跟隨紅三軍團繼續踏上了長征路。

面對敵人的封鎖,他們只能採用白天休息,晚上行動的方法,逐漸地往貴州方向滲透。

1934年11月,紅軍在付出巨大的代價後,終於渡過了湘江。

此時部隊里有着大量的傷員,劉法玉帶着醫療隊員們,沒日沒夜地為傷員們包紮止血。

正當她們忙得抬不起頭的時候,突然有一個戰友找到劉法玉,哭着對她說:“賴來發犧牲了!”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其實,劉法玉對這個消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敵我力量懸殊,戰鬥員用生命為大部隊開路,死傷必然會很慘重。

但是事情真的來了,劉法玉仍然覺得心頭一緊。

她趕緊帶人過去查看,結果在不遠處,發現了丈夫被炸得支離破碎的身體。

劉法玉哭了幾聲後,就把遺體掩埋了。

現在可不是哭的時候,還有那麼多傷員等着自己救治呢,她只能待勝利之後再來祭奠。

1935年初夏,紅軍來到了四川冕寧,並準備休整一段時間。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此時,上級給了劉法玉一個新的命令:火速趕往武漢地區,採購急需的藥品。

這個命令是劉法玉等待已久的,她帶好和武漢黨組織接頭用的信件,和自己最好的戰友鍾三秀動身了。

經過了艱苦的跋涉,兩個人終於趕到了武漢。

為了避免暴露,劉法玉和鍾三秀化裝成了乞丐,混進了城裡的醫院。

並且成功找到了接頭人——地下黨曹院長

在看過接頭信之後,曹院長給劉法玉開了一張處方。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候車室

走出醫院後,劉法玉展開處方,只見上面寫着:“明日凌晨4點,藥品會送到火車站,請在候車室等候。

第二天,劉法玉二人早早地就來到了火車站候車室,而曹院長也順利地將藥品送了過來。

為了掩人耳目,一堆緊缺的西藥,被裝在了一個不起眼的大麻袋裡。

正當劉法玉準備撤離之時,突然一夥國民黨軍警出現在了火車站裡。

此時曹院長朝劉法玉使了個眼色,然後突然暴起,掏出槍就打死了兩名警察。

候車室一下子就亂了起來,而劉法玉和鍾三秀也趁亂逃了出來。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民國時期的警察

然而沒走幾步,大量的警察就被槍聲吸引了過來,將火車站整個包圍了。

曹院長為了吸引火力,不斷地開槍,又擊斃了兩名敵人。

但是他自己,也被亂槍所殺。

遺憾的是,雖然有同志的捨命相救,劉法玉和鍾三秀還是沒能逃脫敵人的魔掌。

警察奪下了劉法玉的麻袋,發現了裡面的藥品。

於是,二人被敵人拖進了審訊室。

敵人對劉法玉和鍾三秀輪番拷打,要她們講出武漢地下組織和紅軍的秘密。

但是二人咬緊牙關,就是不肯說。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敵人隨即改變策略,想用大量的銀元收買她們,但是仍然不成功。

氣急敗壞之下,一個特務拔出手槍,用槍柄砸碎了劉法玉的右手小拇指。

劉法玉大叫一聲,暈倒在了敵人的審訊室里。

在之後的六個月里,敵人不斷地對劉法玉和鍾三秀用刑,但是這兩個女戰士始終堅貞不屈。

敵人覺得,再審下去已經沒有什麼價值了,就想將二人槍斃了事。

這天夜裡,劉法玉被敵人捆住了雙手,推上了一輛汽車。

汽車裡,還有包括鍾三秀在內的好幾個人。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紅軍戰士

她知道,這是要上刑場了。

幾分鐘後,汽車啟動,往深山裡開去。

眾人沉默不語,等待着最後時刻的來臨。

突然之間,附近黑色的密林里,傳來了幾聲槍響。

開車的司機被擊中,當場死亡。

而汽車也旋即撞上了一塊大石頭,停了下來。

此時,山上傳來一聲呼喊:“同志們快走!我們是紅軍的游擊隊!

劉法玉一聽紅軍二字,立刻行動起來。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她招呼一旁的鐘三秀,不顧身上還捆着繩子,就從車上跳了下去。

但是由於天黑,她們沒能選好落腳點,結果就從陡峭的山坡上滾了下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劉法玉才從眩暈中恢復了過來。

她低聲呼喊鍾三秀的名字,結果無人回應。

她又想大聲呼救,可是又怕敵人追過來,一番糾結之後,她只能選擇先獨自逃走。

天色漸亮時,他碰到了一個正在砍柴的老人。

老人聽說劉法玉是紅軍之後,立刻給她安排了食宿。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紅軍女戰士油畫

劉法玉本想儘快動身去尋找紅軍,可是老人卻說什麼也不讓她走,非要讓她養好傷。

此時的劉法玉也確實身心俱疲,於是便留了下來。

三天後,劉法玉稍稍恢復,便拜別了老人,開始在附近尋找游擊隊和鍾三秀的下落。

但是茫茫大山裡,她又去哪裡找呢?最後劉法玉決定,先回四川冕寧看看再說。

一波三折的尋隊之旅

這一走,少不得又是一番跋山涉水。

等到劉法玉回到冕寧的時候,發現部隊早就轉移了。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長征中的女紅軍

她隱約聽說紅軍一直在北上,於是她也開始往北走,希望能追上大部隊。

不久後,紅軍在陝北勝利會師的消息就傳了過來,劉法玉非常高興,繼續一路北上。

但是此時反動軍警的封鎖太過嚴密,很多地方她根本過不去。

於是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湖北、四川等地尋找紅軍游擊隊。

游擊隊行動隱秘,劉法玉一個不掌握運動戰略規律的人,又哪裡能找得到。

她總是能聽到一些隱約的消息,但是趕過去時,游擊隊卻早就轉移了。

之後的幾年,她一邊乞討一邊尋找,逐漸真的成了一名乞丐。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

新四軍在華南活動的消息,一度讓劉法玉重新燃起希望。

但是面對着日寇和國民黨頑固派的雙重封鎖,劉法玉始終無法接觸到新四軍部隊。

不知不覺間,她已經流浪了6年

到了1943年,她在老河口縣患上了重病,眼看就要有生命危險。

此時一個好心的工業家發現了她,將她送進醫院治療,總算是救回了劉法玉的一條命。

出院後,劉法玉為了報答工業家,便在他開設的工廠里工作。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後來,抗戰勝利的消息傳來,劉法玉激動之餘,也不再提尋找紅軍的事情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她也已經累了。

但是,人世間的事往往是柳暗花明。

就在劉法玉放棄希望的時候,卻突然得到消息,一個叫張金玉的木匠,最近曾經接待過游擊隊!

劉法玉趕緊趕了過去,但是張金玉卻說部隊早已轉移,如今在哪兒他也不知道。

經過這一次情緒的劇烈波動,劉法玉又病了。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網絡配圖

動身千里,劉法玉祭拜前夫

木匠張金玉照顧了她幾天,結果兩人逐漸有了感情。

不久後,兩個人就結婚了。

等到解放戰爭結束後,劉法玉跟隨丈夫,來到了河南省的鎮坪縣

後來,劉法玉生下了兩個兒子,生活越來越好了。

劉法玉非常欣慰,自己為之奮鬥的理想,終於實現了。

一家人平淡地生活到了1985年

這一年,張金玉去世了,劉法玉也已經年過古稀。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劉法玉老人

為了排遣心中的寂寞,劉法玉開始和兒女們談起自己當年的革命歲月。

同時她還表示,想要去祭奠一下自己的前夫。

對於母親的這個決定,劉法玉的孩子們表示非常支持。

於是在二兒子張丙顯的安排下,劉法玉在1986年踏上了回鄉的旅程。

當火車外熟悉的風景開始閃現的時候,劉法玉老人的眼睛濕潤了。

幾十年了,她終於又一次回到了家鄉。

後來,在張丙顯的安排下,劉法玉來到了當地的民政局。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興國縣烈士陵園

民政局的工作人員趕緊將情況向上級做了彙報,同時派專人陪同老人前往興國縣烈士陵園。

當劉法玉老人面對丈夫賴來發的墓碑流下淚水的同時,一旁的張丙顯和民政局幹部卻尷尬地發現,就在旁邊,還立着一塊墓碑。

上面寫的竟然是:紅軍烈士劉法玉永垂不朽。

原來,在劉法玉滾下山坡後,她的戰友鍾三秀獲救了。

鍾三秀帶着游擊隊找了她三天,無果後便加入了游擊隊。

而紅軍主力到達陝北後,曾經調查過這件事。

鍾三秀以為劉法玉已經犧牲,便將其登載在了犧牲人員的名單里。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興國縣烈士陵園

新中國成立之後,劉法玉當然也就被評為了烈士。

劉法玉聽到此,眼淚再次奪眶而出。

原來組織和戰友一直都在尋找她,只是該死的戰爭阻隔了一切。

一旁的幹部一邊安慰劉法玉,一邊小心的詢問道:“您那這塊烈士墓碑,要不要先拆掉?

劉法玉搖了搖頭,說道:“不用了,但是等我百年之後,可不可以葬在這裡?

民政局的幹部點了點頭,表示可以。

劉法玉老人這才舒了一口氣,微微地笑了一下。

這之後,劉法玉老人又回到了娘家。

1986年,老婦到江西烈士陵園給前夫掃墓,民政局:您那塊墓碑咋辦 - 天天要聞

烈士陵園

如今的劉家已經是子孫興旺的大家族了,劉法玉深感欣慰。

為了進一步彌補母親的遺憾,兒子又託人找到了幾位老戰友,其中一位便是鍾三秀。

兩位老人相擁而泣,感覺恍如隔世。

後來,政府還給了劉法玉每月80元的生活補貼,這在當時,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了。

劉法玉老人的一生,可以說跨越了從舊社會童養媳、到新社會農民的整個歷程。

各種的酸甜苦辣,外人根本沒辦法體會到其中滋味。

只能說劉法玉作為一位老紅軍,為祖國的解放做出了非同一般的貢獻。

在那個時代,和她類似的人還有很多,有的甚至沒有留下姓名。

正是她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如今安定的生活,他們也同樣值得我們永遠尊敬。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東北土匪過冬有多拼?揭秘“鬍子”的保命穿搭和狠辣規矩 - 天天要聞

東北土匪過冬有多拼?揭秘“鬍子”的保命穿搭和狠辣規矩

前言:1932年臘月,長白山麓突降罕見暴風雪。一支百人土匪隊伍在林海雪原中穿行,領頭的杆子頭突然停住腳步,摘下歪戴的狗皮帽子。帽檐朝左,寒光乍現——隊伍瞬間散開,三八大蓋頂弦上膛,雪地上赫然露出半截明晃晃的關東刀。"他娘的!小鬼子巡邏隊!
特朗普的經濟革命:掙脫美元霸權的詛咒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經濟革命:掙脫美元霸權的詛咒

特朗普並非真心希望結束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但他正試圖改變《布雷頓森林協議》中一些關鍵、未明言的條款。圍繞全球經濟的那些不成文協議和承諾可能會大幅改變。申命記 11:26 – 「看啊,我今日將祝福與咒詛都陳明在你們面前。」這段聖經經文曾引用無數次,用以描述自1944年以來的全球經濟結構。當第二次世界大戰、...
粗茶淡飯情意濃:周總理的特別“家宴” - 天天要聞

粗茶淡飯情意濃:周總理的特別“家宴”

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會不定期地舉辦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家宴”。這種“家宴”與普通家宴相同之處,就是居家操辦,比較隨意、自如,具有濃厚的家庭氛圍。而特別之處,則是邀請的對象大都是非親非故的普通人,主人與客人大都萍水相逢,交流的非親情與友情,
男孩誤吞100克金條,取出次日便康復,網友:古代“吞金而死”是假的? - 天天要聞

男孩誤吞100克金條,取出次日便康復,網友:古代“吞金而死”是假的?

近日,“11歲男孩把100克金條吞入腹中”登上熱搜。據現代快報,該事件發生於蘇州,男孩在家中玩耍時,不慎將一枚重100克的金條吞入腹中。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治療期間,男孩無法自行排出金條,最終醫生手術干預,克服金條體積大、密度高、表面光滑等難點,僅用半小時便成功完整取出,次日,男孩恢復進食,無任何併發症發...
戊戌變法與清末新政:專制權力與時代浪潮下的改革悖論 - 天天要聞

戊戌變法與清末新政:專制權力與時代浪潮下的改革悖論

引言:時代變局中的改革困局1895年甲午戰敗後,清王朝的統治危機全面爆發。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以"變法圖強"為旗幟,在光緒皇帝支持下於1898年啟動戊戌變法,頒布《定國是詔》推行新政。然而這場改革僅持續103天即遭慈禧鎮壓,僅京師大學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