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滄州日報》全文刊發如下:
鹽山縣政協推出
冀魯邊區司令員周貫五畫傳
開國中將周貫五是抗戰時期冀魯邊區司令員、政委,冀魯邊區抗日根據地的主要領導幹部之一,在滄州東部大地上,為民族獨立立下不朽的功勛。今年,在周貫五誕辰120周年之際,鹽山縣政協編輯推出《周貫五畫傳》,發揚紅色傳統,再現了革命先烈在滄州東部領導軍民抗戰的壯美畫卷。

據鹽山縣政協原副主席呂少軍介紹,《周貫五畫傳》主要有四部分內容: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每個部分4至6章不等,約6萬字、750幀照片或圖片,內容詳實生動,照片、圖片珍貴。畫傳全面客觀地展現了周貫五將軍光輝戰鬥的一生,也從中反映了人民軍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程;既展現了對敵鬥爭的殘酷畫面,也體現了軍民魚水情的溫馨;既體現了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又突出了人民戰爭的強大威力。
周貫五(1902-1987年)江西吉安人,1926年參加革命,帶病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1938年9月隨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來到冀魯邊,任縱隊組織部部長兼鋤奸部部長,後任冀魯邊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七師政委。蕭華將軍在為周貫五回憶錄《艱苦奮戰的冀魯邊》作的序言中指出:“周貫五同志作為當時冀魯邊抗日根據地的主要領導幹部之一,率部在冀魯邊工作戰鬥,時間最長,從根據地的創建,直至抗戰勝利。”在邊區主力部隊(約1.7萬人)撤離後,周貫五同邊區抗日軍民一起與數倍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英勇鬥爭,邊區主力部隊由1600人發展到1.3萬餘人;解放戰爭時期,他轉戰華北、華東戰場,功勛卓著。新中國成立後,周貫五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鹽山縣政協編輯付梓的《周貫五畫傳》,是對滄州東部抗日根據地創建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周貫五將軍的懷念,是用滄州大地上的紅色故事勵人勵志的生動教科書。
本報訊(記者祁凌霄)

發布權威資訊 關注民生話題
歡迎關注【鹽山快報】
縣委、縣政府唯一官方公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