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真實歷史
1981年5月29日,身為國家榮譽主席的宋慶齡老先生,在北京因病與世長辭享年88歲,病逝前留下遺言:不和孫中山合葬,與保姆一起葬在宋氏墓地
她生前無兒無女,但是有三個最為貼心的保姆,宋慶齡和她們感情非常深厚,就是因為其中一位保姆的去世,使宋慶齡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使得病情急速惡化,宋慶齡與她的保姆之間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
宋慶齡
宋慶齡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自己的孩子,但對於掩護孫中山這件事她並不後悔,她的身邊有三位貼心的保姆,宋慶齡與她們情同姐妹,無話不談,宋慶齡是個了不起的女人,在她70年的革命生涯里,宋慶齡始終追隨着孫中山,為共產黨事業奉獻着自己。
宋慶齡和孫中山
但上天卻不曾優待宋慶齡先生,她這一生都被疾病纏身,吃了大半輩子的葯,就連宋慶齡老先生都自我嘲諷道,她就是一個藥罐子,身體如此羸弱的宋慶齡身邊肯定少不了人照顧,所以她前前後後為自己找來了三個保姆。
沒有兒女在床前盡孝,這三個保姆就擔當起照顧宋慶齡的一切責任,宋慶齡為人寬厚又溫和, 她對待自己的保姆像親人一樣,這三位保姆也把宋慶齡當成自己的家人照顧,里里外外非常貼心,她們之間的相處從來沒有像主僕那樣規矩,她們就像對方的親人和朋友。
這三個保姆分別是顧金鳳,鍾興寶和李燕娥,在宋慶齡過世的時候,是顧金鳳和鍾興寶全權料理了她的後事,因為李燕娥在晚年的時候身體也不好,她得了一種惡性疾病名叫宮頸癌,李燕娥走在了宋慶齡的前面。
正是因為李燕娥的去世,給宋慶齡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才導致宋慶齡的疾病惡化。
在這三個保姆中,宋慶齡最喜歡的就是李燕娥,因為李燕娥是陪她時間最長的人,她是宋慶齡的貼身保姆,在宋慶齡三十四歲的時候,李燕娥就來到了她的身邊貼身照顧,她們彼此相伴了50多年,人生能有多少個50年,她們之間的關係不是家人卻勝似家人。
宋慶齡和保姆
在李燕娥去世的時候,宋慶齡每每回想起她們相處的點點滴滴,就感覺心如刀絞,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落淚,在宋慶齡心裡,李燕娥早就不是她的保姆,是她的親人和最好的朋友。
李燕娥不僅是宋慶齡的保姆,還是她的救命恩人,在戰亂的時候,李燕娥曾經救過宋慶齡一命,在宋慶齡知道李燕娥得了重病之後。
她到處託人買最好的葯,到處帶着李燕娥去治病,儘管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李燕娥還是一個重規矩的人,她把宋慶齡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但經常不敢和宋慶齡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害怕別人看見說她沒規矩,後來宋慶齡每次都會把李燕娥給拉回來,她對李燕娥說,我們不是主僕,我們是最親近的朋友,沒有必要見外,每次聽到宋慶齡的這些話,李燕娥都會覺得心頭一暖。
配圖
在李燕娥14歲的時候,她就被安排過來照顧宋慶齡,儘管那個時候李燕娥也還是個孩子,但她對宋慶齡的生活起居也是無微不至,宋慶齡從小就有胃病,只要吃壞一點東西,就會馬上腹痛難忍,李燕娥知道她這個毛病,所以對待宋慶齡的吃食總是很用心。
她很少做辛辣刺激的東西,儘管李燕娥本身喜歡吃一些味道辛辣的食物,但是為了宋慶齡,她基本上戒掉了重口味的飲食,每天早上五點鐘,李燕娥都會準時起來給宋慶齡熬粥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早已把這當成一個習慣。
宋慶齡患有蕁麻疹,經常不知道接觸什麼過敏源,就會渾身奇癢無比,所以李燕娥很注意家裡的衛生管理,她經常把房間里打掃得一塵不染,有些打掃不到的角落地方,李燕娥也會蹲下來,用抹布一點點摳乾淨。
配圖
她知道宋慶齡平時工作忙碌,所以有什麼問題盡量自己解決,很少去麻煩宋慶齡,她會習慣性地每天燒上一壺熱水,保證宋慶齡早上起來能喝一杯溫開水,再喝一碗粥,她也會在院子里種滿鮮花,在房間里擺滿鮮花,這些花朵的類型都是宋慶齡喜歡的,每每看到她們綻放在自己的窗前,宋慶齡的心情就會變得很好,正是因為李燕娥無微不至的關懷,宋慶齡把她當做了自己的親人。
李燕娥是宋慶齡的保姆,同樣也是她人生的導師,雖然李燕娥大字不識幾個,但是她有樂觀又開朗的精神,每次宋慶齡感到失落和沮喪的時候,李燕娥都會在她身邊開導她,宋慶齡自小疾病纏身,到後來,她又失去了做母親的權利,這樁樁件件事情的打擊,讓宋慶齡一度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
配圖
幸好有身邊李燕娥的寬慰,宋慶齡才能重拾信心,對生活充滿希望,李燕娥是一個樂觀的女人,她雖然沒有宋慶齡那麼高的成就,可是李燕娥非常滿足,她覺得人的煩惱全部都來源於自己的慾望,想要的多了,煩惱就會隨之增加,李燕娥是一個十足的樂天派,有她在身邊陪伴,宋慶齡的周圍時常充滿歡聲笑語。
宋慶齡因患疾病而行動不便,李燕娥都是貼身照顧宋慶齡,除了宋慶齡工作的時候,李燕娥無時無刻不陪在她身邊,她扶着宋慶齡上下樓梯,帶宋慶齡出去散步,會把家裡大大小小的事物給料理好,不讓宋慶齡費心。
宋慶齡每天要吃的食物,李燕娥也會認真檢查,蔬菜絕對不能有打農藥的情況,而且要保證十分的新鮮,生病的人飲食上面最為需要謹慎,李燕娥全心全意的照顧宋慶齡,她們兩個攜手走過了50年的歲月。
配圖
這50年來,李燕娥對宋慶齡的生活無微不至的照顧,但對於自己,李燕娥卻不怎麼注意,她知道讓宋慶齡多保重身體,不要勞累,但李燕娥卻不知道保重自己的身體,宋慶齡對李燕娥說讓她多休息,家裡又不只有她一個保姆,但李燕娥事事都要過目才能安心。
正是因為她常年的奔波勞累,才讓自己的身體垮了下去,一九七九年,宋慶齡約醫生到家裡對全家人進行體檢,檢查的時候,李燕娥的指標發生了異常,醫生髮現李燕娥小便里的紅細胞非常多,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後來經檢查才確定,李燕娥得了宮頸癌。
得知李燕娥得了宮頸癌,宋慶齡比她還要難過,宋慶齡找人去打聽國外的醫術,看看有沒有辦法能把李燕娥給救回來。那天晚上,宋慶齡做了一個噩夢。她夢見陪伴了她50多年的李燕娥突然離開了她,在夢中,宋慶齡傷心欲絕,那天早上她直接跑到了李燕娥的房間里,抱着李燕娥哭泣,李燕娥寬慰宋慶齡沒事的,只是小病死不了人。
配圖
可是李燕娥知道這畢竟是癌症,得知有一個醫生對宮頸癌的治療比較有把握時,宋慶齡拖着自己的病軀幾經輾轉,找到了這位醫生,她拿出了很多家當想讓醫生救救宋慶齡,因為醫生推薦了美國的一種藥物,這種藥物的價格非常昂貴,但是宋慶齡在買葯的時候連眼都沒有眨一下,在她看來,李燕娥的性命比她全身的家當還要珍貴,在藥物和技術的治療下,李燕娥的病情呈現了穩定的狀態。
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惡化,宋慶齡非常開心,她覺得李燕娥肯定會好起來,但是沒過多久,李燕娥的癌細胞就發生了轉移,病情惡化非常嚴重,李燕娥被轉院進行治療,從來不信鬼神的宋慶齡從那天起就祈禱上天,她希望會發生奇蹟,宋慶齡自己一身的病,在她病得都快要下不來床的時候。
醫院裡的李燕娥突然傳回病重的消息,其他人都勸宋慶齡,都到這個地步了,沒有必要再給她治病了,照顧好你自己吧,可宋慶齡卻說什麼也不願意放棄李燕娥,她堅持要給李燕娥治病。
配圖
宋慶齡說,李燕娥這一輩子都在照顧我,她沒有兒子,也沒有女兒,床前也不可能有人給她盡孝,所以,無論李燕娥病得有多厲害,她都不會放棄李燕娥,但是沒過多久,李燕娥的病情就開始迅速地惡化,不久後,李燕娥去世的消息從醫院傳回,聽到這句話的宋慶齡吐了一口血。
她不敢相信李燕娥已經離她而去,她痛苦地捶着床,讓老天爺把李燕娥還回她身邊,大家看到宋慶齡如此痛苦,都潸然淚下,在李燕娥去世之後,宋慶齡命人好好安排李燕娥的後事,還堅持要把李燕娥葬在宋家的祖墳里,當時的宋慶齡都已經病得下不來床,她還是堅持拿着筆畫墓穴的草圖,她說不想讓李燕娥無依無靠,獨自飄零在外,她們百年以後也要在一起做姐妹。
自從李燕娥去世之後,宋慶齡的身體狀況就不是很好,因為憂傷過度,她經常病得起不來床,而且時不時地就會發燒,此時家裡還有鍾興寶和顧金鳳,他們看到宋慶齡這樣也是非常的難過,鍾和顧兩個保姆日夜守在宋慶齡的床頭,有一次,宋慶齡直接在家裡暈了過去,然後她被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檢查,這一次宋慶齡居然被查出患有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得知自己患了這種重病。
配圖
宋慶齡的情緒沒有發生絲毫的變化,旁邊兩位保姆已經哭得像個淚人,宋慶齡安慰她們,我已經活的時間太長了,而且疾病纏身的她也不怕再多一條病,宋慶齡說,自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們兩個,還要把家產留一部分給這兩個保姆,她們都情同姐妹,鍾興寶和顧金鳳聽到宋慶齡這樣說,淚水像決堤了一般,這種疾病就像魔鬼一樣,惡化得非常迅速,儘管宋慶齡接受了國內最好的醫療水平來救治,最終還是在與病魔的鬥爭中失敗, 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配圖
在宋慶齡死後,顧金鳳和鍾興寶更是痛不欲生,她們眼含淚水給宋慶齡梳妝打扮,因為宋慶齡這個人平生最愛乾淨,看不得自己儀容不整,臨死之前宋慶齡告訴她們,自己想乾乾淨淨的走,所以鍾興寶和顧金鳳強忍着淚水給宋慶齡梳妝打扮,那副冰冷的屍體時刻在提醒着她們,宋慶齡已經離開了,這位偉大的革命家已經與世長辭。
宋慶齡生前追隨了孫中山以及共產黨一輩子,她最重要的東西都被自己放入一個鐵盒中,這個盒子在宋慶齡還沒有去世的時候交給了鍾興寶保管,她告訴鍾興寶,除非自己死了,要不然盒子不能交給任何人。
配圖
等她死了之後,如果組織派人來尋,就把盒子交給組織,宋慶齡之所以要把盒子交給鍾興寶保管,是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害怕自己突然倒下,盒子裡面的東西永遠都不會被別人找到,在宋慶齡去世之前,很多人都來向鍾興寶要盒子,但都被鍾興寶一一給拒絕了。
在宋慶齡去世之後,上級組織派人來找盒子,鍾興寶才把盒子交給了組織。宋慶齡去世之後,無數人都前來弔唁,宋慶齡是我們偉大的女革命家,這一生都在為黨,為國家和人民做的貢獻呢,她呼籲大家尊重女性,重視女性的權利,在宋慶齡先生的葬禮上,她的身邊被鋪滿了鮮花。
宋慶齡老先生生前最喜歡鮮花,這些鮮花是她的兩個保姆所準備,組織來參加宋慶齡的葬禮,為她披上了黨旗,這是國家對宋慶齡革命事業的認可。
在宋慶齡去世之後,她的遺體被送往上海萬國公墓,這是宋慶齡先生的遺願,她和自己的父母還有李燕娥永遠地相守在一起。感慨萬千,中國偉大的女性。後人要銘記於心,先輩們造就新中國。來之不易,愛國,保國,是當今的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