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林彪未過門的妻子汪靜宜逝世,享年只有56歲。而人們在清理她遺物的時候,在她床頭的箱子里發現了一張破碎後又被粘起來的照片。
這張發黃的照片似乎在告訴着人們,在這張照片的背後定有着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那麼,這張照片上的是誰呢?為何會被撕碎,是汪靜宜自己粘起來的嗎?
林父的逼婚
1927年1月底,林彪所在的北伐軍先遣團在武漢休整,林彪收到家中的來信,得知父親生病,而當時正值春節,林彪決定回家看看。於是,歸心似箭的林彪立即向連長請假後,匆匆帶上行李,回到了家中。
林彪父母見到許久不見的兒子,心中自是歡喜。當村中的鄉親們聽說林彪回家了,也紛紛趕來看望,對林彪噓寒問暖。
林彪家中一整天擠滿了鄉親,直到晚上家裡才安靜了下來。鄉親們走後,父母準備和林彪聊一聊心事,便問他請了幾天的假。當林父得知林彪只在家裡呆五天的時候,心裡很不高興,他當然有着自己的私心。
於是便問兒子可不可以在家裡住一個月?
自從林彪參軍之後,老兩口和兒子聚少離多,一來是為了能多陪伴他們老兩口,二來也是為了林彪的終身大事。
當母親詢問林彪他如何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時,林彪卻低着頭默不作聲,因為他知道,父母定是要催他和汪靜宜結婚了。
汪靜宜的父親和林彪的父親是好友,而且兩個孩子又是同年同月生,所以林彪的父親林明卿也非常贊同這場婚姻。
林明卿夫婦舊照
他想到這樣既給兒子找了個好媳婦,又能繼承上一代的友誼,這也算是好事一件。
儘管汪靜宜生在農村,但也算得上是個標緻的美人,舉止端莊文雅,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讀過書。
雖然汪靜宜的父親是個教書匠,但因為受封建禮教的影響,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也沒有讓汪靜宜讀書識字,而這也成為了他一生最大的遺憾。
去世前,他就曾對人說:“如果我的女兒有文化,林彪不會這樣對待她。”
由於林彪當時年紀比較小,所以也就與汪靜宜訂了婚。
然而,當他離開家鄉出門上學後,眼界和見識也逐漸擴大,甚至認為家中待字閨中的汪靜宜配不上他。
1924年春節,林彪回家探親,父親本想讓兩人商量下結婚的事情,但沒想到林彪卻提出了要和汪靜宜解除婚約。
林明清也是個嚴父,一聽說兒子這樣胡鬧,便大發脾氣對林彪破口大罵:“混賬東西,哪有退婚的道理!”
儘管當時的林彪不敢作聲,但他已經暗下決心,堅決不會和汪靜宜結婚。
1925年,林彪回到家裡過春節,當母親再次提起這件事的時候,林彪以讀書為名推脫,知子莫若母,陳氏怎麼能不知道兒子的心思,於是有一天他將兒子叫到房中詢問到底為什麼不願意和汪靜宜結婚?
林彪默不作聲,母親也知道了兒子的想法只好獨自坐在房中流淚。
進入黃埔軍校之後的林彪,更是對婚事避而不談。1927年,老朋友汪有成也詢問林明卿何時讓兩個孩子成婚。
知道老朋友也着急了,於是林明卿決定以自己病重為名叫他回來看看,等他一回來就讓她和汪靜宜圓房。
汪靜宜知道自己即將出嫁,也做好了出嫁的準備。然而沒想到林彪回家之後,果斷拒絕了和汪靜宜辦婚事,但為了安撫岳父,林彪也帶着禮品去到了汪靜宜的家中說明了不能結婚的原因,並許諾等到北伐勝利之後,一定會回來和汪靜宜完婚。
汪友成見女婿說話這樣堅決,也就信了他的話,但卻沒想到這卻是在敷衍他。
當時汪靜宜就在家中,卻並沒有和林彪見面,只敢在門縫中偷偷望着他,汪靜宜看到林彪一身軍裝,傾慕之心溢於言表,心中也暗自對林彪許下了終身。
殊不知,命運已經給這單純的姑娘套上了枷鎖,這也註定她一輩子孤苦伶仃。
林彪這一走,再也沒有回來過,每當汪友成去林家詢問情況的時候,林父也總會說不要着急,他會回來的。
因為自覺心中有愧,所以每當過節的時候,林明卿都會給老友送去豬肉、副食去看望他們。
直到1937年初,林明卿才知道林彪在延安,於是立即給林彪寫信說要把汪靜宜送到延安來結婚。
林彪這時這才想起來家中還有一個女子等着他,但他還是不願意,為此他決定儘快找一個有文化又漂亮的姑娘成家,就這樣,林彪匆匆與抗大校花劉新民結了婚。
劉新民
而這件事,林彪也沒有告知家中,直到平型關大捷,汪靜宜才知道林彪在共產黨軍隊里做了大官。
這些年以來,汪靜宜一直在家門口痴痴地等待着林彪回家娶她。終於在1938年,她多年的願望終於破滅。
儘管得知了林彪和劉新民結婚的消息,但她仍舊不死人心,經常找到部隊上的人打聽林彪的情況。
但卻始終沒能見到林彪的面,就這樣,她痴痴地等了一生,一生未婚一生未嫁。
痴心等待香消玉殞
日本人打入武漢之後,林明卿擔心遭到日本兵的報復準備離開家鄉,臨走之前他再三囑咐長子一定要照顧好汪靜宜不管他們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儘力幫助他們。
1938年,日本人來到了龍山鎮,汪家的房子被燒毀,無家可歸的汪家人只得四處流浪。
漂泊到了香爐山的她們,日子更加不好過,沒有了林家的幫襯,日子過得很是清貧。善良的村民看不下去只得,便給林家長子送信幫他們一把。
林慶佛得知後,立即叫人送來了米面糧油。然而汪靜宜卻堅決不收,對此妹妹和母親也有些為難,最終在母親的勸說下,她也只能同意。
解放之後,林彪被任職為中央軍政委員會主席,回到武漢之後,林家大灣的鄉親們都跑去看他。林彪的嬸娘見到他之後,也向他透露,汪靜宜還在等着他。林彪心底一驚詢問她現在在哪?嬸娘回答他住在香爐山。
儘管鄉親們見到林彪總會談起汪靜宜最近的情況,但林彪卻非常淡漠,沒有任何表示。
林彪的父親林明卿也多次從老鄉的口中得知汪靜宜的情況,他知道這個姑娘現在這樣和他也有一定的關係,所以也有心要幫她一把。
他對林彪說道,現在農村的生活條件很差,她一個弱女子生活一定很難,是不是可以把她接出來,安排一點事情做。
林彪覺得父親的話言之有理,決定派兩名工作人員去找汪靜宜。汪靜宜也是一位剛烈的女子,得知要去林彪家中做保姆斷然拒絕。
林明卿這輩子也算是為了林彪的婚事操碎了心,尤其是與汪靜宜的事操心了大半輩子。
林明卿也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他知道當初如果不是他和老朋友的一意孤行,或許汪靜宜就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也許也會嫁給一個愛她的人。
但看到汪靜宜現在的生活,於心不忍的林明卿決定給黃岡縣民政局負責人寫信,對汪靜宜給予適當的照顧。起初,汪靜宜還是接受的,但當他聽說是林彪的父親寫信的時候,態度突然就變了,馬上拒絕了政府的照顧。
50年代,汪靜宜已經四十多歲,一些老婆婆勸她再找個男人,她說道:“我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改節。”
1958年,回龍山鎮成立了人民公社,但汪家現在已經剩下兩個老姑娘,母親已經去世,哥哥也另立門戶。
姐妹二人不會種田也不能參加集體勞動,於是她們決定賣鞋,一雙鞋8角錢,而這些收入也幫助兩人度過了最困難的一段時光。
但好景不長,1961年她們的房子被大風吹倒,大隊見兩個女子可憐便在香爐山附近為她們蓋了一間20平方米的披屋。鞋賣不出去的時候,大隊又把她們養起來,柴、米、油、鹽由集體負擔。
汪靜宜的三哥汪夫之有個兒子叫汪培天,晚年時她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小侄子的身上,還把他當做自己的兒子來照顧。
汪培天小的時候都是靠着姑姑照料的。汪靜宜一閑了就會帶着他到街上玩,給他買糖果、餅乾等好吃的。
而晚年的汪靜宜也從汪培天的身上得到了些許的慰藉。50年代中期,汪靜宜患了支氣管炎,哮喘病,後又患上了肺氣腫。終於在1963年的秋天,年僅56歲的汪靜宜遺憾離世。
然而,當大隊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在她床頭的箱子里,放着一張發黃的老照片,這張照片看起來是被撕碎後粘起來的,照片下面的一個小包里,抱着林彪當年送給她的3000元,分文不少。
這些錢,儘管幾經磨難,但她仍舊分文未動。而當林彪得知汪靜宜逝世的消息,知道她沒動這3000元,也震驚萬分地感慨道:“世上竟有這種女子……”
林家大灣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一時間也很是震驚。而烈性女子汪靜宜也在被廣泛流傳。
林氏家族也是有情有義的,得知汪靜宜忠烈後,他們便在《林氏宗譜》上寫下了汪靜宜的名字,為林彪的第一任妻子,只在汪靜宜的名字下,寫下了一個“聘”字,意為未過門的妻子。
汪靜宜逝世,人們不禁對她遺物中的照片產生了興趣,這張照片上的人到底是誰呢?在這背後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令汪靜宜崩潰的兩張結婚照
1937年,林彪還在延安,林父準備要把汪靜宜送到延安結婚。林彪本來就對包辦婚姻不滿意,於是決定找一個有文化又漂亮的姑娘成家。就這樣在部署們的撮合下,林彪和陝北延川縣姑娘劉新民結婚了。
劉新民和女兒
結婚之後,林彪立即給父親寫了一封信,並附上了一張他和劉新民結婚的合影照片。而在信上,也沒有提到汪靜宜的名字。
林明卿收到兒子的信件之後,又驚又喜。
他驚訝的是,兒子在沒解除婚約之前居然和別的女子結了婚,大逆不道。
喜悅的是,林明卿一直為林彪的婚事操碎了心,既然如今他已經成家,也算是了卻了他心底的一件大事。
想到這裡,林明卿也非常惱火,林彪在外結婚,這樣他怎麼和老友汪有成交代。現在這件事搞成這樣,已經讓他在村裡抬不起頭來。所以對於林彪結婚這件事,他想了好久也沒有說出來。
直到他思考了許久之後,覺得不能這樣對老友,於是便住到了汪有成的家中,將林彪在外結婚的消息告訴了他們。
也將那張結婚照帶給了汪靜宜,希望她能夠死心,再覓良人。
汪有成得知後目瞪口呆,一時反應不過來。而汪靜宜看到照片之後當場暈倒在地上,從那之後的好幾天都再也沒有出門。
那段時間,汪靜宜的妹妹待在姐姐身邊悉心照顧,給姐姐端茶送飯。這
張小小的結婚照,如一把鋒利的刀片,一刀又一刀切割着汪靜宜的心。絕食數天的她在父母和妹妹的開導下漸漸斷了輕生的念頭。
這張照片是林彪送給汪靜宜的第一把刀,她消耗了她所有的精神氣。但沒想到,林彪居然還會送給她第二把刀。
解放後,林彪回到了家中,當家中老鄉告訴他汪靜宜還在等着他的時候,林彪心中五味雜陳。
他想了又想,還是決定叫來秘書,交給他一張自己和現任妻子的照片,並讓秘書把這張照片交給她,讓她再尋良配。
不久之後,秘書來到了汪靜宜的家中,並將照片交給了汪靜宜,汪靜宜看了一眼裝作不在乎的樣子撕了照片。
等到人們都走光之後,汪靜宜又撿起來,把照片粘起來又撕碎,撕了粘,粘了撕。她把對林彪的恨全部發泄在了這張照片上。
林彪一家
汪靜宜對林彪有着極深的執念,她沒想到,在多年前林彪寄給了他和劉新民的照片已經讓她傷透了心。沒想到這次又用照片來惡意中傷她,這樣汪靜宜對林彪心中的恨又增添了一分。
後來,當林彪提議讓汪靜宜去他家中做保姆的時候,再次激怒了汪靜宜。
汪靜宜氣憤地說道:“我與林彪地位懸殊,人格卻是平等的,我即使餓死凍死,也絕不去給他們當保姆。”
在那以後,儘管林父給汪靜宜申請過政府補貼,但汪靜宜還是拒絕了,她知道自己和林彪再無瓜葛。
1954年,林彪再次回到了家鄉,還主動問起了汪靜宜的近況,得知她過得不好時,林彪心底一酸,拿出三千元,交給了公社的書記,說這三千元交給他,問起來就說是黨給的。
汪靜宜收到這筆錢的時候,從公社書記支支吾吾的態度中得知這是林彪要求交給她時,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流下了眼淚,默默地說道:“他還沒忘了我。”
其實,對於林彪未娶她一事,汪靜宜始終都耿耿於懷,卻也無可奈何。據一位嬸子說道,汪靜宜曾聊到過和林彪情況時說道:“我要是不與這個沒良心的訂婚了好了,我是小姐身子丫鬟命。”
汪靜宜因包辦婚姻葬送了她的一生,封建社會摧殘了她的一生,也讓汪父抱憾一生。在此,也讓我們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讀書不僅僅能夠開闊視野增加知識,最重要的是,讀書可以明智甚至可以改變命運,樹立正確的三觀。如果她讀了書有文化,或許還會有另外的選擇,不至於戴上包辦婚姻的枷鎖,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