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2022年07月16日11:12:24 歷史 1659

諸葛恪,字元遜,是東吳大將軍諸葛瑾之子,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侄子。可謂名門出身,年少知名,早年就得到孫權的喜愛。252年孫權病重,任命諸葛恪為大將軍、太子太傅,成為託孤重臣。然而僅過了一年,諸葛恪就被權臣誅殺,並夷三族。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今天我們來看看早年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

一、諸葛恪得驢

恪父瑾面長似驢,孫權大會群臣,使人牽一驢入,長檢其面,題曰諸葛子瑜。恪跪曰:"乞請筆益兩字。"因聽與筆。恪續其下曰"之驢。"舉坐歡笑,乃以驢賜恪。——《三國志·諸葛恪傳》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一天,孫權召集大臣們,差人牽一頭驢來,在驢的臉上掛一個長標籤,寫上:諸葛子瑜。諸葛恪跪下來說:“乞求給我一支筆增加兩個字。”於是任憑給他筆。諸葛恪接下去寫了:“之驢。”在場的人都笑了。於是孫權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二、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他日復見,權問恪曰:"卿父與叔父孰賢?"對曰:"臣父為優。"權問其故,對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為優。"權又大噱。

又有一次,孫權見到諸葛恪,問他:“你的父親和你的叔父(指諸葛亮)誰更優秀?”諸葛恪應聲回答:“我的父親更優秀。”孫權問他原因,諸葛恪說:“我的父親知道應該服侍誰,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的父親更優秀。”孫權聽罷大笑。

後來蜀國有使者到來,群臣集會。孫權對蜀國使者說:“這個諸葛恪很喜歡騎馬,回去告訴諸葛丞相,為他的侄子選一匹好馬送來。”諸葛恪當即跪在孫權面前拜謝,孫權感到奇怪,問他:“馬還沒有到,為何就當面稱謝呢?”諸葛恪說:“蜀國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馬廄。如今有了旨意,好馬就一定能送到,我如何敢不謝呢?”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三、給張昭敬酒

一次宴會上,孫權看諸葛恪年齡小,叫他依次給大家斟酒。到了張昭面前,張昭不喝酒,說:“這樣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禮節吧?”孫權對諸葛恪說:“你能不能找個恰當的理由出來,讓張公喝下這杯酒呢?”

諸葛恪端着酒杯對張昭說:“呂太公90歲的時候,還手拿兵器指揮部隊作戰。現在打仗時皇上考慮到你的安全,讓你在後方;舉行酒宴時考慮到你的地位,總是請你在前面,這難道不是尊敬你嗎?”張昭無話可說,只好飲酒。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另一次聚會,有隻白頭鳥飛停在宮殿前。孫權隨口問:“這是什麼鳥?”諸葛恪答:“這是白頭翁。”張昭年齡最大,滿頭白髮,懷疑諸葛恪在戲弄他,說:“從來沒有聽過有鳥叫這個名字,如果有“白頭翁”,那你能再找出一隻“白頭婆”嗎?”

諸葛恪答:“不是所有鳥的名字都能成雙成對,有種鳥叫“鸚母”,輔吳將軍能再找出一隻“鸚父”嗎?”張昭不能回答。太子孫登曾經嘲弄諸葛恪說:“諸葛元遜應該吃馬屎。”諸葛恪說:“希望太子吃雞蛋。”孫權說:“別人讓你吃馬屎,你卻讓人吃雞蛋。這是為什麼呢?”諸葛恪說:“因為馬屎和雞蛋是從同樣的地方出來的。”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志大才疏,毀家滅族

以上這些小故事,都是出自《三國志·諸葛恪傳》的,陳壽在後邊還加了一句“恪之才捷,皆此類也”,意思是說,諸葛恪才思敏捷的表現,大多都是類似的事情。然而從事實的發展來看,諸葛恪的這些小聰明並沒有能夠確保他有一個好的結局。

從以上幾個故事可以看出,諸葛恪的確挺聰明,也有辯才,但在我看來這不過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聰明,甚至其中不乏“諂媚”的表現。比如諸葛恪說諸葛亮不如諸葛瑾,是因為諸葛亮身在蜀漢,沒有成為孫權的手下。甚至有記載顯示,諸葛恪曾對孫權說諸葛亮不如自己,也是因為同樣的理由。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很明顯,諸葛恪就是在孫權面前“抖機靈”、“拍馬屁”,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得到孫權的信任和喜愛。孫權任命他為東宮幕僚領袖輔佐太子理政。之後歷任丹陽太守、威北將軍等職,平定山越(這倒算是諸葛恪的一項貢獻)。孫權病重,諸葛恪成為託孤大臣之首。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諸葛亮曾評價諸葛恪“恪性疏”,羊衜也說“元遜(諸葛恪的字)才而疏”,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更是預言“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果然,諸葛恪雖然有才,但由於為人粗疏,不夠精密,被權臣孫峻聯合少帝孫亮在宴席中殺死,並且夷三族,真應了諸葛瑾“大赤吾族”的預言!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有才氣的人,往往同時伴有一身傲氣,這樣的結果就是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對自己非常自信。熟不知人無完人,謙虛謹慎低調才是為人處世的要務。以古鑒今,我們每個人在生活當中也應當謹記。

參考文獻:《三國志》裴松之注、呂思勉《三國史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着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着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聞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錢,我們想要,可又怕他們把島‘吞’了。”庫頁島一位漁民的話,透着點無奈。曾經的中國東北寶地,如今成了俄羅斯的“後院”,島上資源多得能閃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卻緊巴巴。面對中國伸來的橄欖枝,他們既眼饞又犯怵。嚴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饒的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聞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廣網北京7月1日消息(總台記者王東宇 齊莉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國主義在瀋陽北大營附近製造了柳條湖事件,悍然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並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瀋陽小西邊門附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