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2022年07月14日18:58:35 歷史 1151

2003年,台北桃園機場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初冬清晨,這架從紐約飛回來的客機,順利地完成了降落。一切好像都沒有什麼不尋常的。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只見陸續走下飛機的十多位老人,神色感慨,體態稍顯激動,又像是極力剋制着自己,僅在默默打量着周圍,倒是有些稀奇。

“終於回來了。”

“也算是落葉歸根,只是不知道以後能幹些什麼。”

就這麼寒暄着的一群人,還猜不到,他們其中有一位,會在幾個月後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他就是高瑞坤,宋美齡的首席大廚。不久前,他剛和這幫老同事,一起送走了這位傳奇的第一夫人。因此,他們才統統被遣回了國內。

宋美齡的一生

宋美齡出生於1879年的上海,海南文昌人。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是20世紀中國最顯耀的姐妹組合。宋美齡嫁給蔣介石,被尊為國母,受萬民景仰。

2003年10月23日,宋美齡與世長辭。此前,她已經旅居美國多年。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宋美齡一家家境殷實,三姐妹從小便習得洋文。早在1910年,宋美齡的二姐宋慶齡赴美留學,宋美齡也耐不住想出去看看,便跟隨二姐一同前往,就讀於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接觸多了西方思想,自然舉止談吐、言行做派都漸漸西化了,社交能力自然也極強。

以至於1917年宋美齡回到上海,雖對英語早已十分精通,漢文卻還一知半解。於是,宋美齡便下定決心,好好學習漢語,還請了一個私塾先生來教自己中國傳統文化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見多識廣的名門閨秀宋美齡很快就成了男士們爭相追求的目標,在上海的名流圈子裡很是出名。一次別開生面的晚會,她認識了蔣介石。而後者,可以說是對宋美齡一見鍾情。

率領手下的北伐軍一路殺進上海的蔣介石,對宋美齡也展開了單刀直入的追求。被二姐宋慶齡知道後,出於對蔣介石的反感,宋慶齡對於妹妹的戀情反對得堅決。

但大姐宋靄齡卻有自己的打算,對蔣介石的態度好得多。甚至把握住了自己三妹虛榮的心理,做了個順水推舟的人情,一方面勸三妹好好珍惜這次機會去接觸政界,另一方面給蔣介石見宋美齡行了不少方便。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如願嫁給蔣介石後,宋美齡原本聲色犬馬的生活似乎更上一層樓。舉辦不完的金碧輝煌、觥籌交錯的宴會,往來憧憧的軍官政要,貴婦名媛,說不盡的客套話,通宵達旦,紙醉金迷,哪管外界戰火連天,遍地哀鳴。

男人們在外拋頭顱灑熱血的劃地盤,女人們也在社交圈拈拿局勢,借勢推拉。這等裡應外合,蔣介石與宋美齡這一對新婚夫婦,算是此中典範。

加上促成蔣宋聯姻的主要“功臣”——行商的孔家,蔣宋孔三家操縱了當時的實際政權,打通官商兩路,一時風頭無二。個人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靠攏,壓榨民脂民膏毫不手軟,百姓叫苦不迭。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好景不長,1949年國民黨戰敗,為保殘存勢力,蔣介石敗逃台灣,宋美齡也跟隨丈夫一起逃到了台灣。日子雖是動蕩,但好在兩人能相守,也算是平和安靜地度過了之後的二十幾年。

隨着蔣介石的病逝,台灣的政治氛圍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宋美齡或許還能與美國在外交上一來一回的對話,但在台灣本土的政治把握上早已風雨飄搖。

宋美齡雖醉心於上流社會的交際,但對政治局勢的敏感性自非他人能及。丈夫的離去,留給她了一個太過尷尬的地位,於是,宋美齡決定再次拋下一切,遠走他鄉,奔赴美國。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大家族出身的宋美齡,也算是名門之後,吃穿隨行極為講究。幾十年的尊貴日子,雖然遇上政局動蕩,地位不保,但還是比尋常家族多了幾分尊榮。

即算是遠走異國,身邊的隨侍傭人無一可見,二十多個隨從一起包機去了美國。搬家的行李更是用了三趟專機運過去,以保證生活質量能跟從前的水準保持一致。

在跟隨宋美齡一同前去美國的隨從中,有御用西廚蔣茂發,御用裁縫張瑞香,還有家庭醫生、貼身護士等等。這些人在台北是宋美齡的專屬服務人員,去了美國也一樣。

宋美齡的所有生活起居,離不開這些人的打理。另外,繼子蔣經國也從內務局中親自挑選了一些人,指派他們去美國照顧宋美齡。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自幼錦衣玉食的宋美齡,其實身體嬌弱,和姐姐宋慶齡一樣,患有家族遺傳型蕁麻疹,終生飽受皮膚腫癢的折磨。和蔣介石在一起時,出過嚴重的車禍。晚年罹患乳腺癌,九十多歲切除了卵巢。除此之外,因身弱的磕碰跌摔也不少。

身體的病痛不適與精神的緊繃,因有專人悉心照料,讓她依舊長壽,足足活到了106歲,跨越了三個世紀,從1897年到2003年。

晚年的宋美齡皮膚白皙,目光溫潤有神,身條柔韌纖細,與腐朽渾濁的老人形象毫不相干。蔣介石生前,護了她半生周全,撒手人寰後,蔣家的勢力,也能保她一世無憂,生活水平不曾下降過一分一毫。如此,才能把一個女子養到百歲還不顯老態。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不知在宋美齡的心中,對台灣,對大陸,對美國分別是什麼感受,又怎麼排序。她生於大陸,卻長於美國,最後在台灣居住,不得已才回到了年輕時待過的地方。如果有選擇,她也不願意漂泊吧!大陸的環境開闊優越,也是她的家鄉,如果可以,誰願意去大洋彼岸了此殘生呢?

南京和重慶的臨時政府,哪個不是把她捧上了天。當登上航船,要把這一切繁華拋諸腦後,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華富貴迷人眼,當時的世道本就殘惡,只是她被保護得太好,不曾切身體會,也就無從與百姓產生共鳴,體會他們的疾苦了。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可這虛榮盛世,終究是過眼煙雲。大陸是回不去了。

宋美齡的遠走,把喜歡的東西都帶上了,一件都沒落下。尤其是服侍了她很多年的大廚蔣茂發。臨行前,蔣茂發又引薦了一位廚師,是台灣人,叫高瑞坤。

戰火紛飛,物資匱乏的年代,宋美齡人上人的生活也未受到任何影響。她想學國畫,就請來國寶級的大師。民不聊生的時候,宋美齡想要療養身體,就飛去巴西待了一年。回國的時候,抗戰都結束了。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去了美國,自然也有專門的營養師、廚師、醫師為其操辦飲食,還留下了圓山飯店記錄的宋美齡的飲食檔案。早餐包括吐司、杏仁茶、蛋糕、水果、蔬菜等。這份套餐搭配流傳至今,已成為圓山飯店的招牌,每年都有遊客趨之若鶩。

宋美齡還常喝檸檬水,外出也要攜帶,這些習慣也一直保留到了晚年。咖啡也是宋美齡最離不開的飲品之一。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據宋美齡的貼身醫官回憶,宋美齡在南京生活時,曾派醫生去紫金山一家研究所,專門研究菠菜的功效。對食物的精益求精和深度把握,現代人也自愧不如。

高瑞坤的一生

廚師蔣茂發和高瑞坤對蔣介石和宋美齡來說,是極為貼身和親近的人。從內陸到台灣,從台灣到美國,都由他倆來照顧。蔣茂發退休後留在了美國,自然而然,高瑞坤就負責起打理所有的飲食。宋美齡吃慣了他做的菜,換別人來做也會不習慣。所以這一做,就是二十多年,直至宋美齡離世。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高瑞坤,出生在台灣嘉義,燒得一手絕佳的川菜和淮揚菜。機緣巧合結識了蔣茂發,當時的他也不會想到,這樣一段惺惺相惜的友情,會改變自己的一生。起初,蔣茂發很欣賞高瑞坤,對他的廚藝也很認可,便向他拋出了橄欖枝,邀請他到美國為宋美齡服務。

能為這樣一位人物服務,待遇又十分的優厚,當時的高瑞坤沒有多做猶豫,回家和妻子商量好,就把遠赴美國為宋美齡做廚師的事定了下來。此後,妻子留居台灣,照顧家庭,自己則隻身趕赴美國,全心投入工作。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能夠靜下心來研究菜式的日子,對高瑞坤來說,其實是很幸福的。更不用說到了美國的宋美齡,雖然失去了政治環境的庇佑,但國際關係依然深厚。作為她的廚師,也是有優越感的。

直到2003年10月23日,宋美齡在紐約,安詳地離開了大家。在睡夢中,這位曾經的“第一夫人”,曾經的芳華傳奇與她的故事,一齊悄悄地落幕了。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所有人都預料得到,再偉大的人,有一天也會與世長辭。只是沉浸在惋惜和悲痛中的他們,也包括高瑞坤,還沒有人能猜到,這對於他們的命運來說,意味着什麼。命運之手,在那一刻,悄悄地撥動了轉輪。

不久,隨行的這二十多人,收到了台灣當局的指示。當初跟隨宋美齡赴美的所有人員必須回台,接受新的工作安排。高瑞坤和朝夕相處的同事們,稍作整頓,就踏上了返回家鄉的路途。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按道理來說,大家都應該很開心,能夠回歸故土,落葉歸根。見到分別已久的妻子兒女,長輩親僚。二十多年沒回來的人吶,怎麼能夠不期待,不激動?終於回來了,所有人都懷着異常喜悅的心情,走出了台北桃園機場。

可惜政治很少能留得下人情,哪怕是最樸素的需求,在政治角力中,也是渺小的,不堪一擊的。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懷揣着開啟新生活的幻想,高瑞坤服從了台灣當局的安排,做了當時台灣領導人陳水扁的專職廚師,在他的宅邸工作。不久,他又被調去做了一個管理物資的清閑差事。按道理來說,這對年歲漸長的高瑞坤,也是個不錯的安排。只不過台灣當局的人,可能還有別的心思,高瑞坤一時也無法察覺,只好默默幹活。後來他才明白過來,不斷的調職,一步一步遠離本職工作,是在逼自己主動請辭的手段。

高瑞坤的妻子回憶到,高瑞坤回到台灣後,起初還很高興,打算再認認真真工作兩年就退休。但是自從他被調崗後,心情就一日不如一日,他變得越來越鬱悶,辭呈也是他們強迫高瑞坤交上去的。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高瑞坤和妻子都不理解,他明明再有兩年就退休了,台灣當局為何要不斷施壓,逼着他主動請辭?

高瑞坤在美國為宋美齡做飯二十多年,也算是個很體面的工作,甚至是很拿得出手的工作經歷。高瑞坤和妻子本以為回到台灣還能得到重用,現實卻給了最對老夫老妻一響狠狠的耳光。

在回到台灣幾個月後,高瑞坤終於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和落差,在一個夜晚上吊自殺了。果然,精神上的落差最折磨人,也是壓垮高瑞坤的最後一根稻草。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有人說,高瑞坤也是有本事在身上的,回台不受重用,也可以主動請辭,自己去開創一番事業,再安享晚年也不遲,為何非得用這樣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這就要從高瑞坤回台的時機說起。其實蔣家王朝雖然落敗了,但在台灣還是有不少勢力,趁着這股力量,和蔣家宋家有淵源的人,自然也能夠得到照顧,能夠保全甚至是發展自己。

但等到宋美齡去世後再返回台灣生活的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一來幾十年後,蔣家的影響力已經式微,自顧不暇,更別說庇佑這些跟着他們的人了。二來,新的政權崛起後,對於上一屆政權留下來的人,自是非常忌憚。雖然只是府內的廚師家丁,但畢竟跟了蔣介石宋美齡那麼多年,是不可能被重用、被信任的。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高瑞坤的悲劇,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蔣家的悲劇。人走茶涼在大的歷史迭代面前如此清晰,自然也饒不過這時代中的小人物。高瑞坤他們的存在,成了不合時宜的尷尬,換來這樣令人唏噓的結局。

宋美齡在世時,也不是沒有受到過刁難。生前,她從美國回台灣的時候,海關人員曾強硬的要求宋美齡出示護照,但是對於宋美齡來說,從來不需要也沒有人要求過她出示任何證件,最後還是給台灣當局打電話說通了才得以放行。

高瑞坤生前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就是陪同宋美齡,照顧其赴美後的飲食起居,僅此而已。本應該隨着宋美齡辭世而結束的歷程,因為種種人性的陰暗,政治的盤算,毀掉了一個普通卻有才華的人的後半生。

03年宋美齡在美國去世,老僕人被遣返回台,幾個月後離奇自盡 - 天天要聞

他們也註定被歷史遺忘。再過五十年,一百年,一百五十年,誰都不會想起這些人。歷史有他們的身影,但歷史從未為他們的付出而改寫。也許,這些發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故事,才是歷史本來的面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 天天要聞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6月28日晚至29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部分城區和鄉鎮出現洪澇災害。當地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搶險救災,積極開展災後清淤、排水、搶修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活生產。6月30日,在貴州省鎮遠縣城關五小共和校區,老師在清理校園。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6月30日,商戶在貴州省鎮遠縣城...
致命的三次失誤 - 天天要聞

致命的三次失誤

項羽的人生巔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為他就是在這一年分封諸侯。要知道,當時的項羽可是諸侯的盟主,而劉邦僅僅只是十八路諸侯的其中一位諸侯。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着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