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權力鬥爭中,屈死的四條無名冤魂

2022年07月04日23:08:33 歷史 1096

一、

說一樁大明王朝的冤假錯案。

前段時間,有幸讀了馬伯庸先生所著《顯微鏡下的大明》。感覺這部史實類的文學作品寫得十分生動,筆者沒有打廣告的意思,只是說說自己的感受而已。

書的第七卷記錄了一段“正統年間四條冤魂”的故事。

話說,明朝正統皇帝明英宗在位時,京畿地區有位叫楊安的錦衣衛百戶。

錦衣衛百戶是什麼層級的官?在大明王朝是正六品官職,在現代相當於廳局級。

這是一個很大的官兒,做官做到這種程度,家裡的祖墳何止是冒青煙,簡直是失火燒糊了。

楊百戶很幸運,娶了一個漂亮媳婦叫高氏。女人長得漂亮,自然是非比較多。

楊百戶的上司看上高氏的美色,數次想要據為己有,但都沒有得逞。

你想楊安是大明王朝的廳局級的官,上司極有可能是大明王朝的千戶級錦衣衛。

大明權力鬥爭中,屈死的四條無名冤魂 - 天天要聞

楊安的上司不能得手,因此恨上楊安和高氏,整天琢磨着如何整楊安。

結果沒過多久,楊安就好端端地死了。

楊安的上司便藉此報復高氏,以懷疑屬下“離奇”死亡為由,向衙門提起訴訟,說高氏有謀害丈夫的嫌疑。

高氏已經貴為廳局級夫人,謀害親夫總得有足夠的動機吧。

楊安上司提供的邏輯證據是高氏與女婿邱氏存在不正當男女關係。

而且他們合起伙竄通鄰居老太太郝氏找江湖術士沈榮,用符紙燒成灰混入湯藥的方子,把楊安活活咒死了。

這一幕,跟潘金蓮的手法太相似了!

潘金蓮跟王婆合夥謀害武大郎都是死罪,何況死的人是大明王朝一位廳局級高官。

按照《大明律》,假如楊安上司所說屬實的話,高氏鐵定是要被凌遲處死,女婿邱氏、鄰居郝氏、術士沈榮也是難逃一死。

當時的法律對謀害親夫,規定如下:

妻妾謀殺親夫,判斬決,而如果是與人通姦的話,則要判處凌遲之刑,姦夫一併處斬。

或許是出身的緣故,洪武皇帝最恨那些關係不清不楚的男男女女。

在大明立國之初,老朱定下“夥同姦夫謀殺親夫”是民間十惡不赦的頭等罪過。

這位錦衣衛果然是出手夠狠,置人於死地不說,相當於把人弄死後,還要挫骨揚灰。

大明權力鬥爭中,屈死的四條無名冤魂 - 天天要聞

二、

此案發生在京畿地區,自然由順天府負責查辦。

單說案情,並不是什麼大事。夫妻關係不和睦,妻子鋌而走險謀害親夫,這種事在大明王朝每天都會上演。

但是被害人是正六品,原告至少也是級別不低的人物。順天府不敢怠慢,先把高氏、邱氏、郝氏和沈榮四人關起來再說。

一開始,四人拒不承認,異口同聲否認此事。本來就沒有的事兒,也沒法承認。

但是順天府害怕錦衣衛的權勢,必須得認唐千戶的理兒,更得讓四人認罪。

想讓他們認罪,太容易了。直接大刑伺候,把四人屈打成招,在供詞上畫押。

到此,案子基本算是結了一大半,剩下的是把卷宗送往刑部複審,刑部通過後再由大理寺審核,再呈報正統皇帝打勾,最終由順天府執行。

按照程序,先由刑部初審楊安的案子。刑部基本上沒怎麼細看,直接在批註上籤署同意,把案子送交大理寺。

結果在大理寺卡住了。

大理寺管事的是薛瑄。薛瑄看到楊安的卷宗後,發現順天府提供的證據不夠嚴謹,四個犯人的供詞前後矛盾,主犯高氏的供詞更是漏洞百出。

薛瑄認為,該案需要重新調查完善證據,便把案子駁回刑部,讓刑部再好好捋一捋。

在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洪武皇帝十分重視案情查辦,為了防止出現冤假錯案,特意提高大理寺的職位和職權。大理寺擁有“情詞不明或失出入者”駁回再審的權限。

刑部拿到案卷後並沒有發現不妥,再次簽署同意送到大理寺。

大理寺看了後,直接又給駁回刑部,雙方你來我往,形成了“拉鋸戰”。

都察院看到這一幕很是“生氣”,作為監督履職部門,都察院認為刑部與大理寺,純粹是為了鬥氣故意“卡”對方。

於是,都察院介入此事查問究竟。

經過一番調查,都察院認為刑部做得對,大理寺完全是沒事找事。

但薛瑄就是不買都察院的賬,死活不同意楊安的案子。

御史王文很生氣,跑到大理寺跟薛瑄理論多次,薛瑄也不理會他。

王文暗示薛瑄,案子的原告是錦衣衛,這幫人不好惹。

薛瑄依然無動於衷,案情關乎人命,不得馬虎大意,堅持拒絕簽字同意。

看來這事沒法調解了,只能奏明皇帝,請聖上裁決。

大明權力鬥爭中,屈死的四條無名冤魂 - 天天要聞

三、

雙方爭論到正統皇帝那裡,各自口若懸河的說了一番道理。

皇帝哪有心思管這事,他本身也不專業。

但是皇帝聰明,他指定一個叫潘洪的御史,重新調查此案。

潘洪經過一番調查,得出結論:

死者楊安在半年前患有瀉痢,一直不能痊癒。妻子高氏曾委託鄰居郝氏幫忙找能掐會算的術士沈榮作法祈禱。然而半年後,楊安病死了。關於楊安上司描述的情殺一事更是胡說八道。

潘洪把調查情況報告正統皇帝,皇帝很生氣。一個小小的案子讓你們辦得如此複雜。

先簽署無罪釋放高氏四人的意見,再對所有查辦此案的人停發俸祿三個月,唯一沒有責罰錦衣衛,包括誣告者楊安上司。

順天府、刑部、都察院全部被罰。

首先刑部很委屈,具體負責查辦的是順天府,應該由他們承擔責任。

都察院更覺得冤枉,我們不懂辦案流程,只是監督了一下雙方,結果被牽涉其中。

刑部和都察院很不爽,他們認為錦衣衛也得罰。畢竟,事情的起因是錦衣衛的人誣告他人。沒有他的話,也不會惹出後面的事兒。

錦衣衛一聽也上頭了。幹壞事的是錦衣衛的人,又不是錦衣衛機構。再者說,案子是你們順天府和刑部審的,憑什麼要罰我們。

各方勢力都跑去找明英宗,吵得英宗皇帝頭很大。英宗皇帝氣過心頭後,決定都不處罰了,警告他們以後辦事都嚴謹一些。

大明權力鬥爭中,屈死的四條無名冤魂 - 天天要聞

四、

事情到此,算是真相大白,應該皆大歡喜了吧。

有一個人不這麼認為,錦衣衛指揮使馬順他覺得自己很沒面子。

自己平白無故被皇上訓斥一頓,就是因為薛瑄多管閑事,因此他對薛瑄怨恨無比。

但是馬順拿薛瑄沒辦法,只好拿那位錦衣衛出氣,叫人把他帶來,一頓大刑伺候。

這位錦衣衛明白自己人是一群什麼樣的狠角色。只要自己鬆口承認是誣告,鐵定小命不保。

所以,他咬定是潘洪偏袒大理寺,故意陷害自己。

指揮使馬順覺得可以利用潘洪做文章。想把潘洪定成偏袒大理寺,用不實證據哄騙皇帝。

沒想到在馬順的花言巧語下,英宗皇帝真的把潘洪發配到山西大同。

隨後,馬順把高氏四人重新逮捕,在錦衣衛的大牢里,大刑伺候把四人重新屈打成招。

馬順把新的供詞呈給英宗皇帝,並彈劾大理寺。

沒想到彈劾成功,大理寺所有人被下了大獄,而且關在都察院的地盤。

更要命的是御史王文負責審訊,那還有什麼好審的。在王文超高的辦案能力下,所有大理寺官員全部“伏法認罪”。

王文的調查結果更是荒唐到極點,甚至叫人笑掉大牙!

他說,術士沈榮跟大理寺的顧惟敬、周觀、張柷都是蘇州籍貫,完全是出於包庇同鄉的目的欺君罔上

英宗皇帝認為,此事重大,必須由錦衣衛把大理寺人員分開關押審訊。

最終,刑部在錦衣衛的配合下,做出了如下判決:

高氏和邱氏凌遲處死;郝氏、沈榮絞刑

外出考察不再朝中,沒有參與此事的大理寺丞仰瞻被革職充軍去了大同,找前御史潘洪去了。

薛瑄直接被定了死罪,其他大理寺人全部官降三級。

錦衣衛、刑部這麼辦事,直接惹怒了其他部門。他們紛紛上書指責錦衣衛和刑部太沒官品了。

錦衣衛也怕眾怒難犯,最終把薛瑄改判為削官為民,回老家種地去吧。

大明權力鬥爭中,屈死的四條無名冤魂 - 天天要聞

五、

後來,薛瑄重新被起用,做了很多事,而且青史留名。

當時整他的王文,因為土木堡之變,擁立景泰皇帝,英宗回國後,把王文和于謙以謀反處死。

至於那個馬順,他的人生結局是被拖至午門亂棍打死。

平心而論,于謙和王文都沒有謀反。于謙死時,天下人都憤憤不平。

王文死時,史書記載“文之死,人皆知其誣。以素刻忮,且迎駕、復儲之議不愜輿論,故冤死而民不思”

意思是說,天下人明知道王文是冤枉的,但是都拍手稱快。

明英宗除掉王文的聖旨,是薛瑄親自送去的,也不知道王文當時是什麼感受。

故事到此講完了,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受。

誠如,馬伯庸先生所說,很多人都在關注薛瑄的大義凜然,氣憤於明朝昏君佞臣,以及薛瑄與他們精彩的鬥爭。

有多少人關注過高氏、邱氏、郝氏、沈榮凄慘的經歷。

薛瑄是剛正不阿的名臣,他因秉持正義而獲罪入獄,尚且有人搭救他,但對那四位冤死的人,大家除了同情,又能做什麼?

活着的時候,遭受兩次毒打,熬不住大明的酷刑,選擇簽字畫押“認罪伏法”。

能夠遇上薛瑄,是他們的幸運,但筆者有一個疑問,薛瑄這樣的清官,大明王朝能有多少?

反之,誣陷他人的錦衣衛和馬順、御史王文這種人有多少,那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滿朝文武又有多少?

筆者更想知道,四條屈死的冤魂,在兩次遭受大明酷刑的過程中,到底說了什麼,內心想了什麼,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和表情去面對生死。

這一切,後人都不曾得知,更無法體會。

似乎,他們的存在只是為了證實,英宗一朝誰是忠臣,誰是奸佞,他們的生死與浩瀚的歷史相比,無關痛癢。

朱元璋這位自稱窮人代言的千古帝王,泉下有知的話,又有何感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聞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袁公博編輯|t引言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於多流經山谷,自古以來改變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史料記載:文登營“在文登縣東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縣西門內,十年遷此。有土城周三里,東、西、南三里。營當東面之險。今移縣城中”。據老人們傳說,文登營以前廟宇眾多,像毗盧庵、三元殿、旗纛廟、老爺廟等。經世事變遷,如今已經蕩然無存,只存於人們
“產業園區的腐敗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長劉衛華被公訴! - 天天要聞

“產業園區的腐敗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長劉衛華被公訴!

正義網記者6月27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日前,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劉衛華(副廳級)涉嫌受賄罪一案,經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檢察院依法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劉衛華享有的訴訟權利,並依法訊問了被...
?繼《何以中國》後,上海再推《文運中國》 - 天天要聞

?繼《何以中國》後,上海再推《文運中國》

6月26日,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何以中國》鑒賞對話暨《文運中國》啟動儀式在上海廣播電視台舉行。《文運中國》是繼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之後,上海出品的又一部具有中國審美和人文特質的紀錄片。《何以中國》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東方衛視和百視TV等網絡平台播出後,創下了億級體量的傳播,在國內大屏端累計曝...
“LOL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鳥巢回眸,Uzi紅溫入選 - 天天要聞

“LOL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鳥巢回眸,Uzi紅溫入選

前言:S14賽季的比賽已經正式開始了,相信絕大多數的玩家都關注了最近一段時間的對抗。Lpl賽區的比賽進行的是比較激烈的,從目前的整體形勢來看,排名靠前的幾支戰隊和春季賽差不太多,blg戰隊,tes戰隊和jd g戰隊依舊擁有統治級別的地位。就在最近,拳頭官方發起了一個投票,英雄聯盟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照片到底是哪一張?...
揭秘:潘安為何能成為第一美男? - 天天要聞

揭秘:潘安為何能成為第一美男?

在魏晉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男色盛行,英俊瀟洒的男士們成為了時代的焦點。其中,潘安以其出眾的容貌、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孝義,成為了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明星,被譽為古今第一美男。一、潘安之貌:天生麗質,風華絕代魏晉時期,男色之美被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 天天要聞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基輔羅斯:東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廣東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為鄰國,俄羅斯經常被提及,國人並不陌生;若從革命史看,蘇聯與中國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去追問俄國的歷史,恐怕大多數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詞,缺乏整體性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