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我們來解析一下朱棣。個人懷疑朱棣的駕崩裡面暗藏玄機,以下觀點純屬個人揣摩,不喜勿噴。
朱棣是從永樂十九年開始正式定北京為都城,他把南京帶有京師字樣的官印都拿到北京之後,然後南京再做一套,就以南京開頭,不再叫京師。
但是定都北京的過程非常的不順,先是永樂十八年的三月,北京城快要完工的時候,山東爆發了一次來歷不明的起義,就是唐賽兒起義,史書寫起因是白蓮教,但這個理由聽起來就是扯淡,因為山東是南京向北京運輸的必經之路,這次起義就是針對遷都的。
然後就是永樂二十年的四月,北京城剛完工四個月,皇宮的標誌性建築奉天殿、華蓋殿,還有謹身殿,就一把火讓人給燒了。
正常情況下,皇宮燒成這樣,做大臣的是不是應該上書安慰一下。但是明朝的大臣不一樣,他們跟朱棣說,你活該,讓你遷都。報應來了吧,然後朱棣是下獄了一批,又凌遲了一個戶部主事蕭儀這才鎮住。
緊接着六月,三大殿剛燒完兩個月,朱棣收到錦衣衛的情報,瓦剌部入侵了哈密。阿魯台還要來寇邊。就像和朝中大臣一起約好了一樣,一起來搞事兒,朱棣就有點坐不住了。
七月,朱棣命遼東、山東、山西等地,各選精銳,北京集合,準備打阿魯台。
詭異的是,月初朱棣下的調兵令,月末,朱棣就收到情報,阿魯台跑了。從朱棣下令調兵到阿魯台得到消息、跑路、再傳回到北京,整個過程只有二十多天。阿魯台得到消息這個速度有點兒太快了,快的就像有人給通風報信兒一樣。不知道朱棣有什麼感覺,反正八月份朱棣決定明年必須打他。
十一月,朱棣召兵部尚書方賓、戶部尚書夏元吉,還有刑部尚書吳中,研究第二年北伐的事兒。結果三個人就像商量好的一樣,回答都是沒錢,就是你要在家守着,沒有問題,出去打、錢不夠。朱棣在位二十多年,中國歷史上最費錢的事兒他都幹了,北征蒙古,南征交趾,修大運河,建北京城,朱棣有來錢的道兒,他有的是錢。但這三個人一張嘴,朱棣就知道了,這是在合著伙的騙他,就是不想讓他帶兵打仗。
夏元吉和吳中當時就被下獄,兵部尚書方賓因為害怕自盡了,但是自盡沒有用,被朱棣下令鞭屍。從永樂十八年山東的起義,到三大殿着火,還有瓦剌和阿魯台同時來搗亂,再加上朱棣要北伐,大臣說沒錢,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針對朱棣的政策。朱棣感覺到自己說話好像不太好使了,所以他從永樂二十年開始,就像上頭了一樣,以六十多歲的高齡連續三年北伐。你大臣不是說沒錢嗎?那永樂大帝就告訴你什麼叫有錢。他一年一去。
朱棣北伐不為打仗,因為藍玉當年北伐是秋天去,趁着冬天人家過冬,一舉殲滅。而朱棣是春天出發,趁着水草豐美,他去春遊,安全第一,打不打人無所謂。其實就是為了帶兵控制軍隊,間接的控制朝廷。不過,朱棣北伐這三年,年年出事兒。
永樂二十年九月,朱棣北伐回來,就把左春坊大學士楊士奇、禮部尚書呂震、還有吏部尚書蹇義,全部下了錦衣衛大獄。史書寫,是因為楊士奇說錯話,惹朱棣不高興。這個真實情況不一定是這樣。楊士奇在永樂十二年就被朱棣下過大獄。這幾個人是標準的太子黨,他們不一定是搞什麼陰謀詭計被朱棣發現了。
然後永樂二十一年五月,趙王朱高燧正在北京,結果有人告發常山中衛指揮孟賢,還有羽林衛前衛指揮彭旭,勾結宮中的太監,準備要下藥幹掉朱棣,然後推舉朱高燧繼位。為這個事兒,朱棣親自問了朱高燧,朱高燧一臉懵逼,表示根本就不知道。
太子朱高熾都已經監國多少年了,作為藩王,朱高燧根本就沒有機會。這屬於典型的惡人先告狀,因為在第二年這個事兒就應驗了。朱棣在從北方回來的路上,身邊只有楊榮和金幼孜,還有一個叫海壽的太監。外臣和太監勾搭在一起,就准沒好事兒。
七月,朱棣就毫無徵兆的在榆木川暴斃。之後,這三個人還效仿秦朝的趙高和李斯,弄了一出,秘不發喪。這秘不發喪本身就不正常,楊榮和金幼孜幹掉朱棣之後,朱高熾順利的繼位,所以朱高熾的屁股不幹凈,大批被朱棣下獄的文官被啟用,而且還身居高位。文官就像當初扶持朱允文一樣再次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