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小沈氏之所以抬舉小鄒氏,不滿張桂芬,是因為人性之惡

2022年07月02日19:36:34 歷史 1707

《知否》:小沈氏之所以抬舉小鄒氏,不滿張桂芬,是因為人性之惡 - 天天要聞

沈家有多麼抬舉小鄒氏?

要知道,張桂芬嫁給沈從興,已經算是下嫁了。雖然沈從興是國舅爺,封了威北侯,但是,英國公府可是從開國就屹立不倒,張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在軍中效力,為了國家盡忠,而張桂芬更是英國公唯一的女兒。

而且,沈從興迎娶張桂芬的時候,已經娶過妻了,還有了嫡子嫡女,也就是說,英國公獨女得給他做填房,要做繼母,她的兒子無法繼承爵位,這是何等的憋屈。

《知否》:小沈氏之所以抬舉小鄒氏,不滿張桂芬,是因為人性之惡 - 天天要聞

英國公之所以狠心把愛女許給沈從興,是因為需要盡忠,需要向新的皇帝表示忠誠。

同樣一樁婚事,人張家不樂意,但還是好好履行義務,英國公府的嫡出小姐被個小妾騎在頭上,居然張家也一聲不來抱怨,強自忍耐,這是為何?人家這是在盡忠!

張桂芬下嫁,已經心理夠憋屈了,若是沈從興知趣點,好好對待老婆,讓張桂芬覺得他是個不錯的男人,張桂芬也不會繼續糾結下去了。可問題是,沈從興是個好丈夫,只是,只針對亡妻大鄒氏而言。

更離譜的是,沈家為了報答大鄒氏的恩情,不僅讓大鄒氏的妹妹小鄒氏給沈從興做妾,還給了小鄒氏誥命。

《知否》:小沈氏之所以抬舉小鄒氏,不滿張桂芬,是因為人性之惡 - 天天要聞

要知道,在古代,誥命可是很難得到的,妾室要想得到誥命,一般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兒子有出息,二是嫡妻已經有了,才輪得到她。

小鄒氏連兒子都沒有,就因姐姐對皇后的恩情,得到了誥命,這豈不是莫大的抬舉?這讓嫡妻張桂芬怎麼面對這個妾室?

事實上,沈家的人都是精緻利己主義者,應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沈從興光顧着自己的心情了,懷念大鄒氏,不把妻子張桂芬當回事,還任由小鄒氏胡作非為,讓張桂芬受盡委屈;沈皇后光想着報恩了,絲毫不考慮這麼做給張桂芬帶來的羞辱和難處。至於小沈氏,她也是自私到了骨子裡。

《知否》:小沈氏之所以抬舉小鄒氏,不滿張桂芬,是因為人性之惡 - 天天要聞

01.小沈氏之所以抬舉小鄒氏,不滿張桂芬,不是因為顧念大鄒氏的恩情,而是因為她的奇葩心理;

跟哥哥姐姐一樣,小沈氏也親近小鄒氏,不喜歡張桂芬。

一開始,盛明蘭以為,小沈氏之所以抬舉小鄒氏,不滿張桂芬,純粹是因為大鄒氏的恩情。

明蘭安慰的拍拍她的手:“你也是惦記着前頭那位嫂嫂,才會這般厚待鄒家,怨不得你。”

然而,小沈氏壓根不是為了這個,而是為了心理的膈應。原來,在皇帝登基之前,張家本來已經看好了小沈氏的丈夫小鄭將軍,打算把女兒許配給他。

小鄭將軍是將門虎子,忠敬侯府家風嚴謹,公婆和藹可親,大嫂雖然嚴厲但是立身很正,張桂芬要是嫁過去了,小沈氏的好日子就是她的。

可是,新皇登基後,為了坐穩皇位,急需拉攏京城的重臣,於是,英國公府不得不把張桂芬許配給了沈從興,而沈皇后知道鄭家口碑好,也為了拉攏鄭家,就這樣,小沈氏截胡了張桂芬的老公。

《知否》:小沈氏之所以抬舉小鄒氏,不滿張桂芬,是因為人性之惡 - 天天要聞

“…我,我不是因前頭嫂嫂才厭惡如今嫂嫂的!我故意待鄒姨娘好,是因為…在我們來京城之前,張家已和鄭家在議親了,因先皇過世才耽擱。相…相公原本要娶那張氏的!”

小沈氏哭得臉上通紅,似乎無限羞慚,“…過門之後,公婆兄嫂都是再好不過的人,相公待我又是……每每想到嫂嫂過得不好,我便覺得如同做了賊一般,心裡膈應得厲害……”

她感到心裡跟做了賊似的,那就該對張桂芬更好,而不是故意跟張桂芬別苗頭,看到張桂芬過得越不好,她反而心理舒坦了,這就叫作什麼事情?

搶了人家的姻緣不算,還希望人家過得越來越不好,給人家添堵,這就是小沈氏人性之惡。實際上,小沈氏也的確是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

《知否》:小沈氏之所以抬舉小鄒氏,不滿張桂芬,是因為人性之惡 - 天天要聞

02.為了讓自己過得舒服點,她敢剛進門就跟嫂子過不去,要不是她是皇后的妹子,她在婆家是站不穩腳跟的。

除了故意為難被自己搶了姻緣的嫂子張桂芬外,還有一點可以看出小沈氏的自私自利。

小沈氏自幼失去了父母,被哥哥姐姐寵大,自幼養成了無拘無束、喜歡到處亂跑遊玩的性子。

可是,她嫁人了之後,就代表着鄭家的臉面,鄭大夫人恪守禮法,為了鄭家的臉面,要求小沈氏跟其他婦人一樣,謹守婦德,不要到處亂跑,並沒有錯。

說到底,鄭大夫人也沒怎麼苛待她,既沒要她立規矩,也沒擠兌或冷嘲熱諷。不過是,攔着不讓小沈氏拋頭露面,不叫她纏着小鄭將軍去外頭遊玩。

此外,還不時提點她應酬禮節,不叫言行舉止出錯,免得外頭鬧笑話。比之一般豪門裡,或面和心不合,或勾心鬥角,或冷眼看笑話的妯娌強多了。

若是小沈氏不遵守規矩,在外面拋頭露面(古代),丟的是鄭家的臉面,也不利於小沈氏的名聲,可是,小沈氏不管不顧,絲毫不理解嫂子的難處,也不明白做人家媳婦要守規矩的道理,為了讓自己快樂一點,就去跟姐姐也就是皇后告嫂子的狀。

《知否》:小沈氏之所以抬舉小鄒氏,不滿張桂芬,是因為人性之惡 - 天天要聞

皇后心疼妹子,打算幫妹子出頭,去找鄭大夫人。要是真成了,鄭大夫人該怎麼辦?是聽皇后的懿旨,不再攔着小沈氏胡作非為,然後讓小沈氏敗壞鄭家的名聲嗎?還是違抗皇后的懿旨,得罪皇后?

好在,鄭大夫人很聰明,搶先一步,以退為進,讓皇后不得不打消了念頭,也收拾了小沈氏。

未料鄭大夫人比她狠,比她光棍,她才在姐姐那兒哭訴完,皇后都還沒想好怎麼跟鄭大夫人說,人家已跪到鄭老夫人面前,言道‘妾身卑微,不足為沈氏長嫂’,自請下堂歸去。

七老八十的鄭老夫人被嚇得散了一半魂魄,十幾年婆媳,情誼非同一般,她對這這長媳素來滿意得很,又兼她生兒育女,操持家務,闔家和美,如何能棄。鄭老夫人當即挺着病弱不堪的身子,披掛上全副誥命穿戴,去宮裡請罪討饒。

《知否》:小沈氏之所以抬舉小鄒氏,不滿張桂芬,是因為人性之惡 - 天天要聞

小沈氏做事情,全然不顧後果,要知道,鄭大夫人可是孝敬公婆十幾年、為鄭家生兒育女、還一手帶大了小鄭將軍的鄭家功臣,她得罪了鄭大夫人,不就等於得罪了整個婆家嗎?別的不說,連丈夫小鄭將軍都被妻子連累,無法面對兄長和嫂子,在古代,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不是說說而已啊!

小沈氏最慘,不過是小小地告了個狀(她自小常干),姐姐訓完兄長訓,兄長訓完太后訓,兩個太后。發送回夫家後,公婆臉色難看是必然的,連丈夫都老大不痛快的,只連連向長兄賠罪。經此一役,小沈氏老實了。

小沈氏最大的幸運,很有可能就是會投胎了,投胎成了皇帝的小姨子。因為她姐姐是皇后,她是皇親國戚,看在皇后的面子上,婆家再不喜歡她,也不會為難她。

人,都是趨利的,畢竟,鳥為食亡人為財死。可是,做人,也不可以太過精緻利己主義了,不能損人利己,否則,你早晚會失道者寡助的。

《知否》:小沈氏之所以抬舉小鄒氏,不滿張桂芬,是因為人性之惡 - 天天要聞

END.

今日話題:你對沈家抬舉小鄒氏的行為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探訪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搶險和維修 - 天天要聞

探訪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搶險和維修

6月16日6時至17日6時,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稔田鎮遇持續性特大暴雨,24小時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6月17日凌晨2點40分,有着“客家第一祠”之稱的李氏大宗祠東西兩側兩列橫屋坍塌,受損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主座無重大損毀,無人員傷亡。圖為6月20日,相關部門和文物專家陸續前往李氏大宗祠查看坍塌情況。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雲南保山市長陳銳因病逝世  簡歷從官網撤下 - 天天要聞

雲南保山市長陳銳因病逝世 簡歷從官網撤下

大皖新聞訊 6月20日,一則雲南保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銳已於日前離世的消息引發了關注。大皖新聞記者就此諮詢了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證實,消息屬實,並稱陳銳系因病逝世。陳銳的簡歷已從官網撤下6月20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陳銳的簡歷已從保山市人民政府官網撤下,而在該官網搜索關鍵詞“陳銳”,顯示的...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 天天要聞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利用拍賣行員工身份,將貨主委託的拍賣品低價僱人夾帶運輸進出境,6月2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四中院獲悉,近日,北京一名拍賣行員工因走私多件拍品獲刑。值得注意的是,該名員工走私的拍品中,有兩尊明代金佛,該案也是北京首例以走私文物罪判決並成功從我國香港地區追迴文物的案件,有力打擊了走私犯罪,保護了國家文...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在意識到自己的“520”演說引起了兩岸巨大震動之後,“台獨”頭子賴清德就開始想盡辦法撇清自己的責任。但這些表面功夫只能用來糊弄不熟悉中文表達的西方媒體,當賴清德面對島內民眾時,露出的則是另外一幅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