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2022年07月01日14:16:14 歷史 1977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東帝汶印尼


作者:大福

校稿:朝乾 / 編輯:養樂多


二戰後,全球殖民地國家掀起了獨立運動浪潮,作為原葡萄牙殖民地的東帝汶也不例外。1974年葡萄牙發生革命,上台的新政府開始支持東帝汶的獨立運動。


康乃馨革命結束了40多年的獨裁政權

和葡屬殖民地的歷史進程

(圖:壹圖網)▼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按理來說至此東帝汶的獨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但在印尼的干預下,東帝汶的獨立卻被迫推遲了近幾十年之久。


即使在二戰後,葡萄牙仍保有大量殖民地

直到1974年康乃馨革命,其殖民帝國才土崩瓦解

其中東帝汶距葡萄牙算是極其遙遠了▼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印尼佔領東帝汶


由於當年荷蘭和葡萄牙將帝汶島一分為二,西邊歸荷蘭,東邊歸葡萄牙,東帝汶由此而得名。印尼獨立後接管西帝汶,也時刻對東帝汶虎視眈眈。而此時,混亂的東帝汶無疑為其提供了機會。


如今的東帝汶與印度尼西亞

東帝汶在帝汶島西部其實還有一塊飛地▼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東帝汶本土政治力量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主張先自治,再過渡到獨立的東帝汶民主同盟(以下簡稱民盟);被認為有共產主義傾向,也是最為激進的東帝汶社會民主協會(以下簡稱社民協);以及受印尼支持的東帝汶人民民主協會(以下簡稱民協)。


作為葡萄牙康乃馨革命後,該國第一個成立的政黨

民盟內部分歧過大以至分裂

在後期的獨立及政治事務中日漸式微

(圖:Janina M Pawelz / 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這三派之間的關係也是合縱連橫,本來民盟和社民協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民協。為了拆散兩者的聯合,印尼單方面對民盟施壓,最終成立了民盟和民協聯合的臨時政府。


臨時政府一成立就對昔日盟友社民協下死手,結果導致內戰爆發。諷刺的是,臨時政府軍竟一潰千里,社民協(這時已經改名為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以下簡稱“革陣”)領導的武裝基本上佔領了東帝汶全境。


戰力爆表全靠同行的襯托..

(圖:Halcyoon/ 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眼看到手的地盤就要丟了,印尼終於坐不住了。從經濟上來說,帝汶海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儲量,一個對印尼不友好的東帝汶會影響其對帝汶海資源的開發。而政治上,對於踩着印共上台的蘇哈托(時任印尼總統)來說,由革陣掌握的東帝汶很可能引起國內政局的不穩。


這位曾在日佔印尼安全部隊服役過的總統

在政治立場和治國方針上是受到日本軍國主義影響的

(圖:壹圖網)▼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不過這次印尼並未急於動手,而是先試圖獲得大國(主要是美國)的支持或默許。由於此時的美國正處於戰略收縮期,並不支持印尼武力吞併東帝汶,甚至於以停止軍援相威脅。


但這些阻力都架不住印尼的煽風點火和虛假宣傳,印尼先是聲稱革陣與莫斯科關係很好,接着直接將其渲染為共產黨。恰好革陣在其控制區內推行土地改革,其領導人也經常有一些激進言論。這一切似乎都驗證了印尼所言非虛。


美國同意為入侵開綠燈後

印尼的底氣頓時就強了許多

(圖:David Hume Kennerly/Wiki )▼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再加上蘇聯和北越也對革陣大加頌揚,美國開始覺得,如果革陣真的領導東帝汶的話,這個國家恐怕會成為東南亞的“古巴”。在冷戰的大環境下,美國的態度逐漸轉變為默許印尼使用武力。


對於實力懸殊的印尼和東帝汶來說,美國的默許基本等於對印尼的支持。1975年12月印尼展開了“蓮花行動”,攻入東帝汶境內,很快便佔領其全境。


宗主國的國旗淪為印尼軍戰利品

(圖: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針對印尼佔領東帝汶,葡萄牙向聯合國大會提出了申訴,聯合國大會也通過了要求印尼撤兵的決議。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該決議應付了事,拒絕撤兵的印尼沒有受到實質性的懲罰。


第二年,由印尼悉心安排的“人民議會”通過與印尼合併的決議,東帝汶淪為印尼的第27個省。


美國人已經在北邊輸掉了越南

而東帝汶的又位於東南亞的“大後方”

一想到東帝汶甚至帝汶島為紅色陣營所掌控

恐懼感必油然而生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印尼的高壓統治


成功吞併東帝汶後,印尼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實現穩固統治。


國際上,葡萄牙直到20世紀80年代都在向聯合國抗議。聯合國大會也數次討論東帝汶問題。但憑藉美國的反對票,印尼得以逃過國際社會的制裁。


為了瓦解殘留的反對勢力,鞏固自身統治,印尼在東帝汶軟硬兼施。表面上大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還開辦學校發展教育,但實際上是為其“印尼化”的政策所服務。比如在學校里,印尼不斷向當地學生灌輸印尼歷史和國家價值觀。教學語言上也採用印尼語,並禁止使用當地語言(主要是一種名為提頓的方言)和葡萄牙語


葡萄牙殖民的200多年間輸入了宗教,教育,語言等

加強了本地原住民對於殖民治理的認同

但本質還是為了榨取更多利益

(圖: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東帝汶人的國旗,紅白相間。”

後來者取代百年殖民根基的方式過於激進了

(圖: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外交部)▼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為了拉攏當地人,印尼當局將一些聽話的、親印尼的人士擢升入當地政府高層,只不過實權掌握在來自印尼的行政區秘書手裡。


如果說行政上印尼還算有所掩飾,那麼在軍事上就可謂是兇相盡顯。進攻東帝汶時,印尼軍隊多次使用化學武器和凝固汽油彈,這些武器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其統治期間更是多次屠殺平民,有的士兵甚至當街射殺無辜民眾。


大規模的拘留、酷刑和法外處決

對女性的騷擾、恐嚇和強姦

民眾的怨恨和反抗意識遠超殖民時期

(圖:etan.org)▼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根據東帝汶獨立後的統計,1976-1999年間,印尼軍隊共造成18萬餘人非正常死亡,另有超過25萬東帝汶人流亡他國。對於總人口才只有60多萬的東帝汶來說,印尼軍隊之殘暴可見一斑。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革陣殘餘勢力堅持武裝抵抗,成功的在農村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原先矛盾重重的各部族在壓迫下走到了一起,就連許多接受印尼教育的學生都成為了民族主義者,印尼的高壓統治反倒促進了東帝汶民族意識的覺醒。


從印尼的暴政中脫離實現獨立

是大部分東帝汶人共同的期盼

(圖:壹圖網)▼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國際形勢也開始變得對印尼不利。到20世紀80年代末,伴隨着蘇東劇變,全世界都掀起了一股標榜自由民主的浪潮。為了彰顯自己是個“民主的好政府”,蘇哈托政權同意外國記者進入東帝汶,印尼的統治出現了第一條裂縫。


從入侵開始,外界對於東帝汶的真實狀況就所知甚少

針對印尼的抗議也此起彼伏

(圖: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進入東帝汶的外國記者不僅採訪反抗勢力領導人,更是得以將印尼軍隊的暴行公之於眾。比如1991年11月12日,印尼軍隊鎮壓聖塔克魯斯公墓集會的東帝汶民眾,其殘暴行徑就通過外國記者的錄像展現給了世界民眾。雖然事後印尼宣稱是官兵的個人行為,但依然受到了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


美國政府支持印尼在東帝汶的暴行

被美國記者拍攝並展示給了全世界

(圖:Journeyman Pictures/Youtube)▼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受制於輿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削減了部分對印尼援助,葡萄牙更趁機重新掀起了對印尼的批評。1996年,東帝汶海外抵抗運動領導人奧爾塔和主教貝隆成為當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國際輿論已經到了對印尼十分不利的地步。


聖克魯斯大屠殺的“重演”

(圖:Mark Rhomberg/ETAN)▼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不過,此時印尼經濟發展勢頭比較好,蘇哈托政權也十分穩固,國際輿論的變化還無法對其形成實際壓力,東帝汶的獨立尚需等待時機。


走向獨立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席捲東南亞各國,印尼經濟大受打擊,一度由中等收入國家跌至貧困國家。統治印尼30年之久的蘇哈托更則被迫辭職,副總統哈比比繼位成為新任總統。


對於新上任的哈比比來說,爭取國際援助,穩定經濟形勢是當務之急,這就給了他國施壓的機會。歐盟國家根據之前形成的“共同立場”對印尼施壓,澳大利亞也出於擴大自身影響力的考慮轉而支持東帝汶獨立。


“澳大利亞舉行的東帝汶獨立示威活動”

唯一承認印尼吞併東帝汶的澳方也轉變態度了

(圖:Chris Johnson /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東帝汶抵抗組織很快就發現了這一機會,為更好利用國際形勢,他們將主要力量用於非暴力抵抗,以此獲得更有利的輿論支持。在海外的革陣領導人也在國際上奔走呼告,進一步向印尼施壓。


內憂外患之下,哈比比政府決定於1999年8月8日開展公投,由東帝汶人民決定其在印尼內自治或直接獨立。可是作為被軍隊推上來的總統,哈比比控制不了手下的那些大頭兵。不滿政府軟弱的軍方對公投特別抵觸,不斷製造騷亂,致使公投延遲到8月底才得以舉行。


國際社會對東帝汶公投提供了有力支持

前殖民主葡萄牙更是和印尼當局多次商榷

(圖:Anna Voss / 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但東帝汶人民沒有被暴行所嚇倒,78.5%的東帝汶人毅然選擇獨立,按照此前過半數同意即可獨立的約定,印尼必須允許東帝汶獨立。


幾百年了,終於有了獨立的機會

(圖:Anna Voss / 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失敗的印尼軍方依然不死心,繼續通過支持一小撮親印尼人士在東帝汶境內製造騷亂。由印尼軍方支持的“民兵”設置路障、焚燒房屋、對支持獨立的民眾開槍報復。整個東帝汶幾乎陷入無政府狀態,經濟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據統計,當年東帝汶GDP下降了25%-30%。


這期間在印尼的縱容和默許下

對東帝汶人傷害最深的是這些親印尼民兵

(圖: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如果人們拒絕自治,東帝汶就有可能流血”

是印尼方面對公投的態度

(圖:Anna Voss / 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東帝汶的混亂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葡萄牙和澳大利亞直接譴責印尼,同時要求組建維和部隊予以介入。為了爭取美國的支持,葡萄牙以撤出其駐科索沃維和部隊相威脅。澳大利亞則從美澳同盟的角度勸說美國對印尼施壓。


東帝汶國際部隊的到來穩定了東帝汶的局面

西方國家此時的態度也斷了印尼捲土重來的念頭

(圖: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經過考慮,美國最終以終止經濟和軍事援助的方式向印尼施壓。印尼政府對此毫無還手之力,哈比比也想趁機削弱軍方勢力,於是便同意了聯合國的介入。公投之後一個月,聯合國維和部隊進入東帝汶。同年10月,過渡行政局成立,隨即全面接管對東帝汶,印尼的統治至此為止。


聯合國罕見的直接管理區域性領土

過渡行政局的存在確實是東帝汶獨立且穩定的基礎

(圖: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但聯合國託管依然不是獨立,而且聯合國派來的官員不了解當地風俗習慣,一些不適當的行為更是引起了當地人的不滿。針對東帝汶人民早日獨立的要求,聯合國便決定於2001年展開大選,成立新政府。


2002年5月20日,在經歷了長達400年殖民和軍事統治之後,東帝汶人民終於迎來了國家獨立的新時代。


東帝汶獨立運動領導人古斯芒成功當選第一任總統

(圖:Anna Voss / 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縱觀東帝汶獨立的整個過程,可以發現大國的態度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最初因為美國的默許,印尼得以佔領東帝汶。但隨着國際形勢的變化,再加上媒體和非政府組織對印尼暴行的曝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這一事件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最終促成了東帝汶的獨立。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圖:Anna Voss / Wiki)▼

印尼為什麼想吞併東帝汶?|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1. 被塑造的小角色 ———東帝汶走向民族國家的進程 王文奇

2. 哈比比時期印尼政府改變對東帝汶政策原因解析 王文奇

3. 1976 年以來東帝汶的非常規死亡人口與難民 吳夢珊, 李一平

4. 卡特政府對印尼政策的轉變 ——以印尼佔領東帝汶為中心 徐聰聰

5. 第一次東帝汶危機與澳大利亞的應對( 1974— 1976) 馬吟風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Anna Voss / Wiki


END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亂之中,這些男子如何化危為機,成就非凡人生? - 天天要聞

國亂之中,這些男子如何化危為機,成就非凡人生?

金朝和蒙古帝國的和親政策引言在東方大國曆ShiShang,金朝是一個非常TeShu的朝代,它的建立和覆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而在金朝的興起和衰亡過程中,和親政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當時ZhengQuan對外交戰略的一種具體體現。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 天天要聞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檔,一份檔案就是一份歷史記憶。今年6月9日是第17個“國際檔案日”,6月5日下午,“築夢現代化 奮鬥蘭台人”2024年嘉定區“國際檔案日”暨檔案地方志文化宣傳月主題活動在嘉定區檔案館新館舉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進檔案館,開啟一場奇妙的檔案文化體驗之旅。“活”檔案,講“活”歷史“周總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 天天要聞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比利時首相辭職,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議會,德國總理肖爾茨更是創下記錄的慘敗,如今整個歐洲都在右轉。 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會在今年投下關鍵一票,這也必將決定未來數年的世....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園對公眾開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園在來今雨軒舉辦深度人文對話活動“到公園去——從1914年到2024年”。國內著名文化學者、園林專家、京味作家和公園管理者就北京公園早期的功能與地位、北京公園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來今雨軒講堂於當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壇廟轉向市民公園 中山公園開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