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歷史短暫的雪商亳、商亳鹿柘、鹿亳太、渦亳、雪渦縣五區

2022年07月01日03:29:11 歷史 1592

人類的具體歷史,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所有人的歷史,也必然是人類的一切希望、鬥爭和受難的歷史。

推翻滿清建立共和

1911年11月初辛亥革命時期,全省除亳州一隅,均光復。

民國元年(1912年)4月亳州收復,改:亳縣,直屬省管。

民國三年(1914年)5月,安徽省置安慶蕪湖、淮泗三道,亳縣屬於淮泗道。

亳州歷史短暫的雪商亳、商亳鹿柘、鹿亳太、渦亳、雪渦縣五區 - 天天要聞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8月後推行《行政督察專署暫行條例》,全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亳縣屬於第七區(治阜陽)。

抗日戰爭時期,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為了適應形勢需要,蒙城從第六區(治泗縣)劃歸第七區(治阜陽)。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日軍陷亳。國民黨亳縣政府遷駐城南古城,亳縣、渦陽大部地區被劃為徐州維持會管轄。

亳州歷史短暫的雪商亳、商亳鹿柘、鹿亳太、渦亳、雪渦縣五區 - 天天要聞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汪偽南京政府成立,亳縣、渦陽屬於偽蘇北行政行政專員公署管轄。4月,亳縣東部觀堂、劉集一帶出現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府——渦北辦事處(後改為亳縣抗日民主政府)。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月,汪偽政府置蘇淮特區,亳縣、渦陽屬之。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2月,汪偽政府將:“蘇淮特區”改為:“淮海省”,亳縣、渦陽改屬淮海省管轄。渦陽屬於淮海省三專區,亳縣屬於偽河南省豫東道。這時,亳縣出現國民黨亳縣政權(在古城)、日偽政權(在城區)、共產黨政權(在邊區)同時存在的局面。

1944年11月至1949年3月期間,上級黨委根據對敵鬥爭形勢的需要,跨越亳縣(現譙城區)縣境,先後建立雪商亳、商亳鹿柘、鹿亳太、渦亳、雪渦縣等5個邊區縣,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在艱難困苦、敵強我弱的條件下,浴血奮戰,逐步發展壯大,最終解放亳縣全境的光輝歷程。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黨亳縣政權遷回城區,安徽省行政區恢復抗戰前的10區制,亳縣屬於第三區(治阜陽)。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亳縣大部分地區被解放,國民黨亳縣政權只能控制縣城和近郊。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2月,亳縣全境解放,8月亳州市在城關成立。

1949年3月根據中央指示,行政區劃歸原建制,原5個邊區縣亳縣部分與亳州市合併成立亳縣人民政府,隸屬於皖北行政公署的阜陽專區

1949年10月,亳縣民主政府改稱為亳縣人民政府。

你想和平,就要準備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處於豫皖蘇三省交界處的亳縣(即今天的亳州市區)成為人民解放軍和國民黨軍競相奪取的戰略要地。由於共產黨力量相對薄弱,面對佔據城中的國民黨守軍,只能採取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的作戰方針,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力求在運動戰中殲滅敵人。因此,在亳州地區形成了我來敵往、敵來我往的“拉鋸戰”的戰略態勢。

“第一次解放,戰鬥最為激烈。”據亳州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時明金介紹,1947年2月1日,為了擴大解放區,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攻打亳州城。在解決了外圍敵人後,向龜縮在城內的敵人發起進攻。當時駐守在縣城內的國民黨軍、聯防自衛團、保安團及其他反動武裝近2000人,分守亳縣城區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指揮所設在北關老磚街路南;這是因為東西南北四關中,北關是亳州城的北大門,街道縱橫,溝壕環繞,易守難攻,是敵人設防的重點。只不過,我軍在一陣勇猛衝殺下很快佔領了北關。隨後,東、西、南三關也相繼被攻破。

而正當人民解放軍緊張攻城之際,國民黨增援部隊突破豫皖蘇軍區獨立旅的阻擊防線,沿亳商公路於2月2日15時到達城西北康王莊附近,形勢十分危急。我軍決定加強攻勢。北門攻城部隊在猛烈的炮火配合下,摧毀了城防工事,攻入城內;東門攻城部隊用山炮打翻了敵人城樓工事和碉堡,又炸毀城門底下的地堡和鐵絲網,迅速攻入城內。18時左右,人民解放軍發起總攻。

“北門攻城部隊繼續向前推進,卻在白布大街遭到國民黨部隊火力封鎖,進攻受阻。攻城部隊就在白布大街東西兩側打通一座座民房牆壁,開闢一條新的進攻線路,並在附近高房頂上架上機槍壓制敵人火力,掩護部隊攻擊。敵軍見狀,在加強火力射擊的同時,將附近的民房放火點燃,妄圖阻止進攻。入城部隊冒着敵人的槍林彈雨,快速前進,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巷戰斷斷續續進行了三天,不可謂不慘烈。”隨着時明金的講述,我們眼前彷彿出現了敵我雙方激烈廝殺的戰鬥場景。

雖然救援心切的國民黨軍在數架飛機掩護下,多次瘋狂反撲,但均被我軍擊退。戰鬥於2月5日中午結束,亳縣城獲得首次解放。


抓住時機兩次攻克


一周後的1947年2月13日,國民黨主力自蚌埠西犯,國民黨亳縣政府及其武裝竄返亳州城。“那時候,駐守亳州的人民解放軍力量薄弱,只能選擇撤退。”時明金說。

同年6、7月間,當劉鄧大軍在魯西南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之後,正在“圍剿”我豫皖蘇軍區部隊的國民黨正規軍大部北調。不少縣城僅駐有省、縣保安團隊和土頑武裝。抓住這一時機,豫皖蘇軍區獨立旅冒着盛夏酷暑連續作戰,在7月8日解放鹿邑縣城後迅速向亳州挺進。

“這次解放的過程有點意思。”時明金告訴我們,當部隊快要接近亳州城時,獨立旅派人進城偵察。偵察員們換了便衣進城,抓了三個國民黨鎮公所人員,了解到城裡僅有國民黨地方保安團七八百人。7月9日,獨立旅到達亳州城外實施攻城,幾乎不費什麼功夫就攻下了。原來,守敵在解放軍攻城時已向城外逃竄。人民解放軍隨之入城,亳州第二次被攻克。

根據戰略部署,部隊在亳州城滯留了一晚,第二天又轉向西攻打太康。國民黨軍隊再次進城,這才有了隨後的“三打”亳州城。只不過在時明金看來,第三次攻克亳州特別簡單,“可以說是,行軍路過順手就把亳州解放了。”原來,劉鄧大軍在取得魯西南戰役勝利之後,接着向西南的大別山區實行無後方的千里躍進,於1947年8月中旬途經亳州城。當第三縱隊第九旅進抵亳州時,以曹朴山為縣長的國民黨守城軍、政人員早已望風而逃,亳州第三次解放。第二天,部隊繼續南進。不久,亳州城再次遭國民黨軍佔領。

喬裝打扮智取亳州

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之後,陳毅,粟裕親率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8個縱隊兵分5路,於1947年9月26日南下豫皖蘇地區。按照戰略部署,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第十六師承擔攻克亳州、項城的任務。“為了全殲敵人,這次我軍在戰術上採取了疾進奔襲、窮追猛打、迂迴包抄、化裝智取等多種方法。其中化裝智取立了大功。”時明金為我們詳細講述了當時的戰術實施情況。

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第十六師於9月28日早晨進抵亳縣縣城後發現,城內有國民黨保安團和地方武裝1000多人,由國民黨亳縣縣長姚篤民帶領。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即由參謀長顏復帶領一個加強營和師偵察連,化裝成國民黨整編第十一師的部隊,穿過城北的小寨和渦河,進抵北關。當部隊經北關進城時,國民黨守城崗哨查問,顏復答覆是國民黨整編第十一師的,同時問清楚縣政府和保安團的住址。進城後,隨即安排部隊分頭向縣政府和保安團駐地進發。

但就在這時,“險情”發生。由於我軍過早地繳下北關大柵欄門和新橋口等處國民黨崗哨的槍支,一守城崗哨突然開槍報警。我軍當場擊斃哨兵,可槍聲暴露了我軍的行蹤。城裡的敵人恍然大悟,急令各中隊分頭堵擊。但為時已晚,我軍已從北門進到城裡。其中的四十七團因繞路較遠,又有渦河攔阻,來遲了一步,正好碰上國民黨一個中隊在渦河大木橋堵擊。敵中隊不堪一擊,被我軍殲滅。縣長姚篤民見性命難保,急帶殘兵敗將從西門、南門逃跑。亳州獲得第四次解放。

殲滅敵軍終獲勝利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當時中央實施“三軍配合,經略中原”、在運動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戰略部署,亳州在幾次解放後又都被國民黨軍佔領。

時間到了1947年11月,在陳粟大軍進入豫皖蘇地區進行掃蕩戰中,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奉命從津浦鐵路邊揮師西向,途中解放數城。11月6日,當部隊進抵亳縣縣城時,守城的國民黨軍隊聞訊逃竄。人民解放軍不戰而勝,亳縣獲得第五次解放。

“第五次解放後不久,亳縣很快就迎來了最後的勝利。”時明金說。劉鄧大軍1947年南下挺進大別山時,其所轄的第十一縱隊留在了北方,暫由華東野戰軍統一指揮,以牽制敵人兵力。1948年2月,第十一縱隊奉命南下豫皖蘇地區,給大別山區的劉鄧大軍運送戰略物資、銀元和幹部,同時牽制敵人兵力。這其中就有攻打解放亳縣城的任務。

2月20日,第十一縱隊第三十一旅進駐距離亳縣城30多公里的白廟集,當晚奔襲亳縣縣城。當時,城內駐有國民黨地方保安團和自衛隊七八百人,加上縣區聯防隊也不過千餘人。部隊在下半夜進抵亳縣後,很快佔領了渦北小寨,接着發起攻城戰鬥。“戰鬥在2月21日清晨4時左右開始,各團很快佔領四關,攻勢猛烈。”時明金說,解放軍先用迫擊炮炸毀城門樓上的火力點,然後用火力壓住敵人,突破城牆,攻入城內。解放軍攻進城後,敵人不戰自亂,企圖打開城門逃走,卻被解放軍全部殲滅。亳州最終獲得了解放。

自1947年2月1日至1948年2月21日,一年之內,為解放亳州,我軍與國民黨部隊進行了六次“拉鋸戰”,其間不乏驚心動魄、險象環生的故事,但最終徹底解放亳州。不過,在時明金看來,解放戰爭時期,亳州境內所有縣都經歷了數次解放的過程,這是亳州解放歷史上的一個顯著特點。“例如,渦陽在1945年9月至1948年5月被解放五次,蒙城在1947年至1948年6月被解放三次……”亳州各縣相繼解放後,亳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踏上了新的歷史征程。

淮海戰役結束後,豫東、皖北地區全部解放,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在全國解放區行政管轄省縣原邊歸界的指示》,1949年3月,跨越亳縣境內的五亳邊區縣和亳州市撤銷,歸還原建制, 亳州市與各邊區縣原來屬於亳縣的部分進行合併, 組建中共亳縣縣委和亳縣民主政府。五亳邊區縣和當時的亳州市勝利地完成了歷史使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四川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其人口歷史經歷了很多變遷,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變遷事件:1. 史前時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區活動,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遺址等。2. 古代:自秦漢之後,隨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澇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人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 天天要聞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在北宋的揚州府有一個叫謝洪的小地主,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在鄉下的縣城裡也算是一個小土豪。謝洪有一個族兄叫謝海,二人關係不錯。謝海有一個情人賈氏,而且還是有夫之婦,二人暗中勾搭成奸,這個婦人長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讓謝海十分迷戀,謝海常常在謝洪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 天天要聞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一樁晚清科場案揭示的清代科舉FuBai現象前言科舉制度是東方大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一種選拔制度,延續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舉制度更是嚴格而龐大,也是東方大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在這個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後,卻隱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