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史故事】貪贓枉法 善意偽證 “以理殺人”與竇娥冤

2022年06月30日09:46:09 歷史 1726

郝鐵川

  《竇娥冤》(全名是《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雜劇代表作,講述了一位書生竇天章為還蔡婆婆借他的高利貸銀子,不得已將7歲的女兒端雲賣給蔡婆婆做童養媳,改叫竇娥。17歲的時候,蔡婆婆給兒子辦了婚事。不料兩年後,竇娥的丈夫生病死了。蔡婆婆去向賽盧醫討債,卻險些被其害死,幸得張驢兒父子相救。張驢兒提出要蔡婆婆嫁給其父,同時將竇娥許配給他。蔡婆婆和竇娥始終未同意。張驢兒就將毒藥下在羊肚湯中要毒死蔡婆婆,結果卻誤毒死了自己的父親。但張驢兒反咬一口,誣告竇娥毒死了其父,楚州太守桃杌對竇娥刑訊逼供,還威逼竇娥若不招供,就要對其婆婆動刑,竇娥為了使婆婆免受其苦,就承認自己毒死了公公,結果被處斬刑。竇娥臨刑前發下“血染白綾、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願,結果感天動地,一一實現。竇天章最後科場中第榮任高官,回到楚州睡覺時竇娥託夢於他,訴說自己的冤情。最終竇天章為竇娥平反昭雪。

【法史故事】貪贓枉法 善意偽證 “以理殺人”與竇娥冤 - 天天要聞

  歷朝歷代都有冤案,竇娥之冤的最大特點,在於竇娥是一個恪守封建禮教的烈女,卻被封建禮教的法律機器所軋死。竇娥一生都恪守“未嫁從父、既嫁從夫”的“三從四德”原則。竇天章從小就教育女兒:“三從者: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者:事公姑,敬夫主,和妯娌,睦街坊。”雖然只養了女兒7年,但是竇天章“三從四德”的教育卻深深紮根在端雲的心裡。丈夫因病早死,她只怪自己命不好,“前世里燒香不到頭,今也波生招禍尤”。雖然這時她才20歲,但決心餘生只做孝順婆婆、為丈夫守節兩件事。所以婆婆生病了,想吃羊肚湯,竇娥立刻去做,並且誠心祈禱“但願娘親早痊濟”。其後竇娥被張驢兒誣陷在湯里下藥,遭遇官司,經受了“千般打拷,萬種凌逼”“肉都飛,血淋漓”,但她依然堅稱清白。可當太守要打婆婆時,儘管她婆婆從來沒有在公堂上為她喊過一句冤,她還是挺身阻擋,心甘情願地認了死罪。在她看來,如果婆婆受不了大刑死了,自己卻活着,這是最大的不孝。臨刑前,竇娥怕婆婆看見自己赴法場會傷心,還特意囑咐劊子手從后街走,不要從前街走。婆婆來送行,她還一個勁兒地安慰婆婆別因為傷心過度而傷了身子。即使在死後,竇娥還擔心婆婆無人照顧。在平反昭雪後,她在冥冥中還將婆婆託付給父親:“俺婆婆年紀高大,無人侍養,你可收恤家中,替孩兒盡養生送死之禮,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

  竇娥守孝做得好,守節做得更好。當婆婆想以身相許張驢兒老爹,同時還讓竇娥也嫁給張驢兒時,竇娥苦苦勸阻婆婆,先從家庭條件說起:一女不事二夫,公公雖然死得早,可他給你留下了家產,讓你後半生不缺衣少吃,你現在這麼做對得起他嗎?對於不嫁張驢兒,竇娥從貞節觀反覆強調這事死也做不得:“好馬不鞴雙鞍,烈女不更二夫。”可以說,她不惜以死來捍衛禮教。

  對於自己蒙受的不白之冤,竇娥質疑過她原來相信過的王法、鬼神和天理,但質疑歸質疑,最後她還是寄希望於天地鬼神來為自己平反昭雪:讓血染白綾而不沾地、六月天降大雪、楚州大旱三年。竇娥激憤地說:若沒這些災異徵兆降臨於世,警示人們,湛湛青天是不會到來的。

  竇娥如此忠誠於禮教,為何還被禮教最終吃掉呢?冤案是怎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楚州太守桃杌貪贓枉法:第一,桃杌直言不諱地說“我做官人勝別人,告狀來的要金銀”。第二,刑訊逼供。先是喝令對竇娥“選大棍子打着”,竇娥絕不屈服,桃杌就下令拷打竇娥的婆婆,竇娥出於孝道只好說:“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願我招了罷,是我葯死公公來。”第三,桃杌沒有依照法律規定,將竇娥案呈報上級職權部門複核。《元史·刑法志》記載:“及中原略定,州縣長吏。生殺任性,甚至沒人妻女。耶律楚材奏請:‘囚當大劈必待報。違者論死。’從之。”但桃杌審結此案的第二天就將竇娥綁赴刑場處以死刑。這是嚴重違反關於死刑複核程序的。如果他能按照法律程序,逐級上報複核,此時竇娥的父親竇天章正在朝廷擔任刑案審查方面的要職,或許能被發現糾正。

  竇娥冤案除了楚州太守桃杌貪贓枉法、刑訊逼供、違反程序等原因之外,竇娥本人亦有一定責任,這一點歷來的研究者尚未言及。即:當桃杌看到竇娥屈打不成,決定要對蔡婆婆用刑時,竇娥為了不使婆婆受刑,就主動承認自己是兇手。這在法律上是作偽證,我們可以說,她是善意地作偽證。善意就表現在她主觀上是不想讓年邁的婆婆去受刑。

  所以,竇娥冤的悲劇價值就在於:她竭力維護、踐行的孝道,恰巧是導致她冤死的原因;她作偽證是她冤死的原因之一;同時她作偽證的動機又是要踐行禮教法律。清朝思想家戴震說過:“酷吏以法殺人,後儒以理殺人。浸浸乎舍法而論理,死矣,更無可救矣。”(《戴東原集·與某書》)“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死於理,其誰憐之”(《孟子字義疏證·理》)。竇娥一死於貪官污吏,二死於自己作偽證,三死於封建禮教。嗚呼悲哉,竇娥之冤!

文章來源:智慧普法平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