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是熱血青年:1910年,刺殺行動失敗為何能全身而退

2022年06月28日13:44:41 歷史 1123

汪精衛,中國歷史上頭號大漢奸,連蔣介石都對他恨之入骨:“投敵賣國,人人得而誅之!”

可就是這樣一個大漢奸,在他年輕的時候曾干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使其從無名小卒,一躍成為當時的風雲人物。那就是刺殺大清攝政王,宣統皇帝的父親——載灃

也曾是熱血青年:1910年,刺殺行動失敗為何能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年輕時的汪精衛

1910年,已經加入孫中山同盟會的汪精衛來到北京,他決定要為革命干件大事,那就是刺殺清朝的高官,既為震懾清朝政府,也為喚醒國人的反抗意識。

於是,他跟黃復生、喻培倫兩個革命同志組成了“鐵血暗殺團”。為了掩人耳目,他們還開了一家照相館作為秘密據點。團隊中的喻培倫是個科學天才,對炸藥的調配都由他負責。為了製作重磅炸彈,他們還找了鐵匠鋪,做了一個直徑一尺多的大鐵罐,就像是一個鐵西瓜,裡面至少可以塞下三四十斤的炸藥。萬事俱備,接下來就是選定目標下手了。

一開始,他們選擇的目標是清朝的海軍大臣——載洵。原定行動當天載洵會在火車站下車,於是暗殺小分隊早早就在車站守候。到了晚上,好不容易等到了載洵的火車。可一到站台,他們傻眼了,接車的官員實在太多了。如果亂炸一通,“主角”能不能炸死不說,無辜百姓肯定是死傷無數。就這樣,第一次行動無奈取消,哥幾個只能抱着“鐵西瓜”悻悻而歸。

也曾是熱血青年:1910年,刺殺行動失敗為何能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清朝海軍大臣載洵

第一次行動失敗後,暗殺小隊決定更換目標,換成首席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作為清王朝最後一個鐵帽子王,如果能暗殺掉,那也是相當轟動的。可官有多大,防衛就有多嚴密。汪精衛們偵查多日,發現奕劻身邊守衛森嚴,平時出入的道路也都是鬧市大街,不易埋伏,而且也容易誤傷百姓,因此只能再一次作罷。

也曾是熱血青年:1910年,刺殺行動失敗為何能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

連續兩個目標都沒能下手,汪精衛們不免有些失落。但革命的鬥志豈能說沒就沒了,最後大夥一合計,一不做二不休,要干就干票大的,選擇最大的干,誰呢?皇帝肯定不行,那會還是個孩子,而且在紫禁城內也不出來。那就暗殺宣統皇帝他爹,攝政王——載灃!

首先還是偵查清楚載灃每天的外出路線。經過多日跟蹤,終於摸清了載灃每天的必經路線。除去人多熱鬧的地方,他們發現載灃必經之路上有一座甘水橋,離王府很近,周圍也沒什麼人家,環境可以說很是僻靜。只是甘水這個名字,北京人一聽就知道,甘水就是臭水,當時橋下是一條蚊蠅滿地,污水橫流的臭水溝。

也曾是熱血青年:1910年,刺殺行動失敗為何能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灃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死都不怕,這點困難算得了什麼呢。當天夜裡,黃復生、喻培倫就來到橋底下埋設炸彈。這剛一鏟子挖下去,好傢夥,黑乎乎,臭烘烘的,全是污穢之物。但兩人顧不了那麼多,滿腦子想的都是炸死載灃,所以忍受着熏天的惡臭,一會就埋好了炸彈。可是一接上電線才知道,電線長度不夠。哥幾個還是沒經驗啊,畢竟是第一次搞暗殺嘛。沒辦法,為了不暴露,只能挖出炸彈,又一次把這個鐵西瓜抬回家。

有了前一晚的經驗,第二天晚上,月黑風高,暗殺小隊再一次來到橋下,駕輕就熟地挖好坑,埋好炸彈......可好巧不巧,有個車夫剛好從附近經過,看見甘水橋下,三更半夜的還有人影在晃動,於是摸上去查看,發現了汪精衛們的“好事”,於是直接報了警。警察來了嚇了一大跳,這麼大個的炸彈都沒見過,自然也處理不了。後來還專門請了日本的炸彈專家來排彈。專家見了這個鐵西瓜都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無論是調配的炸藥,還是內部的機關,可以說是世界級水準。為了測試炸藥的威力,只取出一小部分,結果就炸出了數米深的大坑。如果全部引爆,別說橋和橋上的人了,方圓百米都會被炸得寸草不生。

得知這個消息,載灃在慶幸自己大難不死的同時,也對革命黨人的“歹毒”恨之入骨。於是下了死命令,掘地三尺也要挖出真兇!

事情敗露,汪精衛們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了幾日,最終下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重回“犯罪現場”看看情況,說不定還有行刺的機會。可就是這樣一個決定,卻犯下了無法彌補的大錯。當日,眾人分別來到甘水橋附近,黃復生可能是過於緊張,在現場觀察時表現出了不安的神色。隨即被守候在附近的便衣警察發現,於是順藤摸瓜找到照相館,並將汪精衛等人全部逮捕入獄。

汪精衛在獄中作了著名的“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一詩。可以說,這個事件成為了汪精衛的成名之作,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時刻,也為他積攢了極高的政治聲望。那時候的汪精衛是真的心向革命,也是視死如歸的。從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那種豪邁的,從容的氣魄。只可惜後來成了大漢奸,那都是後話了。

也曾是熱血青年:1910年,刺殺行動失敗為何能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肅親王善耆

這種鐵血之情,也深深打動了主審官肅親王善耆。在晚清政府中,善耆素向來以開明著稱,他深知這個國家的頑疾需要熱血去改革,也理解革命黨人的理想。作為聰明人,他更明白凡事要給自己留一線,清廷已經搖搖欲墜,誰知道未來會怎麼樣,於是他把皮球踢還給了載灃。

載灃也知道,革命之勢已成燎原,革命黨人現在遍布天下,抓不完也殺不完。如果貿然處死汪精衛,也許會激起更大的民怨。到時候說不定每天都有人朝自己扔炸彈。思前想後,載灃也只能順勢給自己下台階,無奈地說:“他不是不怕死嗎,那就偏不讓他死,但活罪不可赦,永遠監禁,以儆效尤吧!”

最終,汪精衛等人被判了終身監禁

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發,大清政府為了挽回民心,以宣統皇帝的名義下罪己詔,同時宣布大赦革命黨人,汪精衛獲釋。

也曾是熱血青年:1910年,刺殺行動失敗為何能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辛亥革命第一槍——武昌起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結果是車裂而亡,商鞅為什麼非死不可? - 天天要聞

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結果是車裂而亡,商鞅為什麼非死不可?

公元前361年,對於商鞅和秦孝公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年。秦孝公和商鞅3月,21歲的秦孝公繼位了。他接手的是一個國力嚴重削弱,戰略空間被極度壓縮的秦國。山東六強已經成型,河西之地完全淪落於魏國之手,魏軍的利刃就懸掛在秦國的首都櫟陽門口。6月,走投無路的商鞅逃奔入秦。
民間故事(雪屍奇案)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雪屍奇案)

明朝萬曆年間,秦嶺腳下有個叫沙河的小鎮,鎮子山清水秀,寧靜祥和。冬日裡一場大雪後,鎮子潔白無瑕,彷彿被一層薄薄的白紗覆蓋。房屋、街道、樹木都披上了白色的外衣,宛如一幅純凈的水墨畫。“啊!”一聲凄厲的慘叫,打破了這冬日早晨的寧靜。
誤會清朝了?閉關鎖國的始作俑者是朱元璋,片板不許入海另有隱情 - 天天要聞

誤會清朝了?閉關鎖國的始作俑者是朱元璋,片板不許入海另有隱情

一提到閉關鎖國,很多人就想到清朝。因為或許正是清朝的閉關鎖國,才使得中國在近代,逐步落後於西方,從而與西方列強簽訂了各種喪城失地的不平等條約。那麼問題來了,清朝真的是一個閉關鎖國的王朝嗎?中國閉關鎖國的政策,究竟是從什麼時代開始的呢?我們可以簡單了解一下。清朝閉關鎖國了嗎?並沒有清朝在絕大多數時期,...
三句古訓告訴你,親戚為什麼會斷交 - 天天要聞

三句古訓告訴你,親戚為什麼會斷交

從你出生開始,血脈就決定了親戚關係。不知從哪一天開始,你發現親戚交往越來越現實,並且主動疏遠了親戚。當下,你還會發現“斷親潮”。很多人把斷親,歸結於背井離鄉的生活,因為大家都不在老家生活了,距離遠了,因此感情就淡漠了。
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探秘“中國古代第一豪車” - 天天要聞

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探秘“中國古代第一豪車”

2000多年前的“中國古代第一豪車”長什麼樣?在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以“車轔馬蕭 西戎絕唱”為主題的馬家塬車輿博物館,是目前中國僅有的以戰國西戎車輿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的馬家塬遺址,是目前中國已知等級最高的一處戰國晚期西戎貴族墓地。位於中原農耕區和草原游牧區交匯地帶...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 天天要聞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提起韓信,大家都會想到王者峽谷之中,那個最靚的仔,全圖沒有他過不去的坎,簡直就是偷塔必備。但是你知道嗎?在歷史中,韓信可是相當厲害的軍事家,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兵法謀略了得,常常以少勝多,被稱為“兵仙”“戰神”級的人物。
“5·18國際博物館日”長沙主會場活動在長沙博物館啟動 - 天天要聞

“5·18國際博物館日”長沙主會場活動在長沙博物館啟動

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5月17日,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長沙主會場系列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長沙博物館舉行。本次活動由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長沙博物館承辦,湘江新區宣傳工作部、各區縣(市)文旅(廣)體局協辦。湖南省文物局黨總支委員、綜合規劃財務處處長彭士奇...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舉辦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暨社科普及主題周系列活動 - 天天要聞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舉辦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暨社科普及主題周系列活動

5月17日,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圍繞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結合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開啟主題文化宣傳活動。上午9點15分,原創研學思政課《“此致·近你”——“愛”的家書》(父母篇)在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多功能廳首次開講。炭子沖小學的近百名學生成為了這一課程的首批宣講對象。該課程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