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湖南一農婦帶着20兩黃金,來到縣政府門口:我要交黨費

2022年06月28日03:56:03 歷史 1930

1949年7月的某一天,一位衣着破爛、面黃肌瘦的農婦,來到湖南省平江縣政府大院。

1949年,湖南一農婦帶着20兩黃金,來到縣政府門口:我要交黨費 - 天天要聞

農婦稱自己是來找縣委書記的,政府大院的警衛問農婦找書記幹嘛。農婦拍了拍裝着東西的包裹,自豪地講:“我來交黨費!”

警衛撓撓頭,不解地問:“交個黨費,怎麼還得找縣委書記?大姐,你是不是找錯了?走,我領你去真正交黨費的地方。”

農婦倔強地搖了搖頭,堅定地說:“不,這黨費必須經縣委書記的手,不然我不放心。小同志,你去報告一聲,絕對不會讓你挨罵。”

見“大姐”如此堅決,警衛苦着個臉,壯着膽子,找到縣委書記齊壽良,報告這件事。齊壽良想了想,就讓警衛將人帶過來。

農婦來到縣委書記辦公室後,還沒開口說話,就從嚴嚴實實的包裹里,掏出20兩金條。

當時的平江縣委書記齊壽良看到這一幕,有些愣住,直到農婦說出一個名字,講了一個故事,他才反應過來,不由肅然起敬。

1949年,湖南一農婦帶着20兩黃金,來到縣政府門口:我要交黨費 - 天天要聞

這名農婦叫朱引梅,她的丈夫名叫塗正坤。

這個故事,得從1939年6月,震驚全國的“平江慘案”說起。

塗正坤是1897年生人,湖南平江本地人,1925年5月加入的中國共產黨。1927年9月,毛主席在湘贛邊界領導的秋收起義,塗正坤也是參加了的,還是作為骨幹。

因指揮沒有完全統一、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秋收起義失利。塗正坤帶着一部分平江的農暴隊員,轉移進平江東部的連雲山一帶,打起了游擊戰;因此,塗正坤沒有隨毛主席一起,去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

在連雲山打游擊戰時,為了鼓舞士氣,讀了4年私塾的塗正坤,寫下一首朗朗上口、當地流傳甚廣的民謠:梭鏢亮亮光,擒賊先擒王,打倒蔣介石,活捉許克祥

1928年2月,塗正坤被任命為中共平江第四區區委書記兼游擊隊黨代表,領導着平江一部分地區的革命鬥爭。

因為塗正坤參加革命的事情,被國民黨反動派知曉,所以塗正坤的父親母親先後被殺害,並公之於眾。

這讓塗正坤對階級仇恨的理解,更上一層樓,對國民黨反動派更加厭惡,對中國革命的信念更加堅定了。

1949年,湖南一農婦帶着20兩黃金,來到縣政府門口:我要交黨費 - 天天要聞

1928年7月,塗正坤率領連雲山游擊隊,策應着彭德懷、黃公略等同志領導的平江起義,參與創建紅5軍,進行湘鄂贛根據地的開闢鬥爭。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的主力開始長征,塗正坤與傅秋濤等同志,繼續在湘鄂贛邊區,領導着極其艱苦的游擊鬥爭。這個與中央失去大部分聯絡、缺衣少食、時常被圍剿、白色恐怖籠罩下的游擊鬥爭,一共進行3年之久。

即便是如此艱苦的環境,塗正坤還是發展和保存了近500名黨員幹部、近400名紅軍戰士。他們是革命的種子,他們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1937年2月,經過張學良、楊虎城將軍的西安事變,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行動越來越少,中共中央也再次聯繫到湘贛鄂邊區的這群同志,任命塗正坤為中共湘鄂贛省委書記,兼湘鄂贛人民抗日軍事委員會委員。

七七事變爆發,中共中央派專人到湘鄂贛省委,傳達一些抗日的指示和精神。不久後,塗正坤同當地國民黨當局,進行了談判,建立起湘鄂贛蘇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7年年底,湘鄂贛紅軍游擊隊,正式編入新四軍,由傅秋濤率領,前往江南抗日前線。塗正坤留下,改任湘鄂贛特委書記,兼新四軍平江通訊處主任,繼續堅持在後方鬥爭。

1949年,湖南一農婦帶着20兩黃金,來到縣政府門口:我要交黨費 - 天天要聞

可惜,塗正坤就是犧牲了,犧牲在1939年,犧牲在抗戰戰爭的後方,不是敵後的後方。這是所有中國人都沒有想到的,即使是日寇知悉後也被震驚到了。

不是在1937年,已經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嗎?為什麼塗正坤還是被國民黨殺害了?這算叛國,這算臨陣倒戈嗎?

來到抗日前線,與日偽軍正面作戰的傅秋濤,都是好好的,成為開國上將,活到1981年,塗正坤卻死在1939年,國民黨的屠刀下!這件事,太多太多人接受不了了,太難接受了。

1939年6月12日,國民黨軍隊趁着夜色,偷偷包圍了平江新四軍通訊處,塗正坤、吳淵羅梓銘、曾金聲、吳賀泉、趙綠瑩6名同志被槍殺或活埋。

平江慘案的消息傳出,悲憤不已的毛主席,公開發表一篇題為《必須制裁反動派》的演說稿,其中提到了3次塗正坤。

8月1日,延安舉行萬人追悼大會,悼念慘死在國民黨手上的塗正坤,毛主席、朱德、陳雲、彭德懷等親筆書寫輓聯贈送。

文中有一句話:“我們一定要反對,我們一定要抗議!”可見毛主席為了顧全大局,強忍着怒火,儘可能不說出那些“過激”的話,儘可能地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49年,湖南一農婦帶着20兩黃金,來到縣政府門口:我要交黨費 - 天天要聞

塗正坤犧牲前,莫名感到一股危險,便將黨的經費——一斤四兩黃金,交給妻子朱引梅,囑咐她一定要保管好,若自己出了什麼意外,務必將黃金分毫不差地,交到黨組織的手裡。

慘案發生後,朱引梅和9個月大的兒子,也差點慘遭毒手,幸好好心的房東和鄰居,幫忙打着掩護,這才逃過一劫。

29歲的朱引梅,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殺,背着年幼的孩子塗民濤,過了10年顛沛流離的乞討生活,一直在尋找可靠的黨組織。

那10年時間裡,朱引梅母子北到湖北通城,南至湖南瀏陽,沿着中間那條長長的山脈來回走。

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朱引梅不敢搭棚子,有時能找到山洞,睡裡面;有時找不到,就隨便找個地方躺下,墊着個蓑衣,蓋個斗篷;無論颳風、下雨、下雨,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吃,吃野菜紅薯,不生火;喝,喝山泉雨水溪河。有時塗民濤餓得哇哇叫,朱引梅就下山討點麵條,或是打點零工換食物。

就這樣硬生生挨了10年。這10年,恰好是塗民濤的童年時間,彼時年幼的他,卻全部都記得,還記得清清楚楚。

1949年,湖南一農婦帶着20兩黃金,來到縣政府門口:我要交黨費 - 天天要聞

朱引梅是沒錢嗎?不是,她的棉衣里,藏着能讓她們母子,過上極好生活的黃金。但凡她賣掉一點,隱姓埋名,母子倆絕對能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

可朱引梅是個“死心眼”,她認為這樣做了,就是玷污自己的黨性,就是背棄對丈夫的承諾,就是將丈夫的清白抹黑了!所以,她一定要把丈夫留下的黨費,完完整整、一分不少地交還給黨組織!

1949年7月,平江解放的喜訊傳到山中,朱引梅高高興興地帶著兒子塗民濤走出大山。

獨自來到平江縣委大院,將20兩黃金(當時1市斤為16兩),交到平江縣委書記齊壽良的手上。朱引梅多年的心愿,終於了結了,可以過上普通人的安穩生活了。

1949年,湖南一農婦帶着20兩黃金,來到縣政府門口:我要交黨費 - 天天要聞

塗正坤犧牲時,才42年,多麼年富力強的年紀啊。若是不被背後捅刀子,他也很有可能獲得上將軍銜,妻子、兒子也不會受那麼多苦了。

塗正坤、朱引梅夫婦,如此一心為公,實在太讓人欽佩了。試問世間,有幾人能做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 天天要聞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來源:石阡黨建、政事兒貴州銅仁市“石阡黨建”微信公眾號7月6日消息,近日,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走訪看望慰問部分老幹部。上述信息顯示,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史麒麟,已兼任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學歷,法學碩...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着廣東話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着廣東話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們說,那些太平軍最後去了南美,聽起來像傳說,但人還在,說粵語,過春節,幾十萬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牆塌得連塊整磚都找不到。湘軍圍了三年,餓得城裡人啃樹皮,喝髒水,死人都沒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阿塞拜疆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 天天要聞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阿塞拜疆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直接擺到了檯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內的阿塞拜疆人,甚至還造成了2人喪生的結果。俄方面表示,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國國籍,且涉嫌謀殺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則表示,這是俄在針對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為他們有被打過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開始抓境內的俄羅斯人,同樣給他...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 天天要聞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國民黨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舉辦首場反罷造勢。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表示,台灣不準有皇帝,民進黨不要想着當皇帝。他也轟民進黨放任自己的禽獸攻擊國民黨,世上沒有後悔葯,如果不想後悔就出來投票。連勝文宣講反罷,他說,颱風來的前一天特別悶熱,感謝大家願意為了捍衛台灣的監督與制衡站出來,防止絕對權力絕對腐化,...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 天天要聞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國民黨一系列反罷免大型造勢活動中的首場宣講,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登場。台北市黨部代理主委、議長戴錫欽上台助講表示,這次民進黨所發起的大罷免,是台灣自由法治推動三四十年來面對的最大人禍,還批所謂的大惡罷“民進黨與惡的距離是零”,他們就是惡的代表!戴錫欽指出,7月5日沒有發生大地震,也希望剛形成的台...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