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2022年03月26日09:36:19 歷史 1782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文丨峰紀實

編輯丨峰紀實

1951年4月11日,身為聯合國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在東京的大使館中,突然在電台廣播里聽到杜魯門發表的聲明

被告知被白宮集體已經決定免除自己各項職務,並讓李奇威中將接替他的職務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麥克阿瑟

這種荒謬到極點的行為,讓麥克阿瑟難以接受忿忿不平地當著眾多使館人員說道

“沒有那個辦公室僱員,沒有那個打雜的女工,沒有隨便哪一種僕人會這樣無情的不顧起碼的體面而被解僱。”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麥克阿瑟

就這樣,麥克阿瑟以一種被羞辱的方式剔除出了美國權利核心

到底為什麼麥克阿瑟要被美國高層,用這樣屈辱的手段解職呢?這其中前因後果到底有何緣由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志願軍入朝

1950年10月後,朝鮮戰場由於中國的毅然出兵,局勢就此發生了逆轉

在保家衛國精神的支持下,中國志願軍從1950年10月下旬開始直到1951年初,通過數次戰役,殺傷聯合國軍士兵33000名,徹底粉碎了麥克阿瑟所謂用一場總攻勢聖誕節帶士兵回國的鄭重承諾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朝鮮戰爭1950-1953年地圖

這次軍事失利,不單單打擊了美國一線部隊的士氣,更是被當時美國的輿論界稱為:“自珍珠港事件以來,美國在軍事上的最大失敗。”

而原先估計中國方面不會出兵的美國決策層,對中國接下來的舉動感到十分的困惑與驚懼。有的政客甚至說,“只有時間能夠說明,這是否又是一場世界大戰的開端。”

而麥克阿瑟與美國決策層的分歧與衝突至此開始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麥克阿瑟與杜魯門

對朝鮮戰爭形勢認識與白宮相悖

自從獲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終勝利後,美國的戰略重心是西歐地區

這裡不但是美國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實施地,不但有着巨大的消費市場,更是對抗蘇聯的橋頭堡。

對於亞洲方面,以杜魯門為首的美國文官集團認為重要性不如西歐諸國,所以並不重視。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馬歇爾

美國軍方對於亞洲的看法則是相反的,在他們眼中,亞洲坐擁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且擁有世界上已探明的60%左右的物產資源擁有着巨大的戰爭潛力。

如今亞洲諸國在共產主義的引導下紛紛在道德與物質上逐漸歸於統一。未來全球發展中心必然會轉移到亞太地區,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兩者間的分歧

所以以麥克阿瑟為首的美軍將領,就曾在戰後激烈地反對總統府推出“先歐後亞”的軍事經濟政治戰略

麥克阿瑟認為,如果美國坐視共產主義在亞洲泛濫,那麼假以時日歐洲必然岌岌可危,但如果美國在亞洲戰而勝之,那麼美國支持的西歐諸國才能保全發展免於戰爭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柏林危機中美國拼盡全力才領先蘇聯一分

從亞洲就是未來的角度出發,麥克阿瑟為首的一種美軍將領不厭其煩的上書杜魯門政府,要求積極主動地干涉與遏制亞洲共產主義事業,不惜站在白宮政客的對立面,親自帶着由16名聯合國軍司令部高級官員組成的調查團會見蔣氏。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杜魯門與美國政界要員

氣得杜魯門認真地考慮是否將麥克阿瑟撤職調回國內。但人算不如天算,朝鮮戰爭戰局發展給了麥克阿瑟機會,讓其在仁川登陸之後,有機會無視中國的警告越過三十八度線,招致中國志願軍參戰,讓其一敗塗地。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志願軍參戰

之後麥克阿瑟為了挽回局面與威信,一邊怪罪白宮方面對戰爭的規模的限制,一方面堅決地要求進攻中國本土開闢第二戰場,加深了與白宮方面的矛盾。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志願軍進攻

對志願軍入朝作戰態勢估計錯誤

早在1950年十月五日,麥克阿瑟就和杜魯門在太平洋上的威克島會面,商討朝鮮局勢。杜魯門十分的擔憂中國方面的表態,認為美國需要剋制的將戰線停止在三十八度線以南。

麥克阿瑟對於杜魯門的擔憂不屑一顧,根據中央情報局彙報的前線信息,這位聯合國軍最高統帥,拍着胸脯表示:

“中國干涉的可能性非常小,中國在滿洲地區有30萬部隊,他們沒有空軍,只可能派遣5-6萬人渡江作戰,如果中國軍隊試圖前進到平壤,那將出現一場最大的屠殺。”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麥克阿瑟和幕僚

在得到麥克阿瑟再三保證之後,杜魯門才默許美軍繼續越過三八線

不過他在聯席會議上對麥克薩斯的短文中闡述了“未經華盛頓授權,麥克阿瑟不得對中國領土的目標採取任何軍事行動。”的條例。

麥克阿瑟對於白宮方面的建議自然是不會聽從。他授意美軍陸軍航空隊肆意入侵中國領空,並轟炸鴨綠江邊數個中國村莊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麥克阿瑟

中國面對美國咄咄逼人態勢,不得已派出志願軍入朝參戰,一番交手過後麥克阿瑟發現自己犯了嚴重的戰略錯誤,他大大低估了中國志願軍的作戰意志與整體的軍事實力。

原先預計,中國只會派出5~6萬人入朝參戰,結果這個數字在11月至12月的第2次戰役當中飆升至30萬,遠遠超出麥克阿瑟計劃中預估的規模。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美國陸航

為此麥克阿瑟命令空軍司令斯特拉特·邁耶授權他手底下的空軍單位轟炸沿途遇到的所有中國目標。好在這名空軍司令對於戰場局勢以及國際戰略有着深刻的認知,對於手下空軍轟炸的目標範圍,一直限制在鴨綠江以南地區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美國陸航

麥克阿瑟還發表聲明說:

“作戰行動在根據時間表和計划進行着,實際上我們已經從南朝鮮清除了有組織的共產黨軍隊……一直受到如此殘酷蹂躪的朝鮮,國家和人民一定不能再被拋棄。”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麥克阿瑟

這種私自發表政治言論。挑起全面戰爭的行徑自然引起白宮方面的怒火。因為麥克阿瑟已經違背了參謀聯席會議,關於未經五角大樓事先批准,不得公開發表任何有關外交政策的聲明與訓練。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麥克阿瑟

對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認知看法與白宮相悖。

相較於前線的將軍們,想要展開一場終結共產主義威脅的全面戰爭。

以杜魯門為首的白宮官僚們並不准備打一場第3次世界大戰。

這些白宮官僚十分清醒地認識到。如果按照麥克阿瑟腦海中所勾勒的計划行事,這就很可能導致一場史無前例的世界大戰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核武器

這場戰爭當中包括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必然會投入戰場使用。身為美國歷史上唯一批准使用核武器的美國總統。

杜魯門深知核武器巨大的破壞力,對一線戰場乃至於後方城市有着多麼巨大的威懾力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核武器

核武器不單單能在客觀層面上殺傷人員,還能在心理層面上摧毀一個國家人民對於未來的期望。如果朝鮮戰場上美國使用核武器,那麼蘇聯就有可能在西歐與東亞地區展開同等規模的核報復行動。徹底摧垮美國好不容易用馬歇爾計劃建立起來的國際貿易體系

所以白宮官僚十分清醒地認識到,這場戰爭只能以和平談判的方式終結,而不是以武力解決。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麥克阿瑟

這在麥克阿瑟看來是一種十分軟弱的表現。

他在數次被志願軍擊敗之後。見到常規手段無法取得勝利,便動起了使用核武器的心思

數次建議白宮在朝鮮戰場上使用核武器攻擊志願軍後方和中國本土城市,打擊中國的戰爭潛力,還將自己想要核打擊中國本土的信息刊登在各大美國報紙的頭版頭條,鼓動起了美國國內的輿論,後來逼迫白宮做出讓步。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美軍俘虜

這個計劃幾乎接近成功。1950年11月30日。早已焦頭爛額的杜魯門總統。在記者的接連追問下,稀里糊塗地便說出兩句。

“使用原子彈一直都是我們的選項,當然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殘忍的武器,我們不希望把它應用於平民身上,如果使用原子彈我們沒有辦法阻止,這種事情發生就會很遺憾。”“那是前方指揮官需要決定的事情,我不會輕易干涉前方指揮官的決策。”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美軍士兵在朝鮮戰場前線

杜魯門的言語,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可以被認為是要對中國核打擊的先兆。

所以這次記者招待會之後,杜魯門的言論迅速廣泛傳播,將美國推入風口浪尖,聯合國軍當中的西歐國家紛紛向東美國表示抗議。這樣,身為美國總統的杜魯門感到羞愧難當,對於前線指揮的麥克阿瑟觀感愈發厭惡,也為4個月後麥克阿瑟被迅速解,直埋下了伏筆。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朝鮮戰場美軍

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關於和平談判與武力解決之間的區別。

早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初,麥克阿瑟與杜魯門就對於這場戰爭的性質進行了全面的討論。

麥克阿瑟認為必須要用一場全面性的戰爭來遏制東亞地區不斷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勢力。

杜魯門則認為打全面戰爭不可取,容易刺激蘇聯參戰的風險太大。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朝鮮戰場美軍

兩者之間關於戰爭性質的分歧,最終導致了兩者對於朝鮮戰爭如何解決的對立

以杜魯門為首的文官政府則認為朝鮮戰爭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

以麥克阿瑟為首的前線將領,則認為朝鮮戰爭只能以戰爭解決。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美國坦克車組

隨着朝鮮戰場上戰局的發展,以美國總統杜魯門為首的白宮官僚們認為發動全面戰爭的條件已不復存在。必須去尋找政治途徑,使朝鮮衝突有限化保持當前界限

而在1951年1月17日,中國政府向聯合國遞交了《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4項建議》為半島局勢提供了新的可能。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杜魯門

本來杜魯門政府打算就此發表一份和平解決朝鮮戰爭的聲明,結果這個計劃被麥克阿瑟得知之後,搶先發表了一份與杜魯門政府聲明完全相反的公告

這導致美國在接下來的數周,外交與國內輿論上十分的被動。美國國會內對於杜魯門的政治攻訐變得愈發頻繁,使得杜魯門下定決心,必須要趕在5月前開除麥克阿瑟。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麥克阿瑟與日本天皇合影

151年4月9日,杜魯門便通過會議確定了開除麥克阿瑟的公告。結果在4月11日這份公告不知為何就泄露給了美國媒體方面,不得已杜魯門直接出面發布了臨時新聞發布會,向世界正式宣告自己將要開除麥克阿瑟的決定。

這就導致出現了上文開頭的那一幕,麥克阿瑟屈辱性的在大使館內接收到日本電台廣播自己的撤職命令。

1951年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為何突然被解職?不單單是因為戰敗 - 天天要聞

麥克阿瑟

結語

事實上麥克阿瑟會與杜魯門兩者之間的並不存在多大的恩怨

更多的是美國國家體系內,文官政府與軍隊體系對於未來美國對外戰爭的性質,採取有限戰爭還是全面戰爭的對決。

隨着中國志願軍在朝鮮戰爭當中表現出來的驚人戰力,讓美國以渡門為首的白宮,官僚們深刻地認識到,不是能不能打全面戰爭,而是未來只能打有限戰爭。

這也是美國與中國第1次交手後得出的深刻感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着廣東話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失敗後,殘餘逃亡到此國,現有20萬華人,還講着廣東話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們說,那些太平軍最後去了南美,聽起來像傳說,但人還在,說粵語,過春節,幾十萬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牆塌得連塊整磚都找不到。湘軍圍了三年,餓得城裡人啃樹皮,喝髒水,死人都沒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阿塞拜疆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 天天要聞

前蘇聯加盟國里,又冒出了一個烏克蘭?阿塞拜疆為何要和俄撕破臉

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直接擺到了檯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內的阿塞拜疆人,甚至還造成了2人喪生的結果。俄方面表示,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國國籍,且涉嫌謀殺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則表示,這是俄在針對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為他們有被打過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開始抓境內的俄羅斯人,同樣給他...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 天天要聞

大罷免忍受侮辱迫害!連勝文轟民進黨:放任“黑熊”攻擊國民黨

國民黨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舉辦首場反罷造勢。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表示,台灣不準有皇帝,民進黨不要想着當皇帝。他也轟民進黨放任自己的禽獸攻擊國民黨,世上沒有後悔葯,如果不想後悔就出來投票。連勝文宣講反罷,他說,颱風來的前一天特別悶熱,感謝大家願意為了捍衛台灣的監督與制衡站出來,防止絕對權力絕對腐化,...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 天天要聞

民進黨發動的大罷免就是大惡罷!戴錫欽批:他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國民黨一系列反罷免大型造勢活動中的首場宣講,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登場。台北市黨部代理主委、議長戴錫欽上台助講表示,這次民進黨所發起的大罷免,是台灣自由法治推動三四十年來面對的最大人禍,還批所謂的大惡罷“民進黨與惡的距離是零”,他們就是惡的代表!戴錫欽指出,7月5日沒有發生大地震,也希望剛形成的台...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着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麥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