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周總理和鄧大姐沒有親生子女,但他們撫養過許許多多的革命烈士子女,孫維世就是其中一個。
孫維世的父親,是我黨著名黨員孫炳文,曾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秘書長。
1927年4月,孫炳文在前往武漢途中,由於叛徒告密,被敵人逮捕入獄。
當時,敵人為了拉攏孫炳文,對他許以高官厚祿,但皆被他嚴詞拒絕,最後不幸犧牲,年僅42歲。
孫炳文犧牲後,女兒孫維世便被周恩來夫婦認作義女,與他們在一起生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漸漸地,周恩來夫婦和這個女兒的感情越來越深,雖不是自己親生,但卻勝似親生。
然而可惜的是,孫維世一生卻命運坎坷,結局更是令人惋惜!
孫維世,小名孫光英,1921年生人。
父親孫炳文被害死後,在白色恐怖下,孫維世的母親和兄弟姐妹都成了“匪屬”,整日東躲西藏,生活過得極度艱難。
為了生存,孫維世15歲時就進入由我黨領導的“上海業餘劇人協會”所創辦的“上海業餘劇團”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劇團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就是我黨文化戰線上的秘密黨員、現代話劇、電影表演藝術家——金山。而他,也是後來孫維世的丈夫。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共進行了第二次合作,周恩來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中將副部長,來到當時全國抗戰的中心武漢工作。
孫維世的母親任銳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當即便決定將子女送進革命隊伍中,讓他們得到充分的鍛煉,將來也好完成他們父親未盡的革命事業。
於是,她讓當時已經22歲的大兒子孫寧世帶着16歲的妹妹孫維世,從上海乘難民船前往武漢,去找周恩來。
周恩來和孫維世的父親孫炳文,即是同事,也是關係非常密切的好朋友。
1926年6月,孫炳文調任總政治部秘書長時,住在中共廣東區委軍委辦公處的萬福路190號樓上,與周恩來是鄰居,工作交往十分密切。
經過一路的舟車輾轉,孫維世和哥哥終於來到了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兄妹倆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當即便表示要去延安參加八路軍抗擊日本侵略者。
結果,年輕力壯的哥哥被留下,而孫維世卻因年紀小遭到了拒絕。但倔強要強的孫維世怎麼也不肯放棄,她站在八路軍辦事處門口,久久不肯離去。
這一幕剛好被外出辦事歸來的周恩來看到了,一問才知道她原來是自己好友孫炳文的女兒。
周恩來立馬將她拉了進辦事處,仔細端詳着,不禁熱淚盈眶,連聲說道:“孩子,孩子,你們受苦了!”
就這樣,孫維世被周恩來留在了辦事處。
孫維世天資聰穎,而且長得亭亭玉立,待人處事有禮有節、落落大方,深得周恩來和鄧穎超的喜愛。
不久後,周恩來又將孫維世的母親任銳請到了武漢,之後將她們母女一起送到了延安,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來又一起轉入到延安馬列學院。
母女倆一起入學,這在當時的延安還被傳成了一段“佳話”!
孫維世天生麗質,而且富有教養,深得大家的喜愛,也不知傾倒了多少的年輕小夥子。
當時,林彪是抗大的校長,雖然孫維世長得很漂亮,但林彪卻沒有過多地注意到她。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畢竟那時候的林彪剛與號稱“陝北一枝花”的張梅結婚,夫妻倆的感情很好,自然對其他女子也就不會太過上心了。更何況,林彪平日里也都不太注意女性。
但緣分這東西,總是那麼地奇妙,就算你不刻意地去追尋,總有一天,它也會來到你的身邊。
在蘇聯莫斯科,上天就安排他們相遇了!
1939年7月,周恩來從楊家嶺出發前往中央黨校作報告,途中坐騎突然受驚,他從馬上摔了下來,造成右臂嚴重骨折,由於國內的醫療條件有限,因此不得不前往蘇聯進行治療。
在機場送別時,孫維世拉着站在周恩來身邊的警衛員劉久州的衣角說道:“你跟我爸爸說說,我也要和他們一起去蘇聯。”
向來嚴於律己的周恩來聽後,嚴肅地說道:“我去蘇聯治病是中央決定的,主席沒有批准,你怎麼能說去就去呢?”
聽到爸爸這樣說了,孫維世也只好乖乖聽話。此時的她,像是一個受了委屈的小女孩,站在一旁低着頭,默不作聲……
這時,同來送行的中共中央黨校校長鄧發在一旁聽了,就半開玩笑地說道:“維世啊,如果你真想和爸爸媽媽去蘇聯,那你就騎上我的馬去找毛主席,恐怕還來得及呀!”
周恩來還以為鄧發真是開玩笑的,結果性格率真的孫維世聽後,一個箭步衝上去,接過韁繩,飛身上馬,直奔毛主席的住處。在場的所有人不由得都被驚住了!
來到毛主席的住處後,孫維世立即向毛主席說明了來意,原本以為毛主席會勸她一下,或者對她說些什麼,誰知毛主席二話不說,就提筆寫下了“同意孫維世去蘇聯”幾個字。
就在孫維世準備拿上批示離開的時候,毛主席突然停筆,笑着說道:“同意你去蘇聯做什麼呀?”
孫維世順口回答:“學習,去蘇聯學習嘛!”
毛主席又笑了,接着便在“蘇聯”的後面,寫下了“學習”兩個字,然後署上大名——毛澤東。
拿到批示後,孫維世激動地不得了,立馬衝出窯洞,又飛身上馬向機場飛奔而去……
就這樣,孫維世和周恩來夫婦來到了蘇聯!
孫維世來到蘇聯後,先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之後又轉入到了莫斯科戲劇學院。
而此時的林彪,也在蘇聯養傷!
關於林彪受傷的詳細經過,我們在前面的一篇文章中說到過!
那是在1938年3月的一天,時任八路軍115師師長的林彪,奉命率師部和343團由晉東北南下,前往呂梁地區開闢根據地。
結果在途經隰縣以北千家莊時,林彪由於身穿繳獲來的日軍大衣,又騎着洋馬,因此不幸被友軍開槍誤傷。
子彈從右腋經左側背穿過,傷到了肺和脊椎骨,從此給他留下了很多後遺症。
林彪負傷之後,當即就被送到延安進行治療,之後由妻子張梅陪同,前往蘇聯進行治療。
林彪在蘇聯養傷期間,經常被很多在蘇聯學習的中國學子邀請去參加他們舉辦的各種活動。
這些中國學子中,有很多是中央領導的子女,也有很多革命烈士的後代。
這伙年輕人非常活躍,在節假日的時候就經常聚在一起玩耍,舉辦各種討論會和文藝活動。
林彪就是他們各種活動中的“常客”,他經常被邀請來講述井岡山、長征、平型關大捷等革命鬥爭的故事。
不過,林彪並不是一個喜歡夸夸其談的人,因此每次講述時,他都只講故事本身的內容,以及其中湧現出的一些傑出人物,很少談及自己。
而他的謙遜,更加引起了這伙年輕人對他的崇敬。
剛到蘇聯時,林彪和張梅的感情很好,但時間一長,兩人的感情便出現了問題。
林彪的性格比較孤僻、內向,且不喜歡說話,每天除了研究軍事之外,基本沒有什麼別的愛好。
但張梅卻相反,她活潑好動,經常出去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但林彪卻不許她去,讓她留在家裡陪他。
面對這樣的“束縛”,張梅很不適應,因此兩人之間的矛盾便越積越深,到最後甚至演變成了爭吵不休。
整日的爭吵,讓林彪的心情十分沉悶,而只有和這些熱情活潑的年輕學子們待在一起的時候,他才會開心一些。
本來,林彪並不是一個見到漂亮姑娘就會動心的人,但在一天天的相處中,一個天生麗質、明艷動人、熱情奔放的年輕姑娘,不知不覺就闖進了他的內心世界。
這個姑娘就是——孫維世!
從這以後,只要這伙年輕人邀請他去參加活動,只要有孫維世在,他都會爽快地答應。
而且每次活動期間,他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關心起孫維世的學習、生活狀況。
不過,他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雖然表現得比較熱情,但心中那份真摯的感情卻只能藏在心底。
終於有一天,他向孫維世“攤牌”了,正式向她坦白了自己的內心世界,結果卻遭到了孫維世的婉言拒絕。
其實,孫維世是崇拜林彪的,他年輕有為、戰功赫赫,是一位有着遠大前途的將軍,對於很多年輕女孩來說,都喜歡這樣的英雄。
但孫維世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女子,她非常熱愛藝術,並立志要在藝術上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現在的她不願意將自己的命運維繫在一個男人身上。
所以,在面對林彪的追求時,她只能選擇拒絕!
縱然被拒絕後的林彪心裡很不快,但他還是克制住了自己,仍然用自己的方式關心着孫維世,因為他確實很愛她。
1942年,在林彪回國之際,再一次找到孫維世,想作最後一次努力,希望她能答應自己,並跟自己回國,結果還是遭到了拒絕。
林彪回國後,妻子張梅留在了蘇聯,兩人的夫妻緣分,到此基本就已經宣告結束了。
回國後不久,林彪就和葉群結了婚!而在1956年的時候,張梅也結婚了。
1946年10月,孫維世從蘇聯回到了中國哈爾濱。
出於對林彪的尊重,孫維世回國後便前往林彪的住處,進行了禮節性的拜訪。
林彪一聽說孫維世要來,高興得不得了,當即便決定親自迎接,並為她安排了豐盛的晚宴。
據說,當時林彪準備再次追求孫維世,結果被李立三“攪黃”了,很快就將她送到了延安。
在當時,孫維世和馮鳳鳴、張醒芳、郭蘭英,號稱是“延安四大美女”,名氣非常大。而她本人,更是有“紅色公主”的美稱。
建國後,孫維世出任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導演。
在後來排練《保爾·柯察金》時,讓她有幸結識到了該院演員兼導演的——金山。
當時,金山已經結婚,妻子是中國內地著名女演員張瑞芳。
金山與張瑞芳的相識,是在重慶排練話劇《屈原》的時候,兩人在劇中分別扮演屈原和嬋娟,之後兩人相戀,並結為夫妻。
而在這之前,張瑞芳已經有過一段婚姻,丈夫是一個藝術學院的學生導演,名叫‘余克稷’。
同樣地,張瑞芳與余克稷,也是因戲生情,但由於兩人在性格上有着極大的反差,因此這段婚姻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
而現在與金山的相識,讓張瑞芳覺得,自己這次真正嫁給了愛情。但作為丈夫的金山,在生活上卻表現得並不是那麼的負責任。
加上現在又遇到了年輕貌美的孫維世,金山已然墜入了孫維世的情網之中,無法自拔。
而性格獨立、要強的張瑞芳並沒有為此而抗爭,而是默默選擇離開,成全他們倆。
就這樣,命運將他們安排在了一起!
然而,原本以為從此就能過上幸福生活的孫維世夫婦,沒想到前路卻是那麼地坎坷和艱難。
圖 | 中年孫維世
在“黑暗”的那幾年,孫維世夫婦先後被關進了大牢!夫妻倆在監獄中受到了殘酷的對待。
尤其是孫維世,在監獄中更是遭受了各種嚴刑拷打。1968年10月14日,時年47歲的孫維世在監獄中被活活打死。
死後的孫維世,渾身上下布滿了傷痕,手腳上還戴着沉重的鐐銬,頭顱中還被插進了一根長長的釘子……一代才女,就此隕落!
1977年6月,孫維世被平反後,文化部藝術局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為孫維世舉行了遺像安放儀式。
多年以後,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游本昌老先生,在提起孫維世時,曾這樣說道:
“孫維世是透明的、可親的藝術家……她是藝術家當中的人民烈士,藝術家當中的人民英雄,這一點沒有一個藝術家可以和她比”。
文章的最後,讓我們一起為著名藝術家孫維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