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2021年10月28日19:08:08 歷史 1572

前言:在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宋慶齡

參加葬禮聽到爭議

周恩來總理去世,好友宋慶齡悲傷不已。

1976年1月8日,一個令全國上下無數人悲痛的消息傳來。周恩來總理,永遠離開了他的人民。此時,在上海有一位80多歲的老人在家中痛哭不已,她就是宋慶齡女士。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宋慶齡在家裡哭了兩天。

雖然已經80多歲了,行動有些不便的宋慶齡還是決定前往北京,送一送自己的老朋友。宋慶齡和周恩來相識於幾十年前,兩人在革命道路上,互相扶持。對於宋慶齡來說,周恩來無疑是自己的知己。但是,當宋慶齡趕到北京的時候,竟然會聽到這樣刺耳的聲音。

宋慶齡認識周恩來,是通過孫中山先生的引見。1921年,孫中山制定了“聯共”的方針,積極促進國共雙方的合作。之後,孫中山在廣州成立了黃埔軍校。為了體現國共雙方的友好合作,當時有很多共產黨員在黃埔軍校任職。

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孫中山先生

同年,周恩來從法國留學歸來。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周恩來擔任了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在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宋慶齡

宋慶齡得知這一情況後,組建了北伐傷兵救助紅十字會。周恩來得知後,非常感激宋慶齡的所作所為,並為紅十字會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議。在當時國共合作的背景下,周恩來和宋慶齡都為了共同的革命目標奮鬥着。兩人惺惺相惜,成為了好朋友。

可隨着孫中山先生的逝世,宋慶齡的身份,讓她陷入了政治漩渦之中。蔣介石迫不及待地叛變革命,國共合作破裂。大家都以為宋慶齡會支持蔣介石,結果宋慶齡卻毫不猶豫地選擇站在共產黨的一邊。

國共合作破裂後,周恩來和賀龍、李立三、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宋慶齡聽到起義的消息之後,馬上聯繫了22名革命人士,聯合發表了《中央委員宣言》,支持周恩來。

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由於宋慶齡的身份,讓她在國民黨內擁有巨大的影響力。所以,在宋慶齡公開表示支持共產黨之後,蔣介石非常不滿。雖然不滿,但是迫於宋慶齡和自己的關係,以及她的影響力,蔣介石並不敢做出一些過分的舉動。

為了拉攏宋慶齡,蔣介石不斷找人去勸說,還不斷給宋慶齡寫信。見宋慶齡態度堅決,蔣介石也試圖威脅她。宋慶齡的弟弟宋子文在和她談話時,就曾告訴過宋慶齡。如果不支持蔣介石,最好不要留在上海。

礙於宋家的勢力,蔣介石最後還是沒有對宋慶齡下手。但是,蔣介石也下令,嚴格監控宋慶齡。為此,宋慶齡決定前往蘇聯,避開蔣介石。在蘇聯期間,看到蘇聯人民的幸福生活,宋慶齡對共產主義更加了解和認同。

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宋慶齡

宋慶齡為我黨做出的貢獻

身為孫中山的遺孀,宋慶齡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九一八事變之後,面對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行為,蔣介石不但不抗日,反而加大力量壓迫共產黨。此時,宋慶齡再沒有辦法袖手旁觀,決定回到國內。剛一回國,宋慶齡就受到了國民黨特務的監視。但是,宋慶齡沒有絲毫畏懼。她秘密聯繫了周恩來,詢問是否有自己能幫得上忙的地方。

周恩來非常感動,此時蔣介石正在大肆搜捕共產黨的下落,組織經常轉移。於是,周恩來請求宋慶齡幫忙保管一些黨內的機密文件,防止落到國民黨的手中。1934年,由於博古等人的錯誤指揮,導致我軍被迫開始轉移,萬里長征從此開始。

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長征順利結束之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大家都為這一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所震撼,還有很多外國媒體想要採訪共產黨。但是,由於此時國內嚴酷的鬥爭形勢,想要順利抵達延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美國記者斯諾了解到了宋慶齡和我黨的關係,就來到上海,找到了她。希望可以通過宋慶齡,順利到達延安。宋慶齡和斯諾見面後,認為這對於共產黨來說,是一件非常難得的機會。國際社會可以通過這一次採訪,真正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鬥爭。

於是,宋慶齡給周恩來寫了一封信,詳細敘述了這件事情。周恩來也意識到這次機會的重要性,就同意斯諾來到延安。在黨組織和宋慶齡的安排下,中共地下黨員帶着斯諾,穿過國民黨的封鎖線,安全抵達陝北。

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斯諾在這裡採訪了很多共產黨的領導人,了解到了共產黨革命的意義。離開延安之後,斯諾將此次採訪的所見所聞整理出來,並裝訂成書。這本書一經發表,在國際上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就是著名的《紅星照耀中國》。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宋慶齡又發次公開發表演講,爭取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援助。與此同時,宋慶齡還不斷與我黨秘密商議抗日事宜。宋慶齡的一生也可以說,為了我黨的發展貢獻了不少力量。

宋慶齡是我黨親密的戰友、同志。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曾邀請宋慶齡參加抗日救國活動。兩人在相處過程中,也成為了好朋友。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香港也不再安全。為了保護宋慶齡的安全,周恩來等人決定將宋慶齡接到重慶。在重慶期間,宋慶齡依然為了革命事業忙碌着,一直到新中國成立。

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太平洋戰爭

毛主席和周總理,都想要邀請宋慶齡參加開國大典,鄧穎超自告奮勇,去接宋慶齡。鄧穎超帶着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筆信,來到了上海。在得知鄧穎超的來意之後,宋慶齡卻有些不想去。因為在20多年前,孫中山正是在北平去世的。

但是,在看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筆信之後,宋慶齡大為感動。最終,同意和鄧穎超一起前往北平。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改善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黨中央決定建立一個英文報刊,由於宋慶齡之前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就由她着手準備。最終,在宋慶齡的努力下,1952年,英文雜誌《中國建設》成功問世。

為人民死而後已

參加追悼會反被誤解,宋慶齡憤然離場,周總理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在這之後,宋慶齡和周恩來都為了新中國的發展貢獻着自己的力量。1976年,得知周恩來總理去世之後,宋慶齡執意前往北京,參加追悼會。由於宋慶齡此時已經80多歲了,還有很多老年人的病症。在兩個養女的攙扶下,宋慶齡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看到周總理消瘦的面容,宋慶齡不禁又流下了眼淚。

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過了幾天,宋慶齡參加追悼會時,突然聽到有人說她是“總理幫”。宋慶齡聽了這話非常生氣,自己和周恩來幾十年的革命友誼,竟然被曲解。她越想越生氣,最後直接站起身來,離開了追悼會。回到家裡,宋慶齡的氣還沒有消下去。她對養女說,“周恩來為了國家奉獻了一輩子,竟然還有人污衊他。我看我還是辭職,回上海養老好了。”

周恩來總理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者之一,中國特色外交的奠基人。他對中國做出的貢獻,人民是有目共睹的。

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擔任政府總理,之後又兼任外交部部長,是中國特色外交的奠基人。1945年,周恩來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日內瓦會議,這次會議成功解決了印度支那問題,鞏固了我國南方邊境的安定,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外交政策,盡顯大國風範。

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周恩來不僅在外交方面政績斐然,對於我國的經濟民生,周恩來也十分重視。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在周恩來總理的領導下,國民經濟得到了最快的恢復。到1952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達到了歷史最高!在“一五”計劃期間,周總理領導了多個工業生產計劃,為中國的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對於水利建設和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周總理也非常重視。在赴日留學時,周恩來曾說過,“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在新中國成立後,周總理想要“上天”的願望也愈發強烈。要研究原子彈,要有先進的技術、儀器和設備,這些資源對於剛剛經歷過戰爭的新中國來說是非常稀缺的。

製造原子彈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西方強國手中。周恩來抓住蘇聯援助我國的關鍵時期,爭取到蘇聯方面關於原子彈製造的技術支持。但面對蘇聯的支持和援助,周恩來總理說,不能一味的依靠蘇聯的幫助,我們要發展自己的科學技術,培養高科技人才,不能只“得人之魚,更要得人之漁”。

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經過科研專家們的努力鑽研,在蘇聯的幫助下,原子彈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1960年,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政府撤走援助中國的所有技術人員,並且帶走了所有的圖紙。這一行為對於當時的研究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在此緊要關頭,周恩來堅持黨中央的決定,積極鼓勵大家,不怕從頭做起。1962年11月,為解決國防問題,成立了專門委員會。在原子彈研發期間,中央專委多次召開會議,解決多項問題。在原子彈試驗階段,周恩來更是小心謹慎,確保成功,同時他還三令五申,不能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

錢學森之後回憶說,周總理真是把指揮軍隊的一套經驗拿出來了。正是因為周總理的兢兢業業和無數科研人員的艱苦奮鬥,最終在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原子彈試驗成功之後,毛澤東做出“原子彈要有,氫彈也要快”的批示,於是科研人員再次投入到研發氫彈的工作中去。

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錢學森

周恩來總理指示大家要一鼓作氣,攻堅克難。在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距離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時間,僅僅兩年零八個月,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兩彈”成功研發,接下來就進入到了“一星”的研製工作。

在1956年,錢學森就向中央提出了要研製衛星的意見。1967年,中共中央召開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研製的會議,正式命名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為“東方紅一號”。在衛星研製過程中,全國上下通力合作。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舉國歡慶。

1972年,周恩來總理被檢查出患有膀胱癌,但是他仍然帶病堅持工作。此時中美剛剛開始建交,仍然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周總理就這樣拖着病體工作,終於支持不住住進了醫院。在住院期間,周總理先後接受了多次手術,仍然堅持處理政務。

宋慶齡參加周總理追悼會,為什麼突然生氣,甚至中途離場? - 天天要聞

周總理在寫給毛主席的信中說到,自己還能戰鬥,還有61斤,還能工作。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裡,周總理的身體每況愈下,更是出現了便血的情況,照顧他的護士醫生沒有不被總理感動的。

周恩來在外交方面的才能和愛國之心,世人有目共睹。他既堅定有自己原則和信仰,又有超人的聰明才智和精湛的談判技巧。這些優點在周總理處理西安事變、和之後的重慶談判以及在領導朝鮮停戰談判中都得到了完整地體現。海明威在訪問周恩來後曾感慨地說:“周恩來是一個有極大魅力和智慧的人。”

喜歡本期內容的朋友別忘了點贊、關注、評論、轉發,我們下期再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和平薪火 時代新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中俄人文交流活動在莫斯科舉行 - 天天要聞

和平薪火 時代新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中俄人文交流活動在莫斯科舉行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之際,當地時間5月7日,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俄羅斯全俄國家電視廣播公司聯合主辦的“和平薪火 時代新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中俄人文交流活動在莫斯科舉行。活動上宣讀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
三把倭刀掀開的明朝錦衣衛暗黑帝國 - 天天要聞

三把倭刀掀開的明朝錦衣衛暗黑帝國

成化十二年的秋天,寧波港的海風裹挾着咸腥,吹皺了浙江按察使楊繼宗的官袍。當他掀開那艘南洋商船的夾層時,2300把倭刀寒光凜冽,刀柄上刻着的“寧波衛王”四個字,像一把匕首,瞬間刺穿了整個大明朝的軍制心臟——本該剿滅倭寇的衛所官兵,竟將屠刀親手
兵變馬嵬坡:大唐王朝的至暗時刻,卻藏着令人細思極恐的真相 - 天天要聞

兵變馬嵬坡:大唐王朝的至暗時刻,卻藏着令人細思極恐的真相

前言馬嵬坡的梨花埋了楊貴妃,卻埋不住大唐王朝的權力暗戰。安史之亂爆發,20萬唐軍潰敗,長安淪陷。唐玄宗連夜西逃,禁軍卻在馬嵬驛突然發難——宰相楊國忠被剁成肉泥,貴妃楊玉環被白綾勒死。表面是"六軍不發無奈何"的兵變,實則是太子李亨與禁軍統帥陳
印巴打不起來?莫迪出現戰略誤判 - 天天要聞

印巴打不起來?莫迪出現戰略誤判

現在的印度有點騎虎難下了。前腳剛封鎖巴基斯坦空域,後腳巴基斯坦就放出 "36 小時內開戰" 的狠話,明擺着在激將:"有種你就打,不打就是慫包"。結果好幾天過去,邊境上還是小打小鬧,大規模衝突壓根沒影....
傷重被俘,絕食而死,忠義壯烈,名垂千古:楊業 - 天天要聞

傷重被俘,絕食而死,忠義壯烈,名垂千古:楊業

遠觀近鑒宋朝人•349·傷重被俘,絕食而死,忠義壯烈,名垂千古:楊業楊業楊業(?-986),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傳第三十一》有傳。本傳記,楊業的父親楊信,在後漢任麟州(治今陝西神木)刺史。
這位五四獎章獲得者,是位台灣青年 - 天天要聞

這位五四獎章獲得者,是位台灣青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楊凱近日,台灣青年王祥宇喜獲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獎章。“這既是一份崇高的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5月7日,王祥宇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時感慨,“武漢是我的福地,我們企業在武漢實現爆髮式增長。今後我們將繼續紮根武漢,進一步發展壯大。”王祥宇來自台灣省台北市,2012年碩士...
跟着習主席看世界 | 走進俄羅斯: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 天天要聞

跟着習主席看世界 | 走進俄羅斯: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疆域遼闊,橫跨歐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裡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依河而建 古迹眾多克里姆林宮雄偉壯觀紅場閱兵步伐鏗鏘聖彼得堡水道縱橫 風光旖旎“北方威尼斯”洋溢着歐陸風情“黑海明珠”索契 依山面海雪山碧波相映成趣奧運聖火點燃激情這裡是世界上面積最
崔康熙不下課並非因違約金,有一點泰山隊比較忌憚,不敢魚死網破 - 天天要聞

崔康熙不下課並非因違約金,有一點泰山隊比較忌憚,不敢魚死網破

如今中超聯賽已經是進行了11輪比賽,在11輪聯賽過後,泰山隊在積分榜上只能是排在積分榜第五位,而且距離榜首已經是有了多達9分的差距,作為聯賽開始之前的爭冠熱門,球隊在聯賽還未過半的情況下就已經是徹底退出了聯賽冠軍的爭奪了,而且繼續這樣下去的話,球隊的排名還會繼續下滑。而這一切最大的責任應屬崔康熙了,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