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毛主席遺容的光輝形象?電影廠職工出一方法,沿用至今

2021年10月06日22:09:03 歷史 1163

1976年9月9日,一屆偉人毛澤東與世長辭,為了能讓中國人民可以一直瞻仰毛主席的遺容,國家經過討論決定,長期保存他的遺體。

如何保護毛主席遺容的光輝形象?電影廠職工出一方法,沿用至今 - 天天要聞

為了讓中國人民瞻仰到一個面容紅潤的毛主席遺體,國家用了各種方法,最終決定用內投光配色整容方案,這樣毛主席看起來就好像睡着一樣。

毛主席作為新中國的創始人,他的去世,無疑是中國百姓心中的一痛,雖然毛主席生前希望他的遺體可以火化,埋在西山上。

於是,針對該如何處理毛主席遺體這個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緊急召開了一次會議,經過大家一致決定,毛主席的遺體不能火化,要長久保存。

他是中國人民心中的一塊豐碑,唯有長期保存,百姓心中的這座豐碑才不會塌,他們的精神支柱才會一直存在。也只有這樣,百姓才會緬懷毛主席等老一輩的革命家所付出的辛苦。

遺體處理有了抉擇,那麼接下來就是技術上的難題了,遺體該如何長期保存?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央特地成立了“毛主席遺體小組”,國務院副總理谷牧專門負責對接這個小組。他們的任務是負責提出有關於毛主席紀念堂建設和遺體保護措施的相關意見。

如何保護毛主席遺容的光輝形象?電影廠職工出一方法,沿用至今 - 天天要聞

谷牧將這些小組成員召集起來,着重強調遺體的保存問題,水晶棺的設計,製造問題,還有就是要在毛主席離世一周年的時候將毛主席紀念堂建立起來。

一、遺體的保護工作

如何長期保留遺體,這是一個難題,當時中國還沒有這樣的先例,只能一邊做,一邊摸索。

徐靜,張炳常,陳克銓三個人負責遺體長久保護的工作,毛主席去世以後,他們就被告知要負責這項工作,於是幾人組成一個小組共同商討了遺體初期防腐的計劃。

他們首先對毛主席的遺體所在的房間進行消毒工作,周圍要保持高度的乾淨,這樣才方便操作,一點灰塵都會影響到遺體的處理。

隨後他們三個人對毛主席的遺體進行了解剖工作,解剖完後進行了防腐處理,因為要長期保存,幾個人沒什麼經驗,只能邊做邊觀察。

注入大量防腐劑以後,是能保證保存時間比較久,但是帶來的消腫現象什麼時候會消失,他們心裡也沒底,好在經過一天的時間,終於完全消散,遺體在送往人民大會堂前,已經達到了滿意的效果。

如何保護毛主席遺容的光輝形象?電影廠職工出一方法,沿用至今 - 天天要聞

做完防腐工作以後,這幾位專家就一直守候在遺體旁邊,連飯也顧不上吃,一直觀察者遺體的變化,像是皮膚的顏色,皮膚的韌性,還有關節的活動程度,眼睛還有嘴巴的閉合程度,並且將所有變化都一一記錄下來。

最後他們還仔細測量了一下遺體的尺寸,一是方便趕製衣服,二是方便製作水晶棺。

對毛主席遺體的處理,這三個人極為小心謹慎,就連遺體所要擺出的姿勢,他們都需要和中央領導人請示,絲毫不敢懈怠。

為了方便廣大人民群眾對毛主席遺體進行瞻仰,需要有一個存放遺體的器皿,最好是透明材質的,這樣能方便人民群眾看清楚。

在所有透明的材料當中,只有水晶的透明度最好,而且耐腐,於是大家決定使用水晶棺。

這個水晶棺要莊重大氣,具有中國的特色,還要能夠應對一切突發的事件,像是預防地震,戰爭,意外損壞等等。

用水晶棺保護遺體,在毛主席之前還沒有先例,所以無跡可尋,雖然蘇聯的很多領導人都是用水晶棺保存的,但是當時的情況並不允許中國再派人去蘇聯學習,製作。一切都只能靠大家的智慧來,所以水晶棺的製作難度特別大。

如何保護毛主席遺容的光輝形象?電影廠職工出一方法,沿用至今 - 天天要聞

為了給毛主席用到最好的水晶棺,從10日開始,很多設計師開始不分晝夜畫設計圖,還有的專家計算需要用到的尺寸,有的討論着該如何做最好,大家各司其職,擰成一股繩。

水晶棺的造型要和毛主席的形象相匹配,毛主席身材宏偉,上面還需要用黨旗遮蓋,所以需要的水晶棺空間要足夠大。

當時北京能做水晶棺的工廠並不多,要找出一塊適合毛主席的水晶棺,幾乎是不可能,沒有現存的,只能現做。

於是國家找到了六零八工廠,向他們下達了任務,研究出一個世界水平的水晶棺。接到中央指令以後的六零八工廠開始了緊張有序的工作,像是水晶棺的系統設計,棺體造型,水晶棺棺內照明系統,最後還要和遺體保護相互配合,一切工作都要以不能妨礙遺體保護為前提。

經過種種比對,最後敲定水晶棺棺體做成梯形,用五塊水晶板膠合成,這樣水晶棺看上去更加美觀。

為了遺體的保護,這個水晶棺不僅要防腐,還要做到低溫避光,隔絕氧氣。由於毛主席體型較大,所以需要的水晶棺也比較長,當時要尋找一塊2米多長的水晶棺,難如登天,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工廠里的工人都是用一塊又一塊小水晶板焊接在一起。

如何保護毛主席遺容的光輝形象?電影廠職工出一方法,沿用至今 - 天天要聞

水晶棺內部的工作全部完成以後,就將毛主席的遺體小心存放進去,並且啟動了這一個光學系統,在系統的運作下,毛主席的遺體充滿了生機,讓人驚嘆不已。

水晶棺經過大家不停地試驗,終於做到從外面觀看毛主席的遺體也不會變形,變色,最重要的是水晶棺不透氣。

由於水晶棺內部的設置系統需要與外界連接,所以水晶棺的底面選擇用大理石,底座上鋪設若干管道實現水晶棺內溫度自動控制,還可以填充氣體,保證光線充足。

為了達到最好的瞻仰效果,保障水晶棺內結構牢固,不容易被外界損傷,專家們還對設計的結果進行了力學分析,根據力學原理,對每塊棺板的平衡進行測試,最終確定水晶棺的幾塊棺板。棺板就算是組合的,也十分堅固。

二、遺體紅潤有光澤

領導人的遺體不僅要做到腐敗,還要做到光輝照人,栩栩如生。讓人們瞻仰的時候,會第一時間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偉人的身上。要達到這個效果,這裡面的問題就多了。

如果只是依靠棺內的頂燈,吊燈肯定是不太行的,這樣臉部會暗,形象上會大打折扣。在水晶棺上裝日光燈到時可以解決燈的亮度問題,但是日光燈會帶來一個麻煩,照在臉上,會產生變形的作用,照在下巴等部位,會有陰影,不僅達不到栩栩如生,還會破壞遺體的美感度。

如何保護毛主席遺容的光輝形象?電影廠職工出一方法,沿用至今 - 天天要聞

整個紀念堂修建用了半年的時間,總建築面積達到了三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築佔33718平方米。

想要達到這個效果,必須要對遺體的面部整容。當時一位參加過全國電影鏡頭會戰的專家提出,可以用雲電影光學技術,不用化妝塗料,而是選擇用布光配色的方式整容,也就是非接觸式的光整容。

當然,為了遺體的保護,溫度也要控制好,將溫度控制1-4度最為合適,若是溫度高了會滋生細菌,衍生腐敗,有損遺體,所以燈光照射只能使用冷光源,還需要減少紅外光線,紫外光線直射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為了達到毛主席遺體偉岸,容光煥發,栩栩如生的形象,北京六零八廠還特意成立兩個小組,一個負責光照,一個負責整容。

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全國各地紛紛獻策獻力。中央特意從全國調來了在醫學,物理,光照,照明,攝影等諸多領域的專家,對這些各個地方呈上來的方案進行篩選。最後從眾多方案里挑出來兩套方案,這兩套都被叫做光學整容方案。

而這兩套方案的提出者,一個是中科院物理學提出的外投光系統,一個是北京六零八廠提出的內投光系統。

根據兩套方案實施的原理,國家根據實行的難度以及最後的效果來決定採用哪種方案。

如何保護毛主席遺容的光輝形象?電影廠職工出一方法,沿用至今 - 天天要聞

要對沒有經過任何修飾的遺體加色整容,還需要在投光物鏡處對希望瞻仰的遺容進行拍照,最後則需要把彩色照片通過投影物鏡反射到棺內的遺容上。

這一方案太過於複雜不說,還會破壞瞻仰大廳的造型,而且每天來弔唁毛主席的人數不在少數,會帶進來很多灰塵,從天花板投下來的光束透過這些灰塵會形成很多束來自不同方向的光束,這樣會給人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

彩色片吃光很嚴重,容易提升水晶棺內的溫度,對於保存遺體很不利,還要想方設法去降低棺內的溫度,還要再加工序,以現有技術去除紅外線和紫外線,難度太大,這種方案無論是從哪一方面都不利於遺體保護,所以中央決定採用第二種方式。

內投光方案為了不增加棺內溫度,採取的是冷光源,光源不會靠近遺體,用光導纖維做的導光管將光線引導至棺板的下面,利用投光物鏡將光線穿過端板,投射到棺蓋上的反射球鏡,最後把光線反射到遺體上,這個方案最妙的是,投光物鏡和反射球鏡可以隨意結合,根據面部光能需要,高低,左右都可以調整。由於投影物鏡投光方向不一,能使遺體的面部光照充足,柔和,均勻,達到滿意的效果。

這套照明系統和光整容系統巧妙融合在一起,使照在遺體臉上的各種顏色的光,都是通過投影物鏡的各種調色實現的。節約了空間,縮短了研究進度。

如何保護毛主席遺容的光輝形象?電影廠職工出一方法,沿用至今 - 天天要聞

而且內投光系統所採用的的冷光源,還可以和棺內的照明結合,不僅能夠突出儀容,還可以直接將損害遺體的紅外線,紫外線避免。

遠遠看上去,就覺得我們的毛主席正在熟睡,臉上紅潤有光澤,又很有柔和感,讓人不捨得前去打擾。

由於這個照明系統隱蔽性強,所以很多人都無法看出來,都以為臉上的紅潤就是真實存在的。這一方案的提出,立即獲得了中央和領導們的一致好評,決定就按照這個來。

雖然理論很可行,但是中央領導要看的還是最後的效果,用事實證明。為了達到這個效果,他們用了一個模擬石膏做投光配色,但是因為石膏本身就反光,所以配色後的效果很差,和一開始的設想相差甚遠。

為了真正達到所說的效果,還是需要用真正的標本來做實驗,所以北京的醫科大學解剖組拿出了一個保存了十年的標本供他們做實驗。

由於保存的時間很長,所以標本都已經發黑,臉上也是布滿了皺紋,拿到標本以後,大家就開始進行投光配色,模擬毛主席遺體瞻仰的樣子,根據路線觀察,試驗的結果就和大家的預想一樣,面部紅潤,皺紋也少了許多,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個人才剛剛離開人世。這樣的結果無疑是令人心情澎湃的。

既然方案已經確定了,那麼接下里就是組裝和製作了。全體員工不畏辛苦,精心投入,最終在5月的月底之前,將這個方案在水晶棺內全部完成。

水晶棺內部的工作全部完成以後,就將毛主席的遺體小心存放進去,並且啟動了這一個光學系統,在系統的運作下,毛主席的遺體充滿了生機,讓人驚嘆不已。

如何保護毛主席遺容的光輝形象?電影廠職工出一方法,沿用至今 - 天天要聞

這一整套方案的奇特之處就在於,他不僅不損害遺體,還對遺體的各個部分進行修整,哪裡有一點點瑕疵,光系統就會自動調整,讓整個遺體一直都保持栩栩如生,並且充滿生機的樣子。

三、毛主席紀念堂

古牧在修建毛主席紀念堂的時候指出,在設計時候,一定要區別過去封建王朝的剝削階級統治者的陵墓。因為在過去,勞動人民和剝削階級是站在對立面的,所以他們在修建陵墓的時候,時時刻刻,墓里墓外都彰顯出他們尊貴不可逾越的身份。

但是毛主席紀念堂不一樣,毛主席是人民當中走出來的,與人民的關係是水和魚的關係,密不可分,所以毛主席的紀念堂要莊嚴大氣,宏偉肅穆。

經過多方選擇,最後決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南端,建立毛主席紀念堂。這個位置,與天安門相鄰,又在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中間。

經過分析專家們給的建議,最後決定將紀念堂修建成為一個正方形,有八開間,重檐屋頂,漢白玉欄杆圍繞在紅色花崗岩基石上。

紀念堂總共三層,第一層是用來瞻仰毛主席遺體的大廳,除了毛主席以外,這裡還書寫着周恩來總理,劉少奇還有朱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榮事迹;第二層是展覽室,影廳;地下室則是機電設備用房,還有工作人員辦公的場所。

整個紀念堂修建用了半年的時間,總建築面積達到了三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築佔33718平方米。

毛主席紀念堂的北大廳是舉行紀念活動的,每天可以接納600到700人,在大廳正面是一座3米多高的漢白玉雕塑成的毛主席坐像,整個坐像栩栩如生,平易近人,安詳穩重,臉上帶着淡淡的笑容,光彩耀人。

如何保護毛主席遺容的光輝形象?電影廠職工出一方法,沿用至今 - 天天要聞

瞻仰廳是南北向的長方形大廳,是紀念堂最為重要的部分,這裡放的毛主席的遺體。

北大廳到瞻仰廳是有一段很長的走廊,是為了讓群眾們可以很好適應從光線很強的環境到光線較弱的環境,特意安排的。

安靜躺在萬花叢中,身上蓋着黨旗的毛主席身上穿着他經常穿的中山裝,看起來是那麼的慈祥,安穩。讓人不由得讚歎,這樣的技術還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為了方便廣大人民群眾瞻仰,這裡還特意安裝了一個升降系統,在接受人們瞻仰的時候,遺體會上升到可供瞻仰的高度,等瞻仰結束以後,又會降回到原有的保護區。

當然,為了凸顯毛主席生前的那些個人事迹,在紀念堂的南北大門,都設置有群雕。這個群雕也是有講究的,北門前的群雕主要是毛主席的赫赫戰功,南門前的則是我國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的決定。

如何保護毛主席遺容的光輝形象?電影廠職工出一方法,沿用至今 - 天天要聞

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在國家傳達指令以後,所有全國各界的精英都開始紛紛獻計獻策,為保護毛主席遺體獻出他們的一份力,小到擰一顆螺絲,大到設計圖紙,每一道工序,都包含着百姓們對毛主席濃濃的情誼。

時至今日,瞻仰毛主席的人次早已超過幾億次,可是毛主席的遺體還是那樣的有生機,有活力,臉上的表情永遠那麼的安詳,讓人們心中的毛主席形象永遠都是那麼的光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着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