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戴笠大家都知道,他是國民時期最大的特務頭子,也是蔣介石的心腹愛將。蔣介石經常會把一些困難且重要的事情交給戴笠去處理,但讓人感到非常可惜的是戴笠在其正值事業巔峰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
1946年3月,戴笠乘坐的飛機在南京岱山墜毀,飛機上的人員無一倖免。對於戴笠的死當時的各界人士都議論紛紛,他們大多都覺得這不是一場意外,反而覺得戴笠的死另有蹊蹺。台灣一老婦臨終前,說出了真相,但卻當時的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那麼戴笠的死難道真的如那名老婦人所說的那樣,不是意外嗎?又真的如坊間傳聞的那樣是蔣介石動的手嗎?關注我,今天我就給講講戴笠之死。
戴笠墜機
戴笠年少時期
戴笠出生於1897年,原名叫做戴春風,他的老家是浙江省江山縣。戴笠的父親叫做戴士富是當地的一名巡警,但在戴笠4歲的時候去世,從此戴笠就和自己的母親藍月喜相依為命。
所以戴笠的母親藍月喜只能出門掙錢維持家裡的開銷,藍月喜出身於江山縣藍氏,從小就知書達理,所以再教育孩子方面很有見地。因此雖然家裡的條件並不好,但是藍月喜還是在戴笠7歲的時候,把他送入了當地的私塾里。戴笠從小就天資過人,並沒有讀書上花太多的功夫,更多的時候是和自己在學校中認識的朋友一起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
1914年的時候,雖然並沒有好好讀書,但靠着自己聰明又靈活的頭腦,戴笠還是成功考上了浙江省一中。但在學校的時候他還是不改自己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所以沒畢業他就因為盜竊被學校開除。被學校開除後,他的母親藍月喜也看出來戴笠並沒有心思讀書,所以讓他出門找一份工作來謀生。
戴笠
所以為了找一份能夠填飽肚子的工作,戴笠選擇了從軍,加入了浙江陸軍一師。軍隊的生活並沒有把當時的戴笠改變成一個鐵血軍人,戴笠經常和當地的流氓和幫會混在一起,每天是賭錢喝酒。但是就這樣戴笠還是結交了到了青幫的人,並在兩年後通過青幫的關係去了上海。
在上海時,他僅僅是個跑腿的小人物,但是依舊結識黃金榮和杜月笙兩位青幫大佬,這兩個人也決定戴笠是個人才,將來肯定能大有作為。後來戴笠在上海又認識了胡宗南和一些後來的國民黨人士,又認識了同鄉的毛人鳳。兩人一見如故,經常一起就天南地北地地聊天,戴笠也是從中知道了黃埔軍校的事情。當時戴笠已經30歲了,卻還沒有建功立業,於是他想要進入黃埔軍校改變自己的人生。於是他向自己的朋友黃金榮要了一份推薦信,參加了黃埔軍校的考試,成功通過後,變成了黃埔六期的學生。
黃金榮
功成名就的戴笠
戴笠剛剛加入黃埔軍校的時候,蔣介石在黃埔軍校已經是校長了,他遊刃有餘地處理着各地軍閥之間的關係,折服了黃埔軍校的許多學生,其中也包括戴笠。在黃埔的時候,戴笠是蔣介石的勤務兵,通過觀察蔣介石的一言一行,他很快就成了蔣介石的迷弟。戴笠知道蔣介石不會只甘心在黃埔做一個校長的,所以為了搭上蔣介石這艘大船,成為他的左膀右臂,戴笠開始沉下性子,專心學習和做事。
有了目標的戴笠沒有像以前一樣,花大量的時間和自己的狐朋狗友出去玩,而是開始了認真學習、並與黃埔軍校的一些出名的學生結交。因此他每天都會把自己在軍校中搜集到的消息記錄下來,定期挑選有用的寫成文件交給蔣介石。
蔣介石
蔣介石對於這種小角色的東西是不打算看的,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他開始意識到戴笠是一個對自己有用的人,於是把他當成自己在黃埔軍校的耳目來培養。而戴笠交給蔣介石的情報主要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是黃埔軍校學生的思想情況,有沒有什麼對蔣介石不利的思想。另一方面,黃埔軍官的生活狀況,有沒有什麼小尾巴。
此時的戴笠在蔣介石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定的信任和地位,並開始學習如何當好一名特工了。1926年因為中山艦事件,蔣介石開始抓捕黃埔軍校里的共產黨,戴笠知道後立刻給蔣介石遞上了一份共產黨名單。名單上有75名共產黨學生,都是戴笠親自調查過的,蔣介石也因此對其更是刮目相看,把戴笠當成自己的心腹。
1930年的時候,戴笠創建了一個叫做十人團的情報組織為蔣介石服務,蔣介石也是信任戴笠的能力,每個月給戴笠3000元活動費。而戴笠也沒有辜負蔣介石的信任,提供了一次重要情報,讓蔣介石從閻錫山和馮玉祥的襲擊中逃出生天。這讓蔣介石更加信任戴笠了,又給了戴笠更大的權力和發展空間。
戴笠創建了一個叫做十人團
1932年蔣介石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成立了一個特務組織叫做復興社,而戴笠自然也加入其中,當上了特務處處長。他不僅蔣介石提供了大量的有用情報,更是把國民黨內部跟蔣介石政見不合的人偷偷處理掉。蔣介石可以在國民黨內部的權力越來越大和戴笠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變,逼迫蔣介石聯共抗日,戴笠其實是提前得到了消息。因為手下已經有消息傳來說,張、楊兩人似有異動;但是這個消息讓戴笠感到非常為難。因為蔣介石可是非常信任張學良的,而且如果消息不實,就是在挑撥軍隊之間的關係,這責任追究下來戴笠是扛不住的。而且張學良和蔣介石交情深厚,不會傷害蔣介石,所以戴笠不敢把這個消息彙報給蔣介石,但沒想到一向和蔣介石淵源頗深的張學良真的這樣做了。
張學良楊虎城
戴笠得到消息後立刻帶着宋美齡趕到西安,開始與張學良楊虎城進行談判,優先保證蔣介石的安全。戴笠很清楚蔣介石是因為自己對情報的誤判而落入險境的,所以蔣介石如果死了,自己也難辭其咎。當蔣介石安全後,戴笠跪在蔣介石面前,並把事情的始末交代清楚。蔣介石看着抱着自己痛哭認錯的手下,內心非常感動,所以他並沒有責怪戴笠。因為這件事就算上報了自己也不一定相信,而且自己出事了,戴笠第一時間來救自己,並不像其他人趁着自己落難爭奪自己的權力。所以蔣介石不僅沒有處罰戴笠,反而更加信任戴笠了。
1938年,中國上下一心抵抗日寇的入侵,情報工作更加重要了。而且日軍派來了大量的日本間諜,給國民黨帶來了不少的麻煩。所以國民黨建立了軍統局與其對抗,戴笠就任副局長。但是因為戴笠在軍統局發揮的作用確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常把他看成軍統的真正主人。他在軍統也有絕對的統治權,在軍統培養了大量的優秀特工,在抗日戰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國民黨建立的軍統局
在淞滬會戰的時候,他就指揮特工獲取了大量的情報,幫助戰役的勝利。而且他還帶領特工手下特工殲滅了大量的漢奸,比如說投靠日本人的上海市長,就是被戴笠派人幹掉的。日本天皇特使高月保男爵,本來戴笠沒有在意這種東西,沒想到高月保居然指揮了對我軍的細菌戰。這可把戴笠給惹怒了,於是他指揮手下特工將其斃命。像這樣的事情戴笠做了很多,讓當時的日本人和漢奸的聞風喪膽,所以戴笠被人稱為間諜王。
戴笠之死和影響
戴笠在抗戰過程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軍統勢力也日益強大起來。蔣介石雖然信任戴笠,但還是對有着不計其數的特工的軍統忌憚起來。所以蔣介石親自出手限制軍統的發展,戴笠卻感到非常難受,自己對蔣介石忠心耿耿,甚至殺掉自己的好兄弟,沒想到最後卻換來了猜忌。
1946年3月17日,戴笠不顧手下的勸阻執意要在風雨交加的天氣搭乘飛機,從青島飛往上海,卻沒想到在南京的岱山墜機身亡。蔣介石在得知戴笠出事後,非常的悲痛,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對戴笠太過於苛刻。蔣介石親自為他主持了葬禮,並且親手為他寫下了輓聯,並且為他追加了官位。
戴笠的葬禮
周總理聽到了這個消息,先是感到不敢相信,然後不禁說出了,戴笠的死可以讓革命早十年成功。果不其然,戴笠死後軍統內部立刻就內鬥起來了,最後雖然是毛人鳳重新掌握了軍統,但是還是沒辦法起到和戴笠一樣的作用,軍統的一些特工也因此而失聯了。可以說戴笠的死讓鐵桶一樣穩固的軍統變得四分五裂起來。
蔣介石敗逃台灣前曾說過,如果戴笠不死,我也不至於丟掉大陸。他和毛人鳳也在走之前,去戴笠墓前看過,想要把他火化帶走,但又因為一些原因放棄了。西方媒體也說過,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會有戴笠的情報人。
戴笠死亡的真相
戴笠的死加速了國民黨的失敗,也讓不少人猜測他的死因。一些人認為戴笠就是單純地墜機而死是註定的,因為有一種說法是戴機撞戴山,雨農死雨中。但是也有一行人有不同的看法,戴笠的死因也是什麼樣的猜測都有。
一種說法是北平站長馬漢三派人,在飛機上安放了炸彈。因為他貪污九龍寶劍的事情被戴笠發現了,害怕戴笠秋後算賬,所以提前下手保平安。但是後人查證這這件事情是虛構的,以馬漢三的職位沒有機會接觸到九龍寶劍。
九龍寶劍
另一種說法是戴笠為了女人而死,戴笠的飛機本來是飛往上海的,為了見到自己心愛的女人改道南京,因此而出事。但是蝴蝶本人卻否認了這種說法,認為戴笠不可能為了自己而改道南京。
還有一種說法是,戴笠的權力越來越大,引起了蔣介石的恐懼,因此派人炸掉了飛機。那個時候抗戰已經結束了,而戴笠的勢力卻與日俱增,戴笠對軍統的控制力要高於蔣介石,因此引起了蔣介石的殺心。但這種說法也並不靠譜,因為戴笠就算在軍統的地位再高也威脅不到蔣介石,因為他手裡沒有軍隊。蔣介石手下的將領也不會聽令與戴笠,僅僅靠軍統里的特工戴笠翻不了蔣介石的天。
而且當時的蔣介石正在準備下一場戰爭,還沒有到“狡兔死,飛鳥盡”的情景呢,他又怎麼會“走狗烹,良弓藏”呢?而且戴笠是蔣介石的左膀右臂,正在關鍵時刻,蔣介石是不會自斷一臂的。而且蔣介石想要殺掉戴笠只是一句話的事情,因為戴笠貪污了不少東西,蔣介石要殺他,可以說有名正言順的理由,根本不需要暗殺。
軍統女特務陳華
直到多年後,台灣的才說出了戴笠墜機的真相。這個老婦名叫陳華,曾是軍統的王牌女特工之一,也是戴笠的心腹。她說戴笠出事的前一晚曾親口說過,“如果老蔣不要我了,我就自行了斷,不會讓他髒了自己的手”。結果第二天就傳來了戴笠墜機的消息,她立刻趕到了現場,畢竟戴笠是她最重要的人之一。
陳華看到了飛機殘骸中戴笠的手槍,但仔細觀察後,發現了不同之處。因此陳華覺得戴笠沒死,這場墜機也只是假死脫身的把戲。但是陳華這樣讓人意想不到的話,很難讓人信服。戴笠墜機這件事,至今都讓人難以查證,大家都根據自己對事情的了解進行猜測,誰都沒有拿出有力的證據。
那麼,看完文章的你覺得戴笠墜機的原因是什麼呢?希望你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