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頒獎典禮上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說中國話

2021年08月17日12:51:02 歷史 1142

1976年,丁肇中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演講時的語言用中文還是英語時產生了非常大的爭議,美國駐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我們和中國的關係非常不好,你用中文是不對的!”丁肇中一句話懟得他啞口無言。

物理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頒獎典禮上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說中國話 - 天天要聞

丁肇中於1936年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祖籍是山東日照。2個月大的時候,他隨母親回到中國,當時的中國處於戰亂之中,所以丁肇中的童年一直在顛沛流離中度過,先在四川讀了兩年小學,直到12歲的時候,被父母帶去台灣。

在台灣讀完高中之後,丁肇中又遠赴美國深造,最終拿下密歇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後,丁肇中一直從事高能物理研究,長期致力於尋找新粒子和新的物理現象,取得巨大的開創性成就!

物理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頒獎典禮上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說中國話 - 天天要聞

1976年,40歲的丁肇中迎來人生巔峰,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丁肇中提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吃驚的要求:用中文發表演講。這在諾貝爾獎80年歷史上是從未發生過的事,遭到了美國的強烈反對,美國駐瑞典大使威脅丁肇中:“我們和中國的關係非常不好,你用中文是不對的!”

丁肇中回懟他:中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語言之一,我就是要用中文,你管不着!

美國大使被丁肇中的義正言辭嚇得有些不知所措,當場啞口無言,再也沒敢提出反對!

最終,面對着數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專家,丁肇中用流暢的中文發表了自己的獲獎演說,字正腔圓,鏗鏘有力,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的中文,第一次響徹在瑞典的禮堂里!

有記者問丁肇中,下面的老外都聽不懂中文怎麼辦?

丁肇中說:那是他們的事,我管不着!

後來接受採訪,談及此事,丁肇中說:我是中國人,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發表言論,就是想讓大家認識到東方明珠正在冉冉升起,中國未來一定是科技強國!

物理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頒獎典禮上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說中國話 - 天天要聞

而作為中國物理學家,丁肇中也在不遺餘力地大力推廣基礎學科教育,在擔任中科院院士的時候,每當國際上有重要的物理實驗時候,他也都極力邀請中國的科研學者一起參與,為了讓我國的物理學者能夠更多地接觸到前沿科技。

而對於物理人才的培養,可以說是中國科技強國的基石,沒有人才,一切都是虛無。

所以丁肇中經常輾轉各個大學演講,苦口婆心和學生講:讓大家放下名校的光環,踏實做研究,做學術,物理是無窮無盡值得一生去探索的,一定要沉下心來。

但前提,一定是要培養對物理的熱愛和興趣,只有真正的熱愛才能指引你一直走下去,取得成就。

物理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頒獎典禮上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說中國話 - 天天要聞

丁肇中回憶自己和物理學的淵源就是幼年時候,聽過的關於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的故事,加上家裡很多漫畫書,從而對物理學科產生了巨大的興趣。最終,他才會在家人的反對下,學了當時並不吃香的物理,並能一直持續深耕這個領域。

可見,幼年時的興趣啟蒙對人的一生成長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很多人對學習物理和化學這些理科都有些抵觸,甚至覺得自己以後從事文科就行,那些燒腦的學科直接放棄。卻殊不知現在教育改革之下,國家也越來越意識到物理,化學,這些基礎學科的重要性。

物理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頒獎典禮上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說中國話 - 天天要聞

最新發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中,從2021年起,將大比例增加必選科目物理和化學,高校92個學科中,其中65個學科要必選物理,佔比71%, 56個學科必選化學,佔比61%,以後就是學醫,物理化學都是必選。

現在我國不少硬科技處處受人制肘,被人卡脖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科技人才的匱乏,在未來,不管是5G, 新能源,芯片,都離不開這些理科人才,只有大力發展基礎學科教育,培養自己的人才,才能不斷地進行科學攻堅,真正實現科技強國。

而目前其實很多家庭對物理和化學這些學科的啟蒙教育幾乎是空白的,為此央視《第一時間》在節目中大力推薦《這就是物理》這套書作為3-15歲的孩子物理的啟蒙讀物。

物理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頒獎典禮上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說中國話 - 天天要聞

這套書由我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周立偉教授聯合審核把關,最終定位為最佳的適合孩子閱讀的物理科普讀物。

作為一套兒童科教繪本,它為什麼會受到如此高的重視呢?

原來《這就是物理》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教育方式,沒有晦澀難懂的原理公式,都是通過漫畫+故事為孩子們講解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增添了趣味性和閱讀性。

物理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頒獎典禮上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說中國話 - 天天要聞

對於1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漫畫是最好的啟蒙方式,《這就是物理》顯然深諳這個道理,在書中描繪了100多種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比如:

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彩虹是如何出現的?

海水為何不能直接飲用?

這些如果孩子問到家長,我想大部分家長都無法準確回答,即使翻閱科普書說出來,這種說教般的解釋,孩子也很難聽懂,最終有可能就是無形中泯滅了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探索。

而如果把這套有趣的漫畫書給孩子看,就一下子豁然明了,且漫畫非常有趣,還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但凡購買過的家長,好評炸裂。

物理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頒獎典禮上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說中國話 - 天天要聞

這絕不是誇張,《這就是物理》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都非常流行,很多家長都把它用以孩子啟蒙教育!這種把知識點蘊藏着漫畫中的啟蒙方式不僅讓孩子們樂於接受,而且家長們也能省心不少,完全不用時刻盯着了!

作為兒童啟蒙教育書,《這就是物理》語言詼諧幽默,觀點清晰正確,非常適合,少喝幾杯奶茶,可以送給孩子一套,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聞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陽市涇陽縣洛村來了幾個人,他們是代表台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前來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歲的老人,並贈送連戰“民族之光”的親筆題詞。然而不幸的是,在這幾個人來之前的幾個小時,老人卻已經離世了。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