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人數終結篇--再添新證據(總參謀部的數據)

2021年04月13日03:54:23 歷史 1295

孟良崮戰役殲滅國民黨五大王牌之一,號稱“御林軍”的整編74師,打破了敵重點進攻計劃,一度扭轉了華東不利的局面,給南京國民政府沉重打擊,戰役的意義非凡。孟良崮戰役的殲敵數一直存有疑問。1947年5月,此時的整編74師已經經過整編,從46年整編後的3旅6團制恢復到最初的3旅9團制。當時有3個新兵團在臨沂沒有參戰,因為在山區作戰,重炮沒法發揮作用,所以榴彈炮營也留在了臨沂沒有參戰。那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到底多少人參戰?

1、粟裕年譜裡面查到殲敵整編74師和整編83師一個團,共3.2萬人。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人數終結篇--再添新證據(總參謀部的數據) - 天天要聞

後來的軍史資料基本都引用粟裕年譜或者回憶錄的相關數據,所以我們現在查到的相關戰史基本都是直接引用粟裕當年的電報和粟裕年譜上的數據,即孟良崮戰役殲滅整編74師3.2萬餘人。

2、華東解放戰爭紀實--劉統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人數終結篇--再添新證據(總參謀部的數據) - 天天要聞

3、孟良崮戰役戰果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人數終結篇--再添新證據(總參謀部的數據) - 天天要聞

4、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解放戰爭史第二卷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人數終結篇--再添新證據(總參謀部的數據) - 天天要聞

從上述資料看,都是寫殲敵3.2萬餘人,不同的是劉統的華東解放戰爭紀實沒有區分,而解放戰爭史第二卷寫了整編74師加83師19旅的一個團。

5、再看看總參謀部 文獻3,這個是軍委收到陳粟譚的辰馬電文後的通報,上面明確寫到三個新兵團加榴彈炮營還有部隊直屬部隊在臨沂,殲敵83師一個重建團600餘人,俘虜官兵15349人,斃傷9000餘人,總數24000+人。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人數終結篇--再添新證據(總參謀部的數據) - 天天要聞

6、華東人民解放軍總部頒發的公報稱:俘獲的74師官兵19676人,斃傷一萬三千餘名,其中包括打援的幾個軍(整編師)各一部,共8千餘名,共斃傷俘敵三萬二千餘名,去除這8千餘人,只剩2.4萬餘人,逃出去大概一千多人,所以,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也就兩萬五千餘人左右。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人數終結篇--再添新證據(總參謀部的數據) - 天天要聞

7、國民黨一兵團孟良崮戰役戰鬥詳報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人數終結篇--再添新證據(總參謀部的數據) - 天天要聞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人數終結篇--再添新證據(總參謀部的數據) - 天天要聞

8、據《蒙陰東南地區戰役戰鬥詳報》記載,國民黨方面自己承認的傷亡數字為“亡官一七一七員,亡兵一一二五三名,傷官一三九二員,傷兵七四七九名,失蹤官一六七員,失蹤士兵三三一五名”,合計25323人。這個數據只能左右參考,因為失蹤的人員數據沒法核算。這個是在孟良崮的74師+83師一個團的損失。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人數終結篇--再添新證據(總參謀部的數據) - 天天要聞

從國共雙方的資料綜合了看,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只有二萬五千餘人。所以不要再說孟良崮戰役殲敵整編74師3.2萬餘人了,這個人數是恢復一旅三團制後滿編的總人數。但實際參戰人數只有2.5萬人左右。

參考資料《解放戰爭全史》《華東解放戰爭紀實》《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戰爭全紀錄》《孟良崮戰役》《國民黨第一兵團孟良崮戰役詳報》《總參謀部 文獻3 表冊1》《蒙陰東南地區戰役戰鬥詳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 天天要聞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風吹得城牆垛口嗚嗚作響。誰也沒料到,張學良和楊虎城扣下蔣介石的那聲槍響,不僅撞開了抗日的大門,更把兩個人的命運拽進了截然不同的深淵。後來張學良被軟禁到頭髮花白,楊虎城卻帶着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樣是兵諫的發動者,蔣介石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1. 胯下之辱典故:韓信年輕時家貧,曾遭市井無賴當眾侮辱,被迫從其胯下爬過。韓信忍下了這奇恥大辱,後來發奮圖強,成就大業。2. 一飯千金典故:韓信落魄時,常在河邊釣魚充饑。一位在河邊漂洗絲綿的老婦人(漂母)見他可憐,連續幾十天分飯給他吃。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 天天要聞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今夏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不僅讓一處清代墓葬群重見天日,更意外揭開了兩處古代遺址的神秘面紗。7月2日,平頂山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全面調查:原有墓葬已於水庫修建初遷移,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已組織人員開始對現有墓碑進行轉移保護。7月2日,記者隨文物保護人員深入白龜湖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