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喝中藥太苦澀了,有哪些好辦法嗎?

2020年04月26日19:21:10 養生 1910

緩解服藥苦味小妙招

中醫認為不同性味的中藥其作用也不相同,如苦味中藥一般具有燥濕、瀉火的作用,而甘味中藥具有補益、止痛的作用等。中藥味苦難以下咽,喝過中藥的人都深有體會。下面是六種可以緩解服藥時苦味的小竅門,不妨試試。

【科普】喝中藥太苦澀了,有哪些好辦法嗎? - 天天要聞

1、把握好服藥時間

【科普】喝中藥太苦澀了,有哪些好辦法嗎? - 天天要聞

在一天24小時內,人體有兩個吸收藥物的“黃金時期”,一個在上午8點至10點,另一個在下午2點至3點。苦味中藥可在飯後上述時間內服用。

2、把握適當的溫度

【科普】喝中藥太苦澀了,有哪些好辦法嗎? - 天天要聞

雖然服用中藥講究“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但苦味中藥的服用可不拘泥於此道。當藥液溫度冷卻至20~36 °C時,易快速服下,且感覺不會太苦。因為正常人口腔內的溫度為36.2~37.2C,當湯藥溫度與舌的溫度相近時,味覺神經的感覺最靈敏,此時喝湯藥感覺味道最苦。當湯藥的溫度高於38°C或低於36°C時,味覺神經不太靈敏,苦味就會減弱。不過,湯藥高於38°C有可能會燙傷口腔黏膜,因此20~36C是最好的選擇,這樣既可防止燙嘴,又可糾苦味艱澀之偏。

3、掌控含、咽部位

【科普】喝中藥太苦澀了,有哪些好辦法嗎? - 天天要聞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頭的前半部,以舌尖最為突出。因此,藥液入口後,最好迅速含貯於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順勢咽下。

4、掌握喝葯的速度

喝葯的速度越快,藥液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短,受苦味的影響就會越小。反之,喝葯的速度越慢,藥液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覺味道就越苦。因此,苦味中藥的服用力求乾淨利落,苦味便轉瞬即逝。

【科普】喝中藥太苦澀了,有哪些好辦法嗎? - 天天要聞

5、服藥後喝適量溫開水

【科普】喝中藥太苦澀了,有哪些好辦法嗎? - 天天要聞

喝葯後立刻用涼水漱口,然後喝適量溫開水,這樣既有利於胃腸道對藥液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液的苦味。必要時可嚼一塊口香糖,及時去除口腔中的異味。

6、添加調味品

在苦味藥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對黃連、龍膽草之類,盡量少用或不用調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棗之類調和,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藥物的苦味。

【科普】喝中藥太苦澀了,有哪些好辦法嗎? - 天天要聞

養生分類資訊推薦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 天天要聞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其實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只要注意飲食,適當的用藥物來平穩即可得到穩定,效果若是不注意平穩的話,很容易就會誘發到多種併發症,而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則是最可怕的,比如血栓,心梗,腦梗都是由於高血壓所誘發而起的,很容易影響到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