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鹽好,應該多吃點兒
有的人口味重,不知道高鹽飲食的危害;有的人知道飲食應該少鹽,但是卻控制不好;還有的人認為鉀鹽的鈉含量比較低,可以多吃點兒,久而久之,引發一系列高鹽飲食的麻煩,甚至疾病。
高鹽飲食非常不利健康,高鉀低鈉鹽是各種鹽中比較好的選擇,但是鉀鹽也是鹽,依然要注意控制用量。
⊙高鹽飲食有害健康
根據國民營養和健康狀況監測結果,我國每人日平均食鹽的攝入量為10.5克,遠遠高於膳食推薦攝入量(6克/天);65%成年居民都超過了建議攝入量,34%成年居民的食鹽攝入量超過了推薦量的10%。研究證據表明,高血壓、腦卒中和胃癌等都與鹽攝入過多有關。
1.高鹽攝入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
高血壓是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高鹽攝入會導致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高鹽攝入引起高血壓的機制主要有四點:鈉離子過多會引起水鈉瀦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鈉離子可引起細胞水腫,使血管腔變窄;鈉離子能增加血管對兒茶酚胺類縮血管因子的敏感性;細胞內鈉離子增加後,會抑制鈉-鈣交換,導致血管平滑肌內鈣離子濃度上升而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高鹽飲食還可以改變血壓晝高夜低的變化規律,變成晝高夜也高,發生心血管意外的危險性大大增加。
中國居民食鹽攝入量及來源變化(2002—2012年)
註:數據引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2.高鹽攝入可增加胃癌的發病風險
長期高鹽飲食會造成胃黏細胞與外界較高的滲透壓,可導致胃黏膜直接損傷,發生廣泛性的瀰漫性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等病理改變,增加胃黏膜細胞發生癌變的風險;攝入過量鹽分還會使胃酸分泌減少,從而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降低胃黏膜的防衛能力,增加胃部病變及發生胃癌的風險。
3.高鹽攝入可能會誘發腎臟疾病和骨質疏鬆
鹽分是經腎臟排泄的,有關研究發現,高鹽飲食會使人排出的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加,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增加是腎臟損傷、腎臟疾病的一個危險信號。超過身體需要的鹽分,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多餘鹽分越多,腎臟負擔就越重,導致腎臟疾病的可能性越大。鈉離子代謝和排出人體時,會攜帶部分鈣離子流失。長期高鹽飲食的人尿液中的鈣水平普遍比較高,長此以往,體內鈣流失過多會增加骨質疏鬆症的發病風險,還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