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該怎麼降高血壓?”這句在心臟科門診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除了藉由增加藥量降血壓外,大多數還是跟生活習慣有關。心臟科醫師指出:“如果有做到低鹽飲食、規律運動和體重控制,基本上血壓自然會下降。”
鹽量攝取減少連腦中風死亡率也降低
其中的“低鹽飲”相對於多數民眾是比較容易做到,而且吃清淡點也能會減少腦中風的機會,日本曾經做過研究,發現日本民眾鹽分攝取降低後腦中風死亡率跟着減少。
吃清淡一點,是老生常談的養生之道,但是不要吃太咸對身體到底有什麼好處呢?心臟科醫師劉中平解釋:“因為鹽巴裡面的鈉離子會使得水分留在血管裡面,造成動脈的張力增加,進而讓血壓升高,久而久之就發生了高血壓。”
每日攝取量不應超過正常標準5克以上
長期的高血壓會導致腦中風、心臟病,過去累積35年的研究數據分析顯示,吃比較咸,尤其是每天吃的鹽巴超出正常標準5公克以上的話,會增加23%的腦中風和17%的心臟病風險。
想要降血壓真的沒那麼難!劉中平強調:“只要每天減少1.7克的鹽巴攝取,就可以降低血壓,並可以減少四成以上的腦中風和心臟病發生。” 從日本的醫療經驗看起來,在日本民眾的鹽分攝取降低了1.5克之後,整個日本民眾的腦中風死亡率降低了80%。
心臟科醫師:三餐中有一餐準備家中的食物
但到底要怎麼劑算自己一天的鹽分攝取量?其實不用真的每一克去測量,“只要覺得口味有咸,應該就是過量了! 因為食物中就有一些本身的鹽分在裡面,所以清淡的飲食就是您覺得好像沒什麼味道,沒有什麼調味,那樣您吃下去的大部分就是食物本身的鹽分,通常這樣的攝取量會比較適合。”劉中平說到。
尤其是如果習慣三餐都外食的話,因為一般餐廳的調味會比較加強,鹽分攝取量一定是超過的,如果是吃超商食品,外包裝通常也會有鹽分含量多少,可作為參考。劉中平解建議:“如果可以每天有一餐吃自己家裡準備的食物,或是有一餐的食物選擇完全沒有調味的。”
例如水果、地瓜、玉米、麥片、清蒸魚等,且如果沒有運動的話,千萬避免過度攝取“運動飲料”,因為裡面通常有很多鹽分。
但劉中平也提醒:“如果家中是中風、高齡的老人家,因為他們的味覺比較不好,如果三餐都沒有外食的話,反而要注意他們的鹽分會不會不夠。”適度的鹽分攝取才是對健康最好的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