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安的街頭巷尾,時不時能看到這樣的景象:三五個年輕人手持色彩斑斕的“尋寶地圖”,穿梭在古城名勝古迹或大街小巷之間,按圖索驥、尋覓線索、解開謎題——這就是最近在西安悄然流行的“城市尋寶”遊戲。
當一張精心設計的“尋寶地圖”在年輕遊客手中打開,鐘樓、城牆、大雁塔都不再僅是歷史的凝固符號,而成為遊戲中的道具坐標。年輕遊客拿着“尋寶地圖”,一邊飽覽千年古都獨特風光,一邊尋覓着地圖上標註的“神秘驚喜”。
“城市尋寶”,
正以有趣的方式在年輕人間蔓延,
既成為他們的新興旅行方式,
也在悄然重塑城市的魅力與生機。
城市實景解謎遊戲中必不可少的解謎手冊。
在“玩”中感受城市的獨特氣質
繼city walk(城市漫步)之後,這屆年輕人又發明了city hunt——城市尋寶。“城市尋寶”玩法簡單,在城市的角落裡藏下“寶藏”,再將線索發布在社交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尋寶。當然,這裡所謂的“寶藏”並不是什麼貴重物品,通常是有紀念意義的小物件,如明信片、照片、冰箱貼或者寫着暖心話語的小紙條等。
在小紅書app上搜索相關詞條,記者發現相關筆記已經達到了幾十萬條。從埋在萬寧沙灘里的一枚冰箱貼,到藏在蘭州大學草坪里的一隻文創手鏈,甚至有成都網友將大熊貓擺件放在了西班牙巴塞羅那聖家堂的角落裡,隨後在網上發布線索,等待有緣人去“尋寶”。
據記者了解,在尋寶遊戲中,投放禮物的博主一般會要求拿到禮物的人拍一個圖片發到評論區,這樣獲得禮物的快樂就在網絡間傳遞起來。“我覺得這個遊戲很有趣,在熟悉的城市中尋找這樣的‘意外驚喜’很開心。”在一個汕頭尋寶遊戲的帖子中,找到“寶物”的網友在帖子的評論區中這樣寫道。
在西安,樂於參與“城市尋寶”遊戲的年輕人也不少。“我從4月底開始參與這個遊戲,到現在已經做了三期,‘藏寶’地點包括興慶宮地鐵站出口、文昌門外的環城公園等,‘寶藏’主要是西安的文創小禮物。”網友“小詹”告訴記者,她自費購買了很多西安文創產品,將這些“寶藏”藏在西安的街巷裡,每月自發舉辦一次“尋寶遊戲”。“我把這個遊戲命名為‘長安藏寶’,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遊戲中,有人將年會發的保溫杯、外出旅遊時的紀念品都拿出來當作‘寶藏’。很多粉絲也都留言,期待能參與尋寶。”“小詹”表示,當代人生活節奏較快,這種遊戲對於“藏物”和“找物”的雙方來說,都是一種解壓、放鬆的辦法。
不僅是“小詹”這樣的個人參與者,在西安,“城市尋寶”還成為一門生意。
“我們歷時一年,把西安好玩的地方做成了一個實景解謎遊戲。玩家購買我們的解謎包後,根據解謎包里的提示,選擇合適的時間到達探索點,就可以開始西安城市探秘之旅。”西安首家從事實景解謎遊戲開發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設計的這款城市實景解謎遊戲售價98元,共包括西安城牆、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等5處地點,遊戲參與者在線上購買並收到解謎包後,便可化身為城市探險家,尋找散落在這5處地點的“寶藏”。
“我們將戶外探索與有趣劇情巧妙融合,為遊戲參與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來體驗西安這座城市。”該負責人說,“城市尋寶遊戲超越了傳統旅遊單向輸出的局限,將城市地標巧妙地轉化為可互動、可分享的‘遊戲道具’。像我們製作的這份尋寶地圖上的謎題、隱藏的‘驚喜’、需要完成的任務線索,這些都精準迎合了年輕群體熱衷挑戰、樂於分享的社交特性,更讓城市品牌在參與者的自發傳播中悄然升華。每一次朋友圈的尋寶打卡,每一段社交媒體上記錄的探秘過程,都是西安城市魅力一次無聲而有力的擴散。”
在今年的端午節假期期間,大唐不夜城景區也推出了“漫遊端午ai尋寶”活動。遊客化身“狄仁傑”破解詩詞謎題,尋得“國寶”可兌換“詩韻墨香餡”粽子,集齊餡料可獲得“盛唐文化粽禮盒”,更有機會成為景區“尋寶大使”。在參與尋寶的過程中,遊客還可在街區欣賞唐文化主題的多項互娛演出。
“城市尋寶遊戲的核心魅力在於讓遊客在‘玩’中沉浸式感受城市的獨特氣質。一張巧妙構思的地圖、一縷暗藏智慧的謎語,便能將遊客從浮光掠影的‘拍照簽到’中喚醒。尋寶地圖宛若一條無形的絲線,巧妙串起散落於城市肌理中的文化珍寶與特色地標。參與者不再是仰望永寧門的被動‘觀光客’,而是化身主動‘探索者’,在‘線索’的指引下深入西安的尋常巷陌,手持地圖尋訪一處處古迹,每一步都踏在千年文化積澱之上。”正在香港攻讀酒店及旅遊管理博士學位的西安文旅從業者高倩對記者分析稱,這種深度參與,將文化傳播方式從單一傾聽變為積極共創,城市的歷史底蘊與人文魅力也轉化為可感可觸的親身經歷,烙印於遊客記憶深處,遠勝於走馬觀花式的遊覽。
遊客“尋寶”成功後打卡留影。
城市魅力的自發放大器
“城市尋寶”在城市文旅發展上作用獨特,在上海、珠海等地,“紅色尋寶”活動正引領市民遊客在沉浸式的探索中觸摸革命年代的脈搏,留下深刻而獨特的紅色記憶。
近期,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的“紅途”平台,啟動了2025年“紅色印記”上海城市紅色尋訪活動。活動推出“一區一品”16區特色尋訪路線,串聯上海市超過40處革命舊址和紅色場館,通過線下“集冊”、線上“打卡”、紅途“快閃”等新穎活動,探索分散在各區的城市紅色寶藏,為市民遊客特別是青少年留下屬於自己的“紅色印記”。
6月12日,珠海市情侶中路綜合黨委、吉大街道園林社區黨委主辦的情侶路商圈紅色定向尋寶活動熱情開跑。活動設置了五個互動關卡,將綠美建設、應急安全、反詐宣傳、黨建知識等知識融入其中,10支參賽隊伍展開了“紅色定向尋寶”挑戰。
5月末,東莞“防範非法集資”城市尋寶活動啟動,吸引了多位市民化身“防非偵探”。參與者需在打卡點完成防範非法集資知識問答、情景模擬挑戰等任務,累計積分兌換尋寶線索。活動將防非標語和知識融入地標之中,拉近了宣傳與民眾生活的距離,實現了沉浸式傳播的效果,讓金融安全意識以更鮮活的方式浸潤城市角落。
“當尋寶線索的謎題關聯此地過往風雲,年輕人凝神解謎、熱烈討論的過程中,‘紅色印記’便在不知不覺中被深深鐫刻於心。”高倩表示,“城市尋寶”遊戲,如一把精心打造的新鑰匙,為城市開啟了吸引世界目光的另一扇門。無論是西安的千年文脈,還是上海的紅色記憶,都在遊戲的趣味包裹下變得生動可親。這種創新形式,讓文化傳承在寓教於樂的探索中自然流淌。讓城市宣傳超越生硬推廣,在參與者的主動參與和由衷分享中深入人心,實現了文化價值與傳播效果的雙贏。
當更多城市樂於埋下“寶藏”,當更多遊客樂於踏上尋訪之旅,城市的文化基因便能在互動中真正活起來、火起來。“城市尋寶”,最終不止於一場遊戲,它更是城市與年輕人之間一次深情的握手,一次深刻的文化共情。它拉近了人與城的距離,讓參與者在探索的樂趣與發現的驚喜中,建立起對這座城市獨特的情感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