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奇怪的人格:誰對他好,他就欺負誰

前陣子,公司來了個新同事。

對方剛來沒多久,對業務也不熟悉。

出於好心,我便把過往負責的策劃書都發給了他,時不時指導他一番。

有時候,他做方案沒有思路時,我還會加班幫他一起搜資料。

本以為做到了這份上,已經夠好了。

可對方不僅不感恩,甚至把我當成了軟柿子捏。

領導布置的任務,他竟直接推給了我,還哭訴自己實在做不來。

我看穿他的意圖後,也不想浪費時間,乾脆不再搭理他。東野圭吾說:“即使是善良的人,也不能任何時候,向誰都顯示出來善良。”

你有沒有發現,有一類人很奇怪:誰對他好,他就欺負誰。

你若好到毫無保留,對方就敢壞到肆無忌憚。

01

作家周國平,在書中寫過一個故事。

他有個朋友為人豪爽,是出了名的熱心腸。

有個無賴很討人厭,別人都避之不及,只有他從不計較,還幫了對方不少忙。

後來,這個無賴跟朋友借了一筆錢,承諾幾天後還。

等過了幾天,朋友催他還錢,他卻惱怒道:“你怎麼這麼計較,這才幾天,就跑來催債。”

朋友尷尬一笑,也覺得自己身為朋友,不該這樣苛刻,便沒再提過還錢這事。

三年後,無賴的日子順風順水,買了車也買了房。

可朋友的母親卻急需用錢,迫不得已,朋友又找到無賴催他還錢。

無賴聽了,臉色頓時一變,大聲嚷嚷道:你怎麼這麼計較,幾年了還念念不忘?

最後,無賴不僅沒還錢,還逢人便說朋友太過小氣,不可深交。

可憐朋友好心幫了他,反而被倒打一耙,落了個壞名聲。

都說人情薄如紙,人心狠如狼。

當你的善良,給了沒有良心的人,便只能落得一地雞毛。

網友@陳皮有個親戚,剛來北京找工作。

陳皮見他無處落腳,便把自己在北京的一套小公寓借給了對方。

親戚也沒客氣,直接搬了進去。

期間,親戚又因為沒找到工作,向陳皮借了好幾次錢。

他念在親戚的情分上,也都借給了對方。

直到半年後,陳皮家裡出了點事,需要一筆錢周轉,他便打算賣掉公寓。

跟親戚說了以後,對方卻彷彿變了一個人,沖他怒罵:

“你家裡有困難,怎麼能把我住的這套房子賣出去呢,你想想別的辦法啊。”

陳皮一聽,也來了氣:“這本就是我的房子,我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鬧了半天,親戚終於不情不願地同意搬家。

可到了收房那天,房子里卻到處都是垃圾,空氣中還瀰漫著一股臭味。

見自己好好的房子,被糟蹋得像個垃圾場,陳皮氣憤不已。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類人:

你好心幫他一把,他卻反過來咬你一口。

即便你給得再多,喂得再飽,他也不會有半分感恩。

碰到了強者,他們便會俯首做低,生怕惹怒對方。

他們從不敢在強者面前翻臉,卻會在對他好的人身上,耍盡脾氣。

這類人欺善怕惡,壓根配不上你的好,更不值得你的善良。

02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受助者惡意。

意思是說,幫助別人,對方不一定會感激,反而會從內心深處生出惡意。

這類人,往往內心貧瘠匱乏,骨子裡就透着一股自私自利的勁兒。

媒體人@陳四海,曾開過一家小型超市。

有次,他進了一批蜂蜜,順便給朋友送了兩罐。

朋友嘗完很滿意,又厚着臉皮跟他要了幾罐,說要送給家裡的親戚嘗嘗。

陳四海雖然心裡不滿,卻礙於交情又免費送了幾罐。

可這之後,朋友就開始變着法地問他要東西。

端午節要粽子,中秋節就要月餅,逢年過節就來一趟。

每次都是空着手來,滿載而歸。

只要陳四海一提醒他要付錢,朋友就裝傻充愣。

最後,陳四海索性也不再慣着他,要回了錢以後,就與他斷絕了來往。

自此以後,他終於學會了有所保留,不再毫無底線地對待別人。

《生活大爆炸》里,有句台詞:“你太善良了,這個世界將把你啃得屍骨無存。”

年紀越大,漸漸知道了,這世間最難猜的是人心。見識多了,也慢慢懂得,有時候惡意真的比善良多。

並非所有的真心,都能換來等價的誠意。

要知道,所有善良和包容的前提,都是不為難自己。

03

作家張德芬,在文章中講過朋友小林的經歷。

前幾年,小林剛買了一輛新車,公司一位女同事得知後便常搭她的順風車回家。

因為都是多年的同事,即使她心中不情願,也沒拒絕過。

後來有次公司聚餐,這位女同事卻當著大家的面說:“小林的車呀,真的太一般了,我坐得相當不舒服。”

小林聽到後只是淡淡一笑,沒有說話。

等對方下次再想要蹭車時,小林直接毫不猶豫地回答:不方便。

女同事聽後臉色瞬間變得通紅,隨後便匆匆離去。

自那以後,對方沒再好意思找她,小林的世界才變得清凈。

余華說: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再好的關係,也要有所保留。

無論跟誰相處,你的真心要有邊界,善良也要有鋒芒。

最近,重溫了電視劇《縣委大院》,對林志為的處世態度尤為欣賞。

剛進單位時,因為脾氣好,他沒少受委屈。

同事把工作推給他,他二話不說就拿過去做。

明明是他通宵完成的工作,同事轉頭就向領導邀功,全然當成是自己完成的。

這樣的事經歷多了,林志為也明白自己不該繼續心軟。

後來同事再找他幫忙做報表,林志為果斷拒絕。

同事以為他只是隨口說說,便繼續施壓:“這事挺急的,要不你去問問領導?”

林志為聽了,直接回懟道:“主任讓我寫個稿子,也挺着急的,要不你去問問他?”

同事見林志為面帶怒意,便訕訕地離開了。

聽過一句話: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要做一個仁慈的獅子。”

你可以善良,但絕不能軟弱。

做個不好惹的人,不允許別人隨意冒犯,也不會輕易去冒犯別人。

該拒絕時就別心軟,心狠一點,冷漠一點,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很認同王小波的一個觀點:

“人活在世上有兩大義務,一是好好做人,無愧於人生一世。

另一條是不能慣着別人的臭毛病。”

人的善良和真心都是免費的,但不是廉價的。

當你的真心一直被消耗時,一定要及時收回。

不是所有的人,都配得上你的好,你所有的善意,要留給對的人。

別無底線慣着誰,也別無原則討好誰,只有這樣,你的善意才會得到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