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2025年05月28日20:10:25 搞笑 1985

一、嫪毐

戰國末期秦國權臣,原為呂不韋獻給趙太后的假宦官,憑藉與太后的私情權傾朝野。他不僅與趙太后生下兩子,更自封秦王“假父”,甚至試圖發動政變推翻嬴政。嬴政親政後,嫪毐率門客及衛卒叛亂,失敗後被車裂示眾,兩個幼子被裝入麻袋活活摔死,全族誅滅。其結局成為外戚干政失敗的典型案例,也加速了呂不韋集團的垮台。他的野心與無知,印證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歷史規律。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二、呂雉

漢高祖劉邦的皇后,中國首位實際掌權的女性統治者。她以鐵腕手段誅殺韓信、彭越等功臣,將戚夫人製成“人彘”,並大力扶持呂氏家族,一度架空劉氏江山。劉邦去世後,呂雉臨朝稱制15年,開創外戚專權先例。然而她死後僅半月,周勃、陳平等元老發動政變,呂氏一族無論男女老幼盡數被殺,僅少數遠親逃亡蜀地。呂雉的結局揭示了古代女性掌權者難以擺脫的困境:權力越集中,身後清算越慘烈。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三、竇嬰

西漢外戚重臣,曾率軍平定“七國之亂”,支持漢武帝推行“獨尊儒術”。作為竇太后侄子的他,因與田蚡爭權被捲入“灌夫罵座”事件。漢武帝藉機以偽造先帝遺詔(矯詔罪)將其斬首,竇氏百年望族一夕覆滅。竇嬰之死實為漢武帝打擊外戚、加強皇權的政治清洗,其家中搜出的遺詔真偽至今成謎,凸顯專制體制下“君要臣死”的殘酷本質。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四、主父偃

漢武帝時期寒門崛起的謀士,提出削弱諸侯的“推恩令”,將諸侯國土地分封給所有子嗣,成功瓦解地方勢力。但他得勢後瘋狂報復早年輕視他的人,收受賄賂、逼死齊王,引發諸侯集體彈劾。漢武帝為平息眾怒將其滅族,其“倒行逆施”的成語警示後人:改革者若不能約束私慾,終將淪為權力犧牲品。他的政策雖鞏固中央集權,卻因個人道德缺陷招致殺身之禍。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五、霍光

西漢權臣,受漢武帝託孤輔佐昭帝、廢立昌邑王、擁立宣帝,掌控朝政20年。他執政期間延續“文景之治”政策,但家族專權達到頂峰:其妻毒殺許皇后,女兒霍成君強立為後。霍光死後,漢宣帝隱忍三年,最終以謀反罪將霍氏滿門抄斬,連坐誅殺數千人。霍光“治國不齊家”的悲劇,揭示了權臣家族“盛極必衰”的歷史宿命,其廢立皇帝的權力更成為後世權臣的“高危模板”。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六、檀道濟

南朝劉宋開國名將,以“三十六計”聞名,北伐北魏屢建奇功。因功高震主被宋文帝猜忌,逮捕時怒斥“自毀長城”仍被處決,全家遭屠。他死後北魏大舉南侵,劉宋喪失淮北領土,印證其預言。檀道濟之死反映南朝皇權對武將的極端防範,其“唱籌量沙”的軍事智慧與“白服出征”的悲壯形象,成為古代冤獄的經典符號。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七、楊駿

西晉武帝岳父,趁晉武帝病危篡改遺詔獨攬大權,引發皇后賈南風聯合楚王司馬瑋發動政變。楊駿逃入馬廄被亂戟刺死,三族盡滅,屍體遭百姓踐踏。他的倒台直接引發“八王之亂”,導致西晉迅速衰亡。楊駿的專權展現外戚政治的脆弱性,其被殺時皇宮“血流成河”的記載,預示了晉王朝即將到來的大動蕩。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八、楊玄感

隋朝名將楊素之子,趁隋煬帝征高句麗時起兵反隋,成為隋末首個大規模起義的貴族。但他戰略失誤圍攻洛陽,兵敗後讓弟弟砍自己頭顱請功未果,全族被殺且被改姓“梟”(不祥之鳥)。楊玄感之死暴露隋朝貴族階層與皇權的深刻矛盾,其“開倉濟貧”爭取民心的策略,為後續農民起義提供了示範。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九、來俊臣

武則天時期酷吏之首,發明《羅織經》系統化製造冤獄,殘殺李唐宗室和朝臣數千人。他創立“定百脈”“死豬愁”等十大酷刑,甚至將囚犯悶入糞池。最終因企圖誣告武氏諸王和太平公主謀反,被反殺滅族,長安百姓歡呼“今夜安眠”。來俊臣的覆滅標誌着武則天結束“酷吏政治”轉向懷柔,其惡行成為古代司法黑暗的典型。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十、胡惟庸

明初最後一任丞相,被朱元璋以“謀反”罪名誅殺,牽連3萬餘人,終結了延續千年的宰相制度。胡惟庸案實際是朱元璋集權的政治清洗,後世考證其“通倭”“私藏兵器”等罪名多為羅織。此案後六部直接聽命皇帝,皇權達到頂峰。胡惟庸的結局反映明初皇權與相權的終極博弈,其案件持續時間之長(持續到藍玉案)、牽連之廣,堪稱古代政治清洗的巔峰。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十一、黃子澄

建文帝削藩核心謀臣,力主先削周王等弱藩再圖燕王。他推薦李景隆為主帥導致靖難之役慘敗,朱棣攻入南京後,被斷四肢、滅九族,連坐誅殺姻親鄰居。黃子澄的悲劇在於書生議兵的理想主義,其“削藩必先弱燕”的戰略失誤,直接導致建文政權崩潰。直至明末,其藏匿湖北的後人才敢恢複本姓。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十二、景清

建文舊臣中最為剛烈者,假意投降朱棣後藏刀上朝行刺,失敗遭“磔刑”(千刀萬剮)。朱棣實施“瓜蔓抄”連坐其全村,老師、同學皆被誅殺,開創永樂朝文字獄先例。景清被剝皮填草懸掛長安門,其“書生報國”的悲壯與朱棣“誅十族”的殘暴形成鮮明對比,成為明清士人精神抗爭的象徵性人物。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NVIDIA爆拉+川普被判違規,我A終於要上車了? - 天天要聞

NVIDIA爆拉+川普被判違規,我A終於要上車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們,大家好:今天市場非常有戲劇性——我A居然沾了川總的“光”。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對川總施加的10%關稅做出了裁定,認為其超越了《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授權,不構成“國家緊急狀態”,而是構...
暈!上海一公交車站現“最矮椅子”... - 天天要聞

暈!上海一公交車站現“最矮椅子”...

上海街頭的不少公交車站都設有候車座椅而這些座椅則成為老人們的“等車神器”比如顏值和舒適度都妥妥被拉滿~但不是每一處公交站都讓乘客舒心的家住共青森林公園附近的市民通過新聞坊同心服務平台反映稱共青森林公園的正門的公交102路、124路和147路站點座椅十分奇葩高度還沒有幼兒園的板凳高乘客坐着難受蹲下、起身...
笑噴!孫穎莎坐電梯抱怨被邱貽可踩腳,邱指導摸頭逗莎莎:我故意的! - 天天要聞

笑噴!孫穎莎坐電梯抱怨被邱貽可踩腳,邱指導摸頭逗莎莎:我故意的!

5月29日消息,5月29日,央視體育發布孫穎莎《最好的自己》採訪視頻。鏡頭中記錄了邱貽可和孫穎莎師徒的可愛一幕:邱貽可走進電梯不小心踩了孫穎莎的腳,莎莎立刻大聲“控訴”,邱貽可摸頭安慰。視頻中,孫穎莎正在等候電梯,邱貽可問到,“牽拉是吧?”莎莎開心地說了一句英文,“Yeah!是的。”隨後,孫穎莎在前,邱貽可在...
吉迪恩·利奇菲爾德:根據最近幾個月的情況看,馬斯克好像是被耍了 - 天天要聞

吉迪恩·利奇菲爾德:根據最近幾個月的情況看,馬斯克好像是被耍了

【文/吉迪恩·利奇菲爾德,翻譯/觀察者網 陳佳芮】上個月底,一臉沮喪的馬斯克承認政府效率部“沒達到我的預期”。政府效率部聲稱,迄今為止已為美國政府節省了1700億美元,主要通過裁員、廢除法規、取消合同和撥款實現。但它們並沒有提供證據,或者大幅誇大了這些節省。據估算,政府效率部草率削減政府開支的做法今年將額...
6月1日零點起可預約高考出租車 - 天天要聞

6月1日零點起可預約高考出租車

2025年高考將於6月7日至9日舉行。為助力考生順利抵達考場,上海強生、大眾、錦江三大出租車電話調度中心將開啟高考接送考預約服務。從6月1日(周日)零點起,市民可撥打強生(62580000)、大眾(96822)、錦江(96961)的叫車電話進行預約。多元預約運能保障 暢通送考通道強生、大眾、錦江三大出租企業今年的高考出租車特色...
杭州多人目擊:百斤重野豬闖進學校和小區!“跑飛快,隨後自己遊走了” - 天天要聞

杭州多人目擊:百斤重野豬闖進學校和小區!“跑飛快,隨後自己遊走了”

5月28日,有網友向潮新聞報料:杭州山水人家小區今早闖進了一隻野豬。據網友稱,野豬是從小區北門進入的,之後在小區里亂轉了很久。中午,記者來到該小區。在北門口,記者見到幾名執勤的小區保安,保安告訴記者,今早8點多,確實有一頭野豬從小區北門旁邊的花壇竄出來,隨後便轉頭跑進了小區。在物業辦公室,兩名前台工作人...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 天天要聞

史上遭滿門抄斬的12位名人 1、嫪毐 2、呂雉 3、主父偃 4、楊玄感

戰國末期秦國權臣,原為呂不韋獻給趙太后的假宦官,憑藉與太后的私情權傾朝野。他不僅與趙太后生下兩子,更自封秦王“假父”,甚至試圖發動政變推翻嬴政。嬴政親政後,嫪毐率門客及衛卒叛亂,失敗後被車裂示眾,兩個幼子被裝入麻袋活活摔死,全族誅滅。其結局成為外戚干政失敗的典
夏朝都亡了,商朝頻繁遷都到底為何?考古顯示:商朝並非躲避洪水 - 天天要聞

夏朝都亡了,商朝頻繁遷都到底為何?考古顯示:商朝並非躲避洪水

中國古代王朝遷都本是大事,但像商朝這樣頻繁“搬家”的實屬罕見。從建國前遷都八次,到建國後再遷五次,商朝統治者彷彿對“搬家”情有獨鍾。過去總有人猜測,他們遷都是為了躲避洪水或夏朝餘孽,但考古發現和史書記載卻指向另一個更殘酷的真相——商朝頻繁遷都,其實是為了解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