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6歲成黃埔校花,18歲嫁葉劍英,建國後獨自養子官至正國級

在戰亂年代,女性真正體現了什麼叫巾幗不讓鬚眉。在戰爭中所湧現出的英勇女戰士是非常多的,可以說,女戰士也扛起了半壁江山,是非常值得我們敬佩的。

曾國藩家書是非常有名的,是曾國藩教育後輩最直接的體現。他的後輩們在曾國藩的教導下所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之高的。他的後人曾憲植便是一名優秀的革命戰士。

受到曾氏家族的熏陶,曾憲植對國家大事,民族未來有非常強烈的興趣,與其他的普通女性根本不同。而正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也使她走上革命道路成為必然。

關於曾憲植,她是個傳奇的女性,和男子相比,她的貢獻也是非同尋常的。她是巾幗不讓鬚眉的生動體現,是動亂年代,戰爭時期先進女性的卓越代表。

特立獨行的曾憲植

出生於曾國藩世家的曾憲植,從小就受到了優渥的教育條件,她也是非常的奮發向上。她在文化課的學習上取得了好成績,在體育鍛煉上也非常優秀。

那時的籃球是個新鮮玩意,在女性中就更不必說。曾憲植卻偏偏喜歡籃球,她就是敢於挑戰與眾不同的事務。並且她的籃球技術也是非常高超,甚至是籃球隊的主力。

不僅於此,在學校的選擇上,她沒有和家裡的兄弟姐妹一樣,選擇去讀綜合性大學,而是毅然決然地報名了黃埔軍校的武漢分校。她的選擇真的是非常與眾不同。

在決定考軍校後,曾憲植也是更加努力學習,最終在200多名女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國內首批女兵隊伍中的一名優秀成員。這一年,她年僅16歲,因為長相貌美也成為黃埔軍校的校花。可以說,在選擇上,曾憲植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想法。

自從進入軍校,曾憲植就不怕辛苦勞累,不斷接受訓練打磨自己的實力。同時她還自願幫助受傷的士兵洗衣換藥,這充分體現出了她身上美好的品質,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1927年的夏天,曾憲植積極投入革命活動中去,為了革命活動

奔走相告。雖然她還是一名學生,但她的愛國心已經急不可待了,促使她投入到革命活動中去。

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革命活動中,上天為她悄然安排了一段緣分。可以說,這段緣分改變了她以後的一生,也把她帶到了革命的廣天闊地中。

曾憲植與葉劍英

曾憲植與葉劍英在革命活動中悄然相識,並且被彼此身上的魅力所吸引。革命結束後,她追隨葉劍英來到廣州,和他共同參加廣州起義。

18歲那年,曾憲植嫁給了葉劍英。雖然二人有年齡差,而且葉劍英在之前就已經有過兩任妻子,但曾憲植並不在意,她在意的是二人是否有共同的信仰,這是她認為的二人在一起的紐帶。

婚後不久,組織的安排使得二人面臨分別的情形,儘管曾憲植心中有萬般不舍,但她清楚這是組織的需要,這是為了完成革命目標,為了實現共同理想的需要。

在二人分隔的幾年中,曾憲植兩次被捕入獄,又兩次虎口逃生。她的心中充滿了信仰,信仰的力量是強大的,這也是支撐着她忍受煎熬的精神源泉。

1930年,葉劍英從蘇聯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特別班學習歸來,不久,他們二人便接到組織的命令,前往蘇區進行革命活動。

但是考慮到曾憲植自身的美貌可能會在前往蘇區的過程中,引起敵人的注意,最終葉劍英和曾憲植只能分別前往不同的地方。

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一別就是七年,可再次的重逢也不過是短暫的。這次重逢過後,二人又因為革命的大局而前往不同的地方。但也就是這次相逢,讓曾憲植懷上了葉劍英的孩子。

1941年,心心念念的相逢終於有了一個結果,曾憲植終於有機會來到延安,可與孩子的父親、自己的丈夫相見了。

不過令她沒想得到的是,葉劍英已經另娶她人為妻,還生下了女兒。這對曾憲植來說無異於五雷轟頂。

曾憲植也是個果斷的人,她明白沒有感情的兩個人是沒有結果的,再糾纏下去只會鬧得兩人都不好看。於是她選擇解除與葉劍英的婚姻,成全他和別人。

得到發展

曾憲植沒有傷心於解除婚姻,反而全身心地投入事業,終身未嫁。不論是在革命動亂的年代,還是在建國後發展的階段,她都是眼裡只有工作,再容不下其他的。

因個人能力十分突出,她先後擔任了擔任鄧穎超和宋慶齡的秘書,後來她又轉移到晉察冀根據地,參加土地革命。建國後,曾憲植擔任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副秘書長。

之後曾憲植一直在全國婦聯工作,官至副部級,因在工作中表現優異,為人又低調、謙遜,1982年9月,曾憲植擔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一職,官至正國級。

雖然是正國級幹部,但曾憲植的生活卻非常簡樸,她和兒子居住在十幾平的小屋,設施也是非常簡陋,讓人無法想象是正國級幹部所應該具有條件。

簡樸的生活作風,讓人十分感概,感概於她們在革命勝利後的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感慨於她們對自我本心的堅定,感慨於她們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1989年10月11日,曾老因病在北京去世,她去世時,有人寫了一副輓聯:

為黨想,為人想,把榮譽推出去,將責任攬過來,斥罵讚許不顧,志比泰山若滄海;不計得,不計失,是真理拚命干,有意見當面提,上下親疏弗論,情同白玉貫長虹。

曾憲植作為戰爭年代為數不多的革命女戰士,她面臨的困難會比男性更多,也更加複雜,但她始終不放棄,堅定初心,最終完成了革命目標,她值得我們所有人的尊敬。

輓聯這短短的幾個字體現出人們對她的尊敬與敬佩,她身上具有那個年代革命戰士所具有的美好品德,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