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遂高速
趙樂 封面新聞記者 冷宇
2012年5月,以“造福四川人民,建好高速公路”為使命的中國能建葛洲壩交投內遂高速建成通車。
在四川,這條橫貫遂寧與內江的道路已脈動十三載。通車13年,內遂高速不僅重構了區域內的時空版圖,同時,以路為媒,在119.76公里的軌跡上,書寫了一份“以路興業”的生動答卷。
助力產業要素加速流動
累計創造就業崗位超200個
內遂高速全面建成通車後,將遂寧與內江兩地的通行時間,由近4小時縮短至2小時以內。時空距離的縮短,推動內江、資陽、遂寧等地及周邊地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流動,帶動沿線地區貨物周轉效率大幅提升。
道路暢,產業興。近年來,內遂高速安居收費站所在的遂寧市安居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做強天然氣清潔能源、鋰電及新材料兩大優勢產業,做新汽車與裝備製造、食品及特色消費品兩大傳統產業,做大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加快建設“2+2+1個百億產業、1個千億園區”。作為中國大西北和大西南之間的一條高速大動脈,內遂高速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內遂高速
2024年,遊戲《黑神話:悟空》走紅,因其中部分畫面取景於內遂高速沿線的安岳縣,眾多遊戲愛好者慕名前去打卡。為此,內遂高速特別製作《安岳縣旅遊路線圖》向過往司乘人員發放,詳細介紹當地文旅資源。
近年來,內遂高速積極探索“交通+文旅”模式,聯合地方電視台策劃《內遂高速甜蜜之旅》特別節目,持續推出“沿着高速去旅行”“路姐帶你打卡內遂高速”等系列內容,同時積極與周邊果園商戶洽談,聯合推廣沿線地區農特產品。
此外,自建成通車以來,內遂高速始終秉持“造福四川人民”的建設理念,深度融入地方發展脈絡,創新實施屬地化管理機制。通過優先吸納本地勞動力、定向培養技能人才的雙輪驅動模式,累計創造就業崗位超200個,帶動近九成四川籍職工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帶動農特產品出川“出圈”
支援服務半徑覆蓋50公里沿線走廊
近年來,內遂高速以路為媒,大力改造服務區設施,助力沿線農特產品出川出圈。其中,安岳服務區內特設農產品展銷專櫃,司乘人員可以在此選購到檸檬干、檸檬精油、檸檬面膜等安岳檸檬周邊產品;為解決長河段村民種植柚子的銷售渠道,內遂高速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新建長河服務區,增設農產品交易市場,讓沿線農副產品從鄉間小道借路出川。
內遂高速長河服務區
同時,嚴格落實綠通政策,開設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讓以安岳檸檬、內江蜜餞為代表的30餘種農產品從本地市場走出去,暢銷全國各地。數據顯示,內遂高速累計免收通行費超3.8億元,助力優質農產品“賣得俏”。
此外,內遂高速還創新組建“連心”志願服務隊,以路為軸,編織公益網絡。志願者們深入沿線60餘個村落,開展助學助農助老等活動60餘次,惠及群眾超2000人次,服務半徑覆蓋50公里沿線走廊,用實際行動詮釋“建一條路、暖一方人”的央企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