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賺35萬?看“炒股大師”如何帶大爺入坑

近日,蘭州市公安局安寧分局反詐中心接到預警指令:安寧區一銀行網點出現連續多次大額取款操作,經對取款操作發生時間和預警攔截的某詐騙軟件活躍時間進行比對分析,判定取款當事人遭遇電信網絡詐騙。
安寧分局反詐中心立即聯繫對應銀行網點,圍繞取款金額和時間開展核查,同時聯合安寧西路派出所進行大面積人員排查工作,並發動全所民輔警和安寧西路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在各小區物業、樓棟單元群內發布緊急通知,尋找被騙居民。

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民警於當天下午16時成功找到被騙群眾劉大爺,而此時的劉大爺還在認真地按照“老師”的要求捆紮現金,準備第二天中午12時“按約”交給取款人。
在民警的引導勸說和再三提醒下,劉大爺才發覺“這事兒不太對勁”。在徵得劉大爺的同意後,民警查看了劉大爺手機上的涉詐app,了解了劉大爺的被騙經過。
今年1月底,劉大爺通過某短視頻平台認識一位“炒股大師”,可以在短時間內“賺大錢”,隨後引導劉大爺下載了一款名為“東吳秀財”的虛假炒股理財app。在“炒股大師”的洗腦和誘導下,劉大爺信以為真,在該理財app上開始了長達半個月的“金融學習”和“投資實踐”,當看到自己的“賬戶餘額”高達35萬餘元時,劉大爺又驚又喜,準備將“收益”變現提款,但此時的“炒股大師”以“保密操作”和“市場分級”等專業話術為由,要求劉大爺支付手續費9萬元,且提出現金交付費用、付後兌現收益。
“交了9萬手續費,還能凈賺26萬,值!”劉大爺連想都沒想,就分6次連續在轄區銀行網點取現9萬元,並與“炒股大師”約定,於次日12時交給“線下承兌商”。
然而,火速上門的民警徹底驚醒了劉大爺的“暴富夢”,也摧毀了騙子的“發財夢”,成功保住了9萬元的養老錢。
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通常通過以下三種途徑實施:
騙術一:以“保本高息”虛假宣傳吸引消費者。不法分子假借債券投資、股票投資、貴金屬投資、期貨投資、p2p投資、外幣投資等概念噱頭,發布消息宣稱“穩賺不賠”,以高返利、按月返利、保持現金流吸引消費者關注。
騙術二:以“專家內幕”虛假消息誘導投資。不法分子通過社交軟件添加消費者好友,將其拉入“投資”群聊,然後冒充投資導師、理財專家,騙取消費者信任,以有“內部消息”“會員渠道”“特殊資源”等誘騙消費者參與投資。
騙術三:以“投資返利”虛假平台轉移資金。不法分子通過偽造或仿冒投資平台,以小額投資返利作為誘餌,不斷引導消費者加大資金投入,以“登錄異常”“銀行賬戶凍結”等名義,收取所謂“保證金”“解凍金”等,進一步騙取錢財。

發布:甘肅省公安廳新聞宣傳處

編輯:藏藍 小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