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沒來,關稅來了!

大年初五迎財神的日子,結果卻迎來了特朗普的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2月1日簽署行政令,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

關於關稅的問題,哨兵節前在《春節假期的策略!》中提示過:

對於加稅的問題,此前有預期,但是各種說法變來變去,預期非常的混亂。

到底是利空?還是靴子落地?

還需要看市場如何反饋……

今天是周日,a50那邊也在休市之中,對於市場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咱們等明天再看。

另外,特朗普今天針對的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加拿大和墨西哥:當地時間2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

而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反擊也已經來了:

加拿大將對價值1550億加元美國產品徵收25%關稅。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表示墨西哥將採取反制措施,她已經指示墨西哥經濟部長埃布拉德啟用墨西哥政府此前準備的“b計劃”,向美國輸墨產品加征關稅。

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24年,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合計佔美國貿易總額的40%以上。

特朗普政府同時宣布加征關稅,難道就不怕美國國內的通脹壓力嗎?

他還真不怕!

他的策略其實核心就是兩點:就業與減稅

1)就業方面,特朗普稱:國會參眾兩院將批准諸多減稅措施。重申關於下調企業所得稅的計劃。若(企業)在美國生產產品,將把企業稅率降至15%。

也就是通過對外加關稅、對內降企業所得稅,逼迫企業在美國國內進行生產,進而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

2)減稅方面,不僅僅是企業所得稅,還有個人所得稅。

美國以直接稅為主,2023年,美國的個人所得稅佔比最大,高達49%,關稅佔比僅為2%。

也就是說,如果個人所得稅大幅下調的話,那等於就是變相的給美國居民“增收”。

有美國專家的測算是:減稅將給美國家庭每個月帶來大約2500美元的收入。

這就可以抵消通脹(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

特朗普的想法,在邏輯上講得通。

但其它國家必然也會反擊,對於美國也會產生反噬。

貿易保護主義必然是要提高總體的成本的,必然是需要有人來買單的。

最後會由誰來買單?

不管怎麼轉嫁成本,最後無非還是各國的普通老百姓……

對於中國來說,從節前最後一天到春節期間,咱們製造了deepseek的一場狂歡!

在除夕前夜,把英偉達的市值一夜之間幹掉了6000億美元。

然後,春節期間,美國國內又是各種打壓、圍剿、攻擊deepseek的……

而在國內互聯網上,deepseek被吹爆了,甚至吹得比六代機的意義還要更大……

春節期間,圍繞着deepseek,又是一片“贏麻了”的聲音。

這樣的一種輿論氛圍,其實有點……(轉移視線吧)。

deepseek再牛x,也提振不了當下的經濟。

節前最後一天(1月27日)公布的1月pmi全線低於預期:

1月官方製造業pmi為49.1,預期50.1,前值50.1;(去年8月以來首次跌破榮枯線)

非製造業pmi為50.2,預期52.0,前值52.2;

綜合pmi為50.1,前值52.2。

對於2025年,哨兵的觀點:經濟大概就這樣吧,國內會全力押注(支持)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