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個時候你還活着,也沒有人敢做我的駙馬,咱倆就在一起唄,反正都是熟人,你死了之後也好有個香火祭奠啊。
這是楊盈在到達安國後,某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坐在屋頂上同元祿說的一句話。
在這之前,楊盈已經對自己的未來設想了很多,她問元祿:
以後誰會喜歡我呢,我又會選個什麼樣的駙馬呢,經歷了這麼多之後,我還能回到大梧做一個平平凡凡的,只要駙馬對我好我就滿意的公主嗎?那些世家子弟,要是知道我女扮男裝出使過安國,還敢娶我嗎?大梧將來如果又遇危難,我還能夠做一個一世平安老於後宅的貴婦人嗎?
這些話,看似只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小姑娘無意之間的感慨,可實際上,楊盈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已經為她將要嫁給安帝埋下了伏筆,也為她最終的結局定下了基調。
為大義自願嫁安帝為後。
《一念關山》梧帝被俘後,梧國上下各種危機四伏,丹陽王身為監國王爺,在這之前就曾跟梧帝多年爭奪太子之位,如今更是盼着梧帝回不來,他好名正言順繼位。
梧帝的妻子蕭皇后已身懷有孕,蕭皇后希望自己腹中之子繼承大統,她好順理成章成為攝政皇太后,所以蕭皇后也不希望梧帝回來,但同時她又需要梧帝的一紙詔書。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表面上都說要迎回梧帝,實際上又各自打着算盤,誰都不想去。自小生在冷宮楊盈主動請纓,要女扮男裝擔任迎帝使,前往安國。
此時的楊盈,還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公主,她之所以主動攬下來去做迎帝使,是為了能夠嫁給自己的情郎鄭青雲。
楊盈聽說只要迎回梧帝,就能得到三千食邑的封賞,她就可以為自己的婚事做主,異想天開的她便真的信了。只可惜,還沒到安國,楊盈就知道了鄭青雲別有用心,她親手殺了鄭青雲,然後繼續帶着使團前往安國。
這一路上,在寧遠舟和任如意的教導下,她一步步成長,到達安國的時候,楊盈已經跟之前那個懦弱的冷宮公主判若兩人了。
楊盈心中已經有了家國大義、皇室責任,面對安國的一系列刁難,她很好地掩藏起內心的恐慌,機智地應對了所有的試探和敵意。
然而安帝也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老狐狸,他並不打算真的放梧帝回去,寧遠舟等人為了救出梧帝進行了一系列謀劃,為了促使謀劃成功,也為了讓大家能夠活着離開,楊盈自願留在安國為質。
安帝想要賜死楊盈泄憤,楊盈更是大膽地自曝公主身份,提出要嫁給安帝為後,這個時候的她,只有16歲,而安帝,已經是一個50多歲的老頭了。
思非常人所思,行非常人之事。
很多人認為,楊盈提出嫁給安帝,不過是為自保走投無路的選擇罷了,又或者是她的一時衝動或意氣。但其實從她和元祿之前的對話中我們就能發現,她早就進行了周全的思慮。
她從憂慮自己回到梧國的處境,推己及人,到為梧國的萬千百姓着想,倘若她一個公主都無法在安帝的野心下老於後宅,那麼普通百姓又哪裡會有好日子過?這才楊盈留下來的真正用意。
更何況,之前六道堂的弟兄很多為了梧帝而犧牲,楊盈不想再讓寧遠舟他們付出那樣慘痛的代價。她留下來,嫁給安帝,也就相當於安梧兩國和親,她再帶上豐厚的城池作為嫁妝,安帝既挽回了面子,又得到了好處,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她用她一個人的幸福,不僅保全了多人性命,更為梧國爭取到了暫時的和平,這是她身為公主的責任和大義。但是楊盈的思慮遠不止於此。
安帝自昭節皇后去世後,至今後位空懸,兒子們也都個個不成器,楊盈嫁過去後,若生下兒子,便是名副其實的嫡子,並且有着安梧兩國血脈,血統高貴,被立為太子的可能性極大,如此以來,她便可以把控整個安國朝堂。
暫時的止戰只是權宜之計,為梧國爭取到長久的主動才是她最終的目的。你看她的思慮和謀劃,已經遠遠超過一個普通平常之人了,她的高瞻遠矚和成熟周到,也已經露出了端倪。
從冷宮公主晉陞為一代女帝。
雖然楊盈的謀劃和思慮對她來說已經非常周全,可她面對的,畢竟是一個老謀深算之人,更何況,她只有16歲。
楊盈想利用皇后的身份把控安國朝堂,安帝自然也害怕這件事的發生,早在初見楊盈時,安帝就意識到了楊盈要比她的哥哥厲害得多。他雖然想要城池,又想更好地拿捏楊盈,所以他便想了個折中的辦法,讓楊盈嫁給太子。
為了大局,楊盈依舊答應了。只可惜安帝那個不成器的太子為了一己私利勾結北磐,親手攪亂了安帝自以為得意的這盤棋。最終梧帝身死途中,楊盈也沒能成為安國的太子妃。
在救梧帝之前,楊盈親眼看到了皇兄的冷酷自私,她曾告訴寧遠舟,梧帝能夠救出來就救,救不出來那就是他的命該如此,不要再有那麼多人為他犧牲了。
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寧遠舟看到了楊盈與梧帝和丹陽王的不同,再加上這次楊盈主動留在安國想要為後,她的大義和格局,智慧以及謀略,都讓寧遠舟和任如意為之刮目相看。
相比於梧帝和丹陽王,楊盈更具有帝王風範。倘若梧帝能夠順利回梧都也就罷了,如今梧帝客死他鄉,梧國朝堂必將再掀新的爭鬥,為大局計,最好的方法便是把楊盈扶上那個位置。
最終楊盈接到了梧帝讓她繼位的詔書,在寧遠舟等人的證明和扶持下,從冷宮公主晉陞為了一代女帝。
這個結果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出其不意的,可他們不知道,楊盈這一路的表現,早已預示了她的結局不是偶然。
為帝王者,不僅需要異於常人的智慧和謀略,更需要異於常人的格局和心胸,既要有保護好自己的謀劃和能力,更要有護一方百姓的意識和擔當。
所有這些,楊盈這一路走來,都學會了,也做到了,她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