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鼠標之父恩格爾巴特,在1968年掏出那坨木質鼠標之後,這玩意就跟香蕉似的,跟人類達成了某種神秘契約——
用最適合人體工程的形狀
封印了所有工程師的想象
(世界上第一個鼠標)
想必機友們都已經發現,這些年裡,越是天天嚷嚷着顛覆全行業的東西。
它,越是擠牙膏更新。
反倒是鼠標,這個每天陪伴着無數打工人奮鬥到深夜的真·生產力工具。
先不說它多年如一日毫無變化。
就連咱們的電腦壞了、破了、卡了、丟河(hó)里了。
它都還是電腦桌上那位歲數最大的元老。
你說我為啥發黃了都還不換鼠標。
我只能說科技以換殼為本。鼠標這玩意兒,十年前它長這樣,過多十年它還是這樣,你說我換它幹嘛…
(分得清初代和二代么…)
但!是!機哥今天刷到esr推出的這個鼠標啊。
多多少少讓我對家裡的那幾隻盤到包漿的藍牙鼠標,動了億點殺心…
「magmouse」
然後它長這樣:
誠然,「magmouse」外觀是很平平無奇。
跟你們在某寶、某多九塊九就能給你三通一達包郵的雜牌鼠標,沒有什麼區別。
但機哥一直都跟你們說。
千萬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
正如機哥前面所說的那樣,這,是一個藍牙無線鼠標。
那麼它就必然會有青黃不接的時候。
要知道,比臨門一腳突然軟掉更尷尬的,是出門在外無線鼠標沒電時的公然處刑。
這時旁人看你的眼神,比你電腦開機後右下角突然彈出“是兄弟就來砍我”的辣雞傳奇廣告都還要社死。
當別人鼠標沒電,滿世界找充電線的時候。
殊不知,你只要把「magmouse」反轉一下,就會發現它老早就給你備好一條很短,但,足夠滿足的type-c充電線。
直接接上電腦,就能繼續使用。
既有有線鼠標的從容。
又有無線鼠標的坦然。
我只能說優雅、優雅、優雅,還是™的優雅。
更騷的,是官方說只要充電1分鐘,就能通話使用4小時。
但你要是願意花45分鐘把它充滿的話,那麼這個數字還可以達到驚人的80天。
四捨五入就是仨月不用充電…
雖然官網偷懶沒寫一天能用多長時間。
但我想要是每天都用一小時的話,怕不是比在座的每一位靚仔加起來都要長了吧。
看到這肯定有人就會說了:
區區一個自帶充電線的藍牙鼠標而已,雖然是有那麼點實用,但也不至於機哥這麼大動干戈的程度。
對此,機哥也只能說。
你,說得對。
「magmouse」確實沒有什麼很創新的東西。
就比如,它沒有日本去年發布的那一款,接收器上還帶全功能type-c、4k60hz的hdmi 2.0的鼠標要猛。
也沒有前段時間switch 2上的分體鼠標要騷(如果這也算鼠標的話),更沒有華碩那款自帶香氛的鼠標要香。
甚至前段時間,機哥跟大家聊過的當代最小鼠標。
我覺得都要比今天的「magmouse」要有創意。
但創意歸創意,理念歸理念。
鼠標這玩意終究還是要拿來用的。
在我看來,「magmouse」這玩意真正解決的不是無線鼠標充電難的問題,而是徹底解決了每個打工人提桶跑路時,都要糾結的收納問題。
畢竟充電線是可以卷的,手機也是能揣兜里的。
但鼠標這玩意你不論擱哪兒,它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放夾層吧,怕壓壞按鍵。
塞筆記本內膽包吧,蜜汁凸起又讓旁邊小老弟看你的眼神十分詭異。
所以你說放哪?
esr說,你的電腦去哪兒,我的鼠標就去哪兒。
看到這個附贈的鼠標底座沒有?
當你輕輕的把「magmouse」放到上面,它就會“啪”得一下,給你來個鼠標和電腦的世紀性會晤。
是的你沒猜錯。
不論是這個底座,還是鼠標本體,它都有內置磁鐵。
所以看懂了沒有?
為什麼「magmouse」要叫「magmouse」,那是因為它就是「magsafe」+「mouse」的結合體呀。
雖然用雙面膠把磁吸底座貼到電腦a面的操作,確實讓人覺得有點不雅。
但只要最後撕下來的時候沒膠。
我覺得吧,也不是不能接受。
正如前面我所說的那樣,這玩意兒最核心的並不是讓你沒電的時候多一份從容,而是讓成熟的鼠標學會找准自己的定位。
你已經是個成熟的鼠標了...
所以你要學會自己找地方住。
再加上它還支持2.4ghz、藍牙5.0雙模連接。
還能在windows、macos、ipados、ios、安卓、linux全平台通用。
最主要的,是價格還不算貴。
即便是眾籌階段也只要186港元,換算過來也才175元這樣。
不過,考慮到esr的東西往往最後都會來個骨折級折扣,而且再加上這個品牌的總部它本來就在深圳…
所以吧。
我覺得等個華強北,也不是不行。
圖片來自網絡
再便宜一點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