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2025年06月17日22:30:14 搞笑 8861

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 天天要聞

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 天天要聞

6月17日,原創海派話劇《小花園電話亭》在上戲端鈞劇場首演,參加第13屆上海優秀民營劇團展演,圍繞全上海最後一個公用傳呼電話亭,關註上海風貌與老年人生活。

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 天天要聞《小花園電話亭》

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 天天要聞《小花園電話亭》演員與故事原型沈玉琇

《小花園電話亭》由上海小韋伯劇團創作演出,單純、杜竹敏編劇,蔣漢卿執導,邱海萍、傅震華等主演,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特邀表演。該劇根據真實人物經歷改編,曾被多家媒體報道。2020年,解放日報以《上海最後的傳呼電話》採訪主人公沈玉琇。

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 天天要聞《解放日報》2020年報道

小花園社區是上海黃浦區福州路上的一個臨街小區。小區門口的崗亭里,年近八旬的沈阿姨堅守着一個公用傳呼電話亭,已有29年。1996年至今,從與下崗的鄰居搶奪門面房、開電話亭,到人人有了手機,電話亭失去實用價值,到最後隨着親人、愛人的離去,電話亭成了沈阿姨的心靈寄託。《小花園電話亭》描寫1996年至今,沈阿姨半生與電話亭、鄰居、家人的故事。電話亭從忙碌到冷清,它的職能在慢慢轉變,沈阿姨堅守在這裡,為鄰居和路人提供了很多幫助和服務,也見證了上海風貌的轉變。如今,沈阿姨的電話亭已是全上海最後一個公用傳呼電話亭,即便與兒子爭吵,沈阿姨也不肯放棄關掉電話亭。“守舊”的外殼之下,是沈阿姨丈夫去世前的囑託,丈夫讓她堅守,是為了讓她有個念想,不要放棄生活的希望,並在老年生活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全劇最終,兒子理解了父親的苦心和母親的堅守,老鄰居也深受觸動,決定協助沈阿姨一起堅守電話亭,做獨立自強的新時代老人。

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 天天要聞

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 天天要聞

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 天天要聞《小花園電話亭》

“知道福州路上一座不起眼的電話亭,和電話亭的‘主任’沈玉琇阿姨。這便是《小花園電話亭》的創作緣起。”《小花園電話亭》主創回憶,隨着城市的發展,那一聲聲“*號*室,傳呼電話”已在記憶深處逐漸遠去,一間間曾是上海市民生活重要組成部分的電話亭紛紛關閉。究竟是什麼讓沈阿姨堅持幾十年的默默守護?懷着好奇和感動。小韋伯劇團主創來到坐落於福州路上的上海最後一家公用傳呼電話亭,和沈阿姨有了第一次長談。沈阿姨“直率、要強、幹練”的典型上海女人性格令人印象深刻。

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 天天要聞

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 天天要聞

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 天天要聞

她守護上海最後的公用傳呼電話亭,《解放日報》報道今成《小花園電話亭》 - 天天要聞劇組多次與沈玉琇交流

2024年主創團隊決定要將電話亭故事深挖下去。這一次採風,大家欣喜地發現,這座“最後的電話亭”不僅沒有關門,反而在街道的關心下,重新裝修,完成了“產業升級”。電話亭里的沈阿姨一如既往熱情爽朗。這次交流,主創將關注的焦點從電話亭的興衰經歷轉移到沈阿姨的內心情感和人生經歷。沈阿姨從櫥櫃最裡層翻出泛黃的電話亭營業執照、電話亭日常收支記錄,每一天、每一筆清晰明了,是上海人一絲不苟的作風。她還翻出了不輕易示人的老相冊,裡面有她年輕時的照片,結婚照,全家福。《小花園電話亭》劇本由此誕生,並加入傳統文化海派評彈元素,增加上海風情。

“在這座城中,每個平凡的人都有實現自己價值的可能,每一份付出都會被尊重,每一份情感都能被溫暖。”《小花園電話亭》出品人、總導演申俊磬期待《小花園電話亭》能夠透過一間電話亭,訴說一個人和一座城的故事,呈現不一樣的老人。“他們年輕時奮力掙扎在時代的洪流中,抓住屬於自己的浮板,年老時開朗接受變化,勇於追趕自己的價值,不做年齡的奴隸,頑強地向上生長。他們是非典型的老年人,卻是典型的上海人,從不固步自封,永遠有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守護上海的城市記憶和溫度。”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余承東回應“開車睡覺”:在低頭看手機,已“自首” - 天天要聞

余承東回應“開車睡覺”:在低頭看手機,已“自首”

今年5月,有網友發現,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駕駛問界M8行駛時疑似“開車睡覺”,引發熱議。7月8日晚舉辦的“享界品牌之夜”上,余承東登台做了分享,他回應了前段時間所謂的被拍到“開車睡覺”一事。余承東表示:“前段時間我開車被人拍,說我開車睡覺,那是大早上啊,我怎麼可能睡覺呢?我當時是在低頭看手機...
高鐵F座憑什麼成為“搶票王”?網友:簡直是神仙位 - 天天要聞

高鐵F座憑什麼成為“搶票王”?網友:簡直是神仙位

在暑期出行高峰期間,“高鐵F座最受歡迎”相關話題近日引發大量關注,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稱,“有的車次ABC座還沒什麼人的時候,F座那一豎排幾乎坐滿了”。在高鐵成為居民主流出行方式的今天,一個小小的座位編號——F座,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搶購熱潮。究竟是什麼魔力讓F座如此搶手?今天,我們就來揭秘這...
魚眼·探問丨高分棄“清北”遭老師怒斥:高分生理性擇校為何反刺痛老師神經? - 天天要聞

魚眼·探問丨高分棄“清北”遭老師怒斥:高分生理性擇校為何反刺痛老師神經?

7月5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學一名教師在得知班級三名高分考生放棄清華北大,而選擇“專業優先”,在一個名為“清北團隊合作群”的微信聊天群中斥責三名學生“完全以一己之心填報熱門專業”“將我們所有的感情都化整為零”,憤而表示將解散該聊天群。 事件經網絡發酵後引發廣泛關注。7月7日,涉事的瑞昌市第一中學發布情況說...
扛140斤硬幣存銀行遭拒,當事人最新發聲:1000枚硬幣僅入賬10元! - 天天要聞

扛140斤硬幣存銀行遭拒,當事人最新發聲:1000枚硬幣僅入賬10元!

全文共942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目前1000枚硬幣,告知我只能入賬10元。”近日,陸先生帶着140多斤的1角硬幣前往上海農商銀行兌換,卻被網點支行拒收一事引起熱議。陸先生質疑銀行的做法違反了《中國人民銀行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辦法》。據媒體報道,7月3日,陸先生帶着一麻袋1角硬幣來到上海農商銀行總行營業部“討說法”...
7月8日,王楚欽孫穎莎上訓,看起來很疲憊,兩人上同一個電梯! - 天天要聞

7月8日,王楚欽孫穎莎上訓,看起來很疲憊,兩人上同一個電梯!

大滿貫正賽第二天,沒孫穎莎王楚欽的比賽任務,但兩人可沒閑着,一大早就又奔訓練館去了。班車上那景象,真叫一個“困”。孫穎莎整個人有點懵懵的,眼神放空,一看就是跟枕頭難捨難分被硬薅起來的。旁邊的王楚欽更直接,腦袋往椅背上一靠,帽子一壓,直接進入
大美麗還是大掏空?川普法案讓富人笑窮人哭 - 天天要聞

大美麗還是大掏空?川普法案讓富人笑窮人哭

大而美法案,不是美國的救命稻草,是壓垮美國債務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7月4日美國國慶日,川普簽署了他一份最重要的政治成就,大美麗法案。 這個法案超過1000頁,規模3.4萬億美元....
“現在想想都後怕!”前台開錯房女房客誤入男子房間,涉事女房客... - 天天要聞

“現在想想都後怕!”前台開錯房女房客誤入男子房間,涉事女房客...

“現在想想都後怕!”7月3日,雲南的劉先生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他與女友在昆明雪力智選酒店入住時,發現酒店開的房間里已經有人居住。“房間里黑漆漆的,有個男的走出來了,當時我女友就被嚇到了”。劉先生透露,7月1日,他在網絡平台為女友預定了昆明雪力智選酒店,2日凌晨,由於太晚不放心,劉先生選擇送女友到房...
短劇諧音梗:“驍米”董事長“蘇柒”想挖“宋明珠”手下“余程冬” - 天天要聞

短劇諧音梗:“驍米”董事長“蘇柒”想挖“宋明珠”手下“余程冬”

短劇也太會整活了,把車企諧音梗玩出了新花樣,劇情也“與時俱進”。某部劇情有關無人駕駛的短劇里,男女主角分別名叫“余程冬”和“蘇柒”。其中余程冬是騰遠集團的研發小組長,開發出了一套無人駕駛系統。不過被公司董事長的女兒“宋明珠”以工作時間睡覺為由開除了。而“蘇柒”是另一家無人駕駛公司“驍米”集團的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