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掙了102萬!他為還債跑外賣

2024年01月13日18:52:15 搞笑 9005

小學未畢業,二十多歲創業失敗,負債來到上海,摸爬滾打3年,陳思逆襲成為上海的“跑單王”之一。

近日,上海外賣小哥陳思3年掙了102萬元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有人懷疑此事的真實性,也有人為他敢於拼搏的精神點贊,還有人說他是在透支自己的身體。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26歲的陳思,因為忙着跑單,他比約定時間晚到了10多分鐘。

1998年出生的陳思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老成,他話不算多,剛坐下沒聊幾句,就向記者出示了身份證。記者注意到,陳思的雙手黝黑浮腫,手上有傷痕和凍瘡。“凍的,還有摔的,摔了就拍拍灰起來再跑。”他的口吻很輕描淡寫。

3年掙了102萬!他為還債跑外賣 - 天天要聞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圖

陳思是江西撫州人,之前在老家開飯店,為此向銀行貸款80萬元。據他所說,飯店開了5個月後虧損嚴重,只得放棄。背負着貸款,陳思決定來上海闖闖看,“當時滿腦子就想着掙錢還債,邁出這一步去闖,不會比現在更差,只會更好。”

2019年陳思剛來上海時,在飯店當廚師,月薪13000元。廚師幹了快一年的時候,他發覺送外賣好像賺得更多,便也想嘗試一下。

於是,2020年,他加入了眾包騎手的隊伍,主業做廚師,副業送外賣,“那時比現在還辛苦,一天大概就睡3個小時。”

後來,陳思索性辭掉了廚師的工作,專職送外賣,主要在靜安寺、中山公園、徐家匯商圈跑單。

“這三年多,我賺了102萬元。”陳思拿出手機展示了自己近期的收入,2023年8月,他在某外賣平台的收入達4萬多元,同年9月收入25470元,10月收入19497元,11月收入25786元。2024年1月,截至記者採訪當天,他的收入為9897元。

“有幾個月,我還同時在餓了么跑,到手的錢應該不止這些。”陳思說,有的收入記錄因為時間太久,無法顯示。他不怕熱,夏天賺的更多。現在天冷了,單量沒有之前跑的多了。

3年掙了102萬!他為還債跑外賣 - 天天要聞

外賣小哥陳思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業內人士處獲悉,陳思此前確實多次成為平台眾包騎手中的月度“單王”,三年賺了102萬元也得到確認。

如今,陳思已經還清了開飯店所貸的80萬元,因為在老家買房,還背着10萬元房貸。在與記者的對話中,他屢次提到“掙錢”二字。

陳思坦言,自己把賺錢放在第一位,但也希望大家不要模仿他這樣的工作強度,量力而行。以下為澎湃新聞記者與陳思的對話。

對話陳思

澎湃新聞:去年8月,你一個月收入4萬元,是怎麼跑出來的?

陳思:我覺得這個行業是能賺錢的,送外賣主要靠勤快肯干,同時還要對路熟悉,就是熟能生巧,比如從一個小區到另一個小區,有的騎手要繞一圈,而我只需要一分鐘就可以到隔壁小區了,因為路熟,可以抄小道。

去年8月天氣熱,單子相對多,我不怕熱,就一直接單。我希望接一樓的訂單,爬樓等電梯浪費時間。還有我會規劃路線,我出去跑一圈,最多能帶12單,一路上一定要規劃,先去哪個商家,哪個商家出餐慢,就去下一家等。

有的小哥看到我也會問,賺那麼多,你是怎麼跑出來的?我想說,不用問,跑就完了。其實我也不算賺得最多的,在上海比我厲害的外賣員也有。

澎湃新聞:你一天要工作多久?送單超時過嗎?出過事故嗎?

陳思:剛做的時候一天干18個小時,一個月就休息一天。後來平台出了規定,限制了我們接單時間,一天只允許工作12小時,我就馬上到另一家平台註冊騎手,就是多個平台接單。現在我做六休一,休完一天就繼續干。

我基本沒有超時過,合理安排可以準時送達。路上也摔過,都數不清楚傷口了。但摔一跤起來,拍拍身上的灰沒啥問題,生活需要繼續往前沖。

澎湃新聞:你覺得苦嗎?這樣的強度,身體吃得消嗎?

陳思:說實話沒感覺,麻木了,老是躺着休息人會沒有精神,起來跑跑挺好的。我也沒什麼其他的愛好,硬要算一個,掙錢算一個愛好吧。其實我這樣的強度,也不值得大家模仿,還是要量力而行。

我6歲的時候被送到了寺廟裡待了7年,學了一些強身健體的功夫,也吃過苦,和我跑單時的辛苦是差不多的。也是小時候的那段經歷,培養了我的意志力。

澎湃新聞:現在貸款還完了嗎?

陳思:開飯店的80萬元貸款我還清了,我在老家買了兩套房子,現在在還第二套房子的貸款,還剩10萬元沒有還清。

澎湃新聞:你是靠自己在老家買的兩套房嗎?你現在的收入在老家算什麼水平?

陳思:是的,我父母是農村的,我都靠自己,我現在的收入在老家也算不上特別好,兩套房加起來也就幾十萬元吧,我還是要繼續掙錢。

澎湃新聞:你在市中心跑單,看到和自己同齡的年輕人在玩樂購物時,會羨慕嗎?

陳思:會羨慕,但是他們也會羨慕我,羨慕我靠自己雙手雙腳掙錢。

澎湃新聞:你為什麼會想到在社交平台上拍視頻?現在是想換賽道走互聯網營銷嗎?甚至有人說你想出名當網紅,你怎麼看?

陳思:我不想當網紅,拍視頻的是我的朋友阿俠,他也是外賣員,他想把我的經歷記錄一下,我想把我跑外賣的經驗和技巧傳授給一樣跑外賣的兄弟們,我剛跑的時候也沒人教我,我是自己去試,剛開始我不貪心,不會多接單子,盡量保證不超時。

澎湃新聞:你會一直跑外賣跑下去嗎?以後有什麼打算?

陳思:把剩下的10萬元欠款還清後,我打算再次創業,還是做餐飲,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如果失敗了,大不了就重新回來跑外賣,人生就這麼一次,干就完了。還有我想在兩三年內結婚,在我老家,結婚彩禮加上辦一場婚禮,要花的錢不少,我想要靠自己過上理想的生活

專家談送外賣三年掙100多萬

並不感到奇怪,也並不令人羨慕

“每個行業都會有特殊案例,陳思就屬於外賣行業中的特殊案例。”復旦大學教授張志安對於騎手和平台有一定研究。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從數據的角度,送外賣三年掙100多萬是可行的,已得到平台的數據佐證。陳思超常規的勞動、超強度的體力透支,加上超嫻熟的送單效率,共同構成了他的收入。“都說能者多勞,他是強者多勞,這並不令人感到奇怪,也並不令人羨慕。”張志安強調,陳思是極端案例,首先一般人做不到他這樣,極端案例或超常規案例都具有不可複製性。

“我們要向陳思的勤勞致敬,同時我也為他感到擔心。”張志安說,現在他年輕體力好,但外賣行業中的長期高強度勞動會有兩個隱患,從中長期說,會出現身體隱患和健康隱患。第二,超高速工作以後人的注意力和體力容易跟不上,可能會發生交通事故。

張志安同時表示,不能簡單對技術和資本做批判,數字勞動本身具有正向功能。我國勞動力人口巨大,就業壓力大,恰恰是數字勞動給許多人提供了過度職業,提供了勞動職業的補充,這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有人白天工作,為了補貼家用或還貸,晚上做網約車司機或者外賣員,這恰恰成為一個補充勞動形式,對重新就業比較困難失業人群來說,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過渡性職業,這是對解決勞動就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

在張志安看來,數字勞動非常重要,這其中涉及到平台、勞動者和公共政策環境這三維之間的關係,公共的利益主體還包括工會以及平台的監管方等多個部門。

他建議,針對行業勞動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湧現出的新問題建立相應的研究機制。對平台企業來說,要研究社會各界共同探討的極端案例由何驅動,要對高頻案例持續研究,通過政策方、平台方和勞動者多方互動協調,去建設性改善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或進一步讓平台和勞動者釋放出更大的社會價值和正向價值。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鄒橋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1996年,我參加戰友婚禮替他擋酒被伴娘看上,幾天後我上門提親 - 天天要聞

1996年,我參加戰友婚禮替他擋酒被伴娘看上,幾天後我上門提親

"你說真的?媒婆還沒來,你就自己登門提親啦?"我抓着腦袋,看着面前的姑娘,一時竟不知該如何解釋這突如其來的相遇。一九九六年的春天,我從隊里請了三天假,趕回老家參加戰友張洪濤的婚禮。那會兒剛分到縣城一家國企,乾的是車間操作工,月薪三百出頭,在
男子點外賣備註要自殺,店主和外賣小哥這波操作救了他一命 - 天天要聞

男子點外賣備註要自殺,店主和外賣小哥這波操作救了他一命

現代快報訊(記者 馬壯壯)“自殺臨死喝。”5月1日上午,湖南湘潭一家奶茶店收到了一個特殊備註的外賣訂單。有人想自殺!這條備註頓時讓店員、老闆和外賣小哥忙碌起來。在他們的協助下,最終民警在湘江河邊發現了輕生男子,成功挽救了一條生命。“第一次遇到這個事情,我趕緊報了警!”這兩天,湘潭一家奶茶店挽救顧客生命...
突發!JD5606航班掛出7700緊急代碼,情況說明 - 天天要聞

突發!JD5606航班掛出7700緊急代碼,情況說明

5月3日,@首都航空 官微發布消息:北京時間2025年5月3日,首都航空JD5606航班(太原-三亞)於 13:15從太原武宿機場起飛。巡航階段出現機械故障,為確保飛行安全,機組按照程序決策,備降南寧機場,飛機已於15:51安全落地。為保障旅客儘快抵達目的地,公司第一時間從三亞調機保障旅客後續南寧-三亞行程。此前,網傳截圖顯...
救命,到底是誰在說二手不行? - 天天要聞

救命,到底是誰在說二手不行?

今年以來,總是聽到不少聲音說今年廣州新房供應特別多,設計好,價格也卷,特別是最近搶跑五一的這幾個盤,競爭可謂是超級無敵激烈。有不少粉絲私信,說很擔心手裡房子賣不動了。圖源:小紅書這波新房的海量供應,確實給二手房來了一個暴擊。有人說二手房老破小、沒配套,根本拼不過新房的智能精裝;也有人覺得核心地段的二...
評論丨這個假期,政府食堂為何出圈成了熱門打卡點? - 天天要聞

評論丨這個假期,政府食堂為何出圈成了熱門打卡點?

遊客爭相去政府食堂打卡,絕不僅僅是為了吃上那一口“體制內的飯”日前,“榮昌政府食堂米飯蒸了半噸多”的話題衝上熱搜。據報道,5月1日當天,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的遊客數量接近7000人,餐廳內位置不夠,有遊客直接坐在門外路邊就餐。事實上,這個“五一”,不獨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湖北赤壁、浙江衢州、安徽黟縣、江蘇東...
暖心紙筆導航 地鐵老人遇手寫“GPS” - 天天要聞

暖心紙筆導航 地鐵老人遇手寫“GPS”

近日,北京地鐵上出現暖心一幕。一老人沒手機也不認識路,向周圍求助後,熱心乘客仔細查清路線,寫在紙上,對老人反覆叮囑。有網友說,看到這位大叔,就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可能不熟悉城市裡的規則,坐地鐵會迷路,用手機支付會緊張,甚至不敢開口問路。可他們也在努力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只是有時候,真的需要一點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