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2023年10月03日18:48:19 搞笑 1394

01

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 天天要聞

公元755年的年底,身兼三地節度使的安祿山叛唐,直接加速了唐朝滅亡的“安史之亂”就此爆發。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其實就一個,那就是大唐朝廷的錢不趁手了。

而大唐朝廷的錢不趁手,原因也有很多,不過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李隆基這個當時在位的皇帝。

繼位時,大唐已經享國近百年,各種積弊差不多已經到達了一個峰值,而李隆基本人又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治下國土面積最大的一任皇帝。

長時間積累的官場積弊,廣袤的國土面積,以及晚年沉迷享樂,都讓大唐的財政危機越演愈烈,而為了緩解這種情況,邊鎮的守將則被給予了很大的自主權。

於是像安祿山這樣的邊鎮大員就開始變得尾大不掉,然後隨着時間的延續,“膿包”自然而然就破了。

02

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 天天要聞

安史之亂”整體持續的時間不算太長,但是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很大。

首先,大唐朝廷為了平息“安史之亂”,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讓本就危機重重的大唐財政,更是雪上加霜;

其次,“安史之亂”的發生,引起了很多的連鎖反應,為了消除這些負面反應,大唐動用了很多的軍事力量;

一方面是財政緊張,一方面又是頻繁需要動用軍事力量,皇帝又不能差餓兵,於是大唐後續的皇帝,就給了帶領兵士的節度使們更多的自主權。

唐朝後期的節度使,表面上很辛苦,他們一面要完成朝廷安排的人任務i,一面又要自己籌措資金髮工資,並親自管理所屬部隊內部的各級官員升遷調動。

但從另一個方面看,他們在表面的辛苦之下,其實慢慢擁有了列土封疆的資本。

03

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 天天要聞

到了唐朝末年,各個節度使其實已經發展成了割據一方的軍閥。

而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這就是一場災難,因為極度缺錢的朝廷,會變本加厲的向基層收錢,而割據一方的軍閥也不會放棄這個財源,如過運氣不好,趕上軍閥們被迫更換地盤,那麼上繳的錢財,可能還要再多一份。

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家境不錯的黃巢(家裡常年販私鹽,黃巢文武雙全,這都不是一般家庭的標準配置)才選擇了武裝起義。

不過黃巢並不是當時第一個撤起義旗的,在他之前最出名的是出身有點類似的王仙芝。

王仙芝起義之初,和朝廷打的是有來有回,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的老百姓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因此起義軍的群眾基礎算是不錯。

04

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 天天要聞

但是王仙芝的統領能力有限,他差點就被朝廷招降了,就在關鍵時刻,本來前來投奔他的黃巢卻掌握了義軍的發言權,王仙芝只好繼續和朝廷硬打,結果很快就兵敗被殺了,黃巢隨後徹底掌管了義軍。

黃巢和私鹽販子王仙芝相比,長處之一是讀過很多年的書,他參加科舉落地以後的那句“我花開後百花殺”,更是震鑠古今。

讀書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低的成本學到很多的知識。

王仙芝的起義可能只是一時的激憤,但是黃巢絕對不是,人家寫出那句充滿預見性的“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時,才剛剛科舉落第。

如果黃巢也是一個莽撞人,那麼他可能會比王仙芝更早起義,但是他沒有,這很可能就是他在書中看到了很多的東西,比如出頭的椽子先爛,比如古往今來的人性等等。

05

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 天天要聞

黃巢一開始的時候,雖然出面阻止過王仙芝被朝廷招安,但是等到他面臨危機的時候,他卻短暫的接受了朝廷招安作為過渡,然後審時度勢之後,又再次反唐。

一般情況下,有人想武裝對抗朝廷的時候,往往會選擇直搗黃龍,也就是直接去集中力量進攻皇帝所在的都城,差一點的也要去攻佔一個相對比較富庶的大都市,然後以此為根據地再慢慢發展。

但是黃巢卻不是這麼做的,他的打法和若干年後的開國神軍一樣,一直打的是游擊戰,據當時的史料記載,黃巢當年的來迴轉戰涉及的省份大約有12個,而他“游擊戰”的跋涉距離,竟然在15000里左右,完全可以稱的上是長征了。

那麼黃巢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06

轉戰12省往返15000里,差點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朝,結局至今成謎 - 天天要聞

原因其實很簡單,主要有兩個;

第一,當時的大唐朝廷雖然已經日落西山,但人家畢竟是一個國家,而你黃巢的真實實力才有多少,古代的王朝被顛覆的時候,幾乎都是內部出了問題,外部想要在對方內部不出問題的情況下強攻,幾乎很實現;

第二,當時大唐的地盤上軍閥紛立,軍閥們雖然都頂着大唐的名頭,但其實都是各自為戰,一起攜手剿滅黃巢,那是不符合他們的科學發展觀的,利用黃巢這支武裝,去擾亂和削弱別的軍閥,才是他們最願意做的事情(這個和若干年後是何其相似);

黃巢當時心裡很清楚,單單憑藉自己的隊伍,別說徹底顛覆唐朝,就是能穩定的生存都難,但是已經洞悉人性的他也知道,自己並不是軍閥的眼中釘,所以他只要能動起來,就會贏的一絲生機,所以他才開始了長征和游擊戰。

如果黃巢能一直堅持自己的思路,那麼他可能會真的創造歷史,但是隨着他在夾縫中的快速發展,他的實力已經足以讓他破長安,建大齊。

但是他崛起的太快,“冒頭”的太早,一下成了天下的“公敵”,結果最後還是沒能達成最終目標。

黃巢兵敗以後,有關他的去向,時至今日都是個迷,尤其是他傳說中的一首詩,更是讓人有了無限遐想: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網友偶遇大堵車:竟因頭車司機原地睡著了 - 天天要聞

網友偶遇大堵車:竟因頭車司機原地睡著了

快科技5月5日消息,五一假期接近尾聲,相信假期里很多人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堵車,而大多數原因都是因為事故,但也有非常離譜的存在。近日有摩托車騎手剛上高速,在匝道里就遇到了堵車,目測隊伍排了1公里多,後方有司機忍不住下車觀望,目測應該堵了有一會兒。騎手想要一探究竟,憑藉著摩托車靈活的優勢,見縫插針往前開,...
CT檢查:醫學影像界的“七十二變” - 天天要聞

CT檢查:醫學影像界的“七十二變”

在醫學的“江湖”里,CT檢查那可是大名鼎鼎,廣泛活躍於臨床一線,幫助醫生們診斷和治療各種疾病。要是把醫學影像領域比作一部精彩絕倫的“神話巨著”,那X線檢查妥妥就是CT檢查的“前世”。這就好比在《西遊記》中,各路神仙妖怪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想當年,X線檢查初入醫學“江湖”,雖然本領高強,能給醫生們提供體內的...
嚴母!陳夢:小時候我被教練抽鞭子 回家告訴媽媽她說教練打哪我也打哪 - 天天要聞

嚴母!陳夢:小時候我被教練抽鞭子 回家告訴媽媽她說教練打哪我也打哪

5月5日消息,原來奧運冠軍也有這樣的童年!在《是女兒是媽媽》節目中里,陳夢自曝媽媽太凶,有一次教練拿小鞭子抽自己,回家後告訴媽媽,結果媽媽不僅沒安慰她反而又多抽了她一下,當時她很不理解。陳夢表示,自己的媽媽逢敏是一名軍人,從小就對自己非常嚴格。“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教練用小鞭子打我了。”“回家,我就跟...
今日立夏:你好,夏天!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你好,夏天!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北京時間今天(5月5日)13時57分,我們將迎來立夏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立夏“三候” ....
我錯了,我就不該買無線鼠標 - 天天要聞

我錯了,我就不該買無線鼠標

自從鼠標之父恩格爾巴特,在1968年掏出那坨木質鼠標之後,這玩意就跟香蕉似的,跟人類達成了某種神秘契約—— 用最適合人體工程的形狀 封印了所有工程師的想象 (世界上第一....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 天天要聞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硅油紙是空氣炸鍋的“神仙搭子”,更是懶人的超級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麼,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我們買的硅油紙,真的安全嗎?1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硅油紙是一種由原生紙漿、淋膜層和食品級硅油層構成的食品接觸用紙。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單面硅油紙包括三層:最外層是紙層,中間是淋膜層,最裡面是直接接觸...
掐了別播!馬斯克說漏嘴了? - 天天要聞

掐了別播!馬斯克說漏嘴了?

據參考消息援引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美國企業家馬斯克接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兒媳拉拉·特朗普採訪時,被問到是否對自己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或對特朗普的支持感到“後悔”,他開玩笑表示:“是的。我沒有。這段掐了別播。我認為特朗普總統獲勝對於確保美國保持偉大以及達到更高水平至關重要。” 知事同款 北京長安街文創拼圖...
榮昌扯麵大爺忙到“表情失控”!店家回應:每天要扯5、6000份面,大爺五十多歲,今天是笑眯眯的 - 天天要聞

榮昌扯麵大爺忙到“表情失控”!店家回應:每天要扯5、6000份面,大爺五十多歲,今天是笑眯眯的

5月3日,網友拍攝榮昌大爺扯麵視頻登上熱搜,生意太好導致扯麵大爺表情失控。網友打趣道:大爺不語只是一味扯麵。據上游新聞報道,拍攝者稱這家鋪蓋麵店近兩日每天要扯五六千份鋪蓋面。5月4日,店家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近兩日忙到沒空上網,顧客仍排長隊,並表示扯麵大爺五十多歲,扯鋪蓋面三十餘年了,今天是笑眯眯的。來源...
評論丨“胖都來”開業胖東來發律師函,“碰瓷”碰不來核心競爭力 - 天天要聞

評論丨“胖都來”開業胖東來發律師函,“碰瓷”碰不來核心競爭力

碰瓷品牌的“性價比”正在降低,企業更該思考的還是流量之外的故事據媒體報道,5月1日,嘉興一家名為“胖都來”的線下購物商場開業。該商場名稱引發爭議,不少網友質疑這是在碰瓷“胖東來”。該公司解釋稱,“胖”寓意豐盈、富足、美好,“都(dū)”取自集團董事長的姓氏,名字只是符號,品質才是關鍵。之所以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