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何非要誅殺關羽?你看周瑜臨死前說了什麼,關羽死得不冤

2023年05月02日21:54:08 搞笑 5365

孫權為何非要斬殺關羽?很多人說是因為關羽目中無人,驕傲自大,惹怒了孫權和東吳集團;也有人說,和蜀漢的關係相比,荊州的地盤明顯利益更大,與此相比,任何人和事都不會被在意;還有人說孫權自私自利、心狠手辣,缺乏大局觀,破壞蜀漢和東吳的結盟,做了親者痛、仇者快的事……

從後來的三國局勢上看,孫權斬殺關羽的確是不智之舉,本來三國之間,東吳和蜀漢就比較弱勢,兩者結盟才能稍微對抗一下曹魏政權,斬殺關羽之後,劉備發起了夷陵之戰,造成了東吳和蜀漢的世仇,無疑讓本來就強大的曹魏集團更加佔據優勢。

然而品讀歷史時,不能以上帝視角代入到歷史事件中,很多因果關係在當時並沒有直接的聯繫!首先,沒人可以確定,劉備會因為關羽的死亡而選擇發動戰爭,關羽對於東吳來說,不過是蜀國的一名大將,雙方為了削弱對方力量,壯大自身,幹掉敵方大將,似乎並無太多不妥之處,而且蜀漢和東吳的結盟本來就脆弱不堪,雙方都有認識。

當時的劉備正處於勢力大漲之時,作為一方諸侯,出於節制的考量,孫權不可能坐看劉備勢大,否則三國鼎立的局面很有可能就會變成兩強相爭的局面,搞不好東吳會被曹魏和蜀漢聯合滅掉,再加上孫權求親被辱,東吳上下一心皆對關羽恨之入骨,所以俘虜了關羽之後,東吳方面殺掉關羽幾乎沒有任何阻攔的聲音

孫權為何非要誅殺關羽?你看周瑜臨死前說了什麼,關羽死得不冤 - 天天要聞

就當時的情況而言,東吳殺掉關羽也是形勢利導之下的選擇,畢竟蜀漢和東吳在關羽水淹七軍以後,已經出現了三方勢力上的變動,曹魏放棄了一統天下的決心,而選擇結好孫權,打擊蜀漢,此時東吳也不想看到蜀漢繼續做大,畢竟蜀漢繼續發展,未必會選擇繼續進攻曹魏,最先傷害的反而可能是東吳!

只是在後世看來,孫權此舉無異於斷絕了結盟的可能,讓曹魏政權真正的在蜀漢的進攻下得以喘息,造成了三國勢力一強兩弱的局面,加速了蜀漢和東吳的滅亡。然而也有人說,孫權面對被俘的關羽時,真的就只能斬殺而不能選擇其他的方式留他一條性命嗎?畢竟關羽義薄雲天,為世人所敬仰!但如果你看到了周瑜臨死之前說了,再加上關羽本身的性格,就知道關羽死得不冤!

孫權為何非要誅殺關羽?你看周瑜臨死前說了什麼,關羽死得不冤 - 天天要聞

實際上在孫權陣營與劉備陣營聯手對抗曹操的時候,雙方就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嫌隙!赤壁之戰後,劉備趁孫權還沒撤出戰場,轉頭就佔據了荊州四郡,此事引發了東吳集團和孫權的不滿,不過當時為了結盟的考量,東吳不僅默許了劉備的侵佔,還附借了一郡之地給劉備,這也是歷史上著名“劉備借荊州”。

然而東吳作為一方霸主,不可能一直偏據江東一隅之地,等實力穩固以後,不可能允許“卧榻之地他人安睡”的情況出現,所以劉備攻佔益州的時候,孫權先禮後兵的前去索要荊州這塊地盤。對此,劉備怎麼可能還會把吃下的肉吐出去,所以說雙方在形勢上已經是水火不容之勢。

再加上周瑜作為東吳的大都督,一直視荊州被劉備搶佔之事為平生之恥,只是限於各種條件一直沒有收回,臨終之前無奈說了這番話:“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好與馬超結援,瑜還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正是這番類似《出師表》的戰略構想讓孫權對荊州勢在必得。

孫權為何非要誅殺關羽?你看周瑜臨死前說了什麼,關羽死得不冤 - 天天要聞

而孫權想要奪得荊州,關羽便是最大的阻礙!關羽此人武藝高強,文韜武略皆有所長,本身又名震天下,孫權想要奪得關羽鎮守的荊州之地,除了殺害關羽,幾乎別無選擇,否則即使佔領了荊州,以關羽的驕傲也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時刻都想要復仇!孫權無論是基於削弱劉備集團的考量,還是為了殺之以絕後患的目的,都不能讓關羽活下去!

再加上關羽此人傲氣衝天,基本上看不起任何人,在呂布死後,基本上看誰都不過“插標賣首”,孫權向關羽求親時,關羽以一句“虎女豈能嫁犬子”懟的孫權顏面掃地,孫權身為一方諸侯,怎麼可能咽下這口氣,只要局勢允許,擒住關羽之後,怎麼可能還會留他的性命。

孫權為何非要誅殺關羽?你看周瑜臨死前說了什麼,關羽死得不冤 - 天天要聞

說白了,無論是基於當前的局勢考慮,還是為了未來的宏圖霸業,荊州對於孫權來說都是必爭之地,再加上孫權和關羽的個人恩怨,鎮守荊州的關羽真的死得不冤。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