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電影后,能訴說劇情的地方,其實不太多的,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片種是屬於視覺型電影,就跟武打片、塞車、打怪獸那種一樣的,大部分都是救火的動作戲。但也不是毫無劇情,也是好幾段溫情戲。
首先是,杜江和佟老師的愛情戲,雖然兩人見面就兩次,第一次是培訓課及其課後用膳的時候簡短交流;第二次就是在救援現場,也是最後一次交流;加上中間一次朋友圈的點贊,只能算不互動的互動,這次點贊。
其次是王千源和韓雪,兩人已經到談婚論嫁的地步,韓雪應該很想結婚的,但是王千源似乎總會不着急,讓韓雪想重新思考,他到底愛不愛我,所以想緩一緩?他要在事業和韓雪之間,到底選擇誰?經過這次災難後,她明白了!王千源本來是想拒絕的,因為他也知道他這工作對公眾有利,對家庭愛情是非常不利的,一不小心可能就沒命了,所以要是真愛對方的話,其實應該讓對方找個更好的人家,救援結束後就去說,要延期,但這次反而是韓雪不樂意了,她還是需要一個英雄保護的,王千源不就是英雄嗎?!
然後就是王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誰,但是一定見過人,我也是不知道他叫啥,只知道個胖子。他這段不是婚姻愛情,是家庭親情。他看起來是一個膽小怕死的消防員了,可能更多的是怕父母的擔心,尤其是父親,父親馬上就要60大壽了,哎,就不說了,大家也知道他的命運了吧。
最後就是兩個的一起說吧,俞灝明和韓東君的。俞灝明好像是副隊長,在救援中,在有一個危險的地方,似乎掉下去了,大家都以為他完了,哪知道後面他又出來了,算是死裡逃生;韓東君是沒死,是在救人的時候,背着人往下逃離的時候,傷員自己斷氣了,變得失控,導致韓東君掉進了王水裡邊,失去了腿。
這電影我都看着淚眼濕濕的,上次看《烈火英雄》我都沒這樣,按說我的淚點是很高的,能打動我的戲,應該是口碑超強了。可能我是看的點映,那時候口碑還沒有發酵起來。
繼續點映的時候,這片去了北大,似乎遇到有觀眾差評,結果說是片方去找差評的學生改口?還是啥的,對方不改,就威脅要警告處分還是啥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的騷操作啊!這個差評,聽說是對這方面有研究,看到其中的bug,然後指出來,似乎讓導演不高興,口角發生了後,宣發沒好好的處理,估計還被對手發現了,給上了熱搜,直接就把電影給搞糊了。
本來這電影應該是五一檔中,製作質量和口碑最強的大片,很多宣發同行都非常看好的,結果被事情一攪合和發酵,好口碑被發散出來,壞口碑反而給發散出去了。很多路人哪裡會看得出這些bug,就跟很多特效大片一樣,很多特效部分,其實路人未必分得清是不是好、精細啥的,演技好不好,也未必分得清,只要看起來邏輯自洽,看起來不尷尬,其實就能贏得很多人的青睞了。
只能說這次,很多同行都要吸取下教訓,遇到這種純技術的刁難,宣發上是真的需要點技巧,不要那麼粗暴,不要以為都是些小白好欺負,這移動互聯時代,任何一個小小路人,都可能發聲,尤其是被對手檢測到輿論傾向,那直接誇大,搞死你,也就是一念之差。
最後再說點自己的看法,就是電影啊,這種屬於給大眾路人看的,真的不要去那些高精尖的群體做頭炮,就是再自信都不要這樣做,高精尖的人的g點,是非常高的,而且對很多技術性的東西,可能比製作方還懂,就非常容易被他們找出細節弱點,那你去要他們發散口碑,是怎麼可能做得到啊!除非一些逼格電影,比如看不懂的文藝片,去忽悠高精尖的,成功率估計還大一點,畢竟他們高精尖看不懂,那可丟大臉了。
補充一點,就是這電影抗票房的主咖,杜江似乎有點扛不住,上次《烈火英雄》,很多人還鄙視黃曉明拉低了票房,反而把黃曉明搞得沒人敢出錢請他了,除非黃曉明自己出大頭,哈哈,簡直是笑死。很多人還是搞不清,凡是能大爆大紅的明星,是真明星那種,才有帶動票房的資格。一般實力派演員,還真的帶不動,要是真偶爾遇到幾部票房高的,那一定是綜合作用的結果,跟你還真的沒多大關係,所以別高估自己了。當然也不是說一般實力演員就沒有辦法升級到帶票(房)演員,好比吳京、張譯、沈騰等,包括以前的黃渤、徐崢、王寶強、鄧超等,其實也是慢慢提升起來的,一方面要刷臉,一方面要多部電影質量靠譜,讓人看到你的誠意,誠意,我相信,只要不瞎的演員都可以看到,只要這麼連續來幾部後,積累口碑後,成為帶票演員(就是在大片的時候,能起着一定托底作用,只是每個人的托底級別不一樣,有些能托底10億,有些能托底3億,但肯定是比不託底的實力演員要高不少),也不是不可以的,只能杜江,還有類似於的黃景瑜這類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