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上課放的開,效果也是不錯,可是有一天專家來聽課,居然緊張了,自己感覺沒有平日好。
後來,我想去聽一個講課非常好的首席專家的課,他說還是不要了。
他學識淵博,是一個老師都問不到的專家。
我也試着問過其他老師,大家回答都是一樣,表面上謙虛,說沒什麼可以聽的。
推己知人,大家和我的想法應該一樣吧:有其他老師聽課,多少會點不自在。
看來,即便上了幾十年課的老師,內心也有不自信的地方。
這讓我想起,禪宗有個公案。
守端在楊歧方會禪師那裡參禪時,久久不能開悟。楊歧見狀,想適時予以開導。
一天,楊歧方會禪師問守端,以前的師父是誰,守端回答:“茶陵郁和尚。”
楊歧說:“我聽說郁和尚有一次過橋時,不慎滑倒,從而大悟,寫了一首偈。你記得這首偈子嗎?”
守端回答:“記得: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楊岐聽後,大笑着走了。
守端摸不着頭腦,不知老師何故發笑,心中猜測琢磨,以至整夜失眠。
第二天,他一早就去問楊岐,昨天為什麼發笑。
楊歧反問:“昨天你有沒有看見那個玩雜耍的小丑?”
守端說:“看見了!”
楊岐又說:“你還不如那個小丑。”
守端問:“老師為何這樣說?”
楊歧回答:“小丑至少還喜歡別人笑,你卻怕別人笑。”
守端因而大悟。
寫下這個公案,是告誡自己,謙虛固然重要,自信也是那麼難得,哪怕是“普信”。
隨時提醒自己:你都沒打算做逗人笑的小丑,relax,有什麼好怕的?